2019.1.26

這次回北京自由行準備了1∼2天的空檔來走走長城,去一段之前沒去過的,準備行程時煎熬了一段時間,是選擇箭扣(過夜或打黑車過去),還是找一段可以一日來回的路程,最後選擇一日行程主要的原因還是滑了幾天的雪,身體已經很疲倦,還是別去箭扣虐待自己了。

雖然好一陣子沒走長城了,記憶中每段長城的印像還算清楚,這次選擇的穿越路線立馬變成我排行榜中最高的一段,並不是喜新厭舊,而是這一段長城的可看度真的非常的高,又完全是原味,也沒有村民想圖利的問題,我之前的最愛撞道口,似乎也無法逃離村民堵路要錢的情況了,可惜啊。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會選上大榛峪→西大樓→鐵礦峪這條穿越路線,一是幾年前去過大榛峪開始走東段,但是因為酷熱受不了,走到半山腰趁還沒中暑就回頭下撤了,過程中遠望到對面山頭高點的西大樓很是嚮往,想著一定要找一天上去看看,二是西大樓→鐵礦峪在網上的資料還算充裕,也有著很清楚的攻略,不至於會碰上太大的意外,唯一比較掌握不到的是,我穿越的時間需要花多久,還有就是回程的公交車時刻表是不清楚的。

特色:

- 靠近西大樓北邊的明代石碑
- 特別多樣式的箭孔
- 大岩石山為天險與城墻完美結合
- 大數量的運兵門/券門
- 大規模雙面垛墻保持良好的狀況
- 匾額都已被挖走,保留下完整的匾額框
- 簡單的文字磚
- 桃花長城
- 大榛峪城堡遺址
- 城墻上的舖房
- 空心磚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大榛峪长城因交通不便,前来的游人稀少,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 大榛峪长城属怀柔境内的重边长城,从北沟的水关到响水湖内的磨石口关,全长约9公里,中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水关-西大楼-贾家口关,就是从三岔子村到姚校长的自留地;第二段是贾家口-牛犄边-驴鞍岭口;第三段是东边的旺泉峪和磨石口长城。长城的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西大楼海拔986米。

长城,这条巨龙横卧在群山之巅,把身子也探向大榛峪后的山谷,形成一道当地人用来驮运重物的驴鞍状,所以,当地人就称这道长城为“驴鞍岭”。可能觉得这名字太土太没诗意吧,久而久之,驴鞍岭被充满文化气息的“云安岭”所代替。该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是为了明朝护守边防而兴建的。此段长城拔地而起,直冲云天,甚为壮观。所以,现在称这长城为连云岭长城,使人不由得想起李清照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大明万历年间,大修北京长城,大榛峪长城也在此时得到了修复。大榛峪有石碑记载了这一次浩大的工程:“山东右营春防军士三千名,内除杂流火兵四百名,实在修工军士两千六百名,奉文派修大榛峪,东接主兵工尾迤西二等边墙五十八丈五寸,内修便门两座,铁褁门四扇,又修匣光墩台起迤西二等边墙六丈九尺五寸。共墙六十五丈,底洞一丈六尺,收顶一丈二尺,高连垛口二丈,自本年二月二十日兴工办料,遵照原行如式修筑,於四月初八日修完,因记……万历四十三年(1615)四月立”

长城每经过一个山谷必建一座水关,水关之上必有瓮城为守城之险。驴鞍岭也不例外,在鞍的最低处的山谷口上,建有一水关,行洪时可作泄洪之用,无水时可通车马。只是这道水关破坏严重,不象西边西大楼和十八蹬的长城,水关保存完好,这里的水关已经只剩下一道缺口,唯瓮城还可见当年的规模。 

大榛峪长城两边都修造了完整的跺墙,双边跺墙是这一带长城的一个特色,虽然在其它段不是没有,但像大榛峪这样成建制大范围的不多,一种猜想是东边的箭扣和西边的铁矿峪长城太过险峻,被突破的可能要小于大榛峪,所以大榛峪墙高且宽厚,为的是关口一旦被突破,仍然可以向关内持续攻击,以达到阻碍敌人进攻速度的作用。有这么一种说法,修长城本身就是一种示弱,这能否成立暂且不论,但大明朝这次大修长城,确实是被打怕了。那个游牧民族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马刀日夜在北京的城墙下叫嚣,要不是出了个书生于谦“投笔从戎”,扶大厦之将倾,大明王朝早就不保了。所以,这次修的长城,是有史以来最为坚固的,万历皇帝也想毕其功于一役,下大本钱保住朱家的江山万古不变。可惜他对战争的理解远没有对炼丹的理解透彻,不知道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只能是人而不是工事,所以,大明王朝还是被长城外面的另一支游牧民族所终结。" [摘自於百度百科]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前往大榛峪/响水湖方向公交車時刻表:
H7 于家園→响水湖 6:15, 17:00
H34 于家园→庄户 6:45, 10:30, 14:00, 16:00

本來想搭6:45的H34出發,但是因為我人是住在懷柔,沒想到能搭上最早班6:15的H7前往閆家(68號院),一路順順的天還沒亮就到達了今天的起點。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一日遊時程記錄:
6:15 于家園(H7)→7:00 閆家(68號院)→7:33 大榛峪城堡→7:43 賈家口→8:07 大榛峪長城西段→10:04 西大樓(午餐)→10:38 鐵礦峪長城東段→13:39 天華洞景區(荒廢)→14:43鐵礦峪村→15:30 (H23)→16:30 于家園

全程12點多公里,約6公里是走在長城上,我花了7個多小時,我是以很慢的腳步前行而且是一路在拍照,也花了半小時在西大樓休息吃吃乾糧,如果正常的行走,這一段路線應該是5∼6小時的行程。

在開始攀登之前,會看到大榛峪城堡完整的城墻遺址,裡面村民是用來種玉米的,現在已採收,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堡的全貌。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難度大約是個中階的野長城,賈家口為起點別強攻西面的天梯,已嚴重坍塌剩下兩邊的垛墻,先從南面有小徑繞上城墻,從賈家口一路爬升到西大樓對於體能是有些挑戰的,短短的1公里多的路,爬升了約600∼700公尺的海拔,對於我這種不是常運動的人,是非常吃力的,好在沿途的視野與風景都很棒,城墻上也有許多的亮點,過程中就沒覺得太痛苦了,這一段除了陡坡比較辛苦之外,基本上沒什麼有危險的地方。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從西大樓開始,就會有3處斷點需要繞道而行,直攻的危險度頗高,應該要避免。 也有1∼2處走在城墻上比較有風險的路段,70∼80度的陡坡,馬道都已風化坍塌,鬆動的磚石,是需要特別小心通過的。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這裡是所謂的重邊長城,表示是重點防衛聚點,長城是以高規格來建造的,雙面垛墻跟大部份懷柔其他段的長城是一致的,但是沒做到像黃花城那邊超高規格的雙層箭孔。 不過這段長城被破壞的程度相對的比較低,一路走下來垛墻幾乎都還保留著,這麼大片的完整垛墻實屬難得,可惜的是全程的匾額與石碑都已被盜走,只剩一塊。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這次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是看到了存留的明代石碑,一路上的匾額與石牌都已被挖走,不知為什麼唯獨這一塊沒有被帶走? 實屬珍貴難得!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石碑在網上找到了全文:
山東右營春防軍士三千名內除雜流火兵四百名實在修工軍士二千六百名奉文派脩大榛峪東接主兵工尾起迤西二等邊牆五十八丈五寸內修便門二座鐵褁門四扇又修匣光墩台起迤西二等邊牆六丈九尺五寸共牆六十五丈底闊一丈六尺收頂一丈二尺高連垛口二丈自本年二月二十日興工辦料遵照原行如法修築於四月初八日通修完因記
欽差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 兼理糧餉經略禦倭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薛三才
欽差整飭薊州等處邊備 兼巡撫順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吳崇禮
欽差巡按直隸監察御史 李嵩
欽差總理昌平兼管屯種戶部員外郎 周士昌
欽差整飭密雲等處兵備 帶管昌平道河南提刑按察司副使 李養質
欽差鎮守居庸昌平等處地方總兵官 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劉國光
欽差分守黃花鎮等處地方 駐紮渤海所參將署都指揮僉事 楊鎮
欽差山東都司軍政僉書輪領昌鎮春班右營官軍署都指揮僉事 鄒之寵
欽依守備慕田峪等關地方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指揮僉事 李國華
本路巡哨千總 正千戶 趙官保
督工中軍萊州衛指揮同知 李宗儀
右部千總萊州衛指揮僉事 滕繼光
中部千總靈山衛指揮使 李輕
把總膠州所正千戶 楊延賞
右部千總鰲山衛指揮使 唐世楨
把總雄崖所副千戶 陸學閔
萬曆四十三年四月 日

石碑記錄了完整的修建人力與時間,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知道蓋長城所需要的龐大人力物力了。 約50天的工時,1丈=3.4公尺, 約65丈(約220公尺)的工程,等於動用了2600人力,每天只能建造4.4公尺長的城墻!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網上看到的資訊都說西大樓是最高點,其實鐵礦峪段裡急轉彎之處的前後2個的城樓(網友稱它們為亨哈2樓)跟之間的墻體應該是比西大樓的地勢還要高,小米運動手環的記錄也證實了這一點。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整段長城走下來,箭孔的樣式還真多,不知是否只有這一段長城是如此,當時會這麼有創意的修建這些箭孔完全不像是正規軍隊裡會允許的。 的確,看了網友的遊記,就有發現城樓與城墻對不準的狀況,城墻竟然擋住了城樓的半邊窗口,監工品質不是很專業呢。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靠近西大樓附近可以看到許多文字磚,上面是簡單的內容,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右部"這兩個字,或許再仔細找找能看到其它不同的內容。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以岩石山峰作為天然屏障與墻體整合在一起的工法之前在龍泉峪看過,這裡看到的山險規模是更大一些,光是下城墻繞行就花了將近20分鐘。 這座小白石山,有經驗的包友是可以直攻的,當然我這個肉腳肯定是選擇繞行的。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這一段長城峰火台不算是很密集,但是長城墻體上有大數量的上下城墻的運兵門/券門,這是之前比較少見的,城樓與城樓之間通常可能就是1∼2個券門,這一段長城卻可以看到3∼4個以上的卷門。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空心磚我這一趟是沒有看到的,有點遺撼,上西大樓的坡度挺辛苦的,沒能從容一點好好的觀察到這些細節。

如果是選擇春天過來,這邊標榜是個桃花長城,相信沿路風光會是特別有層次與美麗。 冬天過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城墻上沒有茂密的植物比較好通過,還有就是可以無遮掩完整的欣賞到整段城墻,再來就是體力與水份消秏的低許多。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最後從城墻下撤之前的城樓,網友命名為羊圈子樓,村民用來圈羊,滿地已累積了厚厚的一片自然的肥料,中國人真的是物盡其用呢。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羊圈子樓旁邊還有一個比較少看到的景像,通常看到的舖房是建在城樓頂樓,這邊有個舖房是直接建在城墻上的,這種工程在修復過的長城景區比較會看到,在野長城的話,之前只有在慕田峪的內邊墻禿尾巴邊有看到過,也算是比較有特點的地方。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下山的路境是經過一個荒廢的景區"天華洞",我是沒有去找那個天然的石洞,裡面是有菩薩的,帶著疲累的身體只想著加快腳步趕緊去找回程的公交車,路過了結冰的小溪,有一處的路面與小溪交叉,需要渡冰跨越,增加了一些緊張的樂趣。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西大樓 + 鐵礦峪長城東段
今年再度回訪這一段長城,想說上一回沒有看到空心磚與天華洞,這次回來補足。

結果,還是沒看到空心磚,也沒找到天華洞,無緣吧。

特別喜歡這一段長城,能看的特別豐富,也有些難度與挑戰。

只是這趟下來,心中有些沮喪。

大榛峪城堡遺址城墻竟然被敲掉一半!

西大樓旁的漢白玉石碑不見了!

唉,文物保護只是說說罷了。。。

大榛峪古堡,原本有個完整的圓形城墻,現在剩下半邊了:





西大樓倒在墻邊的石碑,不見蹤跡了:


雪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