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剝皮寮歷史街區,只要是住臺北的人,大概都知道它在那裡,或許也曾到過這個知名景點多次。
但,再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已經很久沒到這裡走走了呢??
然後,知道這座臺北市內第一個歷史街區是怎麼來的嗎?
在沉寂數年後,現在又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仔細回想一下,會覺得時光真是飛逝。
2009年,剝皮寮歷史街區整建完成,當時facebook繁體中文版才剛上市沒多久,智慧型手機還不風行,但剝皮寮從破舊老街道整修完成,透過網路瘋傳而成為新興景點。
2010年更因電影「艋舺」的賣座,一躍而成為遊客暴增的熱門景點。
當時在街區的前幾棟老屋內,還保留了電影「艋舺」的場景,成為遊客朝聖的必到之處。
然而,隨著電影熱潮的退燒,臺北市區內新的遊樂點不斷出現,遊客也一天天的減少;
雖然這幾年間陸續有不少影片、劇組來此地取景拍攝,但已經無法像「艋舺」般激起巨大的漣漪。
漸漸地,剝皮寮恢復了寧靜,回復到當年保存這條跨越三個世代的老街道的目的—作為文藝展覽空間。

時光荏苒,十年過去,剝皮寮保存的建築與空間依舊,但沒了龐大的參觀人潮,成為一處可以悠閒散步的空間;
而建築內部的展覽四時輪替,成為吸收藝文知識的好去處。
此次造訪,遇上土炭市重新以「古蹟燒」之名開張,以及「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兩場特展,各有其社會教育意義。
大家就一起來走走逛逛吧!!


到過剝皮寮的朋友一定對這個位置有印象,就是廣州街和康定路173巷交會口的廣場。這個位置在日治時期是消防水池。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往康定路173巷走,就是清領時期的老街—「福地藔街」,左右兩側還有清領時期的民宿。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往回看,遠方紅磚建築也是剝皮寮歷史街區的一部分,只是在2003年就整建完成,成為「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這個區塊是小朋友們熟悉的地點,據說國小戶外教學會安排到這裡參觀,以本土教育為主軸。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在這堵紅磚牆上的粉彩畫,應該是許多人很熟悉,甚至合照過的。經過了10年,它還是色彩鮮豔依舊。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另一處紅磚牆上的粉彩壁畫,照片中那三仙已經在那裡至少10年了。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搭建在某棟老屋上的天台,是當年不少人爭相拍照的背景。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搭建在某兩棟老屋之間的天橋,也曾經是拍照的熱門背景。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這座電梯可說是街區中最高的建築,鶴立雞群,頗具特色。但現在不知已多久無人使用這座電梯了。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街區內的日祥旅社,是刻意被保存下來的販仔間,內部房間分為有個人衛浴和無個人衛浴2種。
房間內空間甚為狹窄,在當年是只有小販之流才會住這裡。
但10年過去,無套房的個人旅宿大為盛行。
論空間,可能比販仔間還不如。
只能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果日祥旅社現在還在經營,或許大受歡迎也不一定。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康定路173巷中可以見到的最高樓房,有三層樓高。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這棟最高的樓房,門牌是廣州街151號,從康定路173巷的後門,可以看到廣州街上的前門。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照片中這一戶可能是清治時期的街屋,立面和其他確定是清治時期街屋的173巷31號很類似。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剝皮寮老街中段,右方一層樓建築可能也是清治時期街屋,而灰白色2樓建築則是威靈壇,主要業務為幫小孩收驚。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威靈壇現在變身為文創商家。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剝皮寮老街末段,近康定路。照片左邊現在作為展覽場地,印象中已經好幾年出借給大專院校辦創作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老街中右邊這棟,就是173巷1號,被稱為「牌樓厝」。有紅磚,四根洗石子水泥立柱。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走到巷口。照片右方那幾棟曾經是永興亭船頭行。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在這裡看到這兩面大理石碑,可見時光飛逝,轉眼間剝皮寮街區整修完工10年。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這個位置也是當年熱門拍照場景,有一段時間還停著一部拍戲用的道具車。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走到了康定路的173巷巷口。這天是星期天下午,一眼望去,沒太多遊客,剝皮寮很明顯的退燒了。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站在康定路上往北看,右手邊那幾棟就是永興亭船頭行,有很精緻的立面。
但是康定路上車輛很多,不方便站到大馬路上拍照。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站在康定路上往南看,左手邊的房子就是土炭市所在。
在日治時期煤炭與木炭商會在此地叫賣,直到國府接收,瓦斯開始盛行後,土炭市才漸漸消失。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康定路上的剝皮寮街區騎樓,造型不若廣州街那一列漂亮,但方形騎樓另有其特色。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土炭市的內部空間,現在有古蹟燒展覽。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所謂「古蹟燒」是指以古蹟的建築零件樣式,翻模作出模子來,製作成類似雞蛋糕的食物。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古蹟燒的模子,說穿了「古蹟燒」就是街上小販在賣的雞蛋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古蹟燒的意象,與其他資料展示。其實策展單位是借用「古蹟燒」為名,暗喻老建築被列為暫定古蹟之後,拆與不拆、開發與否的拉鋸就劇烈展開,這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老建築「燒了」,所以用「古蹟燒」來暗喻、反諷為了經濟開發而做的某些特定行為。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十格漫畫是暗喻的手法之一。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特寫一下這十格漫畫。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檔案照片,老建築因開發而被拆除的影像紀錄。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照片中右方坐著那位小姐,就是告訴我們展覽本意的工作人員。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在象徵圍籬的彩色浪板上貼上立貼,暗喻小廣告。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展場中的版畫創作之一。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展場中的版畫創作之二。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土炭市門口,就在廣州街與康定路交叉口之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廣州街這一側的騎樓,圓拱弧型顯得美麗多了。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對面的街屋也有簡單的立面裝飾。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小客廳,從前的長壽號,現在是開放空間,讓遊客逛累了停下來喝杯茶的地方。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小客廳裡展示一些創意作品。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還有木造樓梯可上二樓,但我們到時遇上二樓舉辦講座,因此就沒上去看看了。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一樓的其他空間,展示一些藝術創作作品。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在離開長壽號前,看到這一些短句,不知代表什麼意義?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長壽號的另一片門口。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廣州街騎樓中段。沒有遊客,挺適合拍照片的。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從廣州街151號的大門往後門看過去,可以見到在康定路173巷的遊客。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廣州街某街屋內部,目前無人借用作為展示空間,所以給遊客看看空盪盪的建築原貌。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在從前的廣州街143號,鳳翔浴室內舉辦的小型展覽。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不知這些海報上的人偶代表何種意義?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在臺灣人的衛生觀念還不普及時,像鳳翔浴室這種服務業非常盛行。
但現在,人們只會特定去洗溫泉或三溫暖,沒聽過特定出門洗澡的。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又回到了消防水池廣場。建築的側面是鋼骨支架。側面牆上可以見到不同時代的紅磚。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在照片中這幾棟清代老屋中的是「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鄧雨賢是日治末期的名作曲家,以《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為代表作,合稱『四月望雨』。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展區是清治時期一般民宅的樣貌,展出的內容包括鄧雨賢作曲的歌曲唱片等。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鄧雨賢老照片。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以及現場聆聽蟲膠唱片的播放。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這是手搖老唱機。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老師正把蟲膠唱片放在唱機上,準備撥放音樂。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手搖老唱機的擴音箱。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播放時可以蓋上上蓋,打開下部擴音箱,讓聲音傳播出去。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蟲膠唱片正在播放時的樣子。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蟲膠唱片每播放一次就磨損一次,而一片蟲膠唱片只能播放約100次左右。而手搖唱機使用的鋼製唱針,是利用掁動原理播出聲音,每播一片唱片,唱針就要更換一支新品。在過去,這種休閒應該只有有錢人玩的起。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放一段當天錄下的影像及手搖老唱機發出的聲音。


其他的空間是有關鄧雨賢的不同版本作品展出。這個空間作為《望春風》特區,介紹望春風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後期的改寫,以及不同版本,與改編作電影。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不同版本的《望春風》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1934年創作的《閒花嘆》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月夜愁》專區。《月夜愁》歌詞的第一句「月色照在三線路」就是指臺北城牆拆除後的三線路。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鄧雨賢與知名詞人林秋臨、周添旺的結合,創造出不少現今的臺語老歌。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以『四月望雨』為題的4幅畫作。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鄧雨賢的創作列表與生平照片。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鄧雨賢的一生年表。具有才華的人總是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仔細想一想,是不是已經很久沒到這裡走走了呢??
找個時間到老街區逛逛,就像去看個老朋友一樣,這個區域保留許多清代與日治的過往,值得細細品味!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5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營業時間: 9:00 ~ 18:00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5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營業時間: 9:00 ~ 18:00
    電話: (02)2302-3199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名稱: 臺北市 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土炭市與清代老屋 - 古蹟燒與「四月望雨-鄧雨賢」特展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