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冰球訓練館建成面積38400平方米,是全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築;國家速滑館採用科學設計,建成了全球最‘扁’的橢圓鎖網結構屋頂,減少玻璃幕牆面積4800平方米,大幅減少了鋼材的使用;延慶冬奧村D6居住組團廣泛採用了超低能耗技術……”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可持續發展處處長劉新平如數家珍,介紹著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的低碳成果。她告訴記者,早在北京冬奧會申辦之初,實現碳中和就是北京冬奧會重要的承諾。在籌辦北京冬奧會過程中,北京冬奧組委全面貫徹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理念,將可持續理念貫穿籌辦全過程,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化低碳技術創新,推動實現碳中和。通過一系列減碳措施,向社會傳遞了綠色低碳的理念,提升公眾低碳意識等,為綠色技術在國內的推廣作出了關鍵示範,為賽事實現碳中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碳減排”“碳中和”
  劉新平介紹說,按照《低碳方案》要求,北京冬奧組委與各相關方從低碳能源、低碳場館、低碳交通、北京冬奧組委率先行動4個方面提出了18項碳減排措施。“具體來說,包括建設張北柔性直流電網等低碳能源示範專案。推動場館低碳建設與改造,加強建設材料低碳採購和回收利用,推動場館運行能耗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充分利用高鐵,綜合運動智能交通系統和管理措施,賽事舉辦期間,賽區內基本實現清潔能源供應,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出行模式。在北京冬奧組委,我們綜合利用廢舊場館、廠房,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低碳辦公,宣導低碳出行。”
  不僅是碳減排,北京冬奧會碳補償措施也取得積極進展。據瞭解,北京市政府和張家口市政府分別做好百萬畝平原造林和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工程,並已經委託專業機構開展林業碳匯量的監測與核證工作,於2021年底前將產生的碳匯量捐贈給北京冬奧組委,用以中和北京冬奧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北京冬奧組委不斷推廣碳普惠制專案,比如發佈並上線“低碳冬奧”微信小程式,利用數位化技術手段記錄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為軌跡,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在日前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碳中和方案論證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杜祥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潘家華等多位生態環境及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專家學者,認為北京冬奧會的碳補償方式多元化且具有可操作性,碳抵消產品及其核算方法符合國際國內慣例,滿足國際奧會相關規則要求。
  方案扎實落地
  劉新平說,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過程中,綠色辦奧理念貫徹始終。從場館建設中廣泛應用綠色低碳技術,使用可再生能源運行賽事,到優化出行結構提供賽事保障,北京冬奧組委將《低碳方案》中的一項項計畫扎實落地,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
  場館方面,北京冬奧會充分利用2008年奧運遺產,對比賽場地、照明設備、功能房間等進行改造,比如創造性地實現了“水冰轉換”的國家游泳中心和“陸冰轉換”的五棵松體育中心,既避免了新建場館帶來的碳排放,又為賽後多專案廣泛應用、多業態經營奠定了基礎。
  而北京冬奧村、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速滑館有效節約施工空間,減少了拆改帶來的建材浪費、能源消耗。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專案競賽場館的國家速滑館,建築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結構屋面,有效降低了建築物挑高,節約建材用量的同時減少了室內空間以及由此帶來的能源消耗。
  此外,北京冬奧村綜合診所、延慶冬奧村D6組團、五棵松冰球訓練館共計建成近5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築示範工程。
  不僅是場館建築,北京冬奧會4個冰上專案場館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使用二氧化碳製冷劑,不僅減少了傳統製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而且大幅降低製冷系統能耗,製冷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高品質餘熱可回收再利用,滿足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能源需求。而依託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和適用於北京冬奧會的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北京冬奧會將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由城市綠色電網全面供應。
  北京冬奧會賽時將鼓勵觀眾在北京、延慶和張家口賽區之間優先選擇鐵路出行。結合京冀兩地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優勢,賽時舉辦期間計畫用於賽事服務的客運車輛基本使用新能源。本報記者 吳東 實習記者 卓然
  新聞鏈接
  “碳中和”近一段時間成了熱詞。隨著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和環境帶來日益明顯的影響,人們逐漸感受和認識到碳排放導致的危害,對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排放也越來越重視。為了應對全球變暖造成的氣候變化、災害頻發、冰山消融、能源危機等一系列環境問題,減少碳排放勢在必行。
  所謂“碳減排”,顧名思義,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主要就是指通過各種手段減少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減排對減緩氣候變化有兩大主要途徑:一是工業和能源領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即減排;二是通過森林、草原、濕地等保護修復措施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
  所謂“碳中和”,簡單來說,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後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