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潛水好久了,自從結婚生子後很少上來跟大家聊聊天

上個月初收到贊助商所提供的新產品,經過了一個多月的使用、大致掌握到了Edge 530的特性,在此做個介紹。

(話先講在前頭:我之前所使用的碼表是Garmin的510觸控螢幕款,更早先則是大顆的705,所以這次的升級最少跳過了一個世代。因此如果在功能與520的比較上未盡完整,或是後知後覺、把已經出現過的產品特徵拿來當新聞講,尚請多多包涵!畢竟本業不是自行車裝備零售有關。)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本次拿到的產品除了碼表本體之外還包含車速、踏頻、心跳帶等等配件

首先從外觀說起。530的體積乍看之下似乎比510和520更大顆,但實機並排比較之下才發現純粹是錯覺,其實新產品的長寬並沒有改變,反倒是厚度變薄、而且螢幕面積還增加。


再來就是按鍵配置,以前每次面對Garmin推出新機種,最感到惱人的就是操作介面要重新習慣,對我這種科技白癡實在是常常弄到抓狂;幸運的是這次改款保留了全部的按鍵位置和操作功能,不但與上一代的520相同,甚至與近年的跑步用手錶Forerunner系列一致,讓全家族的產品操作更加符合直覺和使用習慣。

不同的是,新款530的按鍵採用硬質塑膠,可以預期會比之前的橡皮按鍵耐用許多。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螢幕變大讓閱讀更容易,儘管是稍稍幾mm的差別,改變依然相當有感。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背面可以看到外接電池的接觸點,可以直接於碼表座下方加掛。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碼表本體的左側是電源鍵以及方向鍵,材質改用硬質塑膠。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底部是計圈以及計時開始/終止鈕,中央有個小蓋子打開就是充電孔。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個人很喜歡這個繫留繩的安裝位置和視覺美感,但要注意充電孔的防水蓋

除了按鍵之外,micrio USB傳輸線插孔/充電孔的防水蓋也改為硬質塑膠,相信也是為了耐用性考量;此外萬一真的不幸壞掉了,也可以用小型的十字起子整個拆下更換。

像我一樣有安裝繫留繩的話,蓋上防水蓋的時候要注意是否確實蓋好,因為手感會稍有影響... 不過蓋完之後還是很緊不會自己彈開就是了。

這些小地方個別分開來可能都沒什麼了不起,但湊合在一起,就能讓人感受到這是有用心在做的好產品,而且好是好在它力求改進使用經驗,而非試圖「大破大立」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有改款。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右側的話就是選取和退出鍵。機體本身厚度降低,但續航力卻大幅提升了。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雖然訓練的重心主要是場地賽,公路的體能訓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在使用上,本機預設了幾個模式:公路車、登山車、以及室內訓練,分別都已經預設了一個畫好顯示欄位的資料頁面,不過你當然可以無限更改設置以及新增更多頁。目前我是把公路車設為兩頁(其實踩訓練台也用這個模式),此外再自訂一個只有顯示心跳、時速、騎程時間和剩餘里程的「RACE」模式,比賽中使用。

之後也可能會另外設置一個顯示最大速度等等項目的「場地車」模式,並且把速度與踏頻感應器挪過去... 但在那之前可能會先試試看單用GPS抓取場地資料,因為先前以510與Virb攝影機的使用經驗來說,高速(大約超過50km/hr)過彎的情況之下,GPS會把你的時速算錯,降到二十出頭甚至是瞬間歸零。希望這項功能在530有所改善... 不過就需要更長期追蹤測試了!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訓練頁面的第一頁被我改成這些資訊,無特別理由,單純是個人習慣問題。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第二頁則放了一些我每圈想個別知道的資訊,例如單圈NP以及最大功率。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新一代的導航功能變得很強大,跟前代相同體積但螢幕更廣


由於螢幕更廣的關係,在導航模式中看得到更多地圖,此外圖資顯示的方式也有更清晰的對比度!而且它隨環境光源自動調整的螢幕亮度,無須經常手動調整;重點是在夏季正中午的烈日下依然清晰,這幾點都讓我重新開始喜愛使用碼表的導航功能。

自從有過智慧型手機以後就很少看碼錶(705 or 510)在導航,新的530讓我重新開始覺得碼錶的道航有比手機好用... 終究都是我喜歡看到多一點地圖而不想只依賴語音或方向指示的關係。

而且原本很擔心螢幕的常時恆亮會影響耗電,想不到電池的續航力竟然將近舊款的兩倍(這還只是依據個人經驗所做的保守估計,因為很顯然在它沒電之前我人就已經先沒電了)... 指北針方向反應也很快,不再讓人常常懷疑自己到底是面對哪邊。

真要挑毛病,大概就是它無法直接輸入地址或座標進行搜尋,而必須仰賴電腦或手機連線。可能我想要的功能實際上很少人使用吧?(更新:後來閱讀友隊選手的分享,發現搜尋這項功能必須要購買更高一階的830才能享有,詳請參閱)


潛水百年,今天肥到浮出水面了~~Garmin Edge 530 試用心得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單圈NP是無法在510上面顯示的


最近的公路訓練,主要以長時間中低強度耐力,搭配5至20分鐘的長間歇,惡補一下自己的弱點… 這種課表我喜歡把碼錶的顯示欄位設定成這樣,方便掌握強度,但又不用死守著特定數據!在北海岸這種地型與風向變化多端的路線,530內建的單圈NP即時顯示功能,讓訓練監控變得更輕鬆。

這方面來講,新的530就有很多強大的顯示欄位可選,讓以往要輸入分析軟體後才能看見的資訊都能夠即時監控。以前的碼表我大多只做為資料記錄功能,現在的多樣顯示選項,讓各種功率課表的操作執行更為方便、更加具有彈性,也讓530成為更好的訓練工具... 這樣講好像很奇怪不知道大家聽得懂意思嗎。(不過在教練端或資料分析端這當然就沒差了)

另外一個還蠻厲害的工具是,530會依據溫濕度、騎乘強度以及時間,自動幫你計算這趟騎乘所消耗的水份,而且騎完儲存的過程中會要求你輸入幾天補了幾瓶750cc的水... 光這個步驟就會讓你提升注重量化補給的意識,對健康管理還真的無比重要!作為教練的我實在非常喜歡。

但說到騎乘完畢後儲存資料會顯示的資訊,就不得不抱怨一下「預估恢復所需時間」這項指數,在認識的所有選手教練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認為這項是準的!沒有參考價值的數據就是無用的數據,個人認為Garmin至少應該解釋一下這項參數的理論以及演算方式,才能讓該項功能對訓練達成幫助。畢竟這個參數也已經存在一陣子了,並不是從530之後才有的,顯示Garmin自認為這個東西很重要...


其餘尚未摸清楚的功能,請靜待第二篇的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