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 我的(偽Otus)蔡司55mm大光圈鏡頭 (30樓補測試照)

azenis wrote:
還希望有這顆鏡頭的前輩不吝嗇, 也來發點照片.




這顆很少看到開箱文,難得見到azenis兄也大手筆豪擲開箱

這顆我買入手後,老實說也很少拿出來拍,因為有konica 60/1.2

反而是KONICA 60/1.2出勤最多

如果你問我,55/1.2跟60/1.2該先買哪顆,我會建議你先買60/1.2

因為畫質兩者都很好(抱歉我是木眼等級),但是重量,體積,對焦手感則是60/1.2大勝(個人意見,勿砲)

心一動念,便已千年
Horology wrote:
Zeiss已經直接講明了Planar是沒辦法達到他們對於Otus系列所期望的標準,即使只是f/1.4的規格
http://blogs.zeiss.com/photo/en/?p=4260

原本不想多說的........想不到這樣的文章都能被翻譯成"Planar是沒辦法達到他們對於Otus系列所期望的標準,即使只是f/1.4的規格"

最簡單的證明就是前面提過的MASTER PRIME 50MM T1.3是PLANAR
http://www.abelcine.com/store/Arri-Zeiss-50mm-LDS-Master-Prime-T1.3/#tabs

也許等哪天這隻MP 50MM換成DISTAGON,那時再來說嘴也不遲
還什麼"間接承認了Planar設計在光學上有先天限制".......是啊,就是成本考量啊
麻煩各位,別再亂推論了........CP.2和OTUS都是好鏡啦
還有民用鏡頭就是民用鏡頭.......等成本不是考量時,再來說啥無可取代
junk89 wrote:
原本不想多說的......(恕刪)


拿Master Prime出來做反例我死而無憾

至於"無可取代"是Zeiss自己下的註腳"Accept no substitue",還是你有更正確的翻譯?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junk89 wrote:
最簡單的證明就是前面提過的MASTER PRIME 50MM T1.3是PLANAR


用Master Prime來比是不正確的. MP設計概念是以Super 35面幅為起點(跟APS-C大小很接近). Planar先天上的缺陷就是無法保持成像圈中間以及角落解像力的一致性. 為了確保得到最佳的畫質, MP是用超出S35大小的成像圈來達成Planar設計的畫質最佳化. (其他很多家使用Planar也是利用同樣的道理)。不過這並不代表在成本不受限制的情況下,Planar就是最好的選擇。

更精確一點來說,Planar設計本身就是一個節省成本的設計。因為他兩邊鏡組的對稱性,直接解決了很多像差的問題。所以製造出來的鏡頭,可以比較小,比較輕以及比較簡單的設計達到同樣的畫質。

以Distagon來說,假如願意砸成本下去解決一些如焦段,以及像差的問題的話,Distagon是可以在這些焦段(Distagon不適合過長的焦距)產生更好的畫質的(聚光性更強)。這也應該是為什麼Otus採用Distagon的原因(至少某部分)。 新的Sigma 50mm ART也是利用了類似的倒望遠鏡設計。

為何這顆55mm f1.2被說為蔡司在35面幅上的Planar極限之作?因為蔡司使用了浮動鏡組(普通的Planar是沒有浮動鏡組設計的)以及超大口徑(77mm,一般來講,Planar設計都是很小的。Noctilux的F1大光圈也只有60mm)來解決Planar先天上的一些問題。但同樣都是要砸錢,Planar並不是一定是能產生最佳畫質的設計。

回到主題一下,今天轉接頭終於寄出來了。希望能快點到!

ysyyu wrote:
如果你問我,55/1.2跟60/1.2該先買哪顆,我會建議你先買60/1.2


K家60 F1.2小弟也有。不過我有的是舊款的。不是y大手中這顆限量版的。

小弟是認為55/1.2假如有遇到價格合適的就要入了。小弟是標準鏡頭(50~60mm)的大光圈控。陸陸續續在這幾年間有的收藏是
Leica Noctilux 50mm F0.95+1+1.2
Canon 50mm 0.95+50mm 1.0L
Nikon 58mm F1.2 Noct
Konica Hexanon 60mm F1.2

而這顆55 1.2已經找了好久。不過一直都沒有遇到合適的價格。而有出來要轉讓的次數,我自己的經歷是比上面列的鏡頭都還要少(至少在北美)
azenis wrote:
用Master Pr...(恕刪)


沒你這麼提醒我都忘了Master Prime是設計給ANSI 35用的
如果同樣要得到相近的標準視角,所該比較的對象應該是Distagon 32/T1.3才對

至於55/1.2在Planar結構再加上浮動鏡組,理論上主要目的應是在解決近距離額外增加的像差
若就55/1.2跟Leica 50/1.4 Asph(另一個追加浮動鏡組的例子)的MTF來看
至少在對焦無限遠時Planar的特性還是挺明顯的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azenis wrote:
用Master Pr...(恕刪)

我前面就已經說我不愛玩推論或比較遊戲了,兩位還是樂此不疲
鏡頭設計就這麼簡單幾句話就可以搞定,加上電腦輔助,那所有鏡頭應該一個星期就可以搞定了,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做,也用不到蔡司了

Horology wrote:
沒你這麼提醒我都忘了...(恕刪)

唉,我還是那句話........一樣標示PLANAR,民用鏡頭就是民用鏡頭

以上只是個人感覺,大家吃雞排喝珍奶,看看笑笑就好了

同價格鏡頭,給電影用的和給攝影用的東西,設計取向不同。

電影鏡幾乎不用針對高反差場景做考量。
攝影鏡可以把呼吸效應等相關問題直接丟一邊。

拿 CP.2 那些電影鏡來比 Otus, 取向不同無法比較。
-= 散仙 =-
哇~ 55/1.2耶~

恭喜樓主買好一顆好鏡~

我是覺得某個等級以上的鏡頭已經沒有好壞的問題了~

轉接頭已經到了好幾天了. 直到今天才有空出去找點相片.

由於出去的太晚,太陽已經下山了。趁著還有自然光的時候,隨手拍了幾張。純粹是測試解像力以及發色。構圖不好還請見諒。

心得是,55mm 1.2不愧為被很多網路上的前輩稱為鏡王。全開光圈就是可用光圈。小弟自己在家測試,解像力大概在F4左右達到最高。再縮小到5.6並沒有帶來小弟木眼能看到更高的解析度。而F1.2的表現比很多其他鏡頭縮光圈比,有過之而無不如。

下面發幾張照片。以下全為Sony A7 RAW用LR5輸出小尺寸JPG,無任何後製。都是全開光圈。因為忘了帶腳架,縮到F2後要拉ISO. 索性就不測試縮光圈了。





截圖


小弟一向對鏡頭發色,主要都是看紫色的還原。因為紫色通常在一些修正過度/太低的鏡頭上都不是太淡就太濃。(會有很明顯跟肉眼相比的色差)。這張主要是看鏡頭對色彩的還原能力。只能說蔡司在這顆鏡頭上真的下了苦心。發色以及對比都相當棒。完全不需要後製。






順便來談一下散景。這顆菜頭有著一貫的德國菜頭味。清晰中帶點虛幻。但不太一樣的是,這顆鏡頭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對焦點那一段上很利。尤其是假如對焦重點是在正中央的話。跟刀切出來的一樣。而一出對焦點,就快速虛化,跟小弟玩的其他大光圈鏡頭很不一樣。








截圖


最後上一個跟另外一顆被稱為夜之后的Nikon Noct 58mm F1.2的簡單比較圖. 雖然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比較,可是可以看得出來55mm F1.2發色的濃郁以及這兩顆鏡頭解像力的差著。 Noct已經完全虛化了。而55 F1.2還是多了很多細節。
Noct:


55 F1.2: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