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餐廳越來越多間倒閉???

餐廳要成功
裝潢的氣氛
食物好不好吃
服務跟上菜
都很重要

不過台灣的餐廳
吃裝潢還是多數啦
所以如果自己沒有很強的廚師 最好就多花點裝潢的錢

就像外面的一堆親子餐廳
食物都很沒營養
太空包加熱的食物或者油炸食物一堆
但是只要裝潢對了 人也是一堆

前幾年跟朋友去王品旗下某餐廳用餐
好像一個人700多吧
朋友點的餐主食是魚片
我後來好奇問一下是甚麼魚, 果然是鯛魚
花700多吃吳郭魚?
覺得食材都沒有很好, 但是裝潢好就很多人會吃這一套




cpuidlego wrote:
小弟看見很多新開的餐廳都不錯網路評價都是好評很多至少都有4.2-4.5顆星的
但是很奇怪的是這一些餐廳每一間之後都說""租約到期"""就收掉了...(恕刪)

我比較想知道花大錢去吃過,到底留下什麼呢?會念念不忘,
想一去再去嗎?要別人去開餐廳和去當老闆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要是大家都賺的到錢,租約到期就不會是問題吧!
我有認識一個神經病同事
他後來自己開了一間店
我進去看時看見他沒什麼客人(一天約2-4位)餐點價位約在300-800低銷200
我問他說你生意不好你不覺得該把價格降低嗎?(因為菜沒有料....)
他跟我說他""不想要讓貪便宜的那一些蒼蠅進來我的店吃飯""
可是現在快要結束營業了
他還不想要改
這到底是啥心態??看不懂啊

cpuidlego wrote:
我有認識一個神經病...(恕刪)


因為降低售價吸引來的客人,還是照樣會嫌你的價錢賣太貴


也難怪台灣一堆老闆都倒閉,就是只會降價,利潤都靠壓榨勞工跟便宜食材來賺回來

cpuidlego wrote:
請問為何很多餐廳越...(恕刪)


那是因為餐飲沒有特色與持續銷售耐久性.
況且多數都會直接付費請節目宣傳與網路部落客寫業配文.
當然錢燒玩就881.

瞭嗎?
经常你和公司同时谈话就是最近哪里哪里又开了一家什么什么店 大家图个新鲜 去了一次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餐饮行业一直变化很快 今天喜欢吃大闸蟹明天就可能是小龙虾 后天就是海底捞
能长期下去的只有把服务做好 把味道做好 在考虑的才是营销
注重回头客其实很重要 动不动就什么大陆客 大陆客可没欠你们的
租金實在太貴了,賺的都給租金跟員工薪水了,我有個朋友開間小餐廳,一個月下來扣除租金跟人事成本,淨賺4萬塊如果當月營業額下降的話賺更少,他每天從早上8點出門到晚上10點打烊,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月休4天
manmanice wrote:
租金實在太貴了,賺的...(恕刪)


租金為第一要素
台中赤鬼牛排,不抵租金也退讓
只要你在第一戰區的,你的月收入沒超過700萬,都很難生存
大餐廳支出的地方太多了,要撐的下去
靠人氣還有名氣,主廚的食材控制
內外場的節約,再有錢的投資者,除非地是自己的,不然都逃不過這個租金的追殺
更別說衛生局的抽查,內場人員要是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公司直接賠錢

一台車 wrote:
租金為第一要素台中...(恕刪)
經營理念~創新的商業模式

經營理念是經營這一家店面的理由,要開一個賺錢的店才是初衷。
創新的商業模式會設計出一看就知道會大賣的商品,而甚麼才是會大賣的商品? 大賣的商品因需求者眾,所以大賣。事先從經營的理念中找最佳的商業模式,找出你的賣點。

以消費者的立場來說,之所以購買是因為有需求?還是被引導需求?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寫照,好的商業模式會創造需求。例如,超商原本是零售業,但是開始代收金流、換駕照、賣咖啡、送洗衣服…等,都是便利商店創造出的需求,增加了其附加價值。如果換成麥當勞,可以比照開始代收費用?那就要注意品牌核心利益與識別度的問題。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夜市賣刈包的小販,能夠增加什麼而可以讓價值增加更多,成功引導消費者增加需求?也許可以從品質、服務、裝潢、公仔、文化思考,依照體驗經濟學,看不到的感覺,比看得到的物品,更有附加價值。

以商業模式來探討一些實例,我們常說刈包與漢堡的外觀很像,為什麼麥當勞可以賣到全世界,而刈包只能在夜市裡賣?根據CNN報導,全球最佳的20家連鎖企業,台灣鼎泰豐名列第二,勝過麥當勞的第三名。那麼,為什麼小籠包能,而刈包不能?這是一個很好被討論商業模式的問題。

小型店就是把「自我特色」塞給顧客!

小型又賺錢的商店一定都是採行「商品導向」策略。就算市場的九成人口都不注意,但是還有剩下的一成顧客支持。而且這一成的顧客非常熱情地支持,幾乎成了商店的信徒。這才是小型人氣商店的典範模式。

當商店的營業額開始下滑時,大部分的經營者大概都會這麼想:「為了更進一步獲得顧客的支持,一定要迎合顧客的需求。一定要更了解顧客的心裡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才行。」假如你這麼想,那就有如掉進了糞坑般的陷阱。越是不賺錢的時候,更要徹底執行商品導向,也就是徹底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經營方式」。

小型店的經營者要相信自己本身的直覺,強勢地把自我意識塞給顧客。如果只擔心顧客怎麼想?究竟要什麼?會把原本你拿手的絕活、商店的特色與優點,尤其是你打從心底想要提供給顧客的商品/服務等通通變不見了。

開店,要抓住引爆點
話說好產品的行銷三點思維可歸納為盲點、痛點和引爆點。
第一個盲點,就是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忽視掉的,而大部分店家看不到的消費者需求點。
第二個就是痛點,到底消費者最期待的痛點(解決方案)在哪?,誰能解決問題誰就能抓住了消費者痛點。
第三個是引爆點,引爆點更多已經不是純粹的做品牌的思維,而是快速利用人性的弱點,借用社交媒體的方法迅速做出市場影響力,例如在東門市場

附近有一家平凡無奇的豆腐店,生意非常好,但是它只不過是一個擠在市場角落的豆腐店,為什麼生意會這麼好?
誠實、細心,想做出好吃的豆腐。抱持著這個經營理念的老闆,想出了一個每天早上沖冷水、把身體和心靈洗淨後再開始工作的儀式。這件事情從他家人口中向周圍朋友傳開來之後,豆腐店老闆「淨身」的行為,不僅在顧客之間蔓延開來,也成了網路上聊天室的話題。知道了老闆如此認真的精神,不只附近的居民,連隔壁社區居民,都來跟他買豆腐。

所謂建立品牌,說穿了就是這種感覺。如果想把你的商店變成人氣商店,就一定要建立你的商店品牌與闡述你的品牌故事。

開店實事求是~掌握商店經營狀態的六大提問

● 第一個是商店的經營現狀,包含:營業額、營業利益、損益平衡點、顧客數、老主顧客數的增減、平均消費客單價、員工的狀態如何?
● 第二個是的經營目標設定,舉例來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商店?營收目標?相對於前一年的成長比率為何?
● 第三個是設定目標的條件,即為設定目標的理由與可行性。
● 第四個是為了達成目標的策略如何?現在的策略,及未來打算實施的策略,包括行銷活動、顧客服務、促銷活動…等。
● 第五個是過去所實施的策略,滿意度如何,將績效結果做出評斷。
● 第六個是再次確認前五個提問與答案。

從上述六個提問,可診斷目前的經營情況處在賺錢或虧損狀態,進而提出修正經營策略。開店不保證會賺錢,但隨時掌握商店經營狀態的六大提問,即是店家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不談商圈選址,不談促銷手法,僅已經營理念來塑造開店賺錢的哲理)
https://ace0156.pixnet.net
投資過夜市賣吃的
覺得台灣做生意會倒的主因
1.評價抵不過房東的貪婪(高漲的租金)
2.消費者一昧地追求高CP值(用料好=成本高=訂價就高=消費者覺得CP值低不買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