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運動賽事相機設備抉擇

關於iso,你可以先看看專門的iso測試,比較容易找出你所謂的iso較低(其實應該說品質較好的iso),
雖然這個網站更新的有點慢,但佳能r系列已經有很多了,
https://www.photonstophotos.net/Charts/PDR.htm

這圖是我幫你選了A6400跟A7,A9的iso品質比較,你會發現就算A9也提升的不算多.多個段落都只提升了半檔,少部分一檔(橫線高的比向左邊低的)
所以降ISO這一題,買新相機不是好答案.

接著看你的鏡頭,
TAMRON 18-300 光圈範圍3.5~6.3
16-70 推估是 sony E 16-70mm F4 ZA OSS 光圈4.0
看來升級鏡頭選光圈2.8的,才是最快見效的,
快門不變,
3.5降到2.8,等於降2檔,所以ISO假如是800,直接變成400.
4.4降到2.8,等於降3檔,所以ISO假如是800,直接變成320.
6.3降到2.8,等於這個降的檔數有點多,你用手指算一下

那目前有哪些E環變焦鏡頭是光圈2.8呢?
tamron官方網站點進去看:
(VC 有光學防震)
17-70mm F/2.8 DiIII-A VC RXD (Model B070)
20-40mm F/2.8 DiIII VXD (Model A062)
28-75mm F/2.8 DiIII RXD (Model A036)
28-75mm F/2.8 DiIII VXD G2 (Model A063)(A036後續新版)
35-150mm F/2-2.8 DiIII VXD (Model A058)
70-180mm F/2.8 DiIII VXD (Model A056)

sony官方網站點進去看(已套用的篩選條件 F2.0-F3.0 -F1.9 Zoom):
(OSS 有光學防震)
FE 12-24 mm F2.8 GM (SEL1224GM)
FE 16-35mm F2.8 GM (SEL1635GM)
E 16-55 mm F2.8 G (SEL1655G)
FE 24-70 mm F2.8 GM (SEL2470GM)
FE 70-200 mm F2.8 GM (OSS SEL70200GM)
FE 70-200 mm F2.8 GM OSS II (SEL70200GM2)(上面這支的2代)

PChome用搜尋的sigma+E-Mount(可能有漏):
SIGMA 16-28mm F2.8 DG DN Contemporary for SONY
SIGMA 24-70mm F2.8 DG DN For Sony E-Mount
Sigma 28-70mm F2.8 DG DN E-Mount For SONY

以上都是可以選的,其中最狂的應該是35-150mm F/2-2.8 DiIII VXD (Model A058)
從F2起跳,
缺點是沒有光學防震,如果沒把握,會建議穩穩選其他F2.8有光學防震的,
如果選35-150mm F/2-2.8這支,
要延伸更近或更遠,建議買定焦的,
變焦的鏡頭跟它兩邊的重疊範圍都很大,錢花得沒什麼意義.
簡單說這是一支能打2支的神奇焦段鏡頭.
缺點喔,你手要穩,因為它沒有光學防震,只能靠a6400機身電子防震.

如果不選35-150
那就可以選2支有光學防震的鏡頭組合.
17-70mm F/2.8 DiIII-A VC RXD (Model B070)
加上FE 70-200 mm F2.8 GM OSS II (SEL70200GM2)(上面這支的2代)
這組合剛好涵蓋17-200,要再更近的距離也是建議用定焦鏡頭補充.
缺點喔,FE 70-200算是大隻的,比較重,沒腳架是蠻吃力氣的.

接著來聊聊運動拍攝,
你可能很少注意到果凍效應變形(Rolling Shutter)這件事,
我自己是蠻討厭這個的,所以找相機都會先看這個的測試,
因為個不是換鏡頭能解決的.
有趣的是,並不是全幅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甚至全幅的果凍效應會更大,
主要因為解析度,越高解析度的感光元件讀取,通常越慢,
所以感光元件有很多特殊改進來減少這個問題.
可是這麼多種改進方法,到底要如何知道誰的果凍效應比較不明顯呢?
cined網站這裡有相當多的新相機測試,
其中果凍效應(Rolling Shutter)/感光級數是主要測試重點,
讓我們來看看如何看到果凍效應(Rolling Shutter)的排名表,
首先隨便點一台相機,這裡舉例a74
https://www.cined.com/camera-database/?camera=Alpha-a7-IV
然後找"Rolling Shutter"這裡,
會列出這台相機各種解析度跟各種模式的Rolling Shutter,
這個數值是千分之1秒(ms),數值越小表示果凍效應(變形)越小,
點"Check Ranking",可以看到這個網站所有測試的排名,
但需要先免費註冊帳號一下,隨便搞一下看結果:


看到結果意外嗎?富士的X-H2S才是贏家,
sony最靠前的機種都排到11名了,
所以換機身,各種評測要看清楚,

但你要買X-H2S的話,還要考慮鏡頭光圈跟焦段,
讓我們再來一次(省略大量找鏡頭步驟):
fujifilm鏡頭(OIS=光學防震)
XF8-16mmF2.8 R LM WR
XF18-55mmF2.8-4 R LM OIS
XF50-140mm F2.8 R LM OIS WR

tamron鏡頭(VC=光學防震)
tamron 17-70mm F/2.8 DiIII-A VC RXD (Model B070)

sigma鏡頭
18-50mm F2.8 DC DN

這裡要特別備註一下,
X-H2S本身具備光學防震,所以鏡頭沒有光學防震沒關係.

雖然fujifilm鏡頭剛好3支互相銜接,但18-55mm是光圈2.8~4,
所以用tamron 17-70比較好,
然後第2可選XF50-140,
最後近距離,要選XF8-16也可以,選定焦也可以,因為定焦可以選更大光圈的.

缺點喔,X-H2S這些組合最遠焦段只到140,更遠就沒有光圈2.8了,
所以,按問題優先度,
果凍效應>焦段 = 犧牲150之後的焦段,換X-H2S
焦段 > 果凍效應 = a6400換鏡頭,35-150+FE 70-200

這裡要備註一些沒說的差異,
cined網站的Back – Dynamic Range : 亮度等級測試
https://www.cined.com/the-cinema5d-camera-lab-is-back-dynamic-range-tests/

簡單說就是能測出幾層亮度,
這是從結果論來看成績的,
可以避免有的人說感光元件bit數的問題(X-H2S的Rolling Shutter最佳成績是用12bit測的),
跟存檔格式問題(編碼能力弱就是一個現實的缺點不用該了,看結果),
首先隨便點一台相機,這裡舉例a74
https://www.cined.com/camera-database/?camera=Alpha-a7-IV
然後找"Dynamic Range"這裡,
會列出這台相機各種解析度跟各種模式的Dynamic Range分數,
分數越高,拍攝亮度細節越多.
點"Check Ranking",可以看到這個網站所有測試的排名.
這個,我自己是沒有很看重,
因為在比較暗的地方,光圈的差異,手動調整的參數,
比這個的差異來的更明顯,也就是說,調整對的拍照參數跟換好鏡頭比這個重要.

補充一些比較工具,
這是機身配特定鏡頭的存檔結果比較,缺點是沒辦法選鏡頭,所以只是一個參考,
https://www.dpreview.com/reviews/image-comparison
https://www.dpreview.com/reviews/image-comparison/fullscreen

這也是拍攝結果比較,也是可惜不能選鏡頭,所以只是一個參考,
https://www.imaging-resource.com/IMCOMP/COMPS01.HTM

以上,希望你能找出你的真正需求.
神之先
謝謝專業講解
補充2個有趣的小技巧
1
https://www.photonstophotos.net/Charts/PDR.htm
你選a6100~a6600(甚至其它相機型號)
你會看到有些段落的曲線往上爬一格,
大概有2或3個區域很明顯,
簡單解釋,
有些相機有雙原生ISO(dual native iso),或是類似的設計,
也就是有多個檔位是最佳ISO,
舉例a6xxx/zv-e10系列在ISO400的時候,品質比ISO320還要好.
所以我自己都會故意把ISO用在400含以上的範圍,
可以避開ISO320這一段,
而且故意設ISO400含開始,
則可以把快門用更快(運動更少),
或是光圈縮小(整體更銳利).

2
影片果凍效應,晃動問題可以用 Gyroflow軟體 後製修復(減少不是完全消除)
Gyroflow是免費軟體,
sony的軟體也可以修復,但是要求關閉鏡頭防治震,所以沒比較好用.
神之先
了解
...樓主拿個天涯鏡就來說事...可能連光圈值如何對應計算進光量都還"搞不清楚"?無論用啥器材,曝光三角才是基礎中之基礎,不然如何評估器材採購?鏡頭群怎麼"看"?

長焦大多偏重或偏貴,學費繳錯了會很痛(相對小眾出二手更傷);網路上各式各樣評測這麼多,先要能"看懂",比急著亂問花錢更重要幾十倍;器材買就有,多簡單,但先要有"合理的期待",錢才比較容易花在刀口上,少走點冤枉路,不然長焦那麼多又各說各話,好像啥都可以拍,但只看照片"體會"不出人事時地物(簡而言之,就是條件限制),其實這才是評估採購的最關鍵因素!

假如可以接受還算輕又便宜的70-300 F4-5.6,為什麼要去到處亂問亂買?

快門限制動輒上千的動態拍攝,想追求高CP值就先從光圈看起,從便宜的找起,再記下型號搜評測與實拍照片與影片,除了看畫質以外,各項參數與拍攝的時間地點角度與距離"一定要細看"(這樣才可以基本"想像"自己是拿著在用),如此稍有經驗的腦中應該"會有畫面",這樣的"評估"才有意義;

不然哩!?就來來回回花更多時間砸錢繳學費嘛!這過程很多人都走過,平心而論不能說是"錯",某方面而言甚至可以說是"難以避免"的;其實經驗累積到頭來得到的不過就是"看懂",這個"懂"絕對包含"合理的評估與妥協",妥協這兩個字太重要了,價差可以幾十倍,但實拍效果差別卻沒那麼大,甚至照騙後製一下再縮圖,分得出來!???爽或不爽就差"妥協"這兩個字;

不知道什麼叫做"合理",就會像樓主這樣拿著天涯鏡就"亂嫌",這樣即使買了新器材或許照樣充滿挫折感;誰說扛重砲就不需要衝高ISO!?長重砲非中短焦,通常最大不過F2.8就已成神,F4.0已經算是"大光圈",而事實上很高比例的長焦鏡,光圈並不比天涯鏡大(AF與光學素質是另一回事,至少進光量差不多),所以那還需要"討論"什麼,為了低那一兩級多的ISO,比照職業或發燒用戶去扛6位數價的重砲嘛!

這都看不懂,買什麼!?"長時間手持"更是不切實際的矛盾要求;

錢是在你的口袋裡;話講得直白聽來或許刺耳,不過這些才真實際,不然攝影器材想花錢還難?現在的資訊取得比起從前幾乎是天堂(而且大都還免費),若以前有"這些"...很難想像可以少繳多少學費;推坑容易,合理的評估與妥協相對難但還不是最難;"心態"最難;否則長焦看似"複雜",其實焦段因素進光量大小範圍很受限,大家都半斤八兩,若單純就進光量而去嫌(用途本來就偏離的)天涯鏡...很抱歉這麼講,這是人的問題遠高於"器材"問題;
神之先
我目前就是手持拍攝( 兩天賽事 早8到晚8的比賽) 拍好拍滿
不能更加讚同BM大大的話了, 再引用一些更認同的部分, 有加引號所以不是抄襲哦, 哈哈哈, 反正這也不是論文! :-)

"無論用啥器材,曝光三角才是基礎中之基礎,不然如何評估器材採購?鏡頭群怎麼"看"?"

"除了看畫質以外,各項參數與拍攝的時間地點角度與距離"一定要細看"(這樣才可以基本"想像"自己是拿著在用),如此稍有經驗的腦中應該"會有畫面",這樣的"評估"才有意義;"
這也是我前面所建議的, 多學習運動攝影技巧, 並善用手上的器材, 那樣的作品才會最為滿意...

"其實經驗累積到頭來得到的不過就是"看懂",這個"懂"絕對包含"合理的評估與妥協",妥協這兩個字太重要了,價差可以幾十倍,但實拍效果差別卻沒那麼大,甚至照騙後製一下再縮圖,分得出來!???爽或不爽就差"妥協"這兩個字"
請問樓主, 拍出來的相片目的為何? 只是在FB和LINE上面分享嗎? 像我一樣要洗出大相片? 還是要在大電視上數毛?

"誰說扛重砲就不需要衝高ISO!?長重砲非中短焦,通常最大不過F2.8就已成神,F4.0已經算是"大光圈",而事實上很高比例的長焦鏡,光圈並不比天涯鏡大"

"很抱歉這麼講,這是人的問題遠高於"器材"問題"

至於果凍現象, 好像OM-1已經有大量改善這個問題. 如果很重視這項目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堆疊式(Stack CMOS)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說這是在感光元件中嵌入記憶體的一種設計,目的是為了實現更高的影像讀出速度,而最直接的改進就是能夠大幅度的減低果凍效應、帶來更高的連拍速度、提升電子快門的影像表現,以及改善相機的影像處理速度。"
神之先
主要目的是推廣足球運動 常會在FB分享給大家
一場比賽90分鐘,可以拍到1~2萬張,你厲害。
特別是足球比賽真的在高強度對抗的時間,可能加起來頂多半小時而已,這樣還可以拍到1、2萬張,等於每秒用3~4張的速度按住快門不放在拍,我最佩服的是你要用多大的記憶卡才能這樣拍。
神之先
不好意思 講太快 我是拍攝兩天整天的賽事(早8到晚8) 大約一萬張
ching大客氣了...照片已說明一切,2008年Oly的E-30照拍無誤,我連摸都沒摸過,規格沒查一下還不知(...當時用的都是1D系列),但誰曰不可?

Wild-life & Sports一向是最頂級器材最大的消費族群,廠商能出什麼就用什麼,能拍到什麼畫質"就這樣了",光線不行一樣收機(尤其飛羽,快門不夠糊,快門夠ISO糊),所以嚴格來說不是沒"限制",常仰頭望天嘆息雲怎麼不走開,太陽為何掉那麼快?

現代機身進步非常多,不必再從解析度.ISO(DR)與連拍速度之間含淚取捨,若消費得起已經是"超幸福"!只是在鏡頭光圈這方面...實體光學物理限制沒辦法,沒啥大改變,多再更精進畫質.AF以及體積重量方面去作改款, that's it, that's all,沒了!

所以U大早列出來了,超級簡單明瞭也別無選擇,嫌就先換頂規機身嘛,常識不足只會嫌畫質就砸錢來試試,還再嫌就"沒了",乾脆放棄別拍;大家都太客氣"不好意思"直接點破,在下人笨直白,看問題只能"直接",若花錢不保證能解決核心問題的話,"推"什麼!?等挨槍騙人亂花錢?

攝影器材永遠都是在妥協中找平衡,即使預算無上限一樣沒例外,更甭提預算有限當然妥協與限制一定就更多,所以自己的合理的期待與妥協才是關鍵,不然絕大多數一般配備的用戶,是不是都"別拍了"或永遠一肚子火!?山不轉路轉;

ching大回的有夠婉轉低調..."相片都是用十年前的相機等級拍攝各種運動"...很抱歉這麼講...絕大多數用戶不都是這麼一路拍下來的?

若是怕搜估狗列出來太多的話...01站內各式各樣的樓就非常值得參考了(越普通低階的越好奇,更值得省思),什麼小孩寵物運動飛羽什麼器材拍的都有;若多持正面積極的看法,欣賞之餘一定會思考"為什麼別人行而自己不行",是不是?實拍照片就是存在的事實;嫌器材容易攬鏡自照難,人性傾向如此,多提醒自己無妨;

至於目前自己私下用來追兩隻刁鑽過動毛孩的器材...列出來怕被笑,離"專業"頂規差十萬八千里,而且還已經"絕種",就...就...Canon 90D+EOS M6II,分別上Sigma 18-35 & 50-100 F1.8 Art,最重最重就這樣了;之前P家12-35 & 35-100 F2.8還在的時候,也有分別上EM1II+GX8用過,後來P家兩支偷懶換成O家12-100 F4.0 Pro單支之後,就沒再用來拍毛孩了;不想揹包就Sony RX10IV打發掉,照片能用多少看老天臉色和緣分,至少輕鬆;
神之先
了解
其實你給的資訊量太少
樓主夜間拍足球目前所用的光圈及ISO及焦段統計為多少?
假設目前夜間足球光圈為F5.6 ISO 6400,那我建議你先去租用70-200 F2.8來試試就可以。
快門速度不變情況下,F2.8光圈你的ISO將可降低至1600 只剩下焦段是否夠用?是否可用裁切來替代?
大概就這樣,去租一管70-200拍一場試試就知道。
神之先
了解謝謝建議 我再去試試70-200焦段 或許是光圈太小很難拍攝
endlesslove731113743 wrote:
其實你給的資訊量太少
樓主夜間拍足球目前所用的光圈及ISO及焦段統計為多少?

其實算得出來
We shot sports with the OM System OM-1 - This is what we learned: Digital Photography Review
基本上光圈2.8 快門要1/800秒 ISO值大約6400到12800之間
機械快門一場如果要1萬張很快就壞了
用電子快門則是要能處理閃頻
以這條件套到各家能找出來的器材不多了
機身大概就是A1 Z9 R3
鏡頭70-200 F2.8算是最基本的
不過焦段可能不夠
SONY SEL400F28GM 400F2.8焦段可能才夠
以這條件套到各家可用的鏡頭沒幾隻
價錢也是頂天的
神之先
謝謝建議 我常常拍攝兩天整日賽事 約8000-10000張
神之先 wrote:
因拍攝賽事都是手持相機拍攝整天
主要考慮的點就是傍晚拍攝或室內拍攝 這種場景也能夠拍攝
希望可以追焦速度快速 重量不要太重

基本上這是互斥的條件
要畫質好就要大光圈大砲
而不是你用的小光圈旅遊鏡
但大砲是不可能手持拍長久的
通常搭配單腳架
神之先
了解 因為拍攝賽事 常常一小時內會有四個場地在拍攝 所以才會手持並選擇廣角及望遠鏡頭拍攝
andrea5 wrote:
其實算得出來We shot...(恕刪)


https://www.flickr.com/photos/jay_cheng/16262361033/in/photolist-qM3Rn4-3RG2WE-Ver7T7-e4GMok-cXsPM1-rrouyD-na5rwg-9YjUR6-rrovip-rUWNV3-rrfRfJ-dkLeSU-rrfS1S-zdxk97-qLQBF1-Ux9vQh-cHti4h-mH7U6a-9Y6FRh-na5VUB-na5tMi-rFxKMj-na54YX-9pKfrU-azXTRR-9Y6Brw-rUVKNb-61hu8h-d4ehHq-4n6rS-rpvR2P-scntSE-na6ZRU-pj3EQh-9Xujx1-UA6KaR-aAdHCe-9Y3PFp-uoTdW5-d4ej19-mH9Mcq-rrfT1s-Ver5Cf-rHJpYJ-VCdgk6-9Y3EMr-na7epq-dkLgqF-dmwWgk-na53Un

我看了一下flickr夜晚足球參數是,快門1/800、f5.6、iso 6400。
其實我這樣也不一定準,因為晚上場地明暗度都有所影響,但樓主換拿70-200應該會有不錯的改善,f2.8光圈可以降低到1600,不過還是要以樓主的場地明暗條件為準,還有大部分焦段落點為主(焦段可能會不夠只能拍半場)只有樓主自己知道。
神之先
大多都是拍攝到傍晚 偶爾才會碰到夜間拍攝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