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小弟目前的需求是掛模擬器+上網看影片
之後可能會玩些線上遊戲+3A大作
外加修圖 (PHOTOSHOP AI等等)
---------------
考量因素:
1.I皇目前限制產量,導致CPU上漲。很想自己買CPU DIY,但是下不太了手
2.SX-750 GX 空機實在是有夠貴的;看到網路上的資料,妥善率似乎不太行
3.8代 CPU有溫度功耗限制,勢必得開蓋(代表要多噴一筆)
--------------

老實說120m HZ的螢幕很吸引人呀~
很想投入CJS的懷抱,但上述因素,看起來時機不太好
有點想回頭買台二手 ACER VX5-591G
VX5什麼都好,就是螢幕太爛.....
各位版友有什麼看法呢???
ka-gu-lo wrote:
各位好,小弟目前的...(恕刪)



我最近也在看SX-750 GX,已這種散熱和GP62 GE63相比,只是一般般而已
不管是I3 8100、I5 8400這些都需要開蓋


以下是我推測 (我也還沒買,但看硬體規格的直覺)
在玩BF1 BF5 很有機會CPU使用率達70%以上 (PUBG沒這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 I5 8400 65W想要六核TURBO到3.8G
我認為是不可能的,一定被降頻
CPU一但被降頻,單核能力下降FPS會很飄很大


置於8700我認為沒必要,65W的8700基本上應該是跑最低速吧?



置於ACER Vx5-591G
只有兩風扇 兩根熱導管

有部分段共用,CPU和GPU期中一項使用率比較低的時候,可以幫忙解熱
如吃雞支援六核,但此款遊戲比較注重單核心的速度
且CPU使用率比較低,此時CPU熱導就可幫GPU散熱


但有些遊戲CPU和GPU都很吃,如BF1 BF5
這時後Vx5-591G配置根本是GG
基本上要買CJSCOPE的筆電,你的CPU+GPU通通要上液態金屬散熱膏才行,不然你買了也是買爽的。SX-750的拆機圖我有到西門直營店看過,單一散熱系統為雙銅管+CPU GPU獨立散熱風扇,至少不是共用式散熱系統,還可以啦....市面上很多NB都用單導管+共用式散熱系統,不忍直視。只是最重要的是最近的CPU大缺貨,搞得我很不爽
ka-gu-lo wrote:
基本上要買CJSCOPE...(恕刪)


INTEL在試產10奈米,14奈米自然量便少

國外媒體網站有寫到 14奈米的CPU要直接給台積電代工了


另外
GE63 GP62 都是 3+3 熱導管 雙風扇

GS63 也是3+3 三風扇,但熱導管比較薄



根據我之前開8700K的經驗
在CPU外蓋塗 MX4 或 液金 ,單燒FPU情況下 差3~5度左右而以
所以在遊戲使用上溫度沒差多少

所以液金只有再CPU內蓋換掉INTEL祖傳膏有明顯降溫
在CPU外蓋 or gpu晶片上 塗上液金,效果有但不明顯


而且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事後如果清灰塵要拔熱導管起來
你會感到無比的困擾
感覺閣下是要勸退的意思XD
其實我大概也知道開蓋後的一些限制與使用上的禁忌
照你來看,哪台筆電會比較好??
因為配有1066的NB最低價也只有CJS了(全新機)
考量到散熱才會說要開蓋,畢竟藍天模組的NB在台灣又不是很流行
對了,LENOVO是個貼牌的XX,別買
ka-gu-lo wrote:
感覺閣下是要勸退的...(恕刪)


因為我桌機是用8700K OC 5G + 1066

又玩PUBG所以要求單核效能比較高


我比較想知道
SX-750 GX 上開蓋8600K
全核能到幾G

只不過沒人測試8600K在這台上面能發揮到多少

ka-gu-lo wrote:
LENOVO是個貼牌的XX,別買..(恕刪)


CJS才是完全的貼牌吧
他們甚至連ID都沒有改
也是這2年開始LOGO才用印的
過去真的就是用貼的還會割人呢
一天到晚在講開發設計
但是他們公司好像一個RD人員都沒有
沒差啦....反正不管是不是貼牌,現在我也不會考慮CJS了,產品良率不說,散熱模組去查一下,就會發現.....你花28000買一台空機,結果散熱模組是個XX。

以SX-750的散熱模組來看,真的很鳥....雙風扇四導管,中間還沒有共管+尺寸只有15.6吋,真的是....我前面這段話的意思,不是所有CJS貼牌的NB都是XX,而是代表:你要上到中階段位的散熱模組,必須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買到。HX-970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價格真的很頂級,61900,至於散熱嘛,還是輸P8系列的散熱模組。P8系列的散熱模組還有均熱板的那種,真心覺得屌(雖然台幣要兩千多)

要買筆電,怎樣都是要買散熱模組好點的筆電呀,不然是買爽的嗎??
只是真的要感嘆,台灣電子產品市場就是中階產品高價賣呀XD

結語:感謝那位賣家當初硬要刁難我 XD
台灣藍天模具的進貨量少,價格自然就比對岸高很多,這也很正常~~~~

雖然CJS QX350 RX 系列賣得很好,但那散熱連CJS SX750 GX 都輸,自然是不可能再8系列CPU有多好的跑分成績和穩定度了......

而 CJS SX750 GX 呢? 先不要說旗艦 藍天 P870XM (CJS前AX-G70 PLUS)系列,光藍天 P77XXM 系列都不敢上8700K了(8700不帶K夏天還常常上80多度.....) 更何況是藍天N系列的機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前解釋型號:

N957TP6等同SX750 GX(15.6吋)、N871EK1等同 SX570 GX(17.3吋),對你沒看錯,15吋用N系列最高規格,17吋用薄型的......
而且CJS的命名超容易搞混......

而 藍天 P75XXM 系列 則是等同 CJS HX950 GX ,也是藍天敢配上尾數70顯卡的系列,(之前的P65XXM 系列是例外(移動 U + GTX970M))

最高階的 P77XXM 系列 則是等同 CJS HX970 GX,也是藍天敢配單卡GTX1080的系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系列在藍天一直以來都是定位"多媒體娛樂",效能、散熱在GPU方面等同MSI的GP、GL系列,配1050/1050Ti規格,少部分像N957這種的才敢上1060~~~~~~ (GPU散熱等同 MSI GE系列~~~~~)

好歹得上P系列,才能壓制 GTX 1070的狂暴...... 而MSI則是得GT系列才行壓制~~~~~

當然有人會說: 之前雙方都有不少GTX 1070的機子是用薄型的啊? 像是 MSI 的 GS 系列,或者藍天的P650系列啊?

解答: 很簡單,他們的U是不是都是用移動 CPU? 如果要上桌上型CPU那功耗起碼得 65W 起跳,而不是移動型的 45W ~~~~~

結論: 在台灣,要嘛選擇比較好的CPU的機型(藍天);要馬選擇比較好GPU散熱的機型(MSI),但CPU就會是移動型,且隨機型等級不同,功耗限制則大不相同~~~~~

但同個效能、散熱規格,CJS 總是比別人便宜了1萬~2萬左右,而且越高階、價格差異會越大....... 所以也沒甚麼好抱怨的,人家就是個貼牌,單純幫藍天打開台灣本土市場,重點還是看藍天爸爸怎麼出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還有請不要單純的比較"導管數量"來評斷電腦散熱好壞,散熱鰭片、導管厚度、風扇大小、風扇扇葉大小才是根本~~~

可以去看看某A牌 XXG 電競子品牌的筆電就知道我說的是甚麼~~~~~~
難得有人會對散熱模組那麼了解,還不錯XD
不過我要特別澄清一下
--------------
請不要單純的比較"導管數量"來評斷電腦散熱好壞,散熱鰭片、導管厚度、風扇大小、風扇扇葉大小才是根本~~~
---------------
我前面噴CJS的SX-750,是針對整體來看啦,並不是只因為導管數量只有四隻才噴他的
如果因為導管數量多,散熱能力就會比較強,今天我就不會提到P8,而是拿未來人類的S6筆記本來說嘴XD
對了,你少說幾點,導管的長度、筆電的尺寸大小都會對散熱有很大的影響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