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見!萬里隧道將採「平均速率」科技執法

原文

國內首見!萬里隧道將採「平均速率」科技執法
2018-05-04 13:12聯合報 記者袁志豪╱即時報導

新北市交通大隊預定自今年7月1日起,於新北市萬里區萬里隧道,實施首創區間平均速率科技執法,以降低隧道內汽、機車超速釀成的交通事故,及兼顧警員執法安全;所謂平均速率科技執法,是在進、出口設置偵測設備,記錄車輛進出的時間,換算通過該路段時間及通行速率,目前隧道內限速為50公里。

交大指出,新北市萬里隧道全長約1.1公里,進、出口為彎道,隧道中間路段平直,導致民眾容易因車速過快,過彎時來不及減速而肇事,屬高肇事路段;即使隧道外兩端隧道口各有1處測速照相機,車輛仍在隧道內超速,易於出口彎道肇事,2016年到2017年間共發生4件死亡事故,造成4人死亡。

交大表示,隧道外執法設備無法有效降低隧道內車速,隧道內又無合適的執法空間,有鑑於近期國道警員值勤時遭遇重大死傷意外,更不適合安排員警在隧道內執法;經參考歐洲國家速率執法經驗,評估後決議實施區間平均速率執法,期能有效降低隧道內車速,減少事故發生。

所謂平均速率科技執法,是在進、出口設置偵測設備,記錄車輛進出時間,換算車輛通過時間及通行速率,辨別車輛有無超速行駛,要求駕駛人以穩定且合理行車速率使用道路。

據國外研究,此措施實施後除降低交通事故率有33%至85%不等的效果,另在空氣污染方面,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15.3%,氧化氮化合物降低了4.6%,空氣懸浮微粒降低了6.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5%。

交大指出,現行測速照相設備也是運用平均速率的概念,利用雷達波偵測車輛在特定範圍內移動距離與時間差來計算車速,只是偵測距離非常短,如同瞬間速率;此種執法設備所能控制速率範圍相當有限,且部分駕駛人發現固定桿時會驟然減速,容易引起事故。

區間平均速率執法可隨距離之增加,擴大速率監控範圍,駕駛人為避免超速受罰,於監控路段多將依循速限行駛,可確實達到維護行車安全目的。

由於這項科技執法是台灣首見,為清楚告知駕駛人實施區間速率執法之範圍,在區間測速路段起點前,除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條之2規定,一般道路設於起點前方100公尺至300公尺,設置「警52」警告牌面(有相機圖案之三角警告標誌)外,並加掛文字為「前方區間測速長度○公里」附牌。

交大將會設置足夠的標誌,用以區別現行測速照相執法方式,另在測速起點與終點位置,均會設置「區間測速起點」、「區間測速終點」牌面。

交大提醒駕駛人,因速率是以平均值認定,故於監測路段間偶然不慎超速不至於立刻構成違規,後續再注意控制車速即可,存有補救機會,且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裁罰基準與處理細則」第12條規定,超速10公里內得實施勸導,區間測速均適用上揭勸導規定。

新北警強調,行車速率過快往往是造成事故發生主要因素之一,科技執法的主要目的在於減少交通事故,每降低一件死亡交通事故的發生,可以防止至少一個家庭的破碎,亦可減少因事故而造成壅塞的社會成本,維持道路的通行效率,提升交通安全,亦可減少警察執法面臨意外風險。



該不會之後就是用到高速公路上?

這之前不是說不能推行 有牽扯到自身的權益 而且 我前面如果開得快一點 後面來個慢慢開等時間 這樣的危險程度 會比較低嗎?

billchen007 wrote:
這之前不是說不能推...(恕刪)


比起突然降速...當然安全得多 這算疑問嗎
行經該路段時,以最低速限表達立場,並證明其可行性。
萬里隧道...在省道上,沒有最低速限規定,
到時候就會看到一堆人在隧道口鬆開油門,
用十幾公里的速度緩面前進,
甚至像大陸一樣....一堆車停下來排在車道上等
這樣會比較安全嗎?
用在高速公路的話,就飆完後停在路邊QK一下再下交流道
nelsonliu0323 wrote:
萬里隧道...在省道...(恕刪)

昨天有路過(下午往金山,晚上回來),此路段限速50km/h
所有車在測速的1公里長度內都維持對地速度50±3km/h的速度走(我看OBDII的速度)
沒有以往萬里隧道一進去慢、中間直線拉到80up、末端彎道煞到60、測速前再煞到40的亂象
整體來說沒有進隧道前超過60&一進去因為彎道就煞車的狀況,也沒有相機前急煞的問題,就是很穩定保持在50上下的速度
其實不錯,在台灣難得能看到整齊的車流速度
澳洲高速公路就是如此,很不錯的方法
----------------------------

billchen007 wrote:
這之前不是說不能推...(恕刪)


重點你還要去複習物理喔~

你要先去換算超速時你開了多久...

後面剩下幾公里~你要用時速多少去開....

這樣你會覺得比"定速"去開要輕鬆??

所以~

我覺得你這是神邏輯阿!!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