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對於想兼顧越野與長距離道路騎乘的騎士來說,多功能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去年 10 月 BMW Motorrad 發表了 2021 R 1250 GS 與 R 1250 GS Adventure,並推出慶祝 GS 車系四十周年的 "40 YERA GS" 特別版車型,帶來非常搶眼、具紀念意義的帥氣外型;這回汎德引進車型直接標配多項原廠選配項目,包含具備彎道輔助照明的 LED 智能輔助頭燈(Adaptive Headlights)、Shift Assist Pro 換檔輔助、HSC Pro 進階坡道起步控制、Cruising Light 巡航燈等,並將 DTC 動態循跡控制、ECO 節能模式、Integral ABS Pro 煞車系統列為車系標配,讓 R-GS 車系的科技、安全性再次進化,這次公辦試駕也移師到蘇澳舉行,更完整的體驗 GS 在柏油路與越野的雙重魅力!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GS 車系是 BMW Motorrad 最具代表性的車款之一,自 1980 年 R 80 G / S 問世以來已有 40 年歷史,這次試駕的 "40 YERA GS" 特別版更是致敬 R 100 GS 當年的黑黃色大黃蜂(Bumblebee)塗裝;新的 R 1250 GS 車系搭載進化的 ShiftCam 水平對臥雙缸引擎,擁有低重心的特性,並透過專利的 Telelever 前懸吊、EVO Paralever 後懸吊帶來對手難以比擬的操控優勢。

註:由於 R 1250 GS、R 1250 GS Adventure 車款名稱過長,加上小編在報導裡會多次提到這個名字,為了方便網友閱讀,若講到該車系小編會以 R-GS 來簡稱,說到 R 1250 GS 會以 GS 來簡稱、說到 R 1250 GS Adventure 會以 GSA 來簡稱,特此說明。

道路騎乘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越野騎乘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不少網友會下意識用「越野車」去稱呼 R 1250 GS 或 R 1250 GSA,但這樣的叫法是完全錯誤的,R-GS 在分類上屬於 Adventure 或廣義上的 Dual Sport,也就是國內俗稱的鳥車多功能車,而以 R-GS 這樣的 Maxi Enduro 設定來說,除了具備一定的越野能力之外,更擁有非常優異的柏油路操控性、良好的長途旅行舒適性,以及可靠的行李箱掛載能力,這些都是越野車所不具備的,也是最常被網友忽略的部分,下次看到這類車型可別再傻傻叫它越野車啦!

|外觀與功能

GS 左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右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車頭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車尾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左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右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車頭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車尾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2021 R 1250 GS/GSA 外型與 2019 年款 R-GS 一脈相承,不過這次試駕的 "40 YERA GS" 特別版換上特殊的黑黃塗裝,並搭配鮮黃色護弓、Option 719 銑削汽缸飾蓋等外觀件,帶來更個性化、具紀念意義的外型,較高的懸吊與風鏡、手把也讓 R-GS 比一般大型重機更"高挑"一些。

更大一號的 GSA 看起來有如鋼鐵硬漢的形象,若與標準版 GS 相比的話,GSA 具備更粗曠的車頭造型、面積更大的風鏡、LED 霧燈組、容量達 30 公升的巨大油箱、車側金屬保桿、金屬行李箱架,前後懸吊行程也比 GS 更長,在長距離跨大陸旅行或跨越荒漠時 GSA 會更加有優勢,不過車重方面 GSA 也達到 268 公斤(GS 為 249 公斤)。

GS 比例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雙腳著地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比例正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比例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雙腳著地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比例正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車輛座高與騎乘姿勢示意,2021 R 1250 GS 標準座高為 850mm,加上椅墊與油箱適當的造型,以小編 175cm / 75 kg 的身形可以輕鬆雙腳平踩,以多功能車來說算是非常有親和力,若覺得坐墊太低也能透過椅墊下機構調整成 870mm 座高;2021 R 1250 GSA 標準座高為 890mm,在彈簧預載最低的情況下,坐上車懸吊下沉剛好可以讓小編雙腳平踩(大概是最近變胖了),若覺得這樣還不夠高,可以進一步把座高調整到 910mm,或把 D-ESA 的預載調到 MAX 進一步升高;這邊要提一下,騎多功能車真的不用要求雙腳平踩,這種車型本來就比較高一些,把騎車技術練好比踩不踩的到地更重要。

GS 車頭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土除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40周年徽章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大燈組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日行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遠燈+近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方向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風鏡最低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風鏡最高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車頭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土除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風鏡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過去的 R-GS 車系擁有較圓潤的外觀,而畫面中這樣充滿肌肉線條的現代化造型,是 2012 年水冷化 R-GS 出現時才奠定下來,這樣帥氣的造型也延續到最新款的 GS 上,GS 之所以稱為水鳥(或大鳥)就是因為車頭突出的越野土除,帶來如同鳥喙的視覺意象;"40 YERA GS" 特別版使用金屬風暴黑烤漆,搭配土除兩側 "40 YERA GS" 紀念飾徽,傳遞出 GS 勇於冒險的精神。

汎德引進車型標配全新設計的全 LED 智能輔助頭燈(full-LED adaptive headlights),具備大燈水平/俯仰角度調整,以及旋轉功能的彎道輔助照明,能為騎士帶來更好的夜間照明效果,包含巡航燈(Cruising light)之後,方向燈也換成新的款式,在發動和一般騎乘狀態兩側方向燈會維持恆亮,只有打方向燈時會單邊閃爍,車頭標配的透明風鏡能進行免工具高低調整。

GSA 的車頭明顯比 GS 更寬一些,土除與側面進氣壩外型也更粗曠,特別是越野土除前端多了塑料防刮設計,在長途越野摧殘下更不易受損;另外,GSA 配備比 GS 更寬大的透明風鏡,在長途巡航時能帶來更好的舒適度,並依樣具備免工具高低調整的功能。

環境光線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近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遠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改款前大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新款轉向大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大燈照射角度實際拍攝,並透過相機設定至最接近現場觀看的亮度來做比較;汎德引進的 2021 R-GS 車系標配具備彎道輔助照明的 LED 智能輔助頭燈(Adaptive Headlights),雖然大燈外型看起來與改款前很類似,但內部設計與透鏡已經做了改變,夜間的近燈燈形略呈扇形,照射寬度接近四個車道,在亮度、照明範圍方面皆有很好的表現,切換為遠燈則會在原有近燈基礎下,再加上遠燈投射的光線,可以看到中央照明區域幾乎延伸道路底,這樣的表現足夠帶你探索夜間的道路,若是 GSA 的話還有 LED 霧燈組帶來更廣的照明區域。

這次 BMW Motorrad 官方似乎沒有釋出全新智能輔助頭燈的實際運作畫面,所以小編趁公辦試駕之後,上山測試彎道輔助照明的效果,這具 Adaptive headlights 不僅可以在發動或騎乘時自動調整大燈的俯仰,右半部圓形近燈組還具有旋轉功能,可以根據 IMU 測量的傾角自動調節近燈角度,在過彎時盡可能維持大燈照明區域水平,避免因為車輛傾角造成照明的死角,影片中可以看到近燈隨著傾角改變而調整,開啟遠燈後則會看到過彎時傾斜的光斑(因為遠燈不會旋轉),這樣就能明顯比對出有轉向輔助照明的差異。
(影片 02:30 小編太注意看燈形變化了,差點進水溝...夜間騎山路可要小心啊!)

GS 車頭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導風設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進氣壩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BMW 廠徽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車頭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保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保桿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霧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引擎保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保桿後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車側有大面積的油箱罩與與整流罩,並運用防刮塑料與金屬質感漆面搭配,呈現多層次的視覺效果,車側還有風鏡兩側的導風設計、方向燈下方的進氣壩造型,以及經典的 BMW 圓形廠徽;而 GSA 車側不僅比 GS 更壯碩,還多了車側金屬保桿與引擎防倒桿,能在車輛傾倒時提供保護效果,避免倒車時汽缸直接接觸地面,GSA 標配的 LED 霧燈組也固定於保桿上。

GS 騎士視野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照鏡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照鏡殼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PS 支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TFT 儀錶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感應鑰匙/電門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風鏡調整旋鈕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USB充電埠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轉向鎖馬達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由於多功能車需要兼顧長途騎乘的舒適性,以及越野站立騎乘的操控性,因此有相對一般車款更寬更高的車把位置,由上而下來看,汎德引進車型標配了 GPS 支架、帶 Connectivity 連線功能的 6.5" TFT 全彩液晶儀錶板、Keyless Ride 感應鑰匙,儀錶板右側還有風鏡高低調整旋鈕,以及取代歐規 12V 車充埠的 5V USB 充電埠(帶防水蓋),方便為行車記錄器或隨身電子產品供電。

左側按鍵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大燈控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右側按鍵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黃色護弓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可調式拉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國內引進車型標配的 D-ESA 電子懸吊、定速巡航控制、循跡穩定系統都可以透過左側按鍵操作,遠近燈切換設計在左側開關前方,右側按鍵則包含加溫握把、騎乘模式切換、引擎發動/熄火功能,"40 YERA GS" 特別版還搭配呼應塗裝的鮮黃色護弓,而且兩側拉桿都具備四段間距調整功能。

ECO模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AIN模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OAD模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ENDURO模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懸吊調整-1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懸吊調整-2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自動大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HSC Pro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騎乘模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設備連接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車輛資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這塊 6.5" TFT 全彩液晶儀錶板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因此小編著重介紹這次新增的部分與 R-GS 配備的特色,除了原有的 RAIN、ROAD、ENDURO 騎乘模式外,新的 GS 車系新增了 ECO 模式,此時畫面右上角會出現一個 Bar,Bar 條會隨著油門開度向左削減,意即 Bar 條越長屬於越省油的狀態,Bar 條往左消耗越多越耗油,用以鼓勵騎士以較節能、省油的方式騎乘,DYNAMIC 與 DYNAMIC PRO 模式則要透過"紅鑰匙"來解鎖。

懸吊阻尼大部分狀態能在 ROAD 與 DYNAMIC 之間切換,在 ENDURO 騎乘模式則會強制進入 ENDURO 阻尼,彈簧預載則可以在 MINI、MAX、Auto 之間切換,MAX 狀態下車高會提升,用來應付更大的車輛載重;連接功能可以用藍芽與手機 App(Connected)或安全帽藍芽耳機連線,在騎車時就能用多功能控制介面來操作音樂、導航、接電話等功能。

GS 油箱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油箱彩繪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油箱後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油箱止滑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油箱蓋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油箱後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油箱寬度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置物盒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這次 "40 YERA GS" 特別版 GS 和 GSA 油箱上都有 Option 719 專屬彩繪,用來致敬第二代 R 100 GS 當年的大黃蜂(Bumblebee)塗裝,標準版 GS 油箱容量為 20 公升,油箱後方有橡膠止滑墊,頂部則是免鑰匙開啟的 Keyless Ride 油箱蓋;GSA 擁有更大的 30 公升油箱,是由中央 20 公升主油箱與兩側副油箱組成,兩側除了金屬保桿保護之外,油箱側面也有更多凸出的防刮塑料,降低油箱在倒車時受損的機會,從後側看會發現 GSA 的油箱明顯更寬。

椅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座椅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扶手/箱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側箱固定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扶手/後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側箱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車輛椅墊為前後座分離的設計,後椅墊明顯更高一些,除了人體工學設計與止滑布面之外,寬大舒適的後椅墊還有 GS 壓紋與車縫線細節,GS 車型車尾標配鋁質後扶手與隱藏於車尾兩側的側箱固定架;GSA 則是標配金屬側箱架、後箱架,可以用來搭配 BMW Motorrad 原廠鋁箱,或兼任車側防倒桿的功能。

椅墊下方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椅墊低位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椅墊高位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BMSK 電腦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IMU 傳感器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椅墊下方的電系、走線一如既往的整齊,首先前端會看到椅墊高低的底座,讓椅墊高度在 850mm/870mm 之間切換,接著會看到由 BOSCH 提供的 BMSK 供油電腦,後方則是偵測車輛加減速、俯仰、傾斜角的 IMU 慣性測量元件,可以提供 DTC 與 Integral ABS Pro 所需的車輛動態資訊。

GS 車尾線條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尾燈/煞車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尾燈/方向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煞車燈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車牌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車尾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右後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車尾在這次改款沒有明顯變化,不過尾燈、方向燈和過去略有不同,這次國內引進車型標配了巡航燈+多功能方向燈,所以方向燈外側"箭頭部分"恆亮就是尾燈,原本的尾燈只在煞車時亮起(平常不會亮),這與新的 S 1000 XR、R 18 邏輯相同,車牌架則是短短的強化塑料材質;標配金屬箱架的 GSA 車尾看起來會更加壯碩,為了閃避排氣管的熱氣,所以右側箱架有向外延伸一些。

|引擎與懸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2021 R-GS 車系在懸吊與引擎部分大致相同,但動力表現變得更線性一些,動力方面搭載招牌的 Boxer 水平對臥雙缸引擎,並以兩段式鋼管車台連接,搭配 Telelever 前懸吊、EVO Paralever 後懸吊;看這些冷冰冰的數據或許沒有感覺,不過 R-GS 最有趣的就是,看似超長的軸距與不算輕盈的車重,騎上車後卻有令人難以想像的靈活感受,這也是 R-GS 可以在多功能車領域屹立不搖的關鍵所在。

前輪組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鋼絲輪框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前輪制動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GS 車系統一搭載 19 吋輪框,"40 YERA GS" 特別版直接搭配陽極金色鋼絲框(無內胎),在光線下顯得特別耀眼,前輪制動使用雙組 BMW Motorrad 對向四活塞輻射式卡鉗,搭配 Φ 305mm 浮動碟盤,並標配 Integral ABS Pro 煞車輔助系統,除了最基本的 ABS 防鎖死煞車功能之外,還能根據傾角感知調整彎道煞車的介入程度(類似 Cornering ABS);這套系統還包含整合式連動煞車,在操作前煞車拉桿時,系統會自動對後煞車卡鉗施加煞車力道,可以幫助車輛更穩定、有效率的減速,並能根據不同的行車模式調整介入程度,不需要時也可以完全關閉。

Telelever 前懸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側面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結構圖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方向阻尼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方支點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前懸吊使用專利的 Telelever 懸吊結構,與傳統叉管式前懸吊不同的是,Telelever 結構的前叉部分主要負責轉向、固定前輪,叉管內雖然也有彈簧與前叉油,但並無阻尼設計,而承重與吸收衝擊力的部份,則是由後方連結 A 臂與車台之間的單體避震器負責,這支粗壯的 A 臂前端連接下三角台,後端連接在水平對臥引擎兩側,將一部分前懸吊承受的力量轉移到引擎上。

這套系統的前叉主要負責轉向與支撐制動時的力量,中置避震器與 A 臂結構負責承重、吸收路面衝擊,由於前叉不需要負擔承重的工作,能帶來非常輕盈的轉向感受;另外,Telelever 透過槓桿原理抑制傳統前叉煞車點頭的問題,煞車時不會因為軸距縮短而降低循跡性,在緊急煞車或越野路面劇烈彈跳時也更好操控。

同時也因為負責承重彈簧位於中央,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避免重量過度集中在其中一側,因此更容易維持平衡,國內引進的 R-GS 也標配了 Dynamic ESA 電子懸吊系統,可以透過按鍵調整前後懸吊的阻尼與彈簧預載,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標準版 GS 前懸吊行程為 190mm,GSA 前懸吊行程為 210mm,兩者皆配有前輪前輪方向阻尼(防甩頭)。

GS 前輪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前輪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GS 的前輪規格皆為 120/70 R 19,其中國內引進的 GS 前輪配胎為 MICHELIN ANAKEE ADVENTURE,是一款 80% 道路/20% 越野的兩用胎;GSA 前輪配胎為 BRIDGESTONE BATTLAX ADVENTURE A41,雖然都是設計給多功能車使用的胎款 ,但相對於 GS 的配胎更偏向道路一些。

引擎組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散熱水箱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引擎左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引擎右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電子節氣門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下護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側柱/中柱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GS 的動力核心使用氣/水冷 1,254c.c. 水平對臥雙缸引擎,擁有凸出於車身輛側的汽缸是外型上最大的特色,這具引擎搭載了 ShiftCam 可變凸輪控制技術,能根據轉速和油門狀態在兩組進氣凸輪間做切換,達到低轉省油、怠速穩定、扭力充足等優點,高轉時透過更大的汽門揚程與開啟時間強化進氣效率,進而達到更優異的動力表現,引擎最大馬力達到 136 ps @ 7,750 rpm,最大扭力為 143 Nm @ 6,250 rpm,並搭配多片濕式離合器與往復式六檔變速箱。

引擎汽缸外側設有散熱鰭片,搭配前方拆分成兩塊的散熱水箱,汽缸上方也能看到 RbW 電子節流閥的伺服機裝置,透過電子節流閥達到更精確、線性的油門反應;由於需要肩負越野騎乘的需求,R-GS 引擎下方標配了金屬下護板,避免引擎在越野時被石頭撞傷,台灣引進的車型也標配中柱,提供更多元的駐車選擇。

GS 汽缸裝飾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汽缸後下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汽缸後上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注油孔蓋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汽缸裝飾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40 YERA GS" 特別版標配多項 Option 719 銑削汽缸飾蓋等外觀件,其中 GS 使用 CNC 銑削、陽極黑色汽缸蓋,搭配銀色的 CNC 火星塞飾蓋,側面黑色汽缸護塊上還有 Option 719 的蝕刻字樣,以及下方的黃色塑料防倒護塊,除美觀外也能減少倒車受損的花費,就連機油孔蓋的細節都不放過;特別版的 GSA 因為有引擎保桿的關係,所以汽缸側面裝飾件相對低調一些,下方塑料防倒塊換成黑色是比較明顯的差異。

GS 腳踏設計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左側腳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右側腳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移除膠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 乘客腳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左側腳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右側腳踏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止滑踏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坐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站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GS 的腳踏針對坐姿騎乘與站立騎乘特別設計,在兩種情況下都有良好的使用體驗,GS 腳踏側面有黑色塑料固定塊,以及踏桿上的黑色橡膠止滑塊,在越野時可以移除橡膠塊變成臨時的越野腳踏;由於車款定位的關係,GSA 直接配備更硬派的越野腳踏,腳踏上滿滿的固定凸點,在站立騎乘時更不容易滑動,右側的雙層式煞車踏桿也能在坐姿或站立騎乘時更好操作。

後懸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D-ESA控制器/避震氣瓶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輪避震器使用 ZF 集團提供的單體中置避震器,搭配 BMW Motorrad D-ESA 半主動式電子懸吊系統,從右側可以看到獨立的氣瓶與 D-ESA 控制單元,避震器周圍設有避震作動感測器,能根據當下車速與道路情況自動調節;阻尼部分可以在 Road、Dynamic 之間切換,在 Enduro 騎乘模式下也會自動切換到 Enduro 模式,彈簧預載則有 Mini、MAX 與 Auto 三種選擇,在 MAX 模式下會因為增加預載而升高車身,而且是後懸吊一起升高;標準版 GS 後懸吊行程為 190mm,GSA 後懸吊行程為 220mm。

後輪左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EVO Paralever 後搖臂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輪制動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卡鉗特寫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輪土除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土除特寫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GS 後輪使用 EVO Paralever 後懸吊結構,由位於左側的鋁合金鑄造單搖臂與 WAD 支臂組成,單搖臂當中具有包含萬向接頭的傳動軸,直接與變速箱輸出齒輪連接,透過這樣的設計避免加速時後軸抬升的問題,在懸吊壓縮或煞車時也比傳統搖臂更穩定,這樣的設計在拉力賽時方便快速更換輪胎,除了不需要調整間隙/張力、簡易的保養方式與超長的使用壽命之外,軸傳動在沙灘/土路奔馳之後也不用擔心鏈條上沾滿沙塵的問題。

後輪制動使用 Brembo 單向雙活塞浮動式卡鉗,搭配 Φ 276mm 碟盤,前後制動皆使用低膨脹係數的金屬煞車油管,以及 Integral ABS Pro 煞車輔助系統,輪胎後方還有一個塑料後土除來阻擋雨水塵土,減少車尾被泥水噴髒的情形,充滿線條與 GS 字樣的外型也相當美觀。

後輪右側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中空輪軸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後輪使用金色無內胎鋼絲輪框,具有中空軸心的特殊設計,騎士也可以透過旋轉輪轂內圈的螺絲調整鋼絲張力,也因為 EVO Paralever 單搖臂的設計,讓鋼絲輪框的美感得以完整呈現。

排氣管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前段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排氣管閥門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尾段雙出口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R-GS 的排氣管角度略為上揚,在越野溯溪時能避免溪水進入排氣管,排氣管中段設有伺服控制的排氣閥門,能根據引擎工作狀態調整開度,在回壓更強、更暢通之間自動調節,車輛熄火後閥門也會關閉,避免異物或水分進入排氣管,排氣管尾段"看起來"雖然沒有防燙蓋,不過內部已做了防燙熱設計,因此排氣管尾段不太有造成燙傷的問題。

GS 後輪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GSA 後輪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公路x越野試駕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在多功能車世界裡 GS 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過去許多人會對多功能車的車高或重量而卻步,但 R-GS 卻透過獨特的設計巧妙解決這個問題;小編曾經騎過 R 1200 GS、2019 R 1200 GSA 與這次的 2021 R 1250 GS/GSA,除了感受動力調校越來越容易掌控之外,也有種溫故知新的感覺,這是過去騎 F 800 GS、F 850 GS 體驗不到的!

2021 R 1250 GS 車重為 249 公斤、軸距為 1,514mm,加上多功能車較長的懸吊行程,很難讓人把它跟"靈巧"聯想在一塊,但妙的是 R-GS 就是能給你出乎意料的騎乘感;一般多功能車因為懸吊較長、最低離力高較高,車身重心也會比一般車款更高,這對操控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利因素,而 R-GS 利用重心超低的水平對臥引擎解決了這個問題,低重心為它帶來靈活、不拖泥帶水的操控感。

再來是更妙的兩段式鋼管車台與 Telelever 前懸吊結構,傳統叉管式懸吊前端的車重完全由車台前端負擔,而兩段式車台將引擎視為車台受力結構,Telelever 懸吊的 A 臂也是在引擎中央,這使前端車重由車台及引擎共同負擔,讓前輪重心不過於靠前,除了巧妙解決水平對臥引擎前端較重問題,彈簧承重與前叉轉向分離的設計也帶來非常輕巧的轉向感,你不會感覺水平對臥引擎的重量都壓在前輪,而是平均非配在前後輪之間,你甚至會對前輪為何如此輕盈而感到驚訝。

攻彎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舒適的過彎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Telelever 前懸吊不僅讓前輪轉向輕盈,透過槓桿原理設計也增加前輪循跡性,傳統叉管式懸吊減速時前叉壓縮會使軸距變短,加上過多重量瞬間施加在車台,對於操控前輪無疑是巨大的負擔,而 Telelever 懸吊減速時前輪是以幾乎垂直方向壓縮,對於軸距影響非常輕微,解決傳統懸吊煞車點頭的問題,引擎與車台共同受力也帶來良好的均衡性,即使在入彎前用力煞車依然能維持前輪穩定,加上 Integral ABS Pro 煞車系統,能在使用前煞時自動對後煞車施加力道,且能根據 IMU 感測的傾角與動態調整煞車介入程度,在操控與安全方面一直都是 BMW Motorrad 的拿手絕活。

多功能車有過彎樂趣可言嗎?這或許是許多人的疑問,多功能車重心的確沒有運動車款低,不過在水平對臥引擎與 Telelever 懸吊的幫助下,低重心與前軸靈活性可以讓你輕鬆過彎,長軸距、長懸吊已經不是打擾過彎的因素,很多彎道甚至是磨到鞋頭才發現已經用了這麼多傾角,鳥車不僅可以殺彎,輕鬆的騎姿也能讓你一殺再殺,不用忍受跑車的腰痠背痛。

這次的道路行程集中在蘇花上,扭力充沛的引擎 3,000rpm 就能舒適巡航,線性容易掌控是最明顯的感受,即使排氣量不小也不用小心翼翼的操作,不同騎乘模式下的油門反應也不同,在 DYNAMIC 模式大手油門的加速當然令人痛快,至於懸吊方面在蘇花上騎乘非常舒適,看到路面的起伏、凹洞壓過去就對了,那些東西難以對舒適度造成什麼影響。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來談談 R-GS 在 off-road 環境下的感受吧!這次公辦安排在無尾港沙灘體驗沙地騎乘感受,小編雖然不是 off-road 老手,但對於這樣的騎乘還算有一定經驗,要在沙地騎好並不容易,特別是當天乾燥鬆軟的細沙。

OK 說重點!GS 的重量不算輕,因此油門、重心、車頭的操控就顯得很重要,如果使用 RAIN 模式騎沙循跡燈號會不斷閃爍,只要偵測一點滑動引擎就會限縮動力,這時能切換至 ENDURO 模式(懸吊也會強制進入 ENDURO 模式),此時可以容許後輪更大幅度打滑才會介入,若你已經可以掌控前後輪滑動的節奏,就可以毫不猶豫關掉循跡更自主的沙地騎乘。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對我來說 ShiftCam 可變凸輪控制技術可不是更省油、更有力而已,中低轉速更線性/滑順的扭力也相當有親和力,不會哪一個區段特別沒力、哪一個區段又突然湧出,這對需要細膩操作油門的沙地相當重要,不熟悉沙地時能更輕鬆的操作油門,去嘗試什麼樣的轉速可以剛好維持車速與剛好的滑動,如果你已經是沙地老司機的話,當然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灌下去",去嘗試更大幅度的滑動或甩尾轉向。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沙地騎乘對於油門的操作很重要,特別是不能急加油、急收油,當你操作失誤時當然就容易失去重心或像畫面中的"挖地瓜",這也是小編當天最常遇到的問題,要脫困的話需要盡可能減輕前輪負載,確認前/後輪前方沒有埋得太深,並使用穩定的轉速就能脫困,但如果埋得太深持續挖地瓜的話,還是多幾位朋友一起協力脫困會比較輕鬆嘍!
(特別感謝當天協助 off-road 指導與脫困的教官與助教們,不然我可能會累到躺在地上)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最後我想分享 Telelever 懸吊在沙地騎乘的心得,過去有數次騎叉管式前懸吊車款在沙地或土路的經驗,但這次是第一次在沙地上騎 R-GS,Telelever 懸吊因為負重由中央避震器負責,在低速平衡時重量不會突然往左或往右偏移,加上前端重心比一般車款更靠後的關係,讓 R-GS 明顯比其它多功能車更容易維持平衡,在沙地上控制前輪也比叉管式前懸吊更輕盈(注意上圖小編的手部動作),雖然 249 公斤車重在沙地上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但上述這兩種感覺是在 F 800 GS、 F 850 GS 或其它品牌多功能車上不曾有的體驗。

|總結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2021 R-GS 車系在動力與底盤方面與 2019 年款帳面上相同,但小編的感覺是動力反應更細膩一些,即使扭力很大也能放鬆的騎乘,而這次最明顯的變化是在國外屬於選配,進到台灣變成標配項目的 LED 智能輔助頭燈大燈(Adaptive headlights),全新設計的彎道輔助照明功能可以毫無畏懼面對無路燈的山路,新增的 ECO 騎乘模式也能帶來更好的燃油表現,其它就是延續非常優秀的 Telelever、EVO Paralever 懸吊系統,以及 Dynamic ESA 電子懸吊、Integral ABS Pro 煞車輔助、ASC 自適應穩定、DTC 動態循跡控制與各項軟硬體細節。

R-GS 不是同級多功能車裡重量最輕,更不是動力最大的,但整體平衡性卻做到令人無可挑剔,滿足柏油路攻彎、長距離巡航旅行、off-road 探險玩耍等多個面向;許多人會認為近 250 公斤車重會是 R-GS 的罩門,但規格表列出來一看,其實 R-GS 與同級對手相比並沒有重多少,但多了它牌體驗不到的低重心與專利懸吊系統,我想這就是為什麼 R-GS 能在同級車款取得最高銷量的原因吧!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過去會看到許多網友認為「台灣這麼小、這麼擁擠,騎這種車根本沒地方可以玩、好浪費」之類的說法,說的也許對,也許不對;與這麼說,不如說你不知道可以玩的地方還有很多,問題反而會變成要如何訓練技巧把車騎好、如何安排時間去一場冒險之旅。騎多功能車最好玩的就是公路、越野兩相宜,更沒有拘束的到地球上各個角落探險吧!

#追焦拍攝:Rick
延伸閱讀: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R 1250 GS Adventure 賞車簡介
延伸閱讀:BMW Motorrad R nineT Urban G/S “40 YEARS GS” 到港開箱|致敬冒險傳奇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 規格表

引擎:水冷/氣冷 Boxer 水平對臥雙缸引擎 DOHC 8V(搭載 ShiftCam 可變汽門正時)
缸徑x行程:102,5 mm x 76 mm
排氣量:1,254 c.c.
最大馬力:136 ps / 100 kW @ 7,750 rpm
最大扭力:143 Nm @ 6,250 rpm
壓縮比:12.5 : 1
供油系統:全電子噴射系統
汽油種類:95 無鉛汽油
發電功率:三相交流發電機 510W
電池形式:12V / 11.8Ah 免保養電池
離合器:多片濕式離合器(滑動式離合器),液壓操作
變速箱:往復式六檔,斜齒恆時嚙合變速齒輪
傳動方式:軸傳動
車台:兩段式鋼管車台(引擎為受力結構),副車台透過螺絲鎖定
前避震:BMW Motorrad Telelever 前懸吊結構,Φ 37mm 前柱、中置避震彈簧
後避震:鋁合金鑄造單搖臂,BMW Motorrad EVO Paralever 後懸吊結構、WAD 支臂,單體中置避震器,彈簧預載及回彈阻尼可調。
避震行程:前 190mm,後 200mm
軸距:1,514mm
前輪尺寸:120/70 R 19
後輪尺寸:170/60 R 17
前輪煞車:雙組 BMW Motorrad 對向四活塞輻射式卡鉗,搭配 Φ 305mm 浮動碟盤
後輪煞車:Brembo 單向雙活塞浮動式卡鉗,搭配 Φ 276mm 碟盤
防鎖死煞車:BMW Motorrad Integral ABS Pro 煞車輔助系統,可關閉
長度x寬度x高度:2,207mm x 952.5mm x 1,430mm
座高:850mm / 870mm 標準座高
腳底包覆距:1,870mm /1,910mm 標準座高
裝備重量:249kg
油箱總容量:20L
備用油容量:4L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GSA 試駕|帶你踏遍藍色星球的每個角落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GS ADVENTURE 規格表

引擎:水冷/氣冷 Boxer 水平對臥雙缸引擎 DOHC 8V(搭載 ShiftCam 可變汽門正時)
缸徑x行程:102,5 mm x 76 mm
排氣量:1,254 c.c.
最大馬力:136 ps / 100 kW @ 7,750 rpm
最大扭力:143 Nm @ 6,250 rpm
壓縮比:12.5 : 1
供油系統:全電子噴射系統
汽油種類:95 無鉛汽油
發電功率:三相交流發電機 510W
電池形式:12V / 11.8Ah 免保養電池
離合器:多片濕式離合器(滑動式離合器),液壓操作
變速箱:往復式六檔,斜齒恆時嚙合變速齒輪
傳動方式:軸傳動
車台:兩段式鋼管車台(引擎為受力結構),副車台透過螺絲鎖定
前避震:BMW Motorrad Telelever 前懸吊結構,Φ 37mm 前柱、中置避震彈簧
後避震:鋁合金鑄造單搖臂,BMW Motorrad EVO Paralever 後懸吊結構、WAD 支臂,單體中置避震器,彈簧預載及回彈阻尼可調。
避震行程:前 210mm,後 220mm
軸距:1,504mm
前輪尺寸:120/70 R 19
後輪尺寸:170/60 R 17
前輪煞車:雙組 BMW Motorrad 對向四活塞輻射式卡鉗,搭配 Φ 305mm 浮動碟盤
後輪煞車:Brembo 單向雙活塞浮動式卡鉗,搭配 Φ 276mm 碟盤
防鎖死煞車:BMW Motorrad Integral ABS Pro 煞車輔助系統,可關閉
長度x寬度x高度:2,270mm x 980mm x 1,460mm
座高:890mm / 910mm 標準座高
腳底包覆距:1,950mm /1,990mm 標準座高
裝備重量:268kg
油箱總容量:30L
備用油容量:4L

以上文章/報導/試駕分享內所有規格、數據僅供參考,實際規格請以實車為主。
Linus Hsu wrote:
Dual Sport



Dual Sport 就是實用~ 日常 越野 一車搞定
做什麼都好,但要懂得快樂!
明天衝去買
多功能車真是成熟男人的夢想
這樣的大燈真是優秀!!
Linus Hsu wrote:
對於想兼顧越野與長距(恕刪)

BMW GS大鳥
這種又大又重的車根本就不適合台灣的越野環境,騎這種車去做真正的"越野"還得要找多一點朋友去幫忙抬車
Linus Hsu
對於想兼顧越野與長距
Linus Hsu wrote:
對於想兼顧越野與長距(恕刪)

這台帥!夢想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