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台灣浪費醫療資源,壓榨醫療人員的垃圾民眾

doc92018 wrote:
核醫的心臟造影結果因為假陽性很多..(恕刪)


我當然知道所有檢查都有偽陽性的問題
這也是為何有時會加做許多其他檢查的原因
因為多項檢查都呈現出偽陽性的機率很低,也可以據以計算出正確機率區間是多少

二位醫生都在我朋友就診時,當場看了相同的同位素檢查影像片子,這點沒有疑問
一位判斷為心肌梗塞高風險,另一位判斷正常,我想這個機率是低的
判讀為高風險代表影像片子上,一定有顯而易見之處
另一位醫生卻完全看不出來,我相信這樣的機率不高

因為醫學是科學,所有過程都可以不斷的重覆檢視及探討,要求非常嚴謹,而非玄學,僅憑各自解讀
當影像上差距很小時,容或有各自判讀的空間
但差距過大,絕對有一方有問題,不是儘以一句每個醫生判斷不同就可帶過
果真如此,那也不用花時間做放射線同位素檢查了
只要心臟不舒服就診,一律做心導管來確診不就好了

我並非因為第一位醫生建議做心導管就特意否定他
而是心導管是侵入性且有血栓風險,還有全身麻醉的風險,在使用上應特別小心
做與不做,應當依據的是前一份報告,也就是放射線同位素檢查,是否顯示有右心室缺氧的狀況
有異常而做心導管手術,當然沒有異議
如果明知沒有異常,卻建議病人做,萬一於心導管心術後併發中風,如果這是自己的家人,該怎麼辦?

而且第一位醫生在告知為心肌梗塞高風險後,再跟病人說可以慢慢考慮幾個月時間
相信這也不符合依病情輕重分類處理原則,啟人疑竇

其實醫院內部都知道醫生的手術成功率,因為都會統計,這也是醫生風評的由來
當科的醫生及護理人員都會知道,只是統計報告不會對外公開
但是認真打聽,還是可以知道的

醫生也是人,自己跟家人也會生病,他們敢給風評不好的醫生開刀嗎?
當他們及家人生病要開刀時,你知道他們對於自己的主治醫生要求有多高嗎?

醫德是結果論?醫好了就是有醫德,醫不好就是沒醫德?我並不這麼認為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尤其外科醫生更是如此
稍有不慎,就是一條人命,一個家庭
萬般小心猶可能出錯,何況利字當頭

相信風評為專愛做心導管的那位醫生一定也有自己一套說法
但到底是因病情需求而做,還是為了自己口袋滿滿而做
相信他自己清楚

醫德是什麼?
唯良知而已






franktan1972 wrote:
二位醫生都在我朋友就診時,當場看了相同的同位素檢查影像片子,這點沒有疑問
一位判斷為心肌梗塞高風險,另一位判斷正常,我想這個機率是低的
判讀為高風險代表影像片子上,一定有顯而易見之處
另一位醫生卻完全看不出來,我相信這樣的機率不高

因為醫學是科學,所有過程都可以不斷的重覆檢視及探討,要求非常嚴謹,而非玄學,僅憑各自解讀
當影像上差距很小時,容或有各自判讀的空間
但差距過大,絕對有一方有問題,不是儘以一句每個醫生判斷不同就可帶過
果真如此,那也不用花時間做放射線同位素檢查了
只要心臟不舒服就診,一律做心導管來確診不就好了.(恕刪)


同意 大大的論點!

開刀裝支架之前
都有下列方法檢視檢查及診斷心肌梗塞
驗血 基本聽診
導程心電圖:心肌缺血通常會引起心電圖變化
24 小時心電圖:經由24 小時記錄心電圖,對於偶發胸痛病患,可提高診斷率
運動心電圖:藉由運動增加心臟耗氧量,誘發心電圖變化
核子醫學檢查:可瞭解心肌缺氧或壞死程度, 診斷急性心肌梗塞或有無存活的細胞
心臟超音波:瞭解心室收縮情況及心臟功能
冠狀動脈攝影術:經由顯影劑注入冠狀動脈, 了解冠狀動脈結構及阻塞程度,及施行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
沒必要再討論下去了,
因為太專業了---只有心臟內科專科醫師才能了解大概.
------------------------------------------------
某樓提到小孩高燒3-4天後才發現是小孩常見的玫瑰疹,
民眾不要把醫師當神看,疾病非常多,
醫學系7年+專科醫師訓練3年以上,
花10年以上時間只是訓練出一個堪用的醫學專業人士.
醫師培養貴在訓練出會對疾病做鑑別診斷的人才.
皮膚的疹子就是疹子,沒有良性&惡性之分.
皮疹也不會上面標明是麻疹,猩紅熱,恙蟲病,嬰兒玫瑰疹..等等.
--------------------------------------------------------
還是這句老話,尊敬各行各業專業人士.
社會上好人一定比壞人多很多,
住在一般土地上的人一定比住在監獄中的人多很多.

franktan1972 wrote:
其實醫院內部都知道醫生的手術成功率,因為都會統計,這也是醫生風評的由來


每個醫生的手術成功率,我從來沒聽過有統計,但是風評自然是會有,所以才叫「風評」。可能我的等級太低,如果哪天當了院長才知道吧?目前我知道有的,是衛福部會統計器官移植的件數和死亡率。

醫學沒有您想得那麼科學化… 光看研究結果、醫學會建議,老是改來改去,就可以知道。非常確定的事,沒有醫生會違反,這樣很容易被告…

我們都開玩笑說核醫(nuclear)檢查是不準確(unclear)檢查,這也不僅是開玩笑而已。

如果同時有其它檢查,通常核醫科都要參考其它報告,才會打他/她們的報告 -- 這是我當醫生以後一直都懷疑的事。

偏偏心肌缺氧,又很看重核醫檢查;但心導管是黃金標準(可能除了解剖以外吧?),它說了算,準確性不可同日而語。

我不是要說第一個醫生建議做心導管一定沒有私心… 如果第二個醫生不是跟他有仇的話,那他會這樣講,可能有些根據。但就這個個案,很難說有問題…

建議觀察,我覺得很正常…實在不像你想的,有風險就要趕快檢查… 我也敢說我「有風險」得很多種疾病,但我自己也沒去檢查。

只能說,跟非醫界背景的人溝通,真的很花時間/很累,很多錯誤的觀念,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 門診又人山人海… 收貴一點的VIP門診,病人又嫌貴…
同樣是醫師
如果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
都還是尊重同業專業
這版卻看到不少人
或許完全沒醫療背景
卻講的頭頭是道





anabella wrote:
同樣是醫師
如果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
都還是尊重同業專業
這版卻看到不少人
或許完全沒醫療背景
卻講的頭頭是道

有沒有專業跟是不是憑良心做事是兩回事

當然了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好人
但不保證裡面沒有害群之馬

franktan1972 wrote:
心導管是侵入性手術


更正一下,心導管通常不算是「手術」。

JOHNNYLEEWU wrote:
新聞連結:https...(恕刪)


噢,那把健保廢掉吧,憑什麼我花更多時間多賺一點錢就得繳更多健保費。
是否為手術,提供蘋果日報相關報導連結: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00103/32205100/

重點摘錄如下: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黃瑞仁表示,經查過去的確是認定心導管手術是檢查,但2008年學會理監事會議中決議,進行心導管手術因約有千分之一的死亡風險,只要有死亡風險者,皆認定為手術。

anabella wrote:
同樣是醫師
如果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
都還是尊重同業專業
這版卻看到不少人
或許完全沒醫療背景
卻講的頭頭是道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現在教育很普及, 谷歌一下都變成專家.
但是有沒有提出自己的經驗談才是重點.
有經驗的專職人員會簡單幾句就說明一切.
非專職人員說了一大堆反而很容易被抓出盲點.
過去在醫學中心受訓時,因為病人多所以常聽到噩耗,
我就聽到有病人做心導管檢查時 Die on table.
只要是侵入性的檢查都會有一定的風險,
我雖有內專也只是內科學誌做做題目換證書而已,
不加入你們心臟內科的討論.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