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在他樓,為避免爭議又不浪費內容所以另闢此樓)

為何有些教練會告訴學生,擊球瞬間桿頭要拉直線?揮桿本是圓弧軌跡,怎麼可能在高速揮擊下還能在過球時拉出直線?

很多人納悶,在練習場時顆顆都打出好球,為何一下場就不聽話?
練習場地板是硬的;球場地上是軟的。
練習場地板是平的;球場地上凹凸不平。
練習場風向是固定的;球場風向跟大小每一洞都差異很大。
練習場的墊子是塑膠墊,打重了差異不大;球場是軟土草地,打重了球只飛一半。
練習場一根桿子會連打個幾球才換桿;球場可沒時間先暖桿。
練習場打幾球休息一下;球場打9洞才能休息。

所以在練習場,當你球桿通過球時,只要有小小的瞬間切線對準目標,這顆球就壞不了。
可是在球場,兩隻腳高低只要相差2吋,我們的頭就會偏移4吋。站在球道空曠的環境下,這種偏移常常會不自覺。
所以如果我們不能加寬我們桿面的優質擊球帶,那下場時就無法讓球有如練習時一般的聽話。

非常難得看到職業球手嚴重脫桿。但是有些業餘的球員練習的時間其實並不比職業球手少,為什麼卻還很頻繁的打到頭或是鏟到土。差別就在"延遲下桿"。職業球手的手腕因延遲釋放造成比業餘球員有更長更佳的擊球帶。這個擊球帶的桿面是非常穩定,可容許身體有較大的偏移而不會失誤。

每個人揮桿都一定是圓弧不會是直線。為何有些教練會說"拉直線"?
"拉直線"其實是"延遲下桿"的俗稱。在擊球區即便有真正的直線也是很短。本人教學也從不講拉直線,只會說要有黏球和掃擊的感覺。
會有真正的直線是因為兩個圓的軌道相互抵銷的結果(如圖)。好像在一列往南開的火車上往北跑,如果有一小段時間人跟車的速度一樣,這時候人相對於地表的速度就是0。
擊球瞬間桿頭要拉直線?
其實只能說近似直線,而且不是很長,能有3吋就可以帶給揮桿很不錯的效果。實際觸球到脫離的路程約1/2吋。
很多人都掃過地(大家何妨體會一下),掃把尾是貼著地上做平面移動,不是做圓弧移動。
如果不做調整,光做圓弧動作,那能掃到的面積很小。
為了要能掃出大面積,所以手和掃把的角度會用手腕做某些控制。
同樣的道理,揮桿時調整兩個圓(一個手臂,一個球桿)的釋放角度和時間,可以達到掃地的效果。掃出較長的軌跡。

當手臂是一個小圓圈,而桿頭是一個繞著手掌的大圓圈。
在擊球瞬間,小圓圈往上走,同時大圓圈往下走時,兩者方向會抵消,造成直線。
當然這是理論,實際上還必須搭配一個條件,
就是擊中球時桿頭是落後手掌的,才能在手已經往上抬時桿頭還在往下墬,造成上下的抵銷。
球桿越短,效果越明顯。

十多年前老虎受邀來台灣時,就強調:最好的路徑就是"淺淺刮出一張鈔票長度的草皮"。
刮出草皮是「結果」不是「目的」,如果沒有擊中球,桿頭只會輕觸草皮而不會傷到草皮。之所以會鏟出一塊草皮是因為把球往高處打出後的反作用力將桿頭往地下擠壓造成的。

<<桿頭也將愈被朝出球的反方向推去; 亦即球向上走, 桿頭向下走之「先吃球再向下吃土」狀況。 這也是除了桿頭應仍於下行路徑時吃球外, 為何短鐵桿較其他球桿容易於觸球後吃土並吃得較深的主因(實際例證), 而其前題則仍是紮實的觸球。>>摘自 高爾夫擊球(Impact)事件

下圖也是摘自同處。
擊球瞬間桿頭要拉直線?
如果是單一圓弧運動,那明顯可以看出,黃色的線會打到地上,不會打中球。
因為黃色線的圓心會隨手移動,所以才造成紅色的線,是兩個圓弧加成的結果。
紅色的線,不是一整段直線,但比黃色的線要平整。也就能造成更長的優質擊球帶。
想像一下,如果是用黃色的線打中球,球能飛得如紅色線般的遠又穩嗎?

文章關鍵字
happywork01 wrote:
(本文原在他樓,為...(恕刪)


我是另樓的樓主
感謝happy兄的說明
詳細又深入
獲益很多
您一定是個好教練,
能教也能論述,
讓我原本粗淺的理解有進一步了
謝謝

兩個您Po的部分再跟您請益

直的草痕是否不一定需要接近直的揮桿?,因為就我實際去挖草的經驗,彎曲的揮與挖,仍可以挖出一段直草痕,或是不管怎麼揮草痕原則都是直線型(先不論方向),接近直線的揮桿似乎不是製造直草痕的必要條件
(我的原樓有照片)


另,草痕似乎不是impact後球給的反作力,
因為我空揮或打空心塑膠球,都有草痕

以上請益


再度感謝Happy兄的詳細解惑
謝謝



=========
breeze01 wrote:
兩個您Po的部分再跟您請益
直的草痕是否不一定需要接近直的揮桿?,因為就我實際去挖草的經驗,彎曲的揮與挖,仍可以挖出一段直草痕,或是不管怎麼揮草痕原則都是直線型(先不論方向),接近直線的揮桿似乎不是製造直草痕的必要條件
(我的原樓有照片)
另,草痕似乎不是impact後球給的反作力,
因為我空揮或打空心塑膠球,都有草痕...(恕刪)

您好! 感謝您的稱讚。

第一項,我從沒在空揮時削起草皮。因為所有球場都說這樣不好。
所以這問題,我不夠經驗回答。

第二項,草痕是不是impact後球給的反作力造成的?
可說所有職業球手和10%的單差選手在正常揮桿下都是先打中球,然後因為球往高處飛造成反作用力把桿頭往下擠壓,才鏟出草皮。
但是90%業餘球員如果鏟出草皮,都是先打到地,然後含著草把球一起打飛。

這兩者結果會不同。
1.檢查球或桿面,前者球沒有黏著草;後者球上會有綠色的點,就是桿面和球之間夾著草,觸球不夠乾淨。
2.因為觸球不夠乾淨,所以球飛行距離就沒有前者遠(不算滾動),也比較沒有逆旋,所以不太會停球。後者如果嚴重的話就是「拉姆達」,球就在地上爬。
3.前者鏟起來的草皮厚度較均勻,可以撿回來補上;後者因為先鏟起草皮再擊中球,所以草皮會碎掉,就算撿回來也補不完整。
4.先在球旁做個記號,打完後檢查草痕是否在記號之後(正確),還是在記號之前就打到草。

所以,不是所有草痕都是反作力造成的,但是優質的擊球,都會是如此。
正確的揮桿,如果在擊中球之前迅速把球拿掉(假設),它就沒有反作用力,不會鏟出大片草皮,通常只會有輕微的擦痕。

'---------------------------------
我再更進一步說明。

以前(20多年前),我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延遲釋放,有一種特別的教法。
[A].讓學生拿9號鐵,作半揮桿。上桿只上到手臂水平,球桿指向天空,cock成90度。
在不放掉cock的狀態下空揮,去打練習墊。
剛開始有些學生會打到練習墊,有些打不到。
我請他們檢查,都會發覺打到的都是cock已經鬆掉的,cock還沒鬆掉的基本上是打不到。
這是讓他們明白,如果cock沒有鬆掉,是打不到球的。

[B].接著,還是不讓他們鬆掉cock,但是要想辦法擦到練習墊。
經過幾次試揮,有部分學生開始懂得降低身體高度,接著降低右肩(以右打者論)。
終於在不放鬆cock的情形擦到練習版。
但是因為cock沒有放,所以僅止於擦到而已,真想要重擊練習版還是有難度。
這是讓他們明白,雖然沒鬆掉cock,但是降低身體高度和用轉肩去降低右肩之後就可以打到球。
而這個打到球不是往下重擊,而是有掃擊的味道。

[C].再來,在練習墊上放上球,在雙腳中間稍微偏右腳一點點,照上面的方法打看看。
诶!球打出去了,但是打不遠。

[D].接著,頭不要那麼低,肩也不用那麼垂。看看桿頭是不是從球的上方掠過,沒觸及到球。
'------------------------
在這以上,都是上桿後握好90度的cock,下桿過程不鬆掉。
以下開始練習鬆掉cock。
'------------------------
[E].還是做[D]的動作,但是先做分解動作。體會手在超過球1尺的位置停下來。
反覆上下桿去確認那個手超過球一呎的位置。等一下就是要在這個點將cock鬆掉。

[F].實際上開始做揮擊,在剛剛測試的點把cock鬆掉。只是鬆掉讓離心力去打,而不是用腕力去打(這點很重要)。
剛開始可能不太順,漸漸地進入狀況。每一球都能確實擊中,而且有尖銳的擦板聲音,這就是反作用力往下擠壓造成的(這點也很重要)。如果是打到頭或是重重打到練習墊的聲音那就錯了。

[G].半揮桿練習幾天,可以精準掌握揮擊的技巧之後,就可以練習全揮桿和改拿長一些的鐵桿。

[H].最後下場看看,是否有留下上面說的那10%人擊球後的草痕,而且有紮實的飛行距離和容易停的球。恭喜您!


[註].上面說的那一尺是9號鐵。如果球桿比較長,隨著球位往前移,手就沒有超過球那麼遠。但是相對身體位置幾乎是相同的。


此圖可以說明何謂反作用力鏟出草皮。

本來只會輕輕掃過草皮,過球後開始上揚的桿頭,因為將球擊飛的後座力反而再往下擠壓,所以鏟出淺淺的一張草皮。

happywork01 wrote:
(本文原在他樓,為...(恕刪)


謝謝您的 詳細解說 ^^

我想 美國 高爾夫練習場 都是 草地 的 原因 就在這裡 ^^

模擬 (草地) 倒不如 一模一樣(球場) ^^

會打 + 打的好 + 會解釋 的 球友 , 我比較 喜歡 ( 當然 這樣的 觀念是錯的 ) ^^

因為 外國很多 教練 以及 陪練 ~ 很多都是 會 解釋 , 但是不會做 ( 術科 理科 分開) ^^
SEAN_WU0312 wrote:
因為 外國很多 教練 以及 陪練 ~ 很多都是 會 解釋 , 但是不會做 ( 術科 理科 分開)...(恕刪)

確實美國在這方面分工較細。
會教的不一定要很會打。教球和打球是兩種不同的職業和收入。

反觀台灣,因為沒有健全的教學制度,加上普遍都認為打得好的才能教得好。
所以台灣後來雖然有教練執照,卻是以考術科為主。要考上台灣教練的執照,大約差點要3以內。美國則是15以內也OK,重點是學分。
跟幾位美國回來的教練同組打過球,他們的實力比起台灣的教練是差了些。但是他們會用較科學的方法教。

雖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不過還是跟我的教法不太一樣。
台灣教練教「這麼打」。
美國教練教「照標準打」。
我說的是「為什麼這樣打」。


想起我剛出社會時,無意中成了台灣高速製造機的調校者。
那時候台灣工業剛起飛,從德國和瑞士進口大批的高速製造機。
通常原廠會有技師隨機來台安裝。
技師都是原廠訓練出來的,都有一本手冊。A問題找A原因、B問題找B原因。
可是台灣使用的材料都是本土的,硬度和延展性都和歐洲使用的不同。光靠著手冊有時候弄了好幾天也沒辦法解決問題。
期限到了,技師回國去,但問題還是留在台灣。
這時候就是我這個非機械本科系,沒有手冊的雜牌軍進場。沒有一次未達使命。傭金不錯,幹一整天抵一般人半個月以上的薪水。
為什麼我可以弄好原廠技師弄不好的?因為技師有手冊,超出手冊的範圍他們就不懂了。

後來我會走上教練(期間不長,只有3年就又去創業了),主要跟以前當調校者一樣,"天性就喜歡找出問題"。
另一樓,突然有人把在下過往的文章挖出來。
讓我發覺那張圖片所說的第1點,恰好提到了相關資訊。


<<1.雙手空揮或擊球都以穩速往前擺盪。>>
那就再加一張圖來說明,何謂往前擺蕩而不是繞著身體圓弧擺盪。對照影片會更清楚。

只要網頁隨意打入Pitching,就有影片。如果過球後不往前推一些,絕不是如圖這般。
當然任何示範空揮時都會刻意拉大,實際揮擊可能不會推那麼遠。


happywork01 wrote:
本來樓主問的是他人...(恕刪)





happy大
您好
關於高爾夫直線揮杆的否定說,youtube上面是海量的否定直線揮杆的
容我先放幾個



這是Youtube解釋揮桿平面最常用的
呼拉圈法,量海。
桿頭沿著呼拉圈走

各位覺得,桿頭沿著呼拉圈走,此桿頭有否走過直線?






上面這篇 martin可講的很白 : Is straight back and straight through good for chipping?.....馬丁說 哈 看就知道,
這個影片,可以說經典到不行。看懂揮杆平面,就靠這篇。
我第一看,看不懂,只好真的搞了張板子,
一試,我就懂了。
martin就是我放在前面,拿雷射筆的那個老頭。




上面這篇andy也說得很詳細,我就不重複之。


高爾夫直線揮杆的否定說,youtube上,海量。


當然,非常感謝HAPPY大的說明與分析,謝謝!!
高爾夫球研究非常多元多樣,各家學說都有,後學晚輩小的都學習之。
=========
真實的說,breeze01大大說的直線和我說的直線根本兩回事。
您所舉例的影片在我看起來在過球時確實都是走直線(雖然說的不是。如果真的是圓弧,應該用合身體軸心的圓桶,怎會用一塊平板)。
我看起來是直線,而您說不是直線,那就無從討論了。

其實真不知道 breeze01大大為何要發表這些文章來駁斥 "過球時會有短暫的直線"是錯的。
既然有海量的人認為自然的圓弧是正確的,那直線說就是相當少的人。
既然是相當少的人,而且說的又不正確,那這些人可能打得很差。
既然是打得很差的少數人,為何還需要建立信心或是駁斥他們?
何況差點高和差點低的人就算同一件事,看的角度也不見得會一樣。
高爾夫球常常會聽到:"回頭去看才發覺以往的誤解。"

高爾夫在下一向不認為是運動,只是交誼活動,不需要太認真於技巧。
目前覺得該怎樣打就怎樣打,打法百百種,尊重別人的打法並享受打球就好。



我在這發表文章,只是和願意交流的人互動而已。
講出來的只是其中一種正確的,可是不駁斥其他打法,只要能打出好成績都是可以的。
在M01的第一篇文章,我就說高爾夫很有趣。沒有一定的對錯。
有時候兩個錯也能湊出一個對;有時候三個錯也能湊出一個對。

以前和陳志忠的師弟下場,它讓我3桿我還是輸。
憑良心說我的姿勢比他好多了,他的5號鐵只能打150碼,我可以打到180碼。
但是呢,輸錢的還是我。(可不要輕忽他5號鐵只打150,他的差點是0)


(以前沒有電腦可以畫出一個平面,所以大白鯊是擺一個長板凳,因此老一輩球手的觀念才會是"接近一小段直線"。
其實板凳和平板是一樣的,一個讓人以為是直線,一個卻讓人以為是圓弧,真是太有趣了。)


貼著板凳上下桿有讓人覺得比較像是直線揮擊嗎?


happywork01 wrote:
真實的說,breeze01...(恕刪)


再度感謝Happy大的指導
越聊越清楚
也學到越多
我覺得是觀點或說的方法不同
但實質是一樣的


實際上
你放的板凳+一條線,
用這樣的概念去揮杆的話,
揮杆的桿頭path,不管從哪個角度觀之,都是arc 沒有直線。

下面有詳解。請點下面的link
桿頭不走直線的講解視頻。


謝謝 討論



`以及補充一個您的錯誤觀點

草痕----向您會報 : 不用擊球(亦即空揮),也可以做出草痕。所以你講的 草痕來自球的反作用力----是錯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