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il Medvedev:異於常人的深後場站位與回發球策略

文章出處:麥鬧網球社

在ATP官網上有一篇以數據來分析Daniil Medvedev站位與回發球的文章,很有趣,在此綜合這篇文章的內容及我個人的想法。這篇文章的作者是Craig O'Shannessy,發表的日期是2021年8月10日,所以文章中所出現的數據是在這個日期之前統計的。(原文)

Medvedev回發球的站位離底線非常遠,眾所皆知,然而他是2021年在硬地破發最多的球員。在東京奧運之前,他在20場球賽中破發75次,他的同胞Andrey Rublev則以24場比賽中破發74次居次。Medvedev同時也是今年硬地得分率最高的球員:54.7%(1637/2992),Rublev以54.6%(1791/3279)位居第二。

作者用數據來解釋Medvedev如何在離底線這麼遠的地方,將傳統的接發球方式轉變為「偽擊球」(pseudo-groundstroke)。(註:groundstroke的中文翻譯是「擊落地球」或「底線抽球」,指球在場地彈跳一次之後,正拍或反拍的擊球,為使文章易讀,在此簡化為「擊球」)

傳統上,球員多採「截擋」(blocking)的策略來防守對手強勁的一發,這種作法的思維是:當你面對快速強勁的一發時,截擋可以把發球的速度減慢,以期控制來球及落點,但你的回球速度也可能減慢或落在比較不具威脅性的中場,這等於是給對手第二次攻擊的機會。

Medvedev採取不同的回球策略。

先從Medvedev的接球擊球點(Return Contact Points)來看,在ATP Cup決賽中,Medvedev的接球擊球點離底線4-7公尺之間,而對手Matteo Berrettini則在底線內1公尺至底線外2公尺左右。(原文中有鷹眼系統的比較圖)

接著來比較Medvedev和對手的回發速度:

回一發:
Final:Medvedev(100km/h) vs. Berrettini(87km/h)
SF:Medvedev(103km/h) vs. Zverev(93km/h)
RR:Medvedev(122km/h) vs. Nishikori(88km/h)
RR:Medvedev(116km/h) vs. Schwartzman(80km/h)
平均:Medvedev(110km/h) vs. 對手(87km/h)

回二發:
Final:Medvedev(125km/h) vs. Berrettini(107km/h)
SF:Medvedev(112km/h) vs. Zverev(114km/h)
RR:Medvedev(115km/h) vs. Nishikori(108km/h)
RR:Medvedev(116km/h) vs. Schwartzman(111km/h)
平均:Medvedev(117km/h) vs. 對手(110km/h)

Medvedev回一發的平均速度是110公里/小時,正好是對手回二發的平均速度。Medvedev站離底線非常遠,一來有比較多的反應時間,二來球多行進了2-5公尺,由於地心引力和空氣阻力,來球的力道和速度減弱了,所以他不做被動的推擋,而是主動的加速擊球。以上數據可解釋為:Medvedev攻擊對手的一發及二發,而對手防守一發,攻擊二發。

除了回發球的速度之外,擊球的速度也必須列入考量,以下是Medvedev和對手的平均擊球速度比較:
Final:Medvedev(113km/h) vs. Berrettini(110km/h)
SF:Medvedev(116km/h) vs. Zverev(115km/h)
RR:Medvedev(116km/h) vs. Nishikori(112km/h)
RR:Medvedev(117km/h) vs. Schwartzman(111km/h)
平均:Medvedev(116km/h) vs. 對手(112km/h)

Medvedev的擊球速度皆高於對手,只有Zverev可以和他披敵。這篇文章只討論回發球和擊球速度,沒有討論到移位速度,這也是Medvedev的強項,因為他必須以移位速度來彌補因為站位所多出來的場地覆蓋面。

Medvedev和對手的速度差:
回一發平均速差:23 km/h
回二發平均速差:7 km/h
擊球平均速差:4 km/h

Medvedev回球及擊球的平均速度都高於對手,尤其是回一發的速度高出很多。想像一下:一位球員從未和Medvedev交手過,看到他站在那麼遠的地方接球,以為他會採守勢來回一發,球速應該會比較慢,但沒想到速度比預期的快20公里以上。

這種回發球策略會造成發球者很大的壓力,因為對手知道Medvedev接一發時會採取攻勢,為了避免被攻擊,會想要發出更強的一發,但也更容易失誤,而二發時的壓力就更大了。通常我們認為站在底線比較後方就是採取守勢,顯然對Medvedev來說是相反的。

這篇文章的作者總結:Medvedev不以傳統的思維來回一發,他儘可能遠離底線,讓對手一發的速度降低,然後他就可以發力擊球。他用站位來換取擊球的速度。

Medvedev曾在受訪時說他在學校時最喜歡的科目是代數,他說代數在某個方面看起來也像競爭,放入不同的數字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網球的站位、距離、擊球速度、反應時間...等等條件的交錯考量,不就是一種代數的概念嗎?

2021美網八強的賽後記者會,Medvedev被問到站位的問題,他回答他喜歡有空間可以回球,因為這樣子他就有選擇,但有些賽事的中央球場他沒辦法這麼做(因為場地沒那麼大)。還有當他排名較低的時候,外圍球場沒有這個條件,他感覺不好,有可能因為這樣子而輸掉比賽。他說他視對手而調整,站那麼後面只是讓他有時間去反應對方的發球,就這麼簡單。但他說這個需要練習,所以他兩種都會練(指站前面一點或後面一點)。他舉澳網決賽為例,他回發球時站離底線比較近一點,因為他覺得這樣子比較有效。

關於他的回答,我個人是覺得他給了一個表面的答案,也就是傳統上大家認為站比較後面是為了有多一點的反應時間,雖然這也沒錯,但背後的事實不只這個,要不是我看到了ATP官網這篇文章,我大概也會滿意這樣子的回答。

我要挑出來放大檢視的是這一句:他說「這個需要練習」。他練的是主動的發力加速擊球。想要從那麼遠的後場加速回擊對手的一發,還要將落點放深,這個必需又練力道,又練控球。距離、落點、速度,這可比單純的將球推擋回中場的安全地帶難上許多,所以這個「練習」可不是普通的練習。不知道他要被餵多少顆發球才能練好這項技能?而且正反拍都要練.....

我最近看了一些Medvedev的記者會,有問必答,很坦誠,不會說太多那種公式化的罐頭答案。但稍微涉及到戰略或情報問題時,他就會很有技巧的避開或直接說他不會告訴你。所以在美網被問到站位時,他給了一個表面而且大家一定會認同的答案,讓記者不要再追問他真正的站位策略。另外有一次記者問他是否發現對手某些狀況(類似是否發現了對手的弱點),他老實回答說,他的確有發現一些東西,但他說:我不會告訴你是什麼。

所以有些人成為了Medvedev的球迷,不是因為他是世界排名第二或贏了很多比賽,而是因為他受訪時所展露的直率本性。還有他誠懇認錯的態度,這又是另一個故事。

Tennis TV有一段趣味影片,其中一個問題問現役球員,哪一位球員可以用unorthodox(非正統的;非傳統的;不正規的)來形容?大部份球員都認為是Medvedev。所以,我想ATP這篇文章具體說明了Medvedev不正規的地方在哪裡。
TBA
TBA
TBA
TBA
TBA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