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adidas 去年推出 Derrick Rose 第十代簽名鞋款 adidas D Rose 10,主打鞋身設計融合歷代鞋款元素,除了最具特色的鞋身側網狀散熱結構靈感取自於經典款 D ROSE 1.5 之外,皮革鞋頭則承襲 D Rose 2.5、鞋後跟外露式 TPU 穩定片與 Crazylight 系列相仿。adidas 用這雙最新的 D Rose 10 為過去的 Rose 系列鞋款做出總結,也藉此向 Derrick Rose 那段飆風10年致上敬意。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轉眼間,Rose系列也出到第十代,就個人印象,從第八代開始的每一代鞋款推出時,Rose系列鞋款即將畫下休止符的消息也會伴隨著出現,因此當Rose 10那充滿懷舊風格的造型映入眼簾時,瞬間具像化了小編心中的激動,想不到10年就這麼過去了啊…

adidas D Rose 10外觀開箱與科技介紹


鞋盒是標準的adidas籃球鞋款黑色硬式紙盒,請原諒小編不特別介紹,讓我們直接來看看D Rose 10鞋款本身。整體鞋型承襲系列鞋款前掌處偏修長的概念,楦頭則略寬適合亞洲人腳型。本次的首發配色有兩款,一款是代表選秀狀元籤的白紅配色,另一款就是本次實測的公牛隊經典黑紅配色,由於Rose與芝加哥有著永遠無法抹滅的牽絆,所以儘管Rose早在2016年就離開公牛隊,基本上後續推出的每一款簽名鞋款都還是有經典的黑紅配色。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經過測量鞋號US 10的單腳重量為465公克,其實結果讓小編有點出乎意料,以低筒鞋款來說明顯算是偏重的表現。個人推測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本身鞋型偏寬且前掌略長,再者是鞋面材質為人工皮革,最後是為了保護需求,在內裡額外加上許多襯墊等三種緣故,才導致Rose 10在重量上顯得不是那麼親切。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鞋面為人工皮革,個人覺得頗有復古球鞋的高質感,在這個鞋面以科技網布與編織材質當道的潮流中,人工皮革大多都是用來點綴增加層次,較少像Rose 10成為鞋面主體,而不同於復古皮質球鞋鞋面較硬的缺憾,Rose 10的人工皮革軟上不少,應該也是為了滿足現代球風需求而重新做出的調整。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略寬且厚的鞋頭走的是一種極簡約風,不過就個人認為沒有太多額外設計、剪裁反而能襯托出皮革質感,這樣的設計靈感源自於受到好評的D Rose 2.5。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雖然鞋身側邊線條與孔洞交織的設計看似複雜,但因為側邊線條其實是使用膠質壓印在皮革上,因此這個區域連同鞋頭都是屬於一體式的皮革材質,不知道穿久後側邊線條會不會剝落…

鞋身側邊內外側各有三塊大小不等的網狀散熱結構,靈感來自於ROSE 1.5,這雙Rose在2011年成為NBA史上最年輕年度MVP時腳上所穿的鞋款,在今年也被adidas作為復刻鞋款推出,可見其經典程度。而Rose 10則沿用ROSE 1.5那透氣效果出色又具備外型記憶點的網狀散熱結構,期望讓全鞋的透氣性達到一定水準,也可以彌補一體式人工皮革鞋面散熱方面的疑慮。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後跟的外露式TPU穩定片是本次簡約鞋面少數的亮點(雖然也是以低調的配色呈現就是了…),取材於adidas旗下受到歡迎的團隊實戰鞋款Crazylight系列。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外露式TPU穩定片一路延伸至鞋身側,目的應該是希望能增加鞋側的支撐性,但由於所佔面積並不算太寬,個人推測這樣的設計應該只是造型取向。外側的字樣「///88_08-09///10-11_MVP_」代表的意義分別是Rose出生的1988年、進入NBA的08-09球季、拿下年度MVP的10-11球季,這三段在Rose生命中具有深刻意義的時間點。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後跟處有「玫瑰.十年」的中文字樣,不愧是一雙致敬意味滿點的鞋款。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鞋身內側TPU穩定片上有Rose的簽名標誌。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6+1的非繫帶式鞋帶孔對於低筒鞋款來說算是偏多的(尤其adidas近年還推出許多款僅有四個鞋帶孔的低筒鞋款),並搭配從Rose 6之後就不曾使用過的扁平鞋帶,種種配置應該都是為了配合提升低筒鞋款的包覆性能。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鞋舌為了舒適性取向使用布質材料,上端處則是使用與鞋面相同的皮革,搭配紅色的Rose個人專屬標誌。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鞋舌內側也有Rose名字的開頭R與玫瑰的圖案。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Rose 10是本系列中少數使用低筒設計的鞋款,據說是Rose本人希望腳踝能獲得更多靈活性,因而提出的要求,但實際上Rose 10也並非為完全鏤空腳踝的超低筒樣式,而是比較接近中低筒,值得注意的是筒身上的網布材質是縫製在皮革上,並非異材質的接合,用最高效的方式位使用者帶來更一致的鞋面感受。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本系列鞋款一直以來都相當注重護踝性,Rose 10雖然是低筒樣式,但筒身也設計許多厚實的記憶海綿,尤其是腳踝兩側有特別填充兩塊長型的襯墊區域,期望能幫助到鎖跟效果。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鞋舌上的圖案與鞋墊相同,緊扣玫瑰這個形象鮮明的主題。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延續Rose 9揮別BOOST、改以BOUNCE作為中底科技的做法,Rose 10也是使用全掌的BOUNCE,比起軟彈感明顯的BOOST,個人認為BOUNCE作為籃球鞋中底科技其實能繳出更為均衡的表現。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除了護踝以外,過往的Rose鞋款也都會針對防側翻做出特別設計,像是個人相當喜愛的Rose 8,就直接在前掌大底外側加固一塊長型TPU防側翻片。但Rose 10的設計團隊應該有注意到重量上的問題,所以選擇延續上一代做法,使用波浪狀的加寬大底來避免憾事發生。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相較於前掌處的防側翻表現,後掌防側翻就更加讓人放心,從視覺上就看得出來寬度比起鞋後跟寬了不少。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看到一體式的大底內心踏實不少,兩種刻紋的組成方式也讓人一目瞭然,前掌處外側、後跟處為傳統人字紋,內側則是同心圓,不過小編比較有疑慮的是大底邊緣處並未有刻紋設計,在極限情況時是否會打滑是需要注意的部分。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大底中央有ROSE 10周年字樣。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adidas D Rose 10評測心得分享


小編身高170公分、體重78公斤,球風「切入為主、投籃為輔」,雖然爆發力完全無法跟Rose相提並論,但在仰賴速差、腳步過人這部分來說與現今的Rose蠻接近的,過去也有實測Rose 7、8、9的經驗,對系列鞋款算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本次穿著Rose 10進行過室內五打五全場兩次與室外的兩小時鬥牛一次,以下就跟各位分享實穿經驗。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初次套入鞋款的過程比想像中更困難,因為鞋筒內裡的記憶海綿在未使用下形變能力較差,實際穿上後前掌部分卻異常寬敞,近似於Rose 9的感受,個人建議可以先選擇小半號的鞋號試穿。鞋帶部分原本只有繫上六孔,但總覺得腳踝部分缺少包覆感,所以把最上方的鞋帶孔也穿上,瞬間讓大片的鞋舌緊貼腳踝,如果是對腳踝保護有一定程度需求的球友,還是把鞋帶孔全部繫上會比較理想。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Rose 10前掌的低重心帶來優秀的貼地性,不管是半場壓肩切入或是全場持球下運球跑動,略寬的前掌還是能緊跟腳部動作,至於中底科技BOUNCE本來就需要一定時間踩軟,所以起初穿上會有一些生硬感是預期內的狀況。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相較於前掌的貼地感,後掌處就有重心略高的問題,個人在轉身過程會有點不安心,好在鞋款本身的鎖跟性以低筒鞋款來說有水準之上的表現。而之所以會有不錯的鎖跟性,主要是受益於鞋舌不俗的包覆表現與內裡填充的記憶海綿,反倒是後跟TPU穩定片因為是獨立結構,與鞋帶並沒有連動機制,所以實際效果並不是非常顯著。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Rose10的筒身比起一般踝處直接挖空的後衛鞋款來說比較高,會包覆到一定面積的踝骨,但就個人實穿體驗,腳踝的靈活性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且也讓包覆感上升,是個人認為Rose 10比起一般同級低筒鞋款來說最大的優勢,不過或許對於追求最高靈活性的球友來說就會有些微束縛感,建議各位看完評測後還是到實體店點試穿看看實鞋。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鞋筒內裡記憶海綿的存在感高,鞋面的包覆感則適中,硬要說的話就是前掌區域設計得過於寬厚,擁有高適性的同時也犧牲一些包覆感,而且皮革鞋面在經過幾次打球後,腳趾與腳掌的彎折處就出現明顯皺褶。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第二次實測的室外場鬥牛時,由於BOUNCE經過一定時間的「操練」,開始展現其均衡的腳感,回彈感雖然沒有BOOST來得明顯,但簡潔的反饋對個人而言已經相當夠用,另外Rose 10後掌BOUNCE相當厚實,所以後掌落地感受還算舒適,前掌則稍嫌不足,不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擁有不俗反應性的同時犧牲一些緩震是可以接受的情況。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個人的投籃姿勢落地後特別吃重後掌緩震性,Rose 10的後掌BOUNCE不僅厚實且支撐性十足,搭配後跟處的防側翻設計,每次投籃落地後都能擁有一種踏實感,像是有雙手扶住腳的感覺,特別是後仰跳投落地後,能否快速恢復平衡與舒適性,都是投籃派相當重視的環節,這部分Rose 10確實值得給予鼓勵。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其實Rose 10讓小編想到不少傳統鞋款,穩定、紮實的鞋面支撐,搭配適中的緩震,不僅是一雙致敬意味濃厚的鞋款,也相當適合現今Rose的打法,在沉穩中尋求突破。而像是小編這種下球瞬間並非依靠速度、爆發力,反而是仰賴後續的腳步與速差的後衛球員而言,Rose 10確實能夠滿足個人需求。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原本以為使用皮革作為鞋面主體,就不需要期待透氣性,但Rose 10的透氣性能表現其實很不賴,除了本身是低筒鞋款之外,鞋身側的網狀散熱結構確實起到不錯的效果,整整兩個小時的全場對抗過程中,雙足不會特別過熱難耐,脫鞋後也沒有異味產生。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第一次測試是在室內的木地板,可能是大底仍殘留著殘膠,抓地表現沒有想像中那麼穩健,偶爾會發生滑移狀況,所幸趁著下場時把鞋底灰塵抹掉就有適度改善。而第二次的室外鬥牛地點為永和河濱,在現場殘留許多細砂、碎石情況下,Rose 10大底表現非常亮眼,不論急停、歐洲步與上籃後落地等考驗抓地力的動作都難不倒Rose 10,而且過程中都是非常強勢地咬住地面,在室外場的抓地力個人會給予接近滿分的高評價。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全場對抗時配合球的快速輪轉,每一個攻守瞬間都有可能需要做出急停,Rose 10的前掌防側翻表現不差,測試過程雖然偶爾會發生滑移,但鞋款總是能夠「懸崖勒馬」保持住鞋身穩定,除了完善的防側翻機制之外,皮革鞋面最大的優點-支撐性也起到一定程度的幫忙效果。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總結


adidas D Rose 10 實戰報告 始於飆風,終於沉穩!

「Rose 10鞋款內住著一個傳統的靈魂」,這是我對這雙全新Rose系列鞋款的形容。如果你是到實體店點閒晃,仍會對架上那些復刻的經典鞋款感到心動的球友們,Rose 10擁有的質感、支撐性與室外抓地力,或許會讓你想起那些過去的足下戰友。至於適性的球風而言,跟小編一樣不算快、爆發力又普普,但是自認基本功還算紮實的球友,也建議你們去試穿看看Rose 10,雖然它確實存在著前掌略寬等小毛病,但只要穿對鞋號,就能讓你在實戰中同時享受高保護感與舒適度的低筒鞋款在市場上已屬罕見。

《攝影協力:Martin
緩震的效果,應該有比前幾代好吧?
我偏向於爆發衝刺那類的,前幾代真的讓我打完球之後,多少都會覺得不舒服
前掌空間過寬好像已經是Rose系列的通病了?
我自己目前還在使用的Rose 7也有類似情況,迫使我為了包覆性而去拿小半號,結果前掌縱向空間反而有點不太夠......

是說這代的鞋款設計讓我想起我非常喜愛的前戰靴Rose 2,不過Rose 2其實還蠻輕的(有AdiZero加持)
這雙的重量看來不輕......
而且從配置來看,(從九代以後的)Rose系列鞋款似乎已不再是以往的旗艦等級定位,似乎變成了比較入門的簽名鞋系列......
這配色
好像邁爾斯版的蜘蛛人
帥!
外型滿普通的
星戰配色的前面是編織材質
也不錯
想看這雙評測的
可以看看yt上的
x cin
enzo
比這篇評的更完整詳盡
還有拆解報告 耐磨數值等等
帥 小編扣一個
ROSE是不是曾經得罪過設計部門?
huaing123 wrote:
前掌空間過寬好像已經(恕刪)


從各項配置與價格上來說,adidas的策略應該是如此沒錯,不過Rose鐵粉應該為很樂見這樣的發展...小編有一位玫瑰鐵桿粉絲,就收藏了所有Rose鞋款,有機會再請他到版上分享美照與心路歷程XD
我很佩服小編在說明鞋子的缺點時能夠讓人覺得好像也還沒那麼糟.

簡單來說這鞋子就太重, 透氣性差,偏軟調, 以及鞋型很難合. 很難穿進去,但穿進去又發現鞋型太大.

不過話說這廣告也來的太晚一點,這鞋現在己經在OUTLET了. . 我個人試穿過,只能說它進OUTLET真的是有它

的理由在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