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山寨的文化/ 代理的局長 !?當 文化 還是在這個城市生活的理由⋯⋯

一個城市的文化局長竟然用救火隊來形容自己?
(已真除)
文化城已成沙漠?台中盧市府上任後的文資慘案


不想談什麼文化城
也不想談什麼設計創意
更不想談文化創意
⋯⋯只想談 在這個城市生活 的一點點理由

幾年前
常聽到一句 很文青的對話
"我不在 咖啡館裡 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我不在 誠品書店裡 就是在前往誠品的路上⋯⋯"
只是描述了一種很個人化的生活
不過也 引領了一時風潮
彷彿
在這個城市生活 就是 咖啡和書店 ⋯⋯

先不論現實生活的22k
精神上 總是有些 讓人繼續在這個城市生活的理由
中友的誠品書店
每個台中人總會去朝聖一回
巷弄裡的咖啡館 義大利麵館⋯⋯
異國情調風味
週末的午後
總能貪得浮生片刻的悠閒爛漫
綠園道的國家三館
幸福的台中人
竟然能擁有如此華麗的人類瑰寶

假若
文化 只剩下一個軀殻
我寧願 她像 靈魂一般的在這個城市上空飄蕩著
即使 她只是一個 詩人的名字(張大春??路寒袖)

生活不能代理
文化不要山寨

國民黨的政治人物
只有 馬英九 真的在文化局長這個位置上用過心找人

盧市長 對" 文化局長 "的無知
就算 當做這個城市的門面招牌
也不至於 找個代理
(還以和 知名作家同名沾光?台中人的文化生活那時候變得這麼山寨?)
(同樣的問題 高雄市長韓國瑜也一樣 都把文化局長這個位置看得太簡單了!?)

台中/高雄 需要一個 高知名度 大格局 的文化局長



盧市長
若還沒有矚意的文化局長人選
我推薦兩位
王嵩山

林志明
caraxist wrote:
中友的誠品書店
每個台中人總會去朝聖一回

我是台中人
沒去過也不會想去
現在蔦屋書店
才是中部人會去朝聖打卡的地方啦
caraxist wrote:
不想談什麼文化城
也...(恕刪)

以前台中市好像有一個別名叫作風化城
對空污⋯⋯⋯⋯快閃裝傻
對花博⋯⋯⋯⋯前朝交接不好
對市政⋯⋯⋯⋯沒錢了
對文化⋯⋯⋯⋯山寨代理

TaichungJay wrote:
對空污⋯⋯⋯⋯快閃...(恕刪)
綠的崩潰期已經可以列入世界紀錄了

anabella wrote:
我是台中人沒去過也...(恕刪)


順便去吳寶春買麵包回家
去樓上吃 w
藍的崩潰才是吧。
朱輸給小英崩潰到現在。
2020柯p贏朱繼續崩潰吧
你患了失憶症
才去年的事,
2018是
誰從2016贏2百多萬票倒輸2百多萬票啊


TaichungJay wrote:
藍的崩潰才是吧。朱輸...(恕刪)

文化. 餐飲 . 醫療 屬於配套產業,不是核心產業,還是先把核心產業搞好,再把配套產業做起來!

金融產業很重要 ,但金融要也服務於實体經濟 , 以前的BRT就很不錯,算是快捷巴士的升級版,可惜被綠營廢了,

用一些奇怪的理由,還造成幾十個司機失業,這些司機都是從公車駕駛轉過來的,原因就是"人往高處爬"

收入提高了,消費力提高,自然會反哺到文化產業 ,反之亦然 ;文化產業不是必需品,消費力弱了 自然會減少這類的消費!
opposky35 wrote:
收入提高了,消費力提高,自然會反哺到文化產業 ,反之亦然 ;文化產業不是必需品,消費力弱了 自然會減少這類的消費! . ...(恕刪)



什麼時代了
⋯⋯

一起加油!希望到時候 文化 還沒被消滅。

以下拙文請指教...

「台獨」陳其南 功不可没!!
這三十年來 ,國民黨在台灣的文化/農村工作是失敗的,甚至到現在國民黨還是在文化政策上一片空白⋯農村工作只知道賣水果去大陸。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本土化運動啟發的社區營造工作,成為民進黨瓦解國民黨地方派系的先鋒,社區營造介入地方文化與農村工作,變成宣揚民進黨愛鄉土的前進基地。

經過十年的經營,在1996年 總統選舉中,輕易的被李登輝劃分成 本土vs外來,民進黨本土文化路線首先在中南部黃金交叉,變成主流,後來的地方與總統選舉,在民進黨與社區營造文化/農村工作的推進下,民進黨皆獲得大勝利,在中南部立下根基,這一切都是從社區營造、本土文化與農村 工作開始的,國民黨在這裡郤完全空白⋯⋯民進黨能取得政權陳其南功不可沒。


台灣是移民社會,有豐富多元的文化資產;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府高舉本土意識的旗幟下,藉由政策與預算的編制,逐漸變成 單面向的、為政治服務的 文化基因清洗工程,這樣的文化面貌有幾個特點:



1是繼承上世紀末的社區營造工作,公民團體以一種侍從政治的樣態連結較深度的文化議題與特定的政黨利益。

2是由政府主導的去中化政策中衍生的文化圈地、文化買辦、文化門神;這部分常藉由台灣頻繁的選舉活動,做為利益輸送的管道,同時也豢養一批特定文化意識型態的捍衛者,這群捍衛者常以流行、設計、前衛藝術、文創,,或所謂的文青面貌呈現。


3是在政治正確的召喚下,將文化做為一種戰爭的工具,例如,以台灣原住民文化做為脫中入洋的政治工具,又如,以日本殖民時期文化做為聯日抗中的戰爭武力。


以上,這三個特點其實互相混搭,構成民進黨執政下台灣社會愈來愈單面向化的文化發展基因。

當民進黨執政後,啟動了台灣社會文化基因的清洗工程,台灣文化也由多元、多向的發展與變遷,在短時間內進行破壞性的、一元式的轉換;被破壞的,姑且美其名為保存,其實等同於棄置,就因為文化的政治不正確;當台灣社會如火如荼的全面性的改造文化基因,這些被棄置的文化文本該何去何從呢?

在民進黨執政下的文化政策,對於文化基因處理,可以用一組橫軸縱軸構成的四個象限來說明,橫軸是政治考量的統獨傾向,縱軸是經濟面向思考的可被再利用度高低:(利用度=文創觀光商業價值)

I是 助統 利用度高
台北故宮文物/金馬獎/金曲獎⋯⋯ 就屬於第一象限>被棄置的>價值轉換中

II是 助獨 利用度高 台南鄭成功鄭氏王朝/日本殖民時期文資⋯⋯ 就屬於第二象限>主流文化台灣價值

III是 助獨 利用度低 閩南/客家/原住民/東南亞新移民⋯⋯ 就屬於第三象限>主流文化台灣價值

IV 助統 利用度低 全台各地的眷村/大陸各省傳統戲曲/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相關元素⋯⋯ 就屬於第四象限>被棄置的>價值消失中



(利用度=文創觀光商業價值)

#故宮國寶南遷 #故宮南院 #陳其南 #小野 #文化門神 #吳念真 #柯一正 #紙風車 #文化清洗 #文化基因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