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狂賀,我國潛艦國造,2018,2月雛型出來


imshi47 wrote:
是呀,看起來沒有那...(恕刪)

當年韓國現代重工為了引進德國HDW的214型潛艦國內生產,在蔚山新建工廠就花了幾十億美元,其中從HDW引進HY100鋼板的焊接技術又花了好幾億美元(韓國本來就能製造HY100鋼板,但焊接工藝不達標),這還沒算潛艦建造費用(這是近20年前的價格,而現在物價上漲),焊接就耗費了好幾年時間,而且以韓國的造船實力,現在自製潛艦仍然被噪音超標等問題困擾。
即便如此,韓國潛艦自製技術也算登堂入室了,台船還在不得其門而入的階段。

iantsai74 wrote:
你以為澳洲、西班牙不...(恕刪)


別擔心,台灣一定可以自製潛艇成功!事先規劃比較重要,不須急就章,慢一點又不會怎樣,也有可能碰到協助台灣自製潛艇的國家遭到中共那邊的阻力,這都很常見的!

別比韓國了,若台灣漢翔團隊沒過去協助它們製造教練機,說不定到現在連自製教練機也不會,對自己國家有信心一點吧!
firuka wrote:
當年韓國現代重工為...(恕刪)


多年以前老美派了一整組工程師到中船評估中船的造船能力,包括施工技術,結論是中船還需要採購兩項設備,報告中施工技術不是問題!

rockliang wrote:
別擔心,台灣一定可...(恕刪)

GD是F16的研發商,替漢翔捉刀(風洞測試等都是GD提供),回頭研發IDF輕車熟路,Honeywell提供引擎。原計畫IDF量產250架,做了一半美國開賣F16A/B,然后IDF訂單砍掉一半。GD從高級教練機大小的戰機就卡出幾十億美元,同時拿台灣的錢練手獲得高級教練機製造技術。
1992年GD航空部門賣給Lockheed,同年與韓國三星航空合作研發KTX-2高級教練機,1995年Lockheed與Martin合併,韓國成立KAI,Lockheed-Martin繼續替KAI捉刀,最後發展出來的就是T-50,韓國T-50教練機基本就是IDF的單發升級版,也就是說,Lockheed-Martin利用當年GD拿台灣當小白鼠和錢包而得到的成果,又在韓國身上賺了一筆。

Charlie_H wrote:
多年以前老美派了一...(恕刪)

能造潛艦也就能造電站的壓力容器,但台灣電站的壓力容器要靠進口,說明沒有合格的焊接技術。
潛艦製造需要非常長的產業鏈,需要龐大的工業體系來支撐,美國潛艦研發機構,相關廠商加起來就有近萬家,大陸也有幾千家。台灣沒有這麼大的產業鏈,韓國潛艦大部分零件等都是從德國進口。

Charlie_H wrote:
多年以前老美派了一...(恕刪)

能造潛艦也就能造電站的壓力容器,但台灣電站的壓力容器要靠進口,說明沒有合格的焊接技術。
潛艦製造需要非常長的產業鏈,需要龐大的工業體系來支撐,美國潛艦研發機構,相關廠商加起來就有近萬家,大陸也有幾千家。台灣沒有這麼大的產業鏈,韓國潛艦大部分零件等都是從德國進口。
firuka wrote:
能造潛艦也就能造電...(恕刪)

妳現在擔心也沒用,計劃已經開始執行,方向是正確的,也一定有能力完成,成本也許比別人高,問題是買不到,買到也是天價,比自製我想自製還是便宜很多,因為包含往後幾十年的維護及升級費用
況且完成後整個造船產業技術升級更是意外的收穫
我就業後的工作都不是學校學的,難不成4,50年前學校沒教電腦,現在就不會
當然不是理工沒做過研發設計的不會了解台灣研發實力

台積電的5奈米,3奈米也別做了,因為美國日本德國都不會,會也不會教你

lkk77 wrote:
妳現在擔心也沒用,...(恕刪)

潛艦製造,最基本的就是焊接技術,我前面說了,以韓國的造船能力,幾億美元從HDW購買到HY100鋼板的焊接技術,都花了幾年時間消化吸收,才達到建造需求。這類技術都是大國十幾,幾十年積累而成,沒有技術來源,自行研發沒十幾年持續投入根本不可能成功。

lkk77 wrote:
妳現在擔心也沒用,...(恕刪)

台積電的幾奈米光刻機來自ASML,台積電是一個可以提供先進製程的代工廠..沒有涉及消費市場

lkk77 wrote:
妳現在擔心也沒用,...(恕刪)

台積電的幾奈米光刻機來自ASML,台積電是一個可以提供先進製程的代工廠..沒有涉及消費市場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