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DA 各車款的車體結構強度

應該是在捷克另開生產線專門組裝無內鐵板呆郎的車,要自費加裝得等車到台灣,花工資拆後保桿裝上內鐵,同樓上所言,保桿內鐵安全性問題不大,但代理商態度就是個問題,重以前的小車一直偷裝備,偷內裝偷便利性的裝備,列為選配這沒話說,但偷安全性的裝備,但沒列入選配會讓顧客以為安全性的裝備是標配,我看業務先回我說有內鐵是舊世代的設計,新世代的車體不需要內鐵,傳了XC60,捷克廠的KODIAQ都有內鐵的照片,連中國廠的KODIAQ都有內鐵的照片給業務看,她竟可回我說: 誰說捷克廠有內鐵就一定是標配??
態度決定這個企業的高度,不重視安全的品牌必須捨棄-------------------------------------我退訂了

我也想退,但是退不了,主動式安全的選配訂金已經付了,

而且選了三樣就八萬元,人家Subaru加選Eyesight系統才加

5萬多,就全部給了。

想到以後如果要把後保桿內鐵再裝回去,還要加9000元

lucienouter wrote:
後內鐵有一個觀念誤區...

後內鐵不是拿來應對高速撞擊的 , 那是車體結構做的事 ,

後內鐵是針對低速撞擊(印象中是30公里 , 有誤的話要請賢拜更正) ,

有效分散低速撞擊能量 , 減少尾門燈組等後方機構的創傷 , 減少出險的金額...




印象中是這麼說!

不過為了壓低售價, 拿掉後內鐵, 實屬不智的作法! 改回去吧!
不少在日系車版酸到不行 怎來到德系車都改口或沉默了
連crv都有薄薄一條內鐵 且內鐵作用講了老半天還是有人酸 今天德系車也這樣搞 原本很酸的消失了反正也不只這牌少而已 就接受吧 事後再花錢裝 不然台灣就沒德系平價車能買了
mohochoo wrote:
不少在日系車版酸到不行 怎來到德系車都改口或沉默了
連crv都有薄薄一條內鐵 且內鐵作用講了老半天還是有人酸 今天德系車也這樣搞 原本很酸的消失了反正也不只這牌少而已 就接受吧 事後再花錢裝 不然台灣就沒德系平價車能買了

我想知道的是

大家為什麼不問,到底為什麼後保桿會被(追)撞上?

啊不就是「後車」都不保持安全煞車距離

然後,大家都避開不講「後車」這件事,不知道為什麼?

喔,前面有說,自己 + 9000 元?

在意的人,應該自己都有 + 了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mohochoo wrote:
不少在日系車版酸到...(恕刪)


與日系車那片薄內鐵不同的是
Kodiaq是用滿厚的一條高密度保麗龍取代內鐵

至於高密度保麗龍的保護作用 我沒數據 我就不評估了
各位自己看影片 比較一些車商用的 一般保麗龍 vs 高密度保麗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A0iaIW0RM

自己評估吧
是這種保麗龍比較能有效防止低速撞擊造成對車身的傷害?
還是內鐵較能提供有效的防護
我想暫時網路是找不到數據的

然後Kodiaq的高密度保麗龍長這樣


就看自己偏好哪一種了
這幾張圖裡面的後內鐵都是高鋼性鋼材,難怪台灣Skoda要偷掉

這樣導致一個問題,歐/日當地的安全測試是以找當地市售車來實測

但台灣原裝進口車可能是產線特式款,安全性就不等於當地銷售車款了
所以,阿塔原廠車身結構設

計就是沒有後內鐵的?
bibliophlist_32 wrote:
看到Yeti那張圖,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看起來,Yeti用的鋼材,似乎沒有980MPA以上的鋼材。
最高的標示是 Over 500MPA?
怎麼會這樣?

以前我也會相信廣告中的高剛性鋼材。尤其之前的Teana 號稱980MPA潛水艇鋼材。。
殊不知,同時期高級車款早就用更強的鋼材在某些部位,像是Lexus用1500MPA。只是沒特別宣傳而已。
近幾年,更多車使用更高比例的鋁合金,甚至碳纖維。
對我來說,光是看鋼材去確認安全性,還是很難。
還是看實驗結果,撞擊測試吧。
因為一個是抗拉強度,一個是屈服強度,兩者代表的意思不一樣。
很多很好的車子
其實後保桿內是保麗龍跟內鐵同時存在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