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躲沒有用!! 三陽x中油攻電動機車「恐落後Gogoro」?董事長:走慢比走錯好

中油的財力應該足以買下TDK的電池部門了,甚至其他的電池大廠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連技術都買斷了

和台電簽購電合約喔?...讓換電站電池上的電能轉回去高壓電輸送給電網,而且要電壓要大到運輸不會衰退太多...這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或是讓地區性的換電站來負擔地區的用電? 這電力似乎也太小了點

睿能的造車生意看起來利潤還是不錯的,其實成為電動機車大廠也不錯啊,為何一定要堅持做能源?
就像有人本來開漫畫店,為了漫畫生意只好發展很多美食,結果美食賣的超好,那就乾脆賣美食,漫畫就給顧客來店裡吃飯的時候可以看,反正可以賺錢都是好生意,不過還是希望睿能的換電越做越好,看看換電站有沒有更多的附加價值可以開發的


JL wrote:

我前面寫的月租費的部分
只是提醒魯大,Gogoro 有這筆油車沒有的收入
至於其他的,魯大有在看財報,不用多說。
至於中油
中油的未來不等於台灣的未來,也和我愛不愛台灣沒有關係!
不用放大解讀這件事
Shell 也在往這方面移動,企業生存,這很正常。
至於電池部分,可以分技術和資金兩個部份來看
你可以看到,檯面上叫得出名號的電池廠
都已經是量產耕耘數十年的老廠
中油完全沒有這個紀錄!
就算中油真有這技術
就資金面來看,現在要蓋一個動力電池廠
需要砸多少銀兩?多少時間?相信魯大可以查得到。
目前中, 美, 歐, 日 多的是電池的建廠案
但是目前完全沒看到中油有動到這種等級的資金
量產技術不明,量產資金沒動靜,要我把未來壓寶在這上面,賭注太大!
至於睿能的獲利模式
老實說,我也看不清楚
單靠賣Gogoro , 如你所說,資本燒太兇,絕對不是好生意!
(不然兩陽早就跟了)
或許就像光頭說的,他們是能源公司。Gogoro 站穩腳步,讓他們有全台最大的電池採購能力!
可以在能源系統開發掌握發言權?
甚至全台最大的能源(電力)緩衝能力?
利用離峰電價充電,尖峰時段賣電給台電賺錢?
另外把換電的大數據包裝後拿去賣?
魯拉拉拉 wrote:
那麼來看換電站上的電池吧,網站公布平均每日交換量77195次,我想這次數應是換兩顆是一次吧? 再假設這裏面的電池有5成是耗到里程將至才去交換,那麼每天有77195/2*50%=19298次完整的電池充放,所以3.5年,會有24653195次電池完整充放一次,假設壽命是800次充放(網路上說500次以後開始衰退,就算800次吧)那麼3.5年要耗掉3.08萬顆電池...(恕刪)


又看了一下,終於看出你想表達的。

Gogoro的策略就是撐過後面都是賺的,

你就看他的募資能力吧,

熬過就海闊天空。



這做法有點像是電信業者,
先燒錢做基礎建設才有辦法收月租。


成本22000,另外假設賣車獲利10000,
剩下-12000的負載囉。

看要看整體,

特助對於經營模式應該要更敏銳吧
魯拉拉拉 wrote:
...4.網頁上交換了29304198次,總里程568863176km,代表每次交換平均只騎20km,個人認為里程數應有誤
...(恕刪)

不合你預設的數據都認為 "有誤"~
只承認自己想像的數據~
真的要精算當然是用大數據平均值計算, 不是用想像的極端值算.
例如全國機車全體平均每天行駛13km, 如果你要計算全國機車全體造成的影響,
雖然許多人都否認自己每天騎13km.

最大的小學級錯誤在
車上的24萬顆電池成本為何以 3.5年攤提來計算?

完全照你的計算, 3.5年之間, 27萬顆電池中, 不是只有 3萬顆需要退役?
平均攤下來也就是全體電池折舊率在3.5年之間只有 3/27 = 1/9.

你的問題在於該把 12萬輛車上的電池分開來算的時候你卻合起來;
該把 12萬輛車上的電池合起來算的時候你卻分開來.

如果你用里程來推算,
如果電池每次循環可以騎 50km (我猜嚴重低估, 不是每個客戶每次使用都是用噴的),
電池照你說有800次循環,
568863176km / 50km / 800 約= 1萬4 組電池的壽命. 在嚴重低估里程之後, 才和你算的 "3萬顆" 能接近.
也就是 G 社的客戶多年來 使用了 27萬顆,
之中需要退役 3萬顆 <===
如果多年來真的是操爆3萬顆,
如果你集中只使用這3萬顆, 但顯然你不會這樣管理電池, 而是讓損耗平均在這 27萬顆之間.
(如果真照這樣完全用大數據平均值去算, 電池成本不是應該用30年去攤嗎? 問題是G社的電池是多年來一點一點增加的, 不是突然爆出27萬顆的, 平均下來, 再加上自然衰退, 電池成本用10年去攤也不是很難理解的事)

三陽是股票上市公司,他們作的事要攤在陽光下的。
花一個資本額在建造換電系統,對股東怎麼交代?
298305漳泉 wrote:
三陽是股票上市公司,...(恕刪)

以後車子賣不出去怎麼跟公司交代?
不會學宏佳騰跟睿能合作就不會倒啊!
怕你另外一樓沒看到,這裡也回你
首先,你的幼稚園算法的前提是,網頁上的總里程要正確才成立
從網頁上的交換次數和總里程就已經讓人懷疑了,你還繼續用總里程爽爽地去推估
當然會算出你夢想的1萬4千組電池該汰換
你是否要先說明為何總里程除以更換次數只有20公里?
大多數人會騎20公里就去換電池了?

再者,不管電池有沒有集中使用,那只是"分配"的問題罷了
假設有10萬顆電池,循環次數到了8000萬次,不管是你怎麼分配,最後結果都是一樣,電池要先汰換或是後汰換而已
全部都很平均的分配到每顆,結果就是10萬顆一起汰換,有何不同?
你自己說的,不是24萬顆電池加上替換3萬顆電池,那把時間軸再往後,最後的結果有那裡不一樣?


而且,我抓3.5年只是舉例,並非說3.5年就可以打平,睿能在初期要投放的電池(尚未需要汰換的),換電站成本,管理成本這些都還沒列入,僅就以車上的電池和需要汰換的電池成本來看,如果你是睿能的人,那歡迎把你們內部對於換電系統的估算列給大家參考

網路上先前披露的特斯拉Model S,在16萬英里後,電池開始衰退10%,但是若細分其中,以Model S有7104節18650電池,代表16萬英里後,每節18650電池僅分到36公里,若以36公里就衰退10%來算,GOGORO每組電池有208顆電池,乘以36公里,僅有7488公里,不過這只是隨意推而已,而且松下18650電池真的只會因為循環次數到了才壽命到? 也許有些架上的電池比較幸運,很少被拿到,但是就這樣少少用的放了5年,電池容量不會有其他的衰減? 個人也很想知道18650電池有沒有使用年限問題

提個簡單的生活經驗,以前手機電池需要更換的年代大家一定都有備用電池,可是大家一定也很清楚,如果你有兩組電池換著用,長期用下來兩組電池可以達成兩倍的使用年限嗎? 像我自己有電動車,去年買了備用電池(還是指定松下電池組的),和車上的原配電池換著用,其實不到一年我就已經感受到那顆松下電池的小衰減了

其實估了前面3.5年,在往後3.5年如果18650電池並沒有因為年份拉長衰減,完全就只有循環次數的問題,那時間軸拉遠,就可以慢慢收回電池的投資成本,再接著打平其他的開銷,最後達成營利,只是這樣要投資至少7,8年以上才有起色,還是認同睿能算是有毅力的公司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不合你預設的數據都認為 "有誤"~
只承認自己想像的數據~
真的要精算當然是用大數據平均值計算, 不是用想像的極端值算.
例如全國機車全體平均每天行駛13km, 如果你要計算全國機車全體造成的影響,
雖然許多人都否認自己每天騎13km.
最大的小學級錯誤在
車上的24萬顆電池成本為何以 3.5年攤提來計算?
完全照你的計算, 3.5年之間, 27萬顆電池中, 不是只有 3萬顆需要退役?
平均攤下來也就是全體電池折舊率在3.5年之間只有 3/27 = 1/9.
你的問題在於該把 12萬輛車上的電池分開來算的時候你卻合起來;
該把 12萬輛車上的電池合起來算的時候你卻分開來.
如果你用里程來推算,
如果電池每次循環可以騎 50km (我猜嚴重低估, 不是每個客戶每次使用都是用噴的),
電池照你說有800次循環,
568863176km / 50km / 800 約= 1萬4 組電池的壽命. 在嚴重低估里程之後, 才和你算的 "3萬顆" 能接近.
也就是 G 社的客戶多年來 使用了 27萬顆,
之中需要退役 3萬顆 <===
如果多年來真的是操爆3萬顆,
如果你集中只使用這3萬顆, 但顯然你不會這樣管理電池, 而是讓損耗平均在這 27萬顆之間.
(如果真照這樣完全用大數據平均值去算, 電池成本不是應該用30年去攤嗎? 問題是G社的電池是多年來一點一點增加的, 不是突然爆出27萬顆的, 平均下來, 再加上自然衰退, 電池成本用10年去攤也不是很難理解的事)
電信業者把基地台架起來,線路架起來後,然後呢? 他要擴大客戶群,除了廣告手段,他需不需要先準備電池?
睿能要賣車就要先負責兩顆電池的成本,還要同步擴大換電站的規模,各種服務都要跟上

就像我在大陸看很多成功的APP,這些軟件建構好後,就可以無限複製來賺錢了,睿能做的是電子業嗎? 你再好好思考一下
我倒覺得睿能像是傳產耶


jonson0409 wrote:
又看了一下,終於看出你想表達的。
Gogoro的策略就是撐過後面都是賺的,
你就看他的募資能力吧,
熬過就海闊天空。
這做法有點像是電信業者,
先燒錢做基礎建設才有辦法收月租。
成本22000,另外假設賣車獲利10000,
剩下-12000的負載囉。
看要看整體,
特助對於經營模式應該要更敏銳吧
魯拉拉拉 wrote:
就像我在大陸看很多成功的APP,這些軟件建構好後,就可以無限複製來賺錢了,睿能做的是電子業嗎? 你再好好思考一下
我倒覺得睿能像是傳產耶...(恕刪)


我想,
電動車為下個10年全球科技發展重點,
這個科技結合傳統機械的產業,
只能說我樂觀其成。

基本上你的癥結點就是換電架構對於成本攤提的模糊地帶,
我認為山葉、PGO、宏佳藤與Gogoro合作後,
電池支出成本將不只由一間廠商扛,
Gogoro對於電池方面的資金壓力會再減少,
越多廠商共用Gogoro整個電系、充電站更好,
對消費者品牌、車型選擇更多,
且價格更有競爭力。


魯拉拉拉 wrote:
網路上先前披露的特斯拉Model S,在16萬英里後,電池開始衰退10%,但是若細分其中,以Model S有7104節18650電池,代表16萬英里後,每節18650電池僅分到36公里...(恕刪)


我想電池並不能以你的公式計算,
電持有它的極限,有它的串、並聯使用方式,特斯拉的數據無法套用在Gogoro上。

單純以Gogoro的使用方式,
續航力100km,
每日騎乘25km的話4天換電一次;
每個月大約換電7.5次,
每年換電90次。

18650正常規範使用下有500次充放電循環,
所以以上面為數據基礎的話,
約可使用5.5年。

上面已經是每個月要跑750km,
資費超過799...


所以任何的計算都要根據資費、里程需求來算,
否則就失真。


結論是Gogoro 499以下的資費,
每公里代價比1600cc 汽車油錢還貴。
應該是為了鼓勵大家直衝騎到飽方案吧...

魯拉拉拉 wrote:
中油的財力應該足以買下TDK的電池部門了,甚至其他的電池大廠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連技術都買斷了 ...(恕刪)



先不管中油是否能花得起這筆錢
也先不管TDK電池部門的市值
在這當下
請問有那個大廠會把這個肥肉切出去賣?
真要賣的話,中油bid贏其它大咖?
電池佔電動車成本30-50%
電池性能更直接影響車輛性能
沒搞定電池的就沒資格進戰場!
中油董座換人了

看看新董座是否願意概括承受之前跟三陽簽的MOU

若只是簽合作備忘錄 對方事後不認 好像也拿他沒轍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