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zu-ELF六代(新一路發)-3.49噸貨車-5AMT自手排型


sun阿祥 wrote:
回原廠吧!我保養都...(恕刪)


我也是,保養我都站旁邊,問了一堆有的沒的,

濾網都正常沒問題,怎麼看壓縮機有沒有動作?

如壓縮機沒動就追電、繼電器、保險絲

壓縮機有動,往後面找,壓縮機是一個分界點對不對?
最近遇到一個問題,想請各位幫忙解答一下

前一陣子就一直在作功課,在CANTER 7.5T與8.55T相互比較

詢問桃園南崁所與雲林斗南所的業務
業務聽到我要打造傾洩車,都跟我說要買7.5T手排 , 不要8.55T的自手排,甚至連手排版也不要
原因是自手排變速箱齒輪比不適合,大樑也不適合

真的那麼不堪嗎?

其中南崁所業務有提到
1.
7.5T含傾洩車斗約在4.5T左右......(心想:真這麼重?)
2.
8.55T要問車體廠有無合格證......(意思是其實8.55其實也適合載運砂石,只是車體麻煩,業務本身不想碰?)

附上影片一段,影片中10秒處即是傾洩車,所以是業務懶?還是台灣的8.55T是台灣特規?


https://youtu.be/Awji-no0AJo






我自己是覺得會不會是因為國產版本對業務來說獎金比較高,所以都力推國產版本的7.5T??
Eric Liu0982 wrote:

業務聽到我要打造傾洩車,都跟我說要買7.5T手排 , 不要8.55T的自手排,甚至連手排版也不要
原因是自手排變速箱齒輪比不適合,大樑也不適合

真的那麼不堪嗎?

其中南崁所業務有提到
1.
7.5T含傾洩車斗約在4.5T左右......(心想:真這麼重?)
2.
8.55T要問車體廠有無合格證......(意思是其實8.55其實也適合載運砂石,只是車體麻煩,業務本身不想碰?)

我自己是覺得會不會是因為國產版本對業務來說獎金比較高,所以都力推國產版本的7.5T??
,...(恕刪)

傾洩車斗,會比較重啊,但是,選用的鋼材也會影響重量的
你詢問車體廠,他們會說明的

進口的一般利潤空間沒有國產多,獎金會不會比較高,只有車廠和業務知道
自手排要看自己接受度如何!!
6速自手排在省油、加速上會比五速手排好
大樑上8.55T的肯定比7.5T的好,荷重就差一噸。。。

車體合格證,若沒有,只是多花時間跑ARTC認証,那是車體廠去跑
交車時間會慢一些時間,到底慢多久,也請直接問車體廠,不要問業務
跟車體有關的,都建議你直接跟車體廠洽接詢問,不要透過業務轉述,會有落差的
先謝謝b大的回覆,我想,我可能需要找時間跑一趟車體廠了!

原本就在猜7.5T含車斗重約在3.9T(底盤車重2.4T)
沒想到桃園的業務說車斗重量約2.1T左右,再加上底盤車重約4.4T
剩下約3.1T可載,大概就是2立方米的沙

我自己目前開的車就是自手排車型
開得也很習慣,很多同學遇到的問題,例如加速慢,沒力,......我自己是沒遇到或感覺不出來~
堅達的五速手排與六速自手排載齒輪比設定上原本就不同
手排起步比較有力,自手排的尾速表現比較好,也就是比較會跑
所以當初看車時就鎖定8.55T
直到業務的那些話才開始考慮7.5T
不過有了b大
"大樑上8.55T的肯定比7.5T的好,荷重就差一噸"
這一席話,我決定找時間請教車體廠的師傅

多聽聽各方的意見,多做一些功課,反正目前也還不急著換車
就三期堅達繼續該
希望將來買貨車時錢都能花在刀口上
不然8.55T動輒近兩百萬,這可不能隨便開玩笑啊~
B大~等到海枯石爛終於交車了

最後完工長這樣啦


就是這個難搞的多層訂製車體害我等那麼久
幾乎全不銹鋼打造,
重量、價格、製作難度都突破天際惹


今天跑彰化目擊者+HINO原廠+車體廠,
總共跑了200公里,
初步感想是引擎很有力、避震很跳、底盤很穩,
但是那零分的座艙舒適性讓我開始懷念起卡旺。

然後日系國產車的方向盤輔助力道也太誇張,
尤其是跑高速時,歐系車開慣了有點難適應,
另外時速表跟GPS誤差有夠大,表速120實際105
新車的噸位、動態反應、煞車距離等都有劇烈變化,
總之恐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習慣囉~
忘了告訴您,原廠鐵框可以折,原廠鋁框36000上下到手!時速不準我是換米其林195/85-16,我台北都去台中員林換輪胎
袋鼠人 wrote:
B大~等到海枯石爛終...(恕刪)
不知道樓主B大近來開的如何可以分享一下嗎?
關注好幾年了明年也要換車了,想聽聽版大這
幾年開ELF的心得與保養修護上有什麼要注意的。
另外也恭喜袋鼠大牽新車,能否也能po一下
心得與保養的注意事項。謝謝你們。
上週找了業務來簽約 等待這週銀行專員審核通過 準備從一期黛娜升級五期一路發
大柱 wrote:
不知道樓主B大近來開...(恕刪)


借B大的串開箱吧
目前剛滿月約跑3500公里
保養要等1萬所以還不曉得如何
以下分享一些照片和簡單心得

HINO300 三噸半 硬頂篷式

@外觀車體

車頭



跟舊車卡旺的圓頭不一樣,這台是超級方塊頭
而且很大,大到靠北,根本卡車。

側面





軸距2.8米,
長5.2米寬2米高2.8米(不含後視鏡)
比舊車整整大一號,
尤其是車寬多了快20公分,
進出大門和車道都是一拜,
還為此拆了不少東西(後述)

車尾


內部貨架

後面這個多層貨架訂製車體才是重點,
特殊材質和結構,為此等了快半年才交車。

車體打造中

全不銹鋼打造,重量和價格都突破天際,
心得就是真他X的好用,早該這樣做。


一分錢一分貨,尾門和雨遮都異常粗勇,
甚至連車門關節絞練結構都沒偷料。


巨無霸後視鏡

貨車死角太多,沒那麼大支真的不夠用,
從駕駛座看出去就像這樣,
雖然視野已經很大,還是有些地方看不太到
得靠攝影鏡頭輔助補足。


車側鏡頭例子


工具箱



這台車跟小發財一樣
椅背後方幾乎沒有置物空間,
了不起硬擠個外套和枕頭就滿了,
只好額外加裝大型工具箱,
把原本舊車卡旺車內車外所有東西都塞進去。

油箱

100公升大油箱,
送貨高雄終於不用中途找加油站,
掛在油箱蓋下面那個超級推薦給貨車司機,
加油時可放油箱蓋,
廚房流理台用的小物,防水耐髒便宜又好用。

4千CC柴油渦輪引擎

可掀式車頭真的有夠方便
回想卡旺換個正時皮帶要把座艙幾乎拆光...

@內裝配備

駕駛座

空間是很大,
但媲美小發財的爛座椅設計真心無法接受
毫無人體工學可言,
只能想辦法盡量弄得舒適點,
才開一週我就開始懷念卡旺的椅子...

乘客座

跟駕駛座不遑多讓甚至更爛,
也只能盡量弄得舒適點,
另外這座椅高度似乎完全沒考慮160以下的人
還得加個踏腳才能讓我爸媽雙腳不懸空乘坐

儀表方向盤

就很普通的貨車儀表和方向盤
雖然五期有行車電腦了,
不過顯示介面仍然非常簡陋。

發動後長這樣

左邊是無線胎壓偵測器、
中間是測速器兼時速表HUD
(表速和GPS實際差太多)
右邊是導航機,
最右邊是面紙套和守護獸(?)

中控台

一如往常的貨車樣式,
原廠有配MP3音響就算佛了,

有開關控制的電源插座由左至右是
手機充電器、測速器、
空氣清靜機、GPS強波器

強波器有差,
有開導航誤差範圍約6~12公尺
沒開的話大概在6~48公尺跳動,
訊號差的山區
或大樓密集的市區甚至完全問號。

最下方是全時通電的電壓錶,
熄火也能監控,
可以視情況自行充電延長電瓶壽命。

手套箱

令人傻眼的鳥設計,
沒有用手扶著就會砸下來的蓋子,
無法單手開啟取物,
這手套箱還能發揮功能嗎?

其實這台車還有很多地方設計
讓人覺得非常不貼心
像是這個車頂置物孔,
感覺設計沒想太多就挖個洞,
那個薄薄的外框
根本無法阻止東西往外跳出來砸頭,
只能塞抹布、塑膠袋、衣服這類軟東西。

其實還有很多
這種感覺沒有用心或不太實用的設計,
就不多談了,車主應該很能體會。

然後我累了,決定直接跳到心得部分

@不專業的新車心得

這台車對我而言的優點
1.非常有力,畢竟排氣量破4千CC
2.非常穩,畢竟空車重就3.4噸
3.都用穩定的舊技術,機械結構簡單不容易壞
4.承上就算不幸壞了也很容易修,外廠也能修
5.載貨量增加25%,上下貨更順利
6.可掀式車頭,維修保養都方便

這台車對我而言的缺點
1.貴爆,車價貴、車體更貴、稅金也較高
2.重量緣故煞車距離更長、動態反應時間更短
3.非電動輔助方向盤導致高速輔助力道過大
4.舒適度零分的座椅設計


@補充

之前有提到為了換這台大車拆了不少東西,
包括敲掉花壇、切掉屋簷和水槽等,
請參考這張照片想像一下倒車進去有多辛苦。


監視器也得調整位置才不會被龐大的車體擋住


油耗
目前開了一個月
平均油耗儀表顯示約每公升7.X公里
比舊車卡旺少了約1公里
不過考慮到排氣量+1千空車重量+1噸
這樣好像也還能接受

倒是篷車吃風關係導致高速油耗不佳
雖然表速不超過80會很省油
跟表速110比跑台北一趟也許省了260元
卻得多浪費1個小時,我選擇用錢買時間


以上,大概就這樣了,想到再補充吧~

袋鼠人 wrote:
借B大的串開箱吧目...(恕刪)
袋鼠大 看完你這篇文章後 我也想這樣打這篇文章的內容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