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這篇我選擇優先發佈在01的Android平板分區,是因為裡面可能有雙方粉絲討厭的話,到時候一定會有不滿來攻擊!但這篇我盡量以客觀的方式去描述這些事情,同時也來解答一些兩方陣營常在吵架的一些誤解!

這篇會討論一直以來兩方陣營爭吵的重點:
1. ipad的APP比較多專屬平板設置的APP==>錯的!
2. IOS系統續航力非常神!==>錯的,但是只錯一半!
3. Android系統就是比較慢,IOS就是比較快,比較順!==>大部分是錯的!
4. 120hz螢幕就是比較好? ==>不一定是錯的,但中間他的優勢卻是誤解很大!
5. ipadOS13的文書生產力到哪裡,Android文書能力有比ipad更優異?
6. Chromebook內包Android了,可以完全替代Android平板!==>部分錯的!

以上有些是刻意標題殺人,但是有些不是,不過可以先下一個共識的結論!
1. Apple確實希望Ipad朝向輕文書生產力發展,看這幾年大動作的鍵盤配件和筆,還有積極在ipadOS上做的改變,確實是如此。
2. 在這個整合的年代,目前還沒有一個系統是完美的,各自在專屬領域都不錯,但跨領域的成果目前各家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這篇比重最終會以文書生產力方面來著手,僅簡單談論遊戲的部分,組共會分以下項目:(需要跳轉看的人,可以複製以下標題來搜尋頁面跳轉)
以下會在本棟1樓
第1項: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三大硬體拍照,疊疊樂。
第2項:各硬體簡單優缺點描述。
以下會在本棟2樓,跳轉
第3項:闡述一直誤解多年的思維: ipad平板上的APP介面設計體驗比Android平板好!?

以下是綜合性概述,是這次的重點。
以下會在本棟3樓,跳轉
第4項:到底甚麼是順暢?
第5項:續航力評估方式。
以下會在本棟4樓,跳轉
第6項:120hz的畫面更新率有用嗎?玩遊戲體驗如何?
以下會在本棟5樓,跳轉
第7項:多工APP和小視窗,輕文書生產比較(含滑鼠鍵盤現況)
以下會在本棟6樓,跳轉
第8項:綜合性總結,可否當做獨立的主要裝置。


內文:
第1項: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wifi版 三大硬體拍照,疊疊樂
這裡會加入一台我一樣擁有的Y系列Win10筆電Dell 7285,後續只會帶入提到,不是主軸,相關比較請參考這台的開箱文和 相關與同硬體規範的Chromebook比較文

依序是Dell 7285平板分離式Win10筆電 vs. Pixel Slate vs. iPad Pro 11吋 2018 vs. Tab S6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後三台都是三大系統的旗艦機種代表,具有相當程度的指標意義!(Win筆電只借鏡來比較外觀)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三個系統快速控制欄的差異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第2項:各硬體簡單優缺點描述。
第2-1項:Pixel Slate:
我的這款是2018年出品,運行Chromebook系統 (以下簡稱CB),i7-8500Y 16G 256G的規格,請參照我的開箱文
插入鍵盤比較文
我也發過Chromebook的入門到進階的教學文,有空可以看看。

這台是這次比較文裡唯一一台是以超低功號Y系列筆電架構的產品,因為他前幾年開始就原生支援Android APP使用,本身也納入了平板概念架構,請看以下展示:
多工浮動小視窗
[2020.02.10  續航力更新結論於3F][綜合比較] Pixel Slate vs. Tab S6 vs. iPad Pro 11吋2018

ChromeOS 78目前 的介面展示,借用國外知名網站Chrome Unboxed的影片,可從1:24秒開始看


[我拍的影片 Chromebook UI OS 77 beta (Pixel Slate i7 16G 256G)

觸控筆測試



優點:
1. 原生運行Android APP,遠比其他系統透過模擬器還要來得好。(他是雙linux系統共用同一個kernel來達到原生啟用Android功能)
2. 系統更新非常快,大概三個月就大版本更新,所以新功能很快就能體會,更新周期也很長,平均4~6年不等,且都是由Google直接管轄。
3. 原生就是筆電文書的架構,鍵盤滑鼠支援程度非常貼切,簡單易用,各類觸控板手勢也非常好懂,可以說會用Win或Mac,就會用Chromebook,無痛接軌操作模式。
4. 相比Win系統,續航力相對好非常多,但畢竟仍不是ARM架構的對手。
5. Chrome瀏覽器是桌面級的體驗和暢快,7thY系列CPU m3的硬體在CB上體驗,直接上打到的U系列的i7 的Win筆電 (對照樣本是我的Yoga 920 i7-8550U款式)
6. 資源跨足Chrome web APP和Android APP,檔案管理自由度極高,系統互通,便利性高!
7. 進階使用者也可以使用Linux來做成是編輯,他一樣是原生支援,多linux系統共用同一個kernel,不過相對上硬體最好挑高階點,否則會應付不來。
8. AndroidAPP手機介面的可以,透過桌面模式來做拉直,配合鍵盤輕鬆使用。
9. 平板模式可以選Gbroad和其他部分輸入法,但桌機模式強制只能用CB OS的注音輸入法,但大致上邏輯跟微軟智慧注音是一樣的,上手不難,但需要時間。
10. 觸控筆速度順暢,感壓也非常精細!
11. type c外接裝置幾乎全部都支援,除了隨身碟,找對轉換器,可以外接螢幕,鍵盤滑鼠,印表機,甚至光碟機都可以。
12. 支援PD快充45W,充電很快。
13. Google委託製作的第二鍵盤Brydge G-TYPE,使用起來體驗手感非常好,可以放在膝蓋上,但因為同樣是藍芽鍵盤,若太多藍芽株帳銜接使用,偶爾會有頻寬不足的問題。
14. 觸控板的手勢支援大眾都通用的筆電(Win10 Mac)概念,雙指,3指到4指都有,用起來真的就像是有觸控面板的Macbook。
15. 滑鼠支援直接框選,同時手指觸控和觸控筆輸入都各自獨立分開,連Android APP的微軟office或是新聞APP(Mobie01),都支援滑鼠直接寬選文字或圖片使用。
16. 指紋解鎖麻方便的,可惜暫時還無法支援到Android APP的銀行應用。
17. 外接螢幕可以選擇同步顯示也可以顯示擴充的方式,這樣兩邊都會是全螢幕全局顯示,很好用。

缺點:
1. 目前文書軟體桌面級的,只有Google文書和微軟Office線上網頁版,以及Android APP的微軟office,對於重度微軟Office需求的人,會有很大的門檻。
2. 由於包了兩個系統,CPU負擔大,系統順暢度是很不錯,但無法追上Android和Ipad兩大陣營,大約可以視作只有他們的90%順。
3. 續航裡雖然相比win系統有明顯優勢,但對ARM架構的Android和ipad仍然輸一節。
4. 跑Android APP的流暢度,和滑順,雖然是足夠好,但Android和ipad仍然還是比較穩。
5. Android x86架構下,某些部分APP仍然無法使用。
7. 桌機模式強制只能用他自己的注音輸入法,中英混打和熱鍵需要花點時間去習慣,例如中中文打完一打英文之前,請先enter或space送出在打英文,否則中文會消失掉。
8. 微軟OneNote APP一直刻意不改進他的筆觸延遲感,所有相關筆進型軟體唯獨就微軟的軟OneNote有問題!其他順暢無阻!
9. Google原廠的皮套鍵盤,前端銜接鍵盤本體的軟布實在太軟了,放在腿上打字非常晃,桌面一定要全平的才有辦法使用,所需桌面面積大很多。



第2-2項:三星Tab S6:
三星Tab S6實機展示影片,含Dex模式

我這台本來是買AMAZON的8G 256G板來用,本意是要來玩玩Dex on ubuntu,不過這種模式不項Chromebook是雙系統共用核心的方式來運作,仍是虛擬機的概念,所以效能體驗遠不如CB上的Linux之外,國外版的無法正常用三星輸入法打注音,這個換韌體改刷也仍然無效,因為Dex,最後忍退貨,還是改換回台灣版的6G 128G版本使用。
反正Dex on ubuntu體驗不佳之外,一般在運作,幾乎都只用到3.5G的RAM,所以6G RAM的台版也都還有2.5G可以用,分常充足了!
台灣賣的又是算最便宜划算的了,完全可以不用考慮去搞國外版!

優點:
1. 這三台裝置品質最好的AMOLED螢幕,HDR和對比度。
2. 三台中最輕的,拿來看書,漫畫,文件都是目前手感最好的。
3. 配上gcin輸入法,接上鍵盤的話打字邏輯和熱鍵幾乎都跟微軟注音輸入法相當!
4. Dex模式模擬桌面體驗算是很成功,小視窗多工的用法邏輯可以跟各大筆電系統接軌,在這個模式下,本來強制直式的APP都可以正常拉直使用。
5. 托S855的福,系統體驗順暢,多工切換滑順,未來更新到ONE UI 2.0,那手勢體驗會讓整體更好(僅從手機測試版判斷)
6. Type c外接功能擴充不錯,隨身碟,螢幕都很正常,印表機和光碟機目前是失敗的。
7. 續航力優異,就算這輕薄的機身減少了電池,但一整天的大量使用還會留下至少40%電。
8. 觸控筆是三星的強項,內鑑筆記本非常好用,書寫文字轉電腦文字很順,可惜只能在三星的Android手機或平板共用。
9.其他筆記本APP用起來也很順暢,手感跟ipad pro不相上下。
10. Dex模式下的APP小視窗可以自由縮放,搭配鍵盤體驗真的非常好,很接近筆電。
11. 支援QC2.0和PD快充,充電很快。
13. 部分筆電手勢可以使用在他的觸控板上,大多數相同,觸控版手勢支援 雙指,上下滑滾,左右城市葉面切換,滑動刪除,下拉通知等等都可以支援。
14. 滑鼠在部分APP支援直接框選(例如Chrome),可以用筆電通用的鍵盤熱鍵Ctrl+C +A +V等指令,觸控筆輸入概念是各自獨立分開。
15. 鍵盤皮套後面是支架式,可以跟鍵盤分開各自坐使用,攜帶便利度的彈性很大,但建議至少去包個模(最好霧面模,比較好拆卸支架皮套),玻璃貼也貼一貼。
16. 指紋是光學式的,反應很快,臉部辨識也很快。
17. 外接螢幕可以選擇同步顯示,這樣外階裝置會留黑邊;但是可以設定在第二螢幕啟用Dex模式,這樣平板模式可以同步使用,兩邊都會是全螢幕全局顯示。
18. 他的觸控筆雖然是要付在背面充電,但實際上它只是給他那顆按鈕,他本身使用是不需要電池的;平常手拿的時候,觸控筆也可以ipad pro 2018一樣吸附在側邊,上下邊都可以吸附(下面磁力最穩)。

缺點:
1. Dex模式限制只能用三星注音輸入法,很反人類的習慣,送出文字是按space,花了許久才習慣。
2. 三星注音輸入法打字邏輯比較硬,打出正確的按鈕拼音才能夠正常輸出你要的文字。
3. 原廠鍵盤最上排案件太小顆,需要多花時間去習慣。
4. 滑鼠只在部分APP支援直接框選(例如Chrome),微軟的office APP還是只能把當成手指來處空操作,大多都被視同為手指觸控。
5.鍵盤皮套後面是支架式,桌面需要比較大的空間。



第2-3項:iPad Pro 11吋2018 wifi版:
iPad Pro 11吋2018展示

我買的灰色256G的款式,有買Apple pencil2,也有原廠鍵盤皮套,但原廠鍵盤皮套雖然很輕,淡鍵盤太軟,個人非常不喜歡,常常案到火大發狂,反應也不佳,每次要按很大力才有辦法正確輸出,但一會想放輕鬆,輸出感又會出錯中斷。
後來買了Brydge出的鍵盤,整個手感大提升,雖然重歸重,可是整體打字很順暢,輸入法問題倒是另一個課題。
其實我本來今年2月就入手了,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打算納入生活常用的裝置(之前都是借家人的來玩),用不到一個禮拜立刻出現彎版,火大退貨,最後在6月初,終於重新決定入手,藉由imos玻璃貼好好的固定他。
幸好目前為止頭好壯壯,非文書的部分算是用的很滿意!至於文書部分嘛~後談
現在已經來到IpadOS13.1.2!

優點:
1. 一流的系統流暢度,完全就是IOS的招牌,過場動畫很多,但卻恰到好處,重點是他那配合手指位移的"仿"觸覺視覺會饋,營造出了目前空前絕後的滑順又"連貫"體驗。
2. 記憶體管理很不錯,配合自己的高速儲存NVMe SSD來做休眠站存,開很多APP,也不覺得lag,滑順體驗很不錯,多指內縮也可以呼叫多工頁面。
3. 鋁製機身質感優異,雖然略重於Tab S6,但使用上一樣很輕,比Pixel Slate手持還要來得上手。
4. 120hz在體驗上非常優異,但不管你信不信,UI滑動介面體驗你可以略為感受出來,尤其是瀏覽網頁,但在遊戲上就不一定,有很多甚至跟60hz沒啥差別,他的順暢不見得跟120hz可以掛上等號,因為我家人的初代ipad pro 12.9,一樣很穩。
5. 觸控筆手寫暢快急速,雖然另外兩台也很不錯,但若我硬要投票,綜合筆的握感和筆觸,我會投給略勝一籌的Ipad pro。
6. 待機續航力很神,若你整天不動他,8個小時有時會仍給你顯示100%,一整天的待機消耗可能只有3%。
7. 筆記型專業軟體很多,不過由於我是跨多裝置使用者,所以我仍然只能找keep或OneNote和evernote等平台通用軟體,幸好在些筆記軟體在ipad上用起來也極度優異,筆觸手感極佳!
8. 進階專業軟體不少,繪圖類的居多,醫學類的頗多。雖然我用不到,一般使用者也不太會接觸XD
9. APP大多數熱門遊戲兩邊平台都有,例如王室戰爭之類的偕乎只要有打廣告的手游,你兩邊一定都找得到,但遊戲優化誰好就不一定,我體驗下來有時是ipad好一點,有時是Android好一點,大綜合來說Ipad對遊戲穩定度,過場流暢度等等因素評估的話,Ipad無庸置疑是遊戲王者。
10. 剛上線的Aracde有不少獨佔,雖然看畫面在S855的Android肯定也能順跑沒問題,但現階段就是ipad獨佔,整個遊戲體驗可以感覺到是Apple在精選畫面優異的遊戲放入Aracde。
目前Google剛要推Stadia,國外一致好評,因為可以直上3A大做完離線遊戲,但台灣目前還無緣,因此現階段來說,要玩高品質遊戲,Apple的Aracde絕對是上上之選!
11. 螢幕上面漏講了,應該要放在第一位,高品質支援HDR的IPS螢幕,亮度色域整個都是頂級的,沒意外可以說絕對是行動裝置螢幕最好的前三名。
平常使用跟上述機種差異不大,甚至ipad pro高亮度還更優異於Tab S6,但在陽光底,由於一個IPS,一個AMOLED,整體在一光底下清晰度差不多,不過在飽和度的對比上,這次就會略輸Tab S6,尤其是在Youtube撥放HDR的影片的時候,鮮豔的層級就會硬是被Tab S6追過一階!
12. 浮動小視窗==>滑動至前。這功能很有創意,雖然跟其他系統的小視窗托放還是不同,但大致上對於臨時看Line,作筆記,看日曆等動作是很有幫助的。但若要真正做文書,還是用分割視窗吧!(目前APP限定)
13. Type c外接裝置相容性大致不錯,鍵盤滑鼠(有吃類型),隨身碟都還ok,外階螢幕也ok,但光碟機不行!
14. 呈上,外階螢幕是用同步顯示的方式,少數APP才可以另外選擇在外接螢幕上擴展成全螢幕。

缺點:
1. 輸入法可以用Gboard,自由度高不少,但鍵盤模式只能用自家注音輸入法,和超注音,中英混打不是很習慣。
2. 滑鼠體驗終於可用,但只能模擬手指居多,有些地方甚至沒法像手指一樣觸控(例如上滑停頓啟用多工),雖然左右建和部分測鍵都可以自定義,但那按鍵指另可用的不多,尤其是明明可以在系統曾直接啟動APP的長壓預覽,在測定理應是要模擬常壓過程,非常多餘!
目前所有APP都只能跟一般平板一樣用手指選擇的方式,無法像電腦般可以滑鼠直接框選。
3. 整個系統沒有返回鍵,使用尚相比其他系統稍嫌不方便,但若你已經是慣用ios使用者,這點倒是可以忽略!
4. 現在很多APP都已經在兩大平台都有製作,問題是以往謠傳的ipad上有比Android更多平板適用的APP架構,實際上不但沒有幾個,大多數APP還只能用16~18:9的iphone專用APP,兩邊留黑邊,體驗反過來其實真的一點也不好。
這謠言該打破了!請勿以訛傳訛!細節後談。
5. 雖然待機續航力很神,可是使用中卻好耗電,但號電池度依照他的螢幕尺寸和電池容量的話,倒也是在水準之上,但傳聞說續航力很神的體驗應該是只有在待機!
6. 呈上,待機很神,但運作邏輯確實幾乎把所有APP給休眠的很徹底,但系統底層預留一個通道來收發訊息,例如line和Gmail一類的,每次看都看到一堆信循點進去,結果整個APP確是重新開始跑讀取訊息的過程。
老實說缺點這不太大。
但若是下載檔案或是遊戲下載,這就不小,舉個例子,我下載PUBG M,開著跑遊戲資料沒問題, 但一旦回首頁看網頁,或是關閉螢幕,那下載速度就會異常的慢,慢到我一度懷疑是不是測定有誤。結果我在FortNite上遇到一模一樣的情況!
7. 分割視窗有點跟IOS12相比是倒退的,倒退的原因是IOS12可以簡單的,直覺性的概念去拉動雙視窗,但IOS13卻是大多數強制變成浮動小視窗(滑動至前),真正可以分割視窗的變成意外被侷限的莫名其妙,本來可以地升到IOS13變成不行,還要等APP開發商進行支援。
8. 支援18W PD快充,有人說29W,但80%電量以上快充有跟沒有基本上差不多,真正有感的是20%~70%這段,比以往的ipad還要快一點,可是在之後真的充電很慢,甚至95%~100%硬是給我30分鐘才可以充飽,這充電保護實在太過保守了。相比例外兩台,充電速度是真的很慢的。
9. 檔案管理好不容易可以使用外階硬碟,但功能還是少很多!
且mp3還是要透過itune丟入才能在iPad讀取建立播放清單,不然只能丟入 VLC,而檔案管理APP只能單手播放,相關功能都沒有,難用!
影片照片大致上也是,還要另外用分享-->儲存影像才能彙整到APP,真的很麻煩(幸好改用Google相簿,進而少了很了麻煩)
雖然可以多選來壓縮或拷貝到別的資料夾,也可以丟到外部儲存,但沒有進度條啊!
雲端硬碟下載一樣沒有進度條啊!
PS:那個”複製”指令根本是多餘的東西,點到就會在原地複製你剛選擇一堆的東西,沒事找事做啊!就直接拷貝貼上就好,真的搞不懂這指令作用到底有啥便捷的地方。
10. 外接裝置上,若要檔案原地直接使用可以,但幾乎只吃IpadOS自己內建的程式,例如:pdf,你若要使用Adobe 的APP編輯畫螢光筆的功能,你還要點選匯入,但這動作就是等於Copy到內部空間了!Copy時間要等,只是差別在你關閉後系統會自動幫你刪除,但不一定能正常儲存到你原地開起來的隨身碟!(挖操!)
常當機不打緊,但連外接隨身碟播影片也是只吃極少數的mp4幾個格式和流率,匯入後若有字幕檔的影片一樣不能點字幕,我還得浪費時間乾脆就丟到系統裡面。
若是一般看影片娛樂還好,但問題我工作業務會遇到檔案超大的廣告毛片!客戶直接就走人了還等你傳檔=.=
11. 外接滑鼠有很多不相容,尤其是觸控滑鼠。
12. 觸控板可以用,但被判定為一般滑鼠,雙指操控指限定於網頁上下滑動,雙指點一下的右鍵則依照系統的自定義,但無法左右滑動,各類觸控手是目前是幾乎沒有放入的!
13. 外階螢幕只能同步顯示這個選擇,所以外接螢幕比例不對就會左右留黑邊,僅只有少數APP可以選擇擴展的方式使用第二螢幕,但這真的很奇怪!為什要限制在APP上面?
第3項:闡述一直誤解多年的思維: iPad平板上的APP介面設計體驗比Android平板好!?

在早期的時候,上述論點大概是對的,我在Z2 tablet那時期含之前,有些APP用起來真的就像是粗糙放大的手機板APP,相比當年ipad,雖然那時還沒爬起變成龍頭,但APP優質的數量確實令人羨慕。
但今時今日呢?
以下用Instagram APP來示範



大家可以看到,Instagram APP開啟的狀態,Pixel Slate跟Tab S6在平板模式下,畫面都是填滿的,但Ipad pro 2018上就只能兩邊留黑邊,連呼叫出鍵盤一樣都是留黑,由於這APP在節此文完成之前一直都只有iphone版,到最後他也只能縮放,不能擴大到全螢幕。

然後以下Pixel Slate展示桌機模式,Tab S6展示Dex類桌機模式,iPad Pro沒有類似的東西也任何可以強制翻轉的設定。

Instagram APP在Tab S6的Dex模式是有點異常的,但有這問題的不只他這個APP,也再補上雅虎拍賣APP的狀態。
(雅虎APP在CB OS上開啟的時候,一開頭過場動畫會lag,後來就很順,不知原因)


Dex大多數APP都可以對應,有對應到的就可以這樣可以拉直看也不會留黑邊,Pixel Slate的CB OS再桌機模式也都會把本來只能直式的APP拉直使用,雖然也會留黑邊,但至少看起來脖子不會很辛苦。
Android平板就算沒有Dex,也可以用”終極旋轉”這APP來做全局性或指定性的翻轉APP

iPadOS的話,Apple很努力想要進行輕文書生產力的取代,偏偏整個系統限制的很死,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方式可以翻轉或式擴展這些手機用的APP。

先申明,這根本就是APP開發商的問題,可是這類APP實在多,常用的也多,IG是一個,拍賣系列幾乎全部都是手機板會留黑邊(僅露天目前為止是有對應全畫面),且還不能翻轉。
當然有ipad版的我看到都很開心,例如Line,相比之下Android和CB OS系統真的比較多的彈性,Apple這方面還要加油!

當然我相信01上很多粉絲會說,賈伯斯就是只給你當平板用,但現在接手的人可不是這麼想,這鍵盤推出不遺餘力,很明顯就是打算搶下文書入門的用途!但目前這方面很明顯的是Apple還在努力改進,這問題真的不小,類似毛病的APP真的很多!(我ipad APP裏頭大約占70%)
有人跟我說,直接改用瀏覽器版就好,當然其他平台也一樣有網頁版,但拍賣即時通之類的,就是沒辦法那麼及時收發了~

除了鍵盤相關和APP翻轉的問題,當然iPad上也有不少優於Android的,再專門領域裡,繪圖類的APP,和醫學類的APP相對上來說真的比較多,但都篇數比較專業領域的,一般人卻不太會用到。

繪圖大廠軟體Photoshop在兩大系統也一樣有出APP,使用起來幾乎相當,但未來Photoshop完整版暫時只會優先給iPad使用,且等到現在只聽雷聲響......
(Lightroom還有分iPad專版,但畫面跟Android版確實一樣,Android版跟手機也是同一個APP)

筆記軟體也有不少好東西,不過有幾個比較熱門的iPad專屬軟體也開始出現在Android上,例如noteshelf,官網在不同平台往只是分開的,但在使用說明卻是把兩個系統和在 PC上透過模擬器來安裝Android板使用的教學憶起把相關資訊編寫在同一份資料哩,可確認兩邊都是同一個公司。
但不管有沒有雙邊開放,對於同時會使用PC/Mac外加平板的人,這類偏好ipad的筆記型軟體始終都沒有跨平台同步,讓人很難弄得起來(有些甚至也限制iphone不能使用!?如noteshelf)
所以終究,ipad目前很難獨力完成生活和工作上所有的東西,至少還有搭配個PC/Mac,網路上熱門下載的依舊是OneNote、EveryNote以及Google keep,手機各平台全部通通都有!

有ipad比Android寫得好的,有,例如line iPad版,和雅虎拍賣(離覽商品頁面的啥後是圖層浮現,相比快速),這方面說實話寥寥無幾。
反過來,Android寫得比ipad好的?有!例如01 app (iPad不能排序,不能回到上一次待過的頁面),和巴哈姆特(功能少了不少)
PS:Chrome功能倒有點特例,在ipad上可以排版書籤,在Android不行,但在Android上卻有比較新的頁籤,較多附屬功能。

所以說,現在iPad APP體驗有比Android平板好?
抱歉,雖然大致上很還是APP開發商自己的問題,但除了遊戲APP在ipad上跑得確實穩一點,除此之外的APP現在已經是完全反過來了!是Android平板的相容度更高,體驗更好,跨平台也更便利!
第4項:到底甚麼是順暢?
(討論之前,可以先去上面每台優缺點那哩,先把影片都看過一次時機展示!)
兩大系統粉絲在爭吵的順暢,每次旗艦機發表後往往都戰翻了,甚至各大平測網站、youtuber通通都拍過不少影片,當然,論評測速度,是一回事,但論開啟APP進入,就是另外一回事,論速度,大多數影片結果都可以點出當代雙旗艦,Android進入APP要快,可是又有不少人在爭論IOS比較滑順,但實際上兩個都是事實,所以,到底甚麼事順暢?

首先,在今天這樣硬體表現下,CPU在UI介面的運用早已是效能過剩,兩邊要說誰慢,肯定都是瞎說的!

IOS在12版以前,論究APP開啟和進入速度,有太多網路評測都比較出,Android APP進入畫面快很多,當然,很多人肯定不認同,但這實際上有很大的重點是,IOS有過場動畫,且還不能關掉!所以你要說IOS開啟APP比較慢?抱歉,這也是徹底錯的,兩大系統在運作邏輯上有很明顯的設計差異。

我發現討論區內爭吵的人,一些比較不熟3C的菜鳥很多都是用中階機去跟iphone比,當然iphone這邊全部都是高階CPU,底多是上一代CPU,但他內存空間其實都是給很足夠的,所以相對Android有較多選擇和較CP值的中~低階機,更不容易遇到ROM儲存哭間不足的問題;當然近幾年來,中低階機 動砸也是32G和64G起跳, 早年Android跑一跑會頓的問題,若是發生在快取不足的情況,這三年早已不存在,可是版上仍有不少歪風一直惦記著這情況,一直在訴說Android用2年就會變慢的種事情,但目前,目前喔!我看到實際討論,在爭吵這類似事情的人,幾乎沒人一個是真的用這幾年的機種,不管低中高階級都好,全部都是用5年前的習慣去評論這件事情。

是的,到現在還會在胡扯Android容易變鈍的事情的人,根本沒多少人是真的在用過Android這三年的中高階機種!至少一堆人被我一問三不知,全部都是來吵架的!

所以,因為內存快取不足的問題的,早已伴隨著進步早沒了!


可是IOS還是比較順暢?恩,這裡我給予部分贊同!不過是在IOS12開始,就變得比較明顯。

我們先釐清甚麼是順暢,現在其實已經要開始細分了,使用者體驗常會為了這個爭吵的原因,大多是各自闡述的申明其實根本沒一個基準線。

使用者在體驗系統,除了速度,還有物件的挪動,這會以過場動畫呈現,在早期兩大系統,甚至PC/MAC,過場動畫由於都是靠滑鼠鍵盤,所以只有一些簡單的反映,當然在Mac系統上,這類動畫被呈現的非常多,且每一代都在變化,這是一種進化中學習的嘗試,這些經驗也試圖傳承到手機系統上。

IOS12以前,整體過場動畫是有,但有時會非常多餘,尤其是猛幾次大升級,系統就會慢的很讓人火大(從ipohne 6S到7S,之後到X),這些跟Android相比,確實過場動畫就是比較多,有時在訴求效率的當下,另一隻Android機已經開好了,ios則剛進入APP畫面,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並非是iphone比較慢,但他很堅持自己的邏輯程序,過場動畫!
PS:當然那幾次大升級突然變慢,後來沒多久因為電池門事件的CPU降速風暴才得以解答!

但是,這些在IOS12問世之後,整個有了非常大的翻轉體驗!(IOS13這裡倒是沒有甚麼再變化)

先不討論電池事件的問題,我自己和我的家人都是受害者,還被迫從7 plus去換了一隻X,換沒多久才知道被陰了!至少蘋果後來終於學乖。
IOS12整體最大的改變,就是過場動畫開始結合觸控預判,進行非常多細微的改變,魔鬼藏在細節中,這些改變徹底的讓IOS整體系統又進一步大翻身!先說,IOS12以前,兩大系統在UI介面操作下一直都是互有高低,大約是持平的!

IOS12的改變,然整體很慢的舊機型藉由過場掩蓋了一些停頓,頓挫的現象(手邊現有機種,Ipad pro12.9初代),那整個體驗從手指拖拉,縮放APP,都會配合觸控的速度和位置坐著細微的變化,儘管那放大縮小的過程有時是固定的蛋臨時反向挪動手指的時候,這些動畫也會立即呈現回頭的過場動態!
從這次開始,IOS在觸控感應的體驗上,根手指觸控銜接的非常連貫,這些細節改變造就了一個非常優異的是絕配和觸覺的假回饋,儘管只是部分模擬真實觸覺的收發反應,但這真的確實是最終造就非常良好的整體體驗!

這些連貫感真的有超前Android生態,儘管你實際測試APP開啟速度,Android依然快速,且很多時候對比,Android進入APP使用畫面的速度依舊快一點(我現有機種,Pixel 3 Xl vs. Iphone XS MAX),但那僅僅是過場動畫Android比較少,相對IOS的過場動畫,處理得恰到好處,那種視覺和觸覺結合的連貫體驗(上拋回拋和多工等手勢),真的沒話說!雖然不是Apple首創,但卻將這細節應用到恰到好處!很接近視覺暫留的那種錯覺應用。

Android一直以來都不慢,甚至旗艦機種往往在開啟APP速度的時候都比IOS當代旗艦快,但那塊也不超過半秒的差異(過場動畫),且不少廠商一直追求快速,甚至大砍過場動畫,當然,太快反過來會造成視覺篇漏,明明系統確實是飛快,但總是會停頓一下出現下一個畫面!所以這時的停頓其實已經不是快與慢的問題,而是切換了太快!

不敢說每個人都應該選啥,但我自己可以明顯感受到蘋果的用心,當然我是基於一些基本功能和自由度,最終都還是選擇以Android系統做80%以上的使用時間,但我相信,若沒有這些優缺點額外評估,應該大多數人都會偏向蘋果邊!我自己也投他一票!

蘋果在這方面是真的成功畫下時代標誌!

但Android用戶倒也不用太灰心,Pixel 3 XL升級Android 10並啟用全螢幕手勢後,也添加了類似IOS12開始的連貫動畫,雖然確實是借鏡Apple的作法,但使用起來也一點也不馬虎,也進一步融合了Android系統的全局式的返回鍵滑動,整個系統也更加連貫,整體反應完全不輸IOS12帶給人的視覺觸覺回饋!
(有空的人可以去找相關影片,我Pixel 3 XL現在在老婆手上,不給拍XD,我老婆原本的壞了還在空中運送中。)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在爭吵誰抄誰,但天下文章一大抄,也沒也誰抄得比較好就可以被原諒之類的,因此這裡不討論,請各位也別在這裡討論這永遠不會有結果的事情!

以上,速度和動態連貫,其實是應該分別定義的,單就一個順不順暢,是沒辦法解釋現在裡大陣營的狀態了,因為大家都很快,沒有人慢!或許未來又有變化還需要更多定義也說不定。

但話說回來,這連貫確實不錯,但論實際,他對我來說除了多工切換開關APP有不錯的視覺效果,Android其實也不慢,且一樣很順!所以一個問題就在於,這體驗跟有沒有值得你犧牲ipad系統上種種的不自由和封閉的現況,畢竟在對文書上ipad還是缺了很多功能。
選擇是自由的,我個人最終是會使用比較方便的Android,因為速度還是快,自由度高,就是只是少了那連貫動作,但未來預計會納入的動態手是切換,會不會補足這一點,只能等看看了,但這些都不影響我再Android上操作獲得的良好體驗!

PS:觸控採樣率TSR(TouchSamplingRate)很多人在討論,因為iphone X 120hz的採樣率感覺好像確實精準,但我長期使用下來,若我短暫戶切換到Android手機(當年我的Android機種是XZP),我會很明確跟你說,至少我自己感覺不出來!甚至我周遭的人沒跟他這件事情,沒人有感受到差異過!
我現在用ipad pro 2018 vs. Tab S6 vs. Pixel Slate,只有第一個TSR是到120hz,根本差異很微小,大概在觸控筆這裡,用了才會有一點比較有感的差異(當然觸控筆感應TSR直接到240hz,現在Wacom專業繪圖板感應好像也沒到這麼高)。
我用了許久,iphone XS max現役機種也是TSR 120hz(但螢幕60hz),這方面我個人真的感覺不到差異!
老實說,螢幕更新頻率120hz才是真的比較能夠感受到的東西,留待下幾個議題討論。




第5項:續航力評估方式。

以上電池mah和Whr是經過試算的,因為ipad pro和Tab S6都是ARM平台,Pixel Slate用的電池和CPU都是筆電平台,電池會有不同mah和不同電壓,因此直接換算成電池容量單位Whr才有共同比較的基準。(A*V =W)

這個只是參考基準的基礎,實際上大家可以看到,Pixel Slate電池容量最大,但經過之後實測卻是最為耗電的,如何做正確的參照?
首先先釐清一下續航力到底主要是甚麼在耗電,且應該要分成待機時的續航力,和使用中的續航力,期間使用中的耗電量會附帶待機時的消耗大致上累加上去(最後這句有瑕疵,大方向先抓就好)。

耗電第1名:
3C零組件最耗電的,是螢幕,螢幕越大,越耗電!(廢話)
這裡Pixel Slate是12吋,時測候他確實是最耗電的!
Tab S6是10.5吋,ipad pro 11吋,兩者差距只有0.5吋其實差異不大,且體積略大,電池也略多。

耗電第2名:
CPU的功耗TDP,影響最深的是待機功耗,由於各家CPU有不有不少資訊是保密狀態,查到也不一定是真的(有些是第三方單位測試,因此常有誤差),但可以有個初步的共識:
ARM架構的CPU (此ipad和Tab S6都7nm),大多待機TDP可降到1W上下,有看過最低0.8W,配合整合好的SoC (Wifi 藍芽 GPS等等),當然使用的時候還會搭配GPU,綜合起來有時是4W起跳直飆8W都有。
intel的x86架構CPU,製程這裡也是最低的14nm,不僅如此,光是待機TDP最低就要3.5W,皮常可能就得常駐4W,還不含GPU,以及其他內建晶片,intel CPU整合性實際上是不如高通和蘋果的,wifi 藍芽 USB等基本上都是外包,光CPU運轉常態可上升到7W,很多時候若各方組件都在運作,運行中直接上到11W都是常態。
這問題只要是用到intel CPU的,都跑不掉(Win CB Mac都會面對到)

耗電第3名:
系統軟體調控是第3順位,前兩大物理因素是不可避免的窘境,只能等科技製程日新月異,系統軟體才是第3道防線,但雖然說前兩大佔了耗電最大因素,可是系統調控的差異也是最關鍵的。且不論上述幾個最大功耗的因素,同一顆CPU掛載不同作業系統,實際結果也仍有非常大的差異,同CPU規格的Win10筆電對比Chromebook,前者耗電的程度真的是被打到無怨無悔!(有興趣可以參照我之前的平測文章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5&t=5506689 )
大家都說IOS續航力很神,實際上實測出來的數據真的都沒法說明這句話!結論並非是他是錯的,而是在許多條件下,測出來的數據和結果偏差非常大!

IOS和Android系統調校邏輯有很大的差別,但若要論差異,前三大因素所造成的影響就已經是非常複雜了!就連原廠都無法直接單靠幾個條件就能推測評估結果,實測才是最真實的!


真實實測:
以下是我用這三台機子在一些不同條件下測試的數據每次使用都沒有很長,但整體也測試了快兩個禮拜才盡量都測完!每次都要先充飽電在去跑,不得不讓我罵一下,ipad 充電真的有夠慢!
基礎設定:Wifi 藍芽全部都開啟,Tab S6還多開啟GPS(ipad wifi和Slate沒有GPS),全部都裝上個字可以使用的Line APP,並全都是登錄同一個帳號。

條件1. 用Youtube撥放MV音樂清單影片
MV音樂清單影片
計時30分都用瀏覽器開桌面板Youtube,並調整成暗模式 (Ipad是用Safari),音量都調到約20%,隨時在電腦前注意,有廣告就跳過,每次重測,都會在排序中找一個影片,讓三台都固定好同一個並且從0分0秒開始。
PS:也想過隨便挑一個常一點的影片,但這裡測試機種有AMOLED和IPS等不同特性的螢幕,有些影片挑不好,續航力評估就會偏離的非常大!所以我和朋友就乾脆勞心勞力點去關廣告,多跑幾次,讓各種影片,有常亮的有黑多的各類,盡量隨機卻混雜在評測系統裡。

因為亮度只有Pixel Slate 12吋和ipad Pro 2018 11吋同為600nit,Tab S6 10.5吋是500nit,所以我先用100%亮度都跑一次,然後再盡量調到同亮度(600nit調到83%就約500nit接近),在跑一次。
以下就是目前測試的結果!



影片撥放是最不消耗CPU使用率的,統一使用瀏覽器以做公平條件!

Tab S6和ipad Pro耗電差距差不多,同亮度級距,時間拉長的話,以平均%/30min當一個單位在往上倍數,一整天下來差距才會比較明顯,但30分只差0.4%,8個小時也才差不到6%。
Pixel Slate是比較意外的,在影音撥放的這段測試其實跟另2台是同級,但時間再拉長的話,這裡先破梗,那差距若搭配待機的基礎耗損,會更加非常明顯!

條件2. 玩遊戲:
(亮度調到約同級)


(亮度都調到最亮再跑)

以上基本只各測試一次,就數據比線上來看,差距已具有判斷意義!
其他遊戲不多側了
其實長期使用下來,ipad pro玩遊戲還蠻耗電的,但相比過往機種,這表現仍然名列前茅。
玩遊戲是比較燒CPU GPU的,倘若畫面條最亮,這差距拉得更明顯。
PS:崩壞3rd和FGO都有跑,但都是在側遊戲穩定度,當時根本忘了去觀察耗電起點,所以這裡就作罷!


待機:
Wifi 網路照開,Line照樣背景執行
精彩的來了


數據結論:
iOS系統在待機續航力真的不錯,使用時表現水準也可驅可點,IOS在手機端通常都是較低的電量對上Android旗艦機,但屢屢持平,有時還會更好一些,可以判斷IOS在耗電規劃上真的下足了不錯的功夫。

待機上Pixel Slate由於是筆電,待機僅關螢幕的模式是可以保有網路連線和背景運作的,但耗電量可真不是蓋的,畢竟系統層級是並非行動平台,而在深度休眠的模式下很省電,只是沒法網路連線背景處理,對筆電來說其實打開在連網路到也稀鬆平常的。
因此這個大家就參考就好,至少在相等其他系統(Win Mac),CB OS還是很省電的地位!

ipad在待機上因為被背景APP都被關閉了,除了一些更新和訊息通道,幾乎都是在休眠狀態,待機真的蠻神的,沒話說;但一開始使用,該耗電的,該消耗的通通都來,論究硬體,其實這些耗電都算合理,也很符合官方數據,但這點跟Android系統的Tab S6反倒沒有甚麼優勢,只能說硬件如其實,但沒有驚豔之處!

另外很多評測都會拉低亮度50%,或者調到固定尼特值(200nit),但這些實測很難當作平常使用的狀態,因為亮度跟耗電並非同等級距,例如600nit1 小時的消耗並非等於3倍的200nit 1小時消耗,實際上會更高,一般在戶外大多人都至少80%以上的亮度,那種耗電情況就是另外一回事。
但若是各機種之間同樣模式比較的話,各自的優勢和劣勢都會差不多,不會因為這些條件不同而被翻轉結果。

以下就是比較個人體驗的情況,上述都是單一條件各自呈現,正常使用還會包含看網頁,打文書資料,玩小遊戲或追劇。
平常使用五都會盡量插著電來保護這類產品的電池壽命,但為了測試,刻意全程不充電來用。
PS:我個人不愛在行動裝置上玩遊戲,頂多馬力歐或馬力歐賽車,娛樂用途大多看書,看漫畫,追個愛奇藝和Netflix。

以我長期使用的狀態,先扣除在文書功能上還有不少缺陷:
上班狀態:通常一天早上7點出門,下班5點接小孩,上班時間開會會用,平常少用,回家在一路用到7點
Pixel Slate:大概還有55~60%附近,若比較早期使用Win10筆電的機種,大概下午3點就沒電了。
ipad pro 2018:以此模式,一天下來還會有73~80不等%
Tab S6:大約70~75%

出差狀態:大約都是9點高鐵北上開會,下午3點回來,到晚上7點,做車期間會看片,由於手機網路分享是一直開著,三台都會使用定位功能
Pixel Slate:大概還有35~45%附近,若比較早期使用Win10筆電的機種,大概下午3點就沒電了。
ipad pro 2018:約有64~69%不等 (不用時待機很省,一用耗電頗兇)
Tab S6:大約65~66% (這段時間只遇到三次出差)

附帶一提,在做這些測試花了我總共三個禮拜,由於我本來就很熟Android平板,所以一拿到安裝好我的資料後立刻就開始測試!
期間也拉著我朋友一起幫忙,然後,我們兩個測試到快瘋掉了,除了置放待機的條件,這這段時間輪流測試,然後每每一個階段結束要回頭充飽電,ipad那緩慢的充電時在是讓我們兩個一直在罵髒話(當然,一般使用者不會遇到麼這麼煩的情況)。

然後狂抱怨這三台翻覆動作的最後,他吐一句:這幾台續航力都有夠久,測試這個有意義嗎?我就不相信還有誰比他們這幾台還要久...

這句話老實說,把上面一竿子測試都作廢了,但也確實是最真實的使用狀態~~~

但是我隔天就丟了一台華為M5 8.4吋給他六日回去玩,要他別充電,結果禮拜一回來,還有85%,然後他總使用時數在電池紀錄超過12小時......(沒玩遊戲,純看網頁,追劇看youtube)

我必須說,雖然華為被美國追殺,華為M5 8.4這台效能也沒到這些機種那麼強,但續航力綜合王者,目前真的很神的我只看過這台阿!!

2020.02.10更新
說ipad pro 11吋 IOS13.3.1穩定版已經兩個禮拜以上,待機變糟糕了!
禮拜五下午3點100%關螢幕,到禮拜一早上10點,期間都沒使用,結果只剩下62%
反觀Tab S6一模一樣的待機模式還同時放著(都好都忘了帶並放在公司),還有75%,反倒現在待機和續航都被Tab S6給超越了!
iPadOS怎麼越改越爛=.=,現在連待機神話也沒了!
第6項:120hz的畫面更新率有用嗎?玩遊戲體驗如何?
很多人都很崇拜120hz畫面更新率,他真的有用嗎?
網路上很多人都會扯一些甚麼遊戲動作運算,甚麼下一個動作呈現的速度甚麼的,然後無限推崇IOS,當然,iphone有他的強項,網路上不少深度評比實測也有人做對比的,這裡我就不多闡述,因為這不是重點。

那iphone遊戲比較穩?Android比較慢?基本上是錯的,錯在遊戲APP誰優化的好,誰就好,線下大多數APP兩邊跑起來都很穩,拿崩壞3rd來說,我手上的Pixel 3 xl跑起來跟XS MAX跑起來,都很順,可是若是使用時間一長,兩支手機都會發生熱的問題導致畫面lag,在我看起來兩邊以點不順,可能手機螢幕太小熱不佳;換到ipad對比Tab S6的時候,平板過熱一樣會發生動作品質畫面下降的問題,但都比手機穩定也耐久多了,ipad的效能畫質耗損相比之下沒有Tab S6嚴重。
這些結論在各大評測裏頭都可以找到相符的方向。

手機端可能差異不大,但這個扣除過熱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120hz畫面有用嗎?
首先,只要系統有寫好,遊戲有寫好,畫面就穩定。
那什麼是畫面穩定?說穿了,就是GPS運行產生的每秒偵數FPS(frames per second)!

一般電影是24.5FPS起跳,人眼補差會造成動態,讓你看起來像是會動的,遊戲機以此基礎,到現在逐步開發到60FPS,現在最大的也是到4K60P的要求,除了是顯卡能力還有空間之外,45FPS以上動態就足夠了,但仍可判斷出畫面漏格,60FPS則是更進一步的把動態成像補足到一般肉眼幾乎最舒服的地步。
畫面更新率hz,是指顯示器畫面每秒變化的頻率,以常用的GPU輸出單位的60FPS換算,剛好差不多就是59.999...hz,這也是每個螢幕的基礎設置,包含電腦螢幕和手機,平板!(有些螢幕會給你略為操頻便近乎整數60hz)

一般我們所在用3C顯示畫面,硬體都是59.9hz為主(電子紙產品例外,會較低),電競螢幕才開始120 144 165 240hz問世(還有過渡期產品75hz),因此各類GPU都以這個目標輸出FPS,包含UI介面,遊戲偵數等等,所以你畫面要穩定,45FPS就足以讓你有不錯的動畫感,有動作細節的話,60FPS是基準值。

一般影片,電影追劇,除非未來有特殊規格,否則目前通通都是最多60fps,電影有些還會更低到25fps

我很愛玩電腦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也稱作FPS,First Person Shooter),所以對電腦FPS很注重高偵率,但FPS不是越高越好,hz螢幕也不是越高越好。

螢幕更新率hz越高,畫面閃爍頻率就越高,越傷眼,但自然界的動態,按照電腦邏輯去解釋,可以說無限FPS和無限hz,人眼是會適應的,拳擊手的動態視力就是這麼一回事,人眼捕捉到越多訊息,動態差異就越能分辨。
一般120hz算是近來比較能接受,且普級的螢幕規格,電競選手本身也不是一開始就習慣240hz的畫面,也是靠慢慢適應而來。

這下問題來了,今天若是60hz的螢幕,對應上系統呈現超過60fps的畫面,會如何?
一堆人在網路上扯說就遊戲跑300fps都不是問題等鬼話,你跑出來,電腦就會幫你自動先縮減,否則,你整個畫面都會呈現果凍狀的撕裂感!
一般來說,80fps對應到60hz,大致上還不太會有太多問題,可是若飄到100fps,你畫面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果凍撕裂感,很多人早期以為是lag,進一步調低畫質拉高FPS,結果越條越嚴重,這就是原因!
為了解決這問題,目前同步畫面跟新率和GPU FPS運算的技術有
1.垂直同步。
2.遊戲端自由調整縮減FPS的張數來達到穩定。
3. AMD和Nvidia家出的大同小異的協同調整技術,Freesync和G Sync。

各自都會造成一些畫面反應的折損,其中最嚴重的是垂直同步,輸出後在砍FPS的概念,畫面雖變穩定,但卻反倒造成遊戲內動態延遲。
第3個是PC遊戲專屬,手機系統我目前看到最多就前2個方式。

ipad pro 2018我在用的時候,可以去設定從120hz縮減成60hz,但畫面總是不習慣,但去摸iphone和Pixel 3就還好,我弟的初代ipad pro 12.9 僅60hz,用起來有很穩,救我的ipad pro 2018在60hz時某些動態會有點延遲,我個人在猜這是不是在這邊ipad使用的是第1個方式?
反正120hz確實體驗優於60hz,我也懶得追查直上120hz就是了。

問題來了,接下來只能自己推估(可惜的是IOS上面現在沒有工具可以偵測即時FPS),但各位請仔細觀察看看,在UI介面,多工滑動等情況下,那畫面感確實優於其他60hz的機種,但是沒意外,蘋果用動態進行式的調整方式來作呈現,我個人感覺在系統UI上是80~90fps附近,因為跟我之前玩過的Oneplus 7 pro 90hz螢幕差不多耶!但跟我電腦桌機端120hz的畫面感,仍有不足。
好,確實UI有超過60hz的需求,這騙不了人,但似乎並非一直都是最高120FPS輸出,可能是為了省電也說不定,畢竟是很耗GPU效能的。

那遊戲呢?
上面我測試的遊戲馬力歐跑酷、馬力歐賽車,PUBG M,FortNite,現在再加崩壞3rd,似乎這些,最低都被遊戲廠商限制在60FPS輸出,因為在動態感,我對比Pixel 3 xl和iphone XS Max,還有本篇主軸Tab S6和Ipad pro 2018,動態上完全沒有差別啊!
FortNite是限制最高60FPS,PUBG M由於系統負荷太高,複雜場景,兩大平板都會掉偵到45fps附近,但這應該是遊戲問題比較多。

理論上高120FPS的輸出,可以補足60FPS不少動作畫面的片段,但實際上這些遊戲似乎都被限制輸出為60FPS,反觀除了遊戲穩定度之外,這些遊戲目前我無法體驗到120hz的優勢的!

所以你只要找有支援的遊戲,目前我看到好像有的,是FGO,這塊2D畫面較多的,似乎沒有被限制,但感覺也差不多是90fps,在ipad pro上120hz表現是真的有比60hz的Tab S6好點,但沒有差很多。

沒意外這些都應該是要遊戲傷開始支援,偏偏網路上不好找,也不好看到標示給ipad 120hz支援的遊戲品項,只能自己測試了。
最近剛好有個新聞,針對ROG II的120hz手遊列表,各位可以參考一下
https://www.androidpolice.com/2019/09/27/asus-rog-phone-ii-120-fps-hz-games/
理論上對照去找ipad應該都可以對應到120hz才對!


結論,120hz在系統UI確實有效,但個人感覺不到120fps,大多遊戲APP還未支援,要慢慢測試。
120hz確實有意義,但限下主流遊戲機都還是60fps,大多數手遊品質連遊戲機的邊都摸不到,還有不少根本還未支援,你若要玩遊戲,目前建議不用強求120hz,就算是ipad 60hz,表現也相當好。

以下就無關是否120hz了!
我有看到有版友在細分甚麼遊戲中施放技能,計算那個釋放出時間要算幾千張畫面,然後甚麼連貫性的延遲,最後壓一個結論,說啥iphone這邊沒問題,Android這邊就算到了120hz手機還是有問題的,這些謬論全部,都是錯的!
目前為止我仔細追問過,會說出這種結論的都是根本沒摸過當代Android,甚至僅使用過中低階,好幾代前的印象,這些通常也會訴說著幾年後Android就會比較lag的話語,我到現在看到會說這些言論的人,幾乎沒看到真正長期使用當主力機過的案例!
真是詭異,全憑空想像還說出這些話的人還真的不少!?

遊戲運算每個動作要如何全看遊戲開方商的功力,以及對各平台的優化,那些全部都是誤導。我用過S845對上A11,也拿這次機種S855對上A12X,崩壞3rd和FGO這類遊戲,施放技能從沒頓過,要說頓,就是過熱時,但兩隻遇熱都會一起頓,手機上差不多,就看各自控溫功力,在平板上目前還沒甚麼注意到那散熱的怪問題,很少出現高溫。
由於現在可以顯示給你看FPS的遊戲不多,且大多都限制60FPS上限,那這樣要評估的話就比需去觀察他的平均FPS表現。
拿我剛提的兩塊遊戲來說好了,崩壞3rd和FGO在這兩台平板上表現都很穩定,平均應該都可以在60fps,最低不會低於50fps,至於說會頓,就是當下那個動作fps不足造成的,除了遊戲商優化問題,大多都是性能不足,若雙邊都對這塊遊戲具有充足的性能,那畫面呈現和表現都會是一樣的,要說那施放技能會頓之類的,根本就是瞎說!直接看FPS。
PUBG M我個人體驗上,多場景的時候ipad pro會穩一點,但我感覺這遊戲對ipad優化不太穩,常常會不時來個lag的頻率,或略為偏高於Tab S6,原因不明!
FortNite的話,就是整體剛好倒過來的案例,ipad優化的好,過程中遇到人多和建物多的時候一樣會有噸一夏,FPS大概都會降到45FPS,但平均感覺應該都會在55FPS以上;在Android的Tab S6,除了畫面真的很粗糙之外,比ipad更容易遇到45fps掉禎的情況!
S855的能力絕對不只有這種顆粒感水準,很多遊戲跑起來都可以很精美(FFXV口袋版),因此推估和FortNite是為了Android眾多中低階市場而去設計的,好推廣用戶(裏頭畫質調整有跟沒有根本沒差,就差在背景建物的呈現細緻度和多寡)。

PUBG M和FortNite是目前比較吃力的大逃殺自由地圖遊戲,目前就算A12X,餵給這兩塊遊戲仍還無法充足運轉(電腦版對這兩塊遊戲的險卡需求也非朝嚴苛),120FPS大概是暫時不用考慮了。
另外有看到之前蘋果發表會號稱A12X顯示能力有追到Xbox One S,在我實際體驗下,畢竟是宣傳,真的聽聽就好,至少還沒看到”接近同等級”的遊戲出現。

其他遊戲大致上來說,兩邊都很穩,但長期使用下來硬要說的話,很多遊戲優化都偏向ipad略好點,體驗上ipad pro就經驗來說,體驗確實穩一點。
若你非常注重遊戲體驗,若你想玩的熱門遊戲在ipad上有出,那就買ipad就對了!,不用考慮!
但若要玩PSP或BGA模擬器類的遊戲,就買Android就是了不少設計都以直接內包模擬器架構的apk了,反正跑的也很順,資源找起來也比ipad方便。

但不管如何,我個人建議玩遊戲,還是回歸電腦和遊戲機吧!手遊遊戲的品質離他們實在太遠了!
長久下來,PUBG和FortNite我還是回歸PC版,否些遊戲乾脆用PC裝Android模擬器開,這樣還可避免過熱,還可以穩定FPS輸出(電腦配備好就甚麼都好)
第7項:多工APP和小視窗,輕文書生產比較(含滑鼠鍵盤現況)
在三台裝置優缺點比較那裡,我都有放上影片,各位可以再去複習一下,這裡部分討論會跟上面的APP體驗會重疊。
Pixel Slate:
Chromebook系統內包原生Android,很多人搞不清楚,先申明,他不是整個硬體虛擬一套給你的那種模擬器,這個效衰減極度嚴重,他所走的多重Linux共用kernel的Container方式,讓Android APP可以直接呼叫kernel調出代碼資源來使用,屬於原生支援的架構(不過intel CPU跑Android x86仍需要轉譯,有興趣可以看我之前另一篇文章的回文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5&t=5667167&p=6#74894166
,內有各階硬體跑Android平分軟體的描述階級,倘若是用PC那種Android模擬器,效能衰減可能會超過一倍。
這台是文書筆電出發的系統,輸入法邏輯差不多跟微軟新注音一樣,熱鍵稍微有變,中英混打的話要助印必須先送出文字,這點需要練習一下,但不難上手!
他有平板用的介面,也相容一般桌面板多重小視窗縮放模式,在Google這幾年的努力下,Android APP大多數都以更新並且都擁有自適應視窗大小的功能,在桌機模式上,他可以重疊顯示,同一個文件APP多重開始來做比對,也可以做分割視窗!




另一個重點,就是整個系統是手指觸控,觸控筆,滑鼠鍵盤等三種輸入方式在系統底層定義上就是分開的,他可以像PC/MAC一樣直接用滑鼠圈選,連大多數Android APP於論壇,或新聞類型的,也都支援滑鼠直接圈選,微軟Office Android APP的word不但也如此,更支援圖片的複製貼上鍵盤指令!不需要另歪導入,方便很多。
Android 文書APP系列效能,其實是比桌機版慢的,你已可以選擇用Chrome瀏覽器開啟線上文書系統(Google文書,微軟office online),這樣你可以體會到桌面板效能,但這些都沒有辦法使用MS office巨集,事實上今天三個系統都沒辦法使用巨集的功能。
這些文書工具都可以線上,或離線編輯,要離線文件除了本身就支援外,也可以透過APP來設定同步資料夾(例如:DriveSync或OneSync),可以整顆雲端硬碟也可以特定資料夾,除了Google Drive,也可以支援各類雲端硬碟,如OneDrive。
在文書上是堪比筆電,Chrome web APP也支援把某些網頁版功能偽裝的APP,甚至某些Google服務可以真的以Chrome架構為主體變成真正離線具有通知功能的真正 APP (視訊通話DUO,簡訊,Google項目,Chrome畫布)

Chromebook在Android APP大致上運作穩定,可是他是一個系統保了兩個linux(一個CB一個Android x86)共同運作同一個kernel,雖然效能遠比PC跑android模擬器強太多,但這共同雙系統造成的系統負擔不小,跑起來整體仍然是沒有單純Android系統穩,有時還是會略為不順,但至今表現已經非常良好,整體筆電起家,該有的平板就夠也包進去了,整合完善,優化還有空間就是了。

PS:Chromebook在Android APP這邊,雖然開起來跟手機其實差不多快,相比Chrome web app這種桌面級的仍然是具有效能差。



Tab S6:
配上當代的S855高興能Android平板,在文書上體驗相比之前Android平版概念又更上一層樓,一樣具有平板模式和類桌面模式Dex。
平板模式下,輸入法選擇比較自由,觸控介面我推薦Gboard,接上鍵盤的話,我推gcin輸入法,他邏輯跟微軟新注音一樣,熱鍵稍微不同,但整體非常好用快速,中英混打甚至比Chromebook還要好用,但可惜他只能在平板模式使用。Tab S6在這模式頂多左右雙視窗,僅只有少數三星APP可以支援浮動視窗,但大致上也很好用(浮動筆記,浮動翻譯),筆的預設捷徑功能不少。
在Dex模式下,就幾乎大多數APP都能更拖拉調整視窗,甚至Google文書還能多開同步對比使用。

雲端硬碟掛載支援各路檔案管理APP,配套非常完善。
只是Dex模式下會略為耗電,畢竟是多重展示視窗,解析度也強制為FHD,但大致上體驗很不錯。
只是我真的要罵一下三星輸入法,Dex模式強制只能使用他的輸入法,注音輸入有夠難用,文字選好輸入竟然是用space,整個他X的反人類啊!我花了非常多時間才去習慣他!
滑鼠框選這裡就比較可惜,只支援極少數APP列如Chrome瀏覽器,很多連自家APP都還是得依賴觸控常壓的手指方式,稍嫌可惜了點,但若要臨時拉網路資料做簡報,到還不錯,雖然不能圖片複製立即貼上,但文字複製貼上的熱鍵是可以用的。
整體很接近筆電體驗,但仍有進步空間!



ipad pro 11吋 2018:
ipadOS13終於不再是放大版的iphone了,雖然桌面依然是被限制的,只是可以多呈現那排小工具,整體來說都是一個進步。
但我先抱怨一下,ios13開始,有很多手勢要重新學習,真的在這方面需要花比較多時間重新適應,對使用者真的不太友善。

滑動置前的小工具不錯用,但會犧牲掉來可以清送使用雙螢幕的流程,現在還有很多APP必須等待更新。
呈上,雖然不錯用,但很多時候不見得實用,雖然Safari可以類似桌面多開,還可以多任務顯示在多工清單,但大多數時候瀏覽網頁,與其開一個小視窗,還不如另開分頁,或是乾脆雙視窗。

目前滑動置前的新功能,部分APP可以與雙視窗同步使用,但應用還是偏少,比較恰當的,大概都還是隨手筆記類型的APP、日歷,提醒APP,頂多偶爾在多開一個瀏覽器,平常當文書工作的時候才會用到這類,當你手持平版,除非是展示,大多都還是娛樂為主,這類功能用到的機率也就更少了(有時頗礙事的)
我也過line,但頂多簡單看留言,真要大量討論的時候,我還是會比較喜歡拉到全螢幕或雙視窗,因為這浮動視窗不能自由挪動位置和縮放,他也只能左右排 (有時多工任務清掉,你會忘了背景還是會有他存在,然後開了一堆多耗電)
輸入法接上鍵盤,只能用蘋果的輸入法,或是花錢買超注音(但用起來差不多,可以不用浪費錢), 免強比三星注音輸入法好一點 (至少文字送出是enter),中英混打還是有不少麻煩的地方,鍵盤配置也不太同,但按對按鈕,快速熱鍵都是會通的。

文書部分,他終於支援的滑鼠幫了很大的忙,以前做簡報,用ipad你非常想死,光是手指在螢幕上長壓,還會有時按錯框選,你就不知道耗掉多少時間了,現在滑鼠終於可以不用那麼頻繁動手腕了,也不用擔心去晃動到螢幕造成觸摸偏差。
但必須憑良心說,整體還是難用!
他只是相比之前想死,變成免強順手些,雖然至少能用,最大問題卻還是他沒辦法像筆電一樣使用滑鼠直接框選,當你有大量文檔要編輯的時候,整體操作還是極度不方便,更不用提你還得習慣那非常怪異的滑鼠指標,很多工具弄起來整體還是非常繁瑣。

檔案管理是另一個文書生產力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個版本終於開了外接隨身碟的功能,但目前仍舊屬於半殘階段!幾點如下:
1. 外接裝置傳檔傳輸,仍沒有進度條,一個不注意還會傳輸失敗。
2. 外部硬碟能讀不能寫,大多能看的都是得使用ipad系統原廠的預設程式,word文件或影音撥放都不能指定預設誰開啟,你可以用”導入”再指定到你要用的APP,但這動作跟存進到ipad沒兩樣,唯一差別就是離開後,他會幫你砍掉內部的檔案(但也有失敗的經驗,還是要手動去看看)
3. 我今天有一個專案資料夾,裏頭有word excel和powerpoint三類文書檔,也同時有允和影片檔,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我丟進ipad內,結果除了文書檔可以指定用甚麼APP開啟外,mp3無法再音樂或是任何播放系統形成清單,影片也是,單獨點開也還是ipad預設原廠程式。
除非你抓類似VLC萬能撥放器的,他會在檔案管理APP開一個資料夾,你把你要的影音檔丟進去,這才得以使用,但專案資料夾變成檔案到處分散,無法有效地進行管理!
4. 呈上,mp3只能用itune才能正常導入,沒有全局性的媒體掃描機制。
5.檔案管理器雖然能附掛其他家的雲端硬碟,但是沒有任何辦法可以使用離線文件,一旦沒網路,沒有預先抓下來就甚麼都沒了,之後還要記得上傳回去。
6. 檔案管理APP的呈現,只能看名稱,無法選擇類型排序,也不能有任何排序方法做篩選。

目前大概只有icloud可以做類似工作,但變成你要有個主電腦,並設定讓這幾個雲端硬碟在主電腦這邊同步,有時邏輯一設定錯誤,你的雲端硬碟每個都會哀嚎,到處都會是重複性文件。

嚴格說起來,ipados13只是終於能站在文書生產力的起步,但相比另外兩大系統,欠缺的滑鼠的改進,最大的就是檔案管理機制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Pixel Slate算是最佳文書生產力代表,其次三星Tab S6,最後才是ipad pro。
可是今天若是繪圖注重的話,ipad pro和Tab S6是首選,論筆觸感應,我會稍微在ipad po上多一丁點票!
第8項:綜合性總結,可否當做獨立的主要裝置。
雖然今年五月時,各大媒體一直在傳的Google要退出平板,這新聞大多都被媒體過度報導到偏了,原文真正內容是Google自己不做,但軟體上持續推行Chromebook OS平板支援和優化,同時與合作廠商一同合作在繼續推出平板產品,只是不再會有”純平版”的計畫,之後推出的一定都會是平板翻轉式,平版鍵盤分離式的CB硬體。

綜觀目前為止,先扣除替代性應用的問題(桌面板MS office和巨集),若大致中度文書的話,Pixel Slate無疑是勝任的,檔案管理具有極佳自由化,還可以搭配各式Android APP來輔助使用,整體來說,管理方便,需要更加特別的工作就遠端連回主電腦,但大多數文書,甚至娛樂都可以在這台上運行,有觸控平版體驗,續航力也高於相等硬體的Win10筆電體驗,廢熱感還要少,用到現在若是要去北上到公家機關開會,我還是優先選擇這台!

當然玩遊戲不是他擅長的,但相比有比Win store有更多可用APP和穩定的品質,整體在綜合型應用上非常好用。

Tab S6的話就要看了,若上面那台CB臨時不在,要北上出差我才會選這台(Win筆電能不帶就不帶,續航力問題是一個,重量問題也是一個),大致上要處理文件,自由管理檔案,當作獨立運行的裝置也算勝任,就式文件編輯的時候,沒有滑鼠框選稍微慢一點。
要娛樂追劇非常好,玩遊戲也很優。

至於ipad pro嘛!優異的遊戲機,娛樂機第一名,追劇我偏愛Tab S6那色彩飽和我個人比較愛鮮豔的,但要文書體驗,恩......
還是先放一邊吧!
檔案管理不方便,各系統接軌繁瑣很多,但真的要用也是可行,只是你會看到主管一直等你傳檔,冷眼殺氣!...........
若北上開會,我會帶Win筆電,寧可又重又厚外加行動電源,也不要當場展示投影片的時候到處出錯。
ipad pro玩遊戲沒話說,臨時要出遠門,只是用line回文類的需求,我會帶他,不過現在比他更輕的Tab S6變成我首選,重點是輕,續航力一樣很猛!

真要做一些工作,我還是有太多工作無法在ipad pro完成,真要當獨立運行的裝置的話,目前他還真沒辦法。
倘若我需要出差1個月的情況,另外兩台我大致上都可以獨力帶出去不用帶win筆電,但ipad Pro實在還有太多改良的空間!

我個人是比較偏愛PC遊戲啦!所以在平版上使用遊戲的時間很低很低,雖然ipad玩遊戲很穩沒話說,使用上多工處理和過場動畫的連貫滑順感,體驗真的都非常良好!但是他對於跨足輕文書的需求用戶,還有很多沒有到位。

各位選擇是自由的,不管這篇呈現的結果是如何,這天底下就沒有完美的裝置出現,ios檔案管理和滑鼠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了,終於才冒出幾個改進,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能把這些基礎功能補齊。

論究單純APP開啟速度和順暢度,只負擔一個系統的iPad pro (A12x)和Tab S6 (S855)是同級的,贏過Pixel Slate不少,他 i7版的Android APP效能大約只到S845(Geekbench 4.0),還會有一些x86 APP相容性的問題;但若論桌面級Chrome瀏覽器體驗,經過實測那順暢度 Pixel Slate M3就足以對上甚至超越win10筆電i7-8550U的性能表現,遠拋iPad pro 和Tab S6。
(但論遊戲,不只穩定度,還有效能展示,iPad Pro 2018卻是三台最強的。)

單純討論ipad pro和Tab S6的話,我個人目前是偏愛後者,因為他一樣超順,系統自由度讓我可以稍微接軌一些工作上的所需,螢幕漂亮,又輕便,系統上文書生產力的相關功能對比ipadOS還要完善。
系統升級維護的話,雖然ipad升級沒話說,好處多多,但目前還很多功能需要補足。
而按照目前記錄,Tab S3也邁入第三年更新了,看來這方面Tab S6可以是3年保障,至少現階段文書方面功能算是相對齊全的!



最後,請大家互相尊重,不喜歡就別近來討論,但歡迎批評指教我說錯的地方。
選擇甚麼系統都有各自的考量,若是有人偏頗,刻意來亂,任何不理性的發言一律檢舉,持續胡鬧,我會毫不猶豫給他黑名單!

期待詳細內容
完成了

請勿爭吵
正想發文就有人先發了
我最近剛好都用過一些有筆的平板
Surface Pro 6
Ipad Pro 11 lte
Tab S6 lte
壹號本 Mix3
note10+

除了note10+
共同點都是有筆有鍵盤

樓主分析的很棒
但就如果要生產力的話
還是以Windows和Android比較方便
IOS在筆記及特定軟體的表現上會比較好
dx9901mk5 wrote:
完成了請勿爭吵...(恕刪)


好文,推一個


不過小弟想指正一下文章裡有關ipad OS內容有錯誤的地方:

1.檔案app裡的檔案是可以選擇用檔案類型或是檔案名稱方式排序的。(下拉到最頂端再往下拉)

2.檔案裡面的照片是可以不經由iTunes 移轉就可以轉到照片app裡的,影片也相同(選擇「分享」->「儲存影像」)。唯一不行的只有音樂檔,目前只有第三方音樂app可以



p.s:大大寫的文章實在太長了,等小弟慢慢拜讀完再分享心得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