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語義:不推崇賢能的人才,才能使人民不計較爭鬥。
「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語義:不特別重視稀有的貨物、寶貝等東西,才能使人民不爭奪偷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語義:不展示讓人特別渴望、喜愛的東西、事情,等等一切,才可以不使人民的心思產生困擾,這樣紛爭才會少一些。

孟子說:「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在春秋戰國時代,「老百姓」的地位跟「牲畜」的差別在於,牲畜可以吃、也可以死,老百姓不能吃,但是隨時可以死,人命是不值錢的。就筆者個人的體會,古之聖哲們,都有「眾生平等的想法」,帝王或一般百姓,大家都是人,其實一樣,都應該有吃、有喝、能平安生活與安養老死,快樂逍遙。但是,這個世界極度不公平,「血統」幾乎決定了一切,貧賤之人往往是被「殘殺」的那一方,「富貴」的人往往都是驕奢淫慾,而這個世界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運轉。「能夠就是應該,強權即是真理。」

悟道的「老子」,非常反對戰爭,「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而能讀書識字的,往往是上層階級的人,只要「統治者」能夠「少思寡慾」,對於其他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思想」,也是值得推廣的意見。但是,「哲學」這種東西,只能夠讀的人自己體會,至於人性裏面最「深層的欲望」能否改變,老子應該也很清楚。難啊!所以又有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語義:所以,聖人在治理天下的時候,是要簡化老百姓的心思,不要讓老百姓胡思亂想,讓他們的肚子吃飽,讓他們不該有的志向減弱,強化他們的身體筋骨。

道家,對於世間一切的「欲望」,都看的很輕。名利、富貴這些東西都是過往雲煙,只有「悟道」才是人生的正途。值得再次且「不斷強調」,老子、莊子都是「非常有學問」的人,他們絕對不是「什麼事情都不追求」、「什麼事情都不做」,他們的知識學問,勘比現代社會的「大學教授」等級。回過頭來,釋迦牟尼自己也是一樣,他對於人間的富貴也是看的很淡,所以他二十九歲出家,追求「真理」,三十五歲成道,宣揚佛法四十幾年。他們雖然對於「真理」的解釋有很多差異,但是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會於人世間的富貴名利」,都看的很淡。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語義:聖人們在治理國家時,總是要設法讓老百姓「無知」、「無欲」。要讓那些喜歡耍小聰明的人,不敢輕舉妄動。做事抱持著「無心而為」的法則,這樣子就可以治理好任何地方了。

「愚民政策」是許多人對於道家的抨擊。筆者是覺得「老子」本人也不覺得他的學說:「會讓天下人都認同與執行」。就像孔子自己也是一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是,他卻把自己覺得「最理想」的治理方式講述出來,我認為是:希望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只要每一個人都「少一點欲望」、「凡事都謙讓一點」,這個世界是不是就會好一點呢?

無為,是無心而為。就是不管好的、壞的發生,都不會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困擾。絕對不是什麼都不做。

再來,老子並沒有把「追求富貴與名利」的欲望給徹底否定,只是看得「很淡」,至少就筆者個人覺得,老子也絕對認同孔子說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文章關鍵字
第三章喔,先搭個便車。日後再自行開出我那81節的列車,呵呵。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詮釋︰

〈第三章 治理〉2018/01/21 游 浩

不尊崇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以致於百姓不能保有競爭力;不重視不易獲得的商品,讓百姓不成為盜匪;沒看見能夠產生欲念的事物,讓思想不紊亂。所以天子的治理,要空出百姓的思慮,充實百姓的內心深處,讓不夠堅強的百姓產生志氣,強化百姓的氣概。時時讓百姓沒有不同沒有欲念。讓一般人明白這些就不會鹵莽妄為。妄為沒有進行,就沒有不能治理。
我都在網上看傅佩榮教授講得課 很容易理解 老莊都有講我看了好幾遍 易中天 于丹 曾自強 教授也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