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感動我的篇章和字句

看到以下妹妹分享的臉書貼文。

突然想到大學做學生的時候,也要填寫教師評鑑,覺得當時寫評鑑,主要就是看課程主題是否感興趣,感興趣的主題,即使老師教的普通,我的評價也有基本分,不感興趣的主題,老師教得要明顯讓我覺得好,才會給不錯的評價。寫評鑑時也會冒出一個疑問,我有資格評價老師好壞嗎?覺得當時的自己看事情的角度很膚淺好嗎,也看不出老師用的是術還是心,或者何者為重。基本上就是很不客觀地以幼稚的心態在評鑑。

不過也有發現,其實多數老師很在意學生的評價,評鑑表收回去的時候,老師多會瞄內容,印象很深刻的是,上心理學課時寫的教師評鑑,心理學老師把收回去的一疊表格來來回回看了好多遍。喔!老師職業病上身了。

文章也給了我一個提醒,來和自己分享困擾的人,可能一輩子想要的就是發洩壓力和情緒,而不是想得到建議,就算得到建議了,也可能幾十年來就還只是聽而不會行動,然後繼續陷在同樣的困擾裡,然後繼續發洩,千萬不要妄想抱怨者受夠了,有的是改變的動力,會功力大增突飛猛進,文章說教育者的工作常常是無法知道成效的工作,身而為人,精神上的進步,好像也不是很容易,其中有太多環節要打通了。

岡田尊司在依戀障礙的相關書籍提到,傳統上一些純粹的心理學治療和認知方式之所以奏效,是因為患者本身屬於安全型依戀為多,對於他所觀察,佔了日本1/3人口,具有逃避型、焦慮型或各種混合型依戀障礙的人來說,這類治療效果卻往往不好,可能增加對方的無力感,就他自身經驗,此時反而須從人類基本的生物性著眼,效果會好上許多,譬如成為對方的安全堡壘,書中也提供成長過程中有種種依戀障礙的人,在找不到安全堡壘時,一些分別的自救和自我超越的方式。

我覺得他說的內容有很多適切和可以參考的部分。印象中,安全堡壘有一特點就是在對方需要時,能讓對方的情緒得到撫慰和產生安心感。不要威脅到對方的存在價值,也不要在對方無法進步時不耐煩,但在對方想獨立時要能夠放手,感覺上是挺聖母式的存在。小時成長經驗沒得到足夠安全感的人,常常日後彌補上挺花時間的。

譬如妹妹最近頻頻和我抱怨職場問題,內容和十幾年前她沒學身心靈和佛法時,生氣的點和處理方法幾乎很類似,她不喜歡別人把非份內的事丟到她頭上,也不喜歡別人不尊重她不為她著想或干涉她,這些是她常見的抱怨點,我好像也就是做好安全堡壘的角色就好,而不是告訴她可以用哪些學到的應對情緒的方法。告訴她怎麼做,就多次經驗來看,感覺效果很小,反而回到舊時習慣的聽她講關心她贊同她和不反駁她,更可以讓她心情平復。人好像只有在自己想改時才會改,很多時候發洩掉就足夠了。

另外,覺得貼文中,所想出的替代方案挺棒的。雖然可能只適用於真的對教學有熱情的老師。


FB貼文。

林從一

教學滿意度調查

我問了學校教務單位,有沒有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要求教師必須接受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有沒有現行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要求教師基本績效評量和升等必須納入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

教務單位調查後回報說:沒有。

那我們華梵將教師基本績效評量及升等與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掛勾的理由和原因是?

教務單位推論了一些可能原因,包括多年前教育部教卓計畫要求.....等。

我說:就我了解,教育部最多要求進行學生課程滿意度調查,不會要求將學生課程滿意度調查與教師基本績效評量及升等掛勾。

接著,我說出了我的看法:

1. 課程品質高不高,老師教得好不好,是制度、學校、系所、教師與學生共同決定的,由學生課後滿意度單方面決定並不科學。就算統計上是強相關的,但是此事關乎教師權利與名譽,我們需要比統計相關性更強的指標。

2. 在我們華梵,我們尊重老師,我們也認為師生關係不是服務員與顧客的關係,讓學生以滿意度調查的方式評價老師,既不尊重老師,也不符合華梵的師生倫理模式。

3. 沒有實質證據顯示,教學滿意度調查促進了多少課程品質,但老師和學生一樣,一樣在乎分數,一樣在乎評量結果,越來越多老師表示,當教學品質與討好學生無法兼顧時,他們內心的天秤會往討好學生那邊墜落。當然,討好學生不等於教好學生,雖然討好學生常常比教好學生容易。

4. 老師教學教得離譜、失格,透過各種管道,在學期結束前我們就會知道,知道就該積極了解、嚴肅處理,不需等到期末的學生課程滿意度調查。(這個時代,教師的失能或失格,不必等學期末的滿意度調查,在youtube和Dcard上早已瘋傳。)

基於這些理由,我請教務單位研議將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與教師基本績效評量與升等脫鉤,然後在相關會議中討論相關制度修正案。

接著,我請教務單位同時研議"替代方案":

1. 學生參與課程規劃與改進
學生上課意見滿意度調查的基本用意是將學生的課程經驗回饋給教師,以利教師調整課程。讓學生參與課程改進是一件很棒的事,應該做,而且要更積極地做,譬如讓學生一開始就參與課程的規劃,例如讓舊生回來一起討論課程修正,也可以透過每周的課程反思,讓學生的課程經驗更即時、更真實地回饋給教師。

2. 教師彼此觀課替代學生教學評量
沒有現行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要求教師必須接受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但是有法律要求教師必須教受評鑑,包括教學評鑑。法律到沒有規定教師評鑑要怎麼做,這給各校很大的自主空間,各校如何決定此事,形塑了各校的重要倫理風貌與教育風格。

我請教務單位研議,以同儕觀課的方式進行教師教學評量。每學期每位教師邀請一位同事、學校邀請一位同事,針對該教師的一門課(以新課優先)進行2次課堂觀課,課後與教師討論,然後撰寫觀課報告,觀課報告只交給教師本人與教務長,此報告的用途限制在兩個地方:教師本人課程改進參考,學校制度改進參考。

像這樣,一點一滴,大學慢慢形塑出教育典範和人文風格。

////////////////////////////////////

做為老師,一如為人父母,我們的任務常在我們自己不在場的時候完成。

對於重要的事,我們總是要問效果好不好,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成效評估、成效檢測一直是評價教育的一個重要面向,但是,我們也常常因此忘了價值不全然決定於成效。

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核心不在於知識的傳輸,而在於素養的陶成,但是知識的傳輸成效容易檢驗,素養的陶成效果卻大多只能顯於在遙遠的未來,說百年樹人不是沒道理的。我們雖然可以預估遙遠未來的成效,但預估與檢測畢竟不同。

教育者的工作常常是無法知道成效的工作,我們如何知道我們做得是對的或至少是有價值的?

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也是一個持續要問的問題,但請不要忘記,價值不全然決定於成效。

同時,做為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體認,我們的任務常在我們自己不在場的時候完成。如果你堅持你一定要在場看見你的教育成果,那麼你大概操之過急,沒掌握好教育與生命的重要節奏,也忽略了教育的重要內涵。

看不到任務完成的時候,作為老師如何知道或至少相信自己是做對了呢?我常常問自己。以下這篇舊文也是我思考此問題的方向之一。

//////////////////////

教育是堆沙堡
昨天在中研院聽林懷民先生的「退休演講」,最後他說:他的這些作品最後都會消失在時間之中,但是有些東西會留下來….

這讓我想起廖蕙玟老師的一個隱喻,趕緊記下來。

廖老師是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德國法學博士,每次上台北時間允許都會去公館幫兒子買青蛙撞奶的媽媽。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第一屆得主。

有些通識課程主題容易親近學生,例如人文方面的藝術鑑賞,科學方面的生命科學,有些通識課程主題則不易親近學生,例如人文方面的哲學人類學,科學方面的基礎理化。法律相關科目則是最不易親近學生的通識課程。

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第一屆遴選的決選時,大家來中正大學與廖老師和她的學生晤談。在報告中廖老師說到了一個「教育是堆沙堡」的隱喻。

在海灘上堆沙堡必須在潮起潮路之間,離海水太近,連基礎都會溶蝕,離海水太遠,不夠水潤讓沙子凝固結實,城堡也建不起來。在沙灘上堆沙堡,因此必須在潮起潮落之間,潮間的時間不長,需搶時間,在潮水還淹沒沙地、高潮未退時,就必須構思城堡、規劃藍圖。潮水一退,便開始堆沙堡。潮水漲起之前必須蓋好沙堡,所以要勤勞,而沙子容易剝落,容易形塑但卻脆弱,不經意就東掉一層、西垮一樓,必須細心,要有耐心。蓋沙堡真費心思。

終於蓋好了,心滿意足,然後海水再度漲起,淹沒沙堡,甚麼也沒留下來了。

如果你想緊接著再蓋沙堡,就必須在這次水退了之前再次構思新城堡藍圖,水退之後,再次開始堆沙堡,一抹沙、一抹沙耐心的往上堆,親手堆沙堡的沒有不全身沙子的。

終於蓋好了,心滿意足,然後海水再度漲起,淹沒沙堡,似乎甚麼也沒留下來了。但真的甚麼也沒留下嗎?

教育就像堆沙堡,開學前備課,然後學期開始,開始上課,學期結束,學生就離開了,一學期一學期不斷重複,這在專業課程如此,通識課程週期更短,學生的過客性質更重,沙堡現象更重。

教育就像堆沙堡,每次沙堡蓋好了,心滿意足,然後海水再度漲起,淹沒沙堡,似乎甚麼也沒留下來了。但真的甚麼也沒留下嗎?

教育的價值就是沙堡被海水淘走後還留下來的東西,被海水淘走的都不是重要的。而正是那些被海水淘走後留下的東西,讓老師們持續蓋沙堡。

廖老師是虔誠的基督徒,有形之物和無形之物兩者之間的分別,是重要的價值分別,而commitment(投身入世)、超越與希望是廖老師教育的核心理念。

//////////////////

教育是一個生命換生命的工作,教育是師生一起成長的歷程,教育成效呈現在師生生命共同的成長上。因此,縱然很難知道在遙遠的未來學生的生命因你改變了多少,但如果老師自己的生命經過這一波潮來潮往的洗刷後沒有成長、改變,那麼教育成效應該是不彰的。
Youtube突然跳出這部影片。

本來會想看,是因好奇FB上常看到的書法,繼程法師是怎麼寫出來的。

結果內容講了很多修行的心要。

講禪修怎麼與藝術和我們日常生活結合,也分享給大家。

FB貼文。

~隆波帕默尊者

如果訓練毗缽舍那達至純熟,
就算身體臥病在床,
心卻神清氣爽、了無牽掛,
不苦悶是因為看到「身體生病」是正常的。

隆波在三、四年以前得了癌症,
進行化療,每天被針扎很多次,
一會兒抽血,
一會兒檢查這裡,一會兒檢查那裡,
一會兒又做這裡、那裡的手術……
一整天身體疼痛不斷,
但是隆波的心毫不動搖。

看到身體疼痛,心僅僅是「知者」、「觀者」,
保持中立,沒有絲毫動搖,親身驗證過了。
做手術時,隆波靜靜地躺著,
看著身體被醫生切割,
自己作為「旁觀者」,身體時痛時不痛。
醫生會打麻藥,有時藥效減退或過了有效期,
就會感覺疼痛,但心不會膨脹、收縮,
它只是「觀者」,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訓練好了的心,
尤其是通過修習毗缽舍那洞見
身不是我、苦樂不是我、
善惡好壞也不是「我」,
心僅僅是「自然的感知」,不是「我」……
不論發生什麼,
心都如如不動,中立與寧靜。

有時醫生給隆波做完手術,
問:「做手術時,隆波您睡著了嗎?」
回答:「沒睡著」。
「那為什麼您一動不動、不叫喊、呻吟呢?」
隆波反問說:「難道要讓隆波鬼哭狼嚎嗎?」
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要哭喊啊?
隆波就只是看著身體不舒服,
身體正在接受醫生治療。

修行真的可以幫到我們。
如果我們做到這點最好了——
修習毗缽舍那,看到身不是「我」。
醫生不是對「我」做手術,
是對「膿瘡」做手術。

假設我們患有膿瘡,
醫生對膿瘡做手術,
而沒有對「我」做手術,
因此我們不必痛苦。

痛感不時生起,
也只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它也不是「我」,不是「我」痛,
「我」僅是觀者,會這樣感覺。

因此,當疼痛真的發生時,
看到它不是「我」,身不是「我」,
疼痛不是「我」,心如此寧靜與愜意。

隆波在醫院住了幾個月。
第一回,有四個多月沒離開過病房。
最多就是從一個房間被推到另一個房間,
去做各種檢查和手術,不斷地查驗全身。
除此之外,沒出過病房門,一直待在屋裡。

醫護人員問隆波:
「隆波生病這麼嚴重,
在醫院又待了這麼久,
寂寞嗎?無聊或厭煩嗎?」

隆波回答:
「厭煩屬於瞋。
待在哪裡就在那裡有快樂,
隆波不會厭煩的,
無論天涯海角都可以過得快快樂樂。」
以上這些可以通過修行而獲得,
而非經由祈禱求得。

比如我們焚香拜神,
祈求各路神明不要讓我們苦,不可能的。
生命與苦如影隨形,
因此,我們不用對著神明禱告祈求說
請幫助這個、護佑那個,
我們是透過認清自我的方式來自助。

2021年4月30日 摘錄自「自己的身心就是道場」





禪修法語|那位能觀的觀者,一定要是平常而普通的

隆波帕默尊者


佛陀教導契入純淨無染與解脫自在的核心原則是——「因為看到實相,才感到厭離;
因為厭離,才放下執著;
因為放下執著與抓取,才會解脫;
因為解脫了,才知道已經解脫了。」

而我們要想看到實相,
首要因素就是——那位能觀的觀者,
一定要是平常而普通的,
否則 就無法如其本來面目地看到所有一切的實相。

要想看到實相,
首先觀者必須正確,
觀者正確,
才能正確地看見那些境界或狀態,
也就是名法和色法,
最終我們才會領悟實相。

因此,要努力地提升自己,
讓心成為真正的觀者,
而不是思者、想者、演繹造作者。
最好的心,是平常心 。

不斷在思維的心不是「觀者」,
也不是「知者」。
「觀者」之心有許多稱謂,
最精准的就是「觀者」。

因為「毗鉢捨那」的意思就是「清楚地照見」,
如其本來面目地看見、徹見。
「鉢捨那」,就是指「看見」,
「毗」,是指「清晰地」,
合起來就是「清晰地看見」。

因此,我們的心一定要先變成「觀者」,
也就是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心一定要去達到這樣的狀態。

如果心不正常,
變成緊盯者或苦悶者,
那麼,觀什麼都是苦悶的,
連呼吸也是苦悶的。

比如,有些人修習觀呼吸的時候是苦悶的,
經行是苦悶的,
打坐也是苦悶的—— 做什麼都是苦悶的,
因為心已經不正常了。

所以,首先要訓練心,
讓它成為普通平常的心,
然後再去覺知所緣—— 組合成「我」的所有名法和色法。
要輕鬆自在地覺知,
如其本來面目地覺知,
不久就會看到身和心的實相——無常、苦、無我。

因此,別去改造心,
別讓心變得不正常。

~隆波帕默尊者
摘錄自《最好的心,是平常的心》




【禪定與智慧——應對苦的方式各不同】

如果有人還不會修習毗缽舍那,
隆波就教導他先修奢摩他。
修習毗缽舍那是指觀身、觀心,看到身心工作,
心是觀者,說明我們在修習毗缽舍那。

假如還不會分離蘊,
沒有「知者」,什麼都沒有,
發生意外出現疼痛了怎麼辦?
修不了毗缽舍那就修奢摩他。

比如去看牙醫。看過牙醫嗎?
找醫生看牙齒、清洗牙垢,
在整治時真是膽戰心驚,
醫生在我們嘴部作業會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有時非常疼痛。

如果我們修習奢摩他,
用禪定把心導引在大腳趾,
離嘴巴遠一點。

疼痛發生在嘴,我們把心轉移到大腳趾,
一旦心安安靜靜待在那裡,就會忘記嘴巴。
不管醫生做什麼,我們都不會受驚。
好長時間惶恐生起一次,疼痛才生起一次。

我們來個移心大法——轉換注意力,
這屬於奢摩他、禪定的範疇。
禪定就是讓心聚焦、浸泡在某一所緣。
比如,轉換注意力來到大腳趾,
或者腳痛就轉換注意力來到鼻子,
換地方就不痛了。
即使痛,也只是一丁點,
不會特別痛。

有必要,就可以這樣應用,
但最好是訓練毗缽舍那。
如果修習毗缽舍那,
就算禪定退失,心依然不動搖。

但如果使用奢摩他,
盯著大腳趾,聚焦、聚焦……
沒有力氣時,心會回到疼痛的牙齒,
牙醫正在整治牙齒,
那就無法自助,又痛了起來。

不過如果禪定很好,就不怎麼痛;
如果禪定退失,疼痛就會生起。

但毗缽舍那不是那番情形,
如果是毗缽舍那,
疼痛時看到身體疼痛,
不是「我」疼痛,
完全是天差地別。
身痛,不是「我」痛,
心不動搖,反而舒服自在。

以後萬一真的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
臨死時,看到身體要死了,不是「我」死,
而是身體將死,心不動搖,安住凸顯。

如果還未擺脫煩惱,
再次出生就會投生善道——
生而為人,會是很好的人,
或是生為天神、梵天等。

但如果心沈浸在苦裡,
比如身體要死了,
傷心就會投生惡道——
生而為鬼、阿修羅、地獄眾生;
或是死的時候,心走神,就會投生為畜生。

把心訓練好,
讓心安住成為「知者」、「觀者」,
臨終時也許能證悟道果、涅槃。

有好幾例就是生前還忙於世間瑣事,
臨終證悟的阿羅漢。
佛陀在世時,好幾位居士是臨終體證阿羅漢的。
身強力壯時沒有證悟,因為還沈迷在世間。
但在臨終時,訓練過的覺性、智慧,
訓練得很好的毗缽舍那就能幫上忙。

看到身體要死了,心是「觀者」,
最終心放下身,不再執著:
「死就死,不是『我』死,
心不是『我』,身也不是『我』」。
如此徹見,心不再執取、牽掛,
離苦而解脫,契入涅槃。

佛陀時代有幾位是這樣證悟的。
大家不用等到那時候,
他們之所以能在臨終證悟,
因為他們在活著身體強健時,
就像大家一樣在訓練了。

訓練覺知自己,
如身本來面目地知道身,
如心本來面目地知道心,
不斷地覺知。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4月30日 摘錄自「自己的身心就是道場」


FB貼文~

【清除煩惱的工具——智慧】
智慧是清除煩惱的工具,
覺性並不能真正清除煩惱,
禪定也不能真正清除煩惱,
禪定尤其容易淪為煩惱的工具,
但智慧——如實觀,能徹底地斷除煩惱。

比如:我們看到自己的心,
每一次有欲望生起,
每一次都有苦。

隨後進一步照見——
欲望生起僅是暫時的,
苦生起也僅是暫時的,
欲望生起無法阻止,
苦生起也無法阻止,
我們不斷地探究、不斷地照見「法」,
最終心就會保持中立。

快樂生起,心聰明了,
知道快樂是暫時的現象,
來了就走,無法緊抓不放;
痛苦生起,心聰明了,
知道痛苦亦是暫時的存在,
來了就走,驅趕也不會離去,
讓它長時駐留,也不會駐留,
全是隨著因緣的。

一旦心聰明了,照見——
快樂是無常、苦、無我的,
痛苦亦是無常、苦、無我的,
心就會保持中立。

當快樂生起時,以智慧保持中立,
知道快樂並不是恆常的,
想得到,得到之後也無法呵護,
心自然就不再對快樂感到飢餓。

當痛苦生起時,有智慧照見——
苦生起了,無法阻止,
驅趕也不會離去,
它不在我們的掌控範圍內,
這稱之為照見「無我」。

持續不斷地觀照,
最終它也會滅去,它是無常的。
心生起苦時,心不會掙扎,
因為知道——那僅是暫時的;
心生起快樂時,
心也不會掙扎、不會呵護,
因為知道——那也僅是暫時的。

看到了嗎?
一旦心有智慧,就會保持中立,
對苦樂、好壞皆保持中立,
苦樂、好壞全是平等的,
在三相(tilakkhaṇa)中全是平等的,
全是生了就滅。

若心照見這一點,
就會以智慧而保持中立。

快樂生起,不會迷失於滿意,
痛苦生起,也不會迷失於悲傷,
保持中立,所有一切皆隨順因緣,
而非隨順我們的心意。

一旦心保持中立了,
何事會發生?

心就不再掙扎、不再造作,
渴愛再也無法建構十二緣起之「有」。

渴愛(taṇhā),心沒有保持中立,
就會想要這個、想要那個。

一旦心有了智慧,
照見所有一切皆是暫時的,
苦樂在三相中是平等的,
好壞在三相中亦是平等的,
如是照見,心就會契入中立,
心對苦樂保持中立,
對好壞保持中立,
了知所有一切皆是隨順因緣,
而不是隨順我們的心意。

一旦心保持中立,心就不再掙扎,
心掙扎源於心沒有保持中立。

我們不斷地觀察和體會,
我們掙扎是因為喜歡此,討厭彼,
一直處於如此的狀況,
由於沒有保持中立,因此才會掙扎。

比如:生病了,我們不滿意病痛,
心就會掙扎,沒有寧靜、沒有快樂。

但若心照見所有一切皆是平等的,
心就不再掙扎,
心就會停止造作十二緣起之「有」。

因此,心保持中立,
以智慧保持中立,
此乃體證道果之大門。

當體證道果時,
心已經擺脫了十二緣起之「有」,
「有」即是心的掙扎與造作,
心掙扎與造作……
有欲望生起,心就會開始掙扎。

欲望即是「渴愛」、「執取」,
心的掙扎稱之為「有」,
有「有」,就會有「生」,
就會有「我」、「我的」,
於是就有了苦。

若我們足夠聰明,我們及時地知道,
所有現象全是平等的,
於是心就沒有渴愛,
心沒有渴愛,就不構建十二緣起之「有」,
不構建「有」,何事會發生?

心就會接觸超越「有」的現象,
也就是涅槃。

因此,沒有誰能命令讓心體證道果、涅槃,
已經闡述,心是「無我」的,
但心是可以訓練的,
訓練直至心聰明了,
照見所有一切全是平等的,
心就不再有欲望,
不再掙扎、不再造作,
就只是純純粹粹的感知,
那不僅僅是口頭禪。

「就只是知道」,即:
覺知之後,不再進一步造作,
這是自行出現的,
我們無法命令心不再造作。

一旦不再造作,
心就會擺脫十二緣起之「有」,
心就會接觸到涅槃。

涅槃是不造作的現象,稱之為「無為」,
涅槃擺脫了「漏煩惱」(āsava kilesa),
擺脫了煩惱的力量,
擺脫了對於蘊、界的執取,
稱之為「解脫」(vimutti)。

逐步地學習,
最終,心就可以契入純淨無染、解脫自在。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10月3日
















以下是我收到的法訊。分享。


明就仁波切開示五次《金剛經》精髓指引。免費公開課程。

授課時間為10月1日、2日、3日、9日、10日晚上19:15-21:00(香港/台北/北京時間)。

以下是ZOOM上課連結:
https://us02web.zoom.us/j/87949391123?pwd=bEtjcWlXV1RySnpkdXRPTWhoT1BSdz09

ZOOM ID:879 4939 1123
密碼:999000



今天是教師節,祝福有形和無形的老師,教師節快樂,謝謝你們給予我生命的光亮和啟發。

上佛法課時,時不時就會聽到以下這段話「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一開始聽是理念上的認同,也很感謝在課堂上學到了慈悲心,並且被慈悲地對待(夏天來到後,在上課時換位子,是因為發現原來的位置太受風扇眷顧了,儘管落地扇已被特別調整到往上吹,但不知是否旋轉力道太強,我總覺得後頸涼颼颼的)。

從理念上的認同「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到後來慢慢有所體會這段話實在是事實,似乎生命中的一切值遇都是在幫助我從貪嗔癡的煩惱中解放,從而體會到它。所以,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老師,謝謝諸老師。儘管駑鈍如我舊習深重,在許多事情上要心開意解,常常要南牆撞上好幾回,現在還時不時地又撞上去,幸好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性可解,只能說感恩。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以下這段話則是今天在FB看到的暮鼓晨鐘,覺得是很好的提醒。

這段話是密勒日巴對六度波羅密的開示。

開示中,我覺得忍辱挺難修的,一貫自己好像都是採取壓抑的方式,其實對身心健康不太好,今年上了明就仁波切針對情緒禪修的三天課程,其中的幾個重點,讓我好像有些撥雲見日。真的要很感謝。不只是忍辱,六度中的每一度,都可以往下挖得很深,深不可測。

然後覺得線上課程提供限時回播尤是好物,像我不知道是程度鈍鈍的,還是不熟悉的關係,也或者顛倒習慣了,對於這類課程,上課當下,我好像都只能接收到非常粗略的訊息,要看到第二或第三遍回播,才真的開始對課程內容的一些意涵有所體會,並且發現一些適合自己現況的部分。之前的幾次回播,和這幾天看情緒禪修回播有感。

密勒日巴尊者道歌精粹:

尊者對修持六波羅密多開示的道歌

頂禮具相上師足

財富猶如草頭露 故應離貪行布施

已獲暇滿人身時 如護雙目持淨戒

惡趣主因為嗔心 捨命亦應修忍辱

懈懶難成自他利 故應精勤修善業

散亂難解大乘義 故應專注修禪定

佛位非由尋覓得 故應深觀自性體

信心猶如秋季霧 易散難持應精進


妹妹今天一大早就敲我,分享他這幾天上金剛經,和他上個月報名開心禪三階的體會。

每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有些自己的發現,和未解的部分。

自己也覺得這種學習很有趣,也有些未解的部分。不過金剛經聽到目前也蠻受用的,好像可以減輕貪嗔癡的經典,聽了之後都會覺得挺受用的。可以減低日常生活中因貪嗔癡造成的不適感。

以下是妹妹的分享:








記錄一下。


2021年10月3日明就仁波切「金剛經」開示第三日開示摘要
開示:詠給 . 明就仁波切
中譯:噶瑪·巴滇(Karma Palden)

昨天我們一起修持了「世俗菩提心」的禪修,之後我們一再說到:「以空性為工具去發展菩提心」,最終「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就會變成無二無別。

那要如何來做這個禪修呢?

#透過空性發展慈悲,讓它無量、無所緣、無概念

我們都知道這個禪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做了這個禪修之後,我們的慈悲心就可以真正的變成「無量」的慈心和悲心,而且也會變成「無所緣」的、「無概念」的慈心和悲心——這是要通過空性禪修來達到的。

如果我們不結合空性去開展慈心和悲心,那這個慈心和悲心就會變成非常受到限制。

我們可以想一想,比如當我們去對朋友還有家人開展慈心和悲心的時候,會因為看到他們的痛苦,自己的心裡也會有痛苦,甚至我們的心裡還會產生壓力和抑鬱等等。當我們的心裡因為練習慈悲心而產生痛苦的時候,就沒辦法進一步去開展慈悲心。

換句話說,我們會被卡在那個地方。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執著,會限制我們的慈心和悲心進一步的展開。

如何從這種限制裡面解脫出來呢?換句話說,我們如何去超越這種限制呢?

我們需要將慈心和悲心的禪修,與空性禪修相結合起來。

現在如何結合這兩者呢?

#輪迴就像:拿榔頭,敲自己的頭!

就像之前提到的,其實並沒有痛苦,並沒有輪迴,是我們自己造作出自己的牢籠。

就像是,我們一隻手拿著榔頭,然後敲我們自己的頭。當你的頭痛了起來之後,你就會開始抱怨:「是誰在打我啊?榔頭是從哪裡來的?」然後你頭上又被自己敲了第二次,你又叫:「是誰?這已經是第二次了!」實際上打你的,是你自己的手!

就像這樣,其實輪迴、業、痛苦這些,都是幻象。

還記得「夢中的披薩」嗎?如果你做了一個噩夢,譬如說你在喜馬拉雅山裡面遇到了山崩,或者在森林裡面被老虎追趕。之前我們問過:「從噩夢解脫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是從老虎那裡逃走嗎?但老虎肯定跑得比你快。或者你會想:「是不是祈請佛菩薩就可以了呢?」但是,有的時候佛菩薩祂們會聽不到啊!如果這是由於你的業,這個痛苦也沒辦法一下子解除。

前面說「佛菩薩聽不到」是開玩笑的,實際上,佛菩薩不能一下子來改變我們的業果。

那最好的方案是什麼呢?

#認出夢,成為自己夢的主人

最好的方案,就是認出「這是一個夢」。

你認出夢之後,就可以在夢裡面對老虎說:「嗨!老虎!你可以過來來吃我!」但實際上那個時候老虎並不會來吃你。那個時候你就完全解脫了。當你認出夢的時候,你就成為自己夢的主人了。在夢裡面,你就可以飛,或者可以從火裡面走過去,因為成為夢的主人之後,夢裡的規則都可以由你自己來定,你就不會被夢的規則所限制了。

其實一樣的,我們所經歷的這一切的顯現,其實都像是夢,都像是「夢裡的披薩」一樣。問題是我們沒有認出來,繼續在受苦,夢裡面的老虎永遠都在追我們。

在輪迴中一切無量的眾生,都是沒有認出空性。這些有情眾生由於執著「實有的心」,就在時間、物質、業這些由自己造作出來的牢籠裡面,不斷地受著苦,不斷地受著沒有意義的苦。

為什麼說「你所受的這些苦,都是沒有意義的」呢?因為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所造作出來的,然後由於自己的造作,苦就一直持續下去,但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

#結合空性的慈悲禪修

我們現在一起來練習禪修:

先將自己的背輕鬆的打直。
感受你的身體。
放鬆身體的肌肉。

就像之前所說:

「可以放鬆,是沒問題的;不能放鬆,也是沒問題的。」
重點是「與你身體裡正在發生的任何感受同在」。

現在,你或許會經驗到一種痛苦或者快樂,
這個快樂或痛苦也是不斷在變化的。

你也會經驗到你自己的身體,
這個身體是被時間、粒子等等這些所限制住的。

你的心被限制在身體裡面。
這個身心是非常敏感的,它一直不斷的在尋找快樂。

這個身體很容易感受到冷、熱、疼痛,有很多的痛苦,
天天都在變老、感到痛苦。

實際上,所有這一切都是空性。

實際上不僅僅是你在受苦,
一切眾生,凡是有身心的,他們的身心都在受苦,
就像是夢裡的老虎,永遠都在追趕著我們。

願一切眾生都能夠從這種無明裡解脫出來,
願一切眾生完全證得他們自己的真實本性。

我們剛才練習的這個慈悲修持,就是最好的慈悲修持。這種慈悲是最好的,這種菩提心也是最好的。

#任何修持結合空性,都有無量利益

一旦你理解如何像剛才這樣,結合「空性禪修」和「慈悲心的禪修」,你就可以將它運用到其他的修持,比如將空性結合佈施、供養的修持,或者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等等,都可結合空性進行修持。這樣的修持所產生的利益是無量的。

我們說到要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像剛才這樣,將空性禪修和其他修持結合,比如與慈悲禪修結合起來,就是積累資糧最好的方式——因為慈悲心的禪修就在積累福德資糧,而空性禪修就在積累智慧資糧;而且這個時候,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兩者的積累,是同時發生的。

(2021年「亞洲德噶年度閉關」明就仁波切《金剛經》課程第三天開示摘要)



2021年10月9日明就仁波切「金剛經」開示第四日開示摘要
開示:詠給 . 明就仁波切
中譯:噶瑪·巴滇(Karma Palden)

(問題):仁波切,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理解空性,請您以現今流行的新冠肺炎為例,解釋以下兩個問題:

一、我們應如何看待痛苦為空性或如幻?

二、我們如何將感受如此真實的痛苦,例如疾病、疼痛、死亡,以及影響我們生活、工作和生意的封城等等,這些都轉化為智慧呢?感恩您。

#以二諦雙融的觀點,看新冠肺炎

(回答):我們要在兩個層次上來進行修持:一個層次是世俗諦,另外一個層次是勝義諦。

一,世俗諦:

從世俗諦層面上來看,這樣一個「單一、恆常、獨立」的「我」,即使在世俗諦層面上,它也是不存在的。

實際上,在世俗諦上一切都是無常的,都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都是互相依賴的。就好比說這次新冠疫情,它也是無常的、從沒有到有,它也是充滿變化的,同時它也是由很多不同的因和緣各個部分相互作用而產生。

所以,正因為有這些因緣而產生,我們為了斷除它,就可以在相應的因和緣上面去斷除。比方說我們可以戴口罩、多洗手、好好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好好睡覺、多運動、常吃維生素C、多吃好的食物,在因和緣上面努力,去改變這個果。

因為它是無常的,它是由部分所組成的,並且它也是互相依賴的,這次新冠疫情產生之後,迅速就傳播到全世界。同時我們也發現,要將它斷除,僅僅靠單一的力量也是不行的,因為整個全球都是互相依賴的。所以為了斷除這個新冠疫情,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世俗諦層面上,一切萬法都是無常的,都是由許多部分所組成的,也都是互相依賴的。

一,勝義諦:

雖然在世俗諦層面上,一切都是互依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要對所有的因緣都非常非常的小心;但是在勝義諦層面上,要瞭解到:還有一個勝義諦的層面,所以不要過度陷溺在太過小心翼翼的感覺裡,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能做!」這樣就太過緊繃了。

因為一切萬法在實相上都是空性的,所以一切萬法都是離於病,也是離於死。在實相上面,是完全解脫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本性是完全解脫的。所以我們的本性是不會生病的,也是不可能被摧毀的。我們的本性是完全開放、完全解脫的。

# 要有耐心,讓因和緣具足

我來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關於我的一個學生,這位學生他家裡有一個鞋製廠,但他的父親年紀大了,心也是比較緊繃那種類型。這個廠裡有三千位工人,但他們的生意慢慢的在走下坡,到了快要破產的地步,最終他的父親就把這個廠交給了他。

他就問仁波切說:「我該怎麼辦呢?我現在有這麼大的責任,這個廠關係到三千個工人的生計,我該怎麼辦呢?」

我就告訴這位學生:你要知道,在世俗諦層面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因和緣和合而產生的,它們都是依於種種因和緣而運作的。就好像一張桌子,它要有四隻腳才能支撐起來,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都會不穩定。再譬如說,要開出一朵花,需要有「因」,也就是種子;也需要有「緣」,也就是水、肥料、陽光、溫度等等。

就像這樣,在世俗諦層面上,一切事物的運作或是說產生,都要有相應的因和緣才會發生。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有耐心!要有耐心等待種種因和緣都能夠具足。這樣的耐心,比祈請諸佛等等都更有力量,因為世俗諦上的事物,都是在所有因和緣具足的情況下,才會運作。所以我們只要耐心等待,或者說用耐心去讓種種因和緣能夠具足,我們想要的結果就會發生。

(2021年「亞洲德噶年度閉關」明就仁波切《金剛經》課程第四天開示摘要)




2021年10月10日明就仁波切「金剛經」開示第五日開示摘要
開示:詠給·明就仁波切
中譯:噶瑪·巴滇(Karma Palden)

#「知一全解」的禪修,就是空性禪修!

今天我們會一起來進行一個禪修,這個禪修稱為「知一全解」,也就是說你知道這麼一個解決方案,它就可以令你全部都解脫。

你想知道這個能夠「知一全解」的解決方案嗎?我們來做個「是」或「不是」的問卷調查,有多少人想知道這個「一個解決方案可以解脫全部的」?

(問卷結果出來)有97%的同學想知道這個解決方案。

好,我就來告訴你好了,其實這個解決方案就是「非解決方案」,正因為「非解決方案」或說「無有解決方案」,所以才是「解決方案」。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禪修「非解決方案」,什麼是「非解決方案」或「無有解決方案」呢?就是「空性」。

#空性禪修:轉當下問題為解脫智慧

我們可以拿諸位正在遇到的問題,來做為「非解決方案」禪修的對境:在目前這個疫情的情況下,您可能因為疫情而失去了工作,或者甚至失去了所愛的人;或者有一些內在的問題,例如情緒問題,您可能會有恐慌的問題、抑鬱的問題、孤獨的問題,還有可能會有瞋恨、欲望、忌妒等等這些問題——不論任何問題,我們都可以拿它作為對境,來進行這個「非解決方案」,或「空性」的禪修。

這樣之後,這些問題本身其實就會轉化成智慧,本身就會轉化成解脫。

#「空性禪修」引導與練習

好,請將你的背輕鬆地打直,
放鬆你的身和心。

雖然我們有這個身體,
但它是一個如夢的身體,
就像是鏡中的影像一樣。

不僅僅是身體,
你還可以感受到身體裡面的覺受,
例如身體的重量、熱、冷、緊繃、放鬆等等,
它們也都是空性的。

現在我們可以回憶自己遇到的一個問題,
或者一種負面情緒,比如說瞋恨、恐懼,
或者是由於失去所愛的人造成的痛苦。
但不要想太大的問題,
因為剛開始禪修時,想太大的問題可能會比較困難。

好,現在問你自己:
這個問題它是實有存在嗎?
事實上,它並不實有存在。

瞋恨是空性,我是空性,
造成你瞋恨那個很難搞的人、或者環境,也是空性。
就像一個如夢的人,對另一個如夢的人,生起瞋恨,
現在瞋恨變成了智慧,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圓鏡智」。

將你的心在智慧裡面放鬆,
如果有痛苦,它就會轉化成解脫;
如果有情緒,它就會轉化成智慧。

現在你的心是什麼樣子,就那樣地與它同在。

如果你學過開心禪的話,
可以安住在「開放的覺知」裡面;
如果沒有學過也沒有關係,
任何來到你心中的事物,
你都與它同在(just be),
空性、非空性都沒有關係,
只是這樣的同在。

(2021年「亞洲德噶年度閉關」明就仁波切《金剛經》課程第五天開示摘要)





2021年11月6日明就仁波切「金剛經」開示第六日圓滿日開示摘要
開示:詠給·明就仁波切
中譯:噶瑪·巴滇(Karma Palden)

最後第七個小要點,就是「意圓滿」。

第七個小要點裡面,又再細分出七個更小的要點,分別是佛完全成佛之後,佛的心意有七種不同面向的圓滿:

一,正念圓滿:或是所謂的「覺知圓滿」。
二,成等正覺:也就是「圓滿成佛」。
三,教法圓滿:佛具有能力可以教導殊勝的教法,或宣說具有大利益的教法。
四,口訣圓滿:佛具有教導殊勝口訣的功德。
五,法身圓滿:佛成佛之後,圓滿攝持法身,或是圓滿具有法身。
六,不住輪涅:佛在成佛之後並沒有退休,他仍然在持續的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佛雖然成佛,他沒有住於涅槃,輪迴和涅槃兩邊都不住,佛是不住輪涅的。
七,住行圓滿:最後第七個,佛是「住行清淨」(或說「威儀圓滿」)的。

(仁波切口傳)

#了知「自心」本性,即了知「萬法」本性

一,正念圓滿

剛才這段經文在講解佛的「正念圓滿」,或是覺知的圓滿。

大家知道佛有另外一個名號,叫做「遍知」或「遍智」,為什麼說佛是「遍知」呢?因為佛了悟了「自心的本性」,所以佛同時也就了悟了「萬法的本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切萬法都是從心所生的,所以當佛圓滿了知心的本性或說心的自性,也就是空性之後,佛也就同時了知到一切萬法的本性了。

這樣的一種了知,其實在此時此刻、當下,一切諸佛的覺知,都是與我們同在的。所以說這樣的一種覺知或正念,就是稱為正念圓滿,或是諸佛的覺知圓滿。

#既了知眾生,又無概念

二,成等正覺

第二個就是成等正覺,心的第二個功德,就是圓滿證悟或是成等正覺。

成等正覺是了知到一切眾生,同時又是無概念的;換句話說,他是超越能所,或是超越主客的,這樣的一種心,就是成等正覺,或是圓滿證悟。

(仁波切口傳)

#以超越能所的遍知,安立教法
三,教法圓滿

剛才這段經文,是關於第三個小要點,也就是「佛安立的教法」或說是「道」。

佛成佛之後就是遍知的,所以他知道我的心,也知道你的心,他知道我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心,也知道你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心。諸位終有一天也都會成佛,所以在那一天你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獲得這樣的遍知;同時這樣的遍知,又是超越能所,或是超越主客的。

#佛能直接改變眾生的業嗎?

然後我們就會問:既然佛是遍知的,那佛如何利益眾生呢?他可不可以通過直接改變眾生的業,去利益眾生呢?

答案是:佛無法直接改變我們的業,如果佛可以直接改變我們的業,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疫情了!

因為佛如果具有菩提心,有智慧,又有力量,而且如果他可以直接改變我們的業,那他只要一彈指之間,所有的新冠病毒就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實際上這是做不到的,因為我們目前的共業所顯現出來的,會感知到這次新冠疫情,是因為我們共業的緣故,佛沒辦法直接去改變。

#以顯現三身、展示教法,來利益眾生

那你就會問:「那佛是如何來利益眾生呢?」

佛其實是通過「教法」,或是向眾生展示「道」;通過「三身」的顯現,來與眾生做連結,從而將眾生帶到這條道上,向眾生展示教法,以這樣的方式來利益眾生的。

(2021年「亞洲德噶年度閉關」明就仁波切《金剛經》課程第六天開示摘要)




2021亞洲德噶線上課程|開心禪二階第三堂開示摘要

主講:詠給・明就仁波切
日期:2021年10月31日 下午3:00(香港/台灣/北京時間)
翻譯:Apple Sun

▍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慈悲的步驟

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慈悲的修持有三個步驟,我們以嗔恨和憤怒的情緒來做說明:

一、覺知自己正在嗔恨、憤怒

認識自己正在經歷嗔恨,知道自己正在憤怒,覺知生氣時身體的感覺。

覺知本身是很有力量的,當我們覺知到情緒時,不用刻意告訴自己不要生氣,光是知道自己正在生氣,這個憤怒就會失去力量。科學研究也證實,提升自我覺察、覺知負面情緒,對我們會產生很大的助益、為我們帶來自由。

二、透過自己的嗔恨,理解他人的嗔恨 ; 透過負面情緒所帶來的痛苦,理解對方的痛苦

當你經歷嗔恨時,我們的心其實並不平靜,同時還伴隨著恐懼、焦慮、擔憂、壓力等等情緒,去理解嗔恨為自己帶來了如此多的痛苦,哪怕自己不想嗔恨,但卻完全失去控制。

同時,理解他人經歷嗔恨時,也和你一樣會經歷痛苦、也一樣無法控制。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和一切眾生,同時也會開展更多的慈悲心。

三、主要的修持——施受法

練習施受法時可以配合著呼吸進行修持。

當你緩緩地吸氣時,觀想你將他人的負面情緒,伴隨著呼吸,吸入到你自己的負面情緒中。這時進行了兩個轉化,產生了兩種利益:

1.當你將他人的嗔恨接收到自己的嗔恨中,接收本身就是種轉化,具有善功德、慈悲和智慧,這是個非常美好的修持。

2.當你接收他人的嗔恨時,嗔恨便轉化爲慈悲,毒藥轉化成良藥。

接著我們慢慢地呼氣,將剛才吸入時累積的善功德,觀想成溫暖的光,透過呼氣給予一切的眾生。

這個給予和接收的修持,就形成一種善功德、慈悲或良善的循環。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接收他人的負面情緒,會讓自己有更多的負面情緒,譬如:接受了他人的痛苦,我就會變得越來越痛苦,其實這並不會發生。事實上,當你能接受他人的負面情緒時,這樣的負面情緒便會轉化,同時,也能淨化你自己的負面情緒、惡業和罪障。

(2021年 亞洲德噶線上課程 明就仁波切「開心禪二階」課程第三天開示摘要)
aappcc wrote:
#任何修持結合空性,都有無量利益

一旦你理解如何像剛才這樣,結合「空性禪修」和「慈悲心的禪修」,你就可以將它運用到其他的修持,比如將空性結合佈施、供養的修持,或者持戒、安忍、精進、禪定等等,都可結合空性進行修持。這樣的修持所產生的利益是無量的。

+1.

這個讓我想到以前某台播過的[布袋和尚]劇集.

主題曲很有禪意.就是指空性修持.有無量利益
真的阿
空性修持還能拍成電視劇

空性修持的利益
也挺普世地為人所知了
以下FB貼文,做個記錄。

要跟感受在一起,
你不是控制者,也不是老師,
而是感受身旁的真實朋友。

放鬆,
在感受中放鬆,在痛苦中放鬆。
確定「放鬆」不是對治法,而是「空間」。

放鬆,成為所有現象的主人,
放鬆,讓念頭和情緒有空間可以舞蹈。

—措尼仁波切
擷取自:《先幸福,再開悟》p.153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