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感動我的篇章和字句

FB貼文分享

明就仁波切
「阿毗達磨」精髓4-3部分摘要

#八識:前五靠感官傳訊息,後三都是內心戲
我們心的作用,必須透過一些器官,比如說透過眼根,將訊息透過各種神經的網路,傳送到腦部,再到心臟,甚至到全身,發佈這個指令去產生作用,是同樣的道理。

一,前五識:
當我們的心透過這些感官傳達訊息,於是你就能見到、能聽到、能聞到、能嚐到、能有身體上的觸碰感。這樣能看到就是眼識,能聽到就是耳識,能聞到就是鼻識,能嚐到就是舌識,能感受到就是身識,就是這個五種感官意識。

二,第六識:
除此之外,還有第六意識。當然它不需要透過器官去感知到外在的一切,事實上第六意識的主要對境,是我們心中的各種念頭影像,就是心中的各種想法念頭,這就是第六意識它的主要的對象。

三,第七識:
第七意識主要對象就是「我」,就是不斷的想著我我我,只有這樣一個想法念頭。

四,第八識:
至於第八意識,其實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像倉庫一樣的儲存,像倉庫一樣的存在著。

#第六意識:什麼都沒看見,但超愛說
我們剛剛講到的前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它們其實沒有什麼概念,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什麼想法。

到了第六意識呢,就真正有想法了。第六意識有各種的概念,有各種的想法、解說、詮釋,所以「說很多的」就是第六意識。

其實第六識也分兩個部分:
一,無概念:一個部分是沒有什麼概念的狀態;
二,有概念: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屬於有各種想法概念的狀態。往往心中「說個不停」的,就是這個第六意識的作用。

傳統對前五識的比喻,都是說像聾啞的狀態,就是聾啞者沒有辦法表達說明什麼,但是卻有很好的眼睛,可以很清晰的看,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卻沒有辦法去形容。

但第六意識就反過來了,第六意識的狀態呢其實是個盲人,他其實是看不到的,但卻很能說,就是其實自己什麼都看不到,但是就特別愛說,特別會說。

#讓心和五根在一起,就是禪修
認識到心識不同的狀態作用,對我們的禪修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第一階開心禪的時候說,我們可以將一切都轉化為禪修,轉化為禪修的輔助。所以不論是任何的色相、聲音、氣味、味道跟身體的觸感,甚至你的念頭情緒,我們都可以將它用為是禪修。

但是要怎麼去轉化?怎麼去做呢?

比如說當我們看到這支錶的時候,你的眼睛看著這支錶,就在你看著這支錶的同時,也讓你的第六意識跟著你的眼睛一起看。當你能這麼做到的時候,這就是禪修,就只是這樣而已。

「轉化聲音成為修行」的這個部分,也是一樣的。當你的耳朵聽到聲音的時候,同時也讓你的心跟著你的耳朵一起這麼聽聲音,於是當你這樣做的時候,自然也就做到了禪修。

(2020年10月10日亞洲德噶線上佛法課程「阿毗達磨」精髓4-3摘要)
明就仁波切
「阿毗達磨」精髓4-4摘要


接下來要講這個主題,叫做「行」。
五蘊裡,之前我們提過了「受」,也提到了「想」,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行」,「行蘊」。這點很重要哦!

#行,就是業!
事實上,「行蘊」是建立在「業」的基礎之上的;換句話說,「行」本身也是「業」。
在佛教的認知角度來看,「行」其實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就是一種心理狀態。它所產生的影響,會體現在物質層面,也會體現在心識的層面;然而這個「行」本身,卻是屬於心理的層面。

一,動機:
在「行」的第一個部分,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動機,或者是一種動力。這種動機、驅動力,可能會有正面的導向,也可能會有負面的導向。所以它會產生各種感受、念頭,最終就會導向於讓我們產生身體跟語言上的行為。

二,行為:
接下來,要談談「行蘊」如何導致我們產生各種行為。

「行蘊」的各種想法、感受,會導致我們產生行為。不論是幫助他人的利他行,或者是不好的行為,比如說偷東西、說謊等等,「行」就是經過以下這個過程變成「業」:你先有了某種動機,這也是「行」;然後你有了對象、對境;接著你就會開展出行為;當這個行為結束了之後,我們就造下了某一種「業」。

三,儲存:
「行蘊」會幫助或促使我們造下行為的業,再儲存到我們的潛意識當中,也就是儲存、種到我們的第八識田中。

四,結果:
當這一切都做完了,再種到我們的八識田中,這些東西未來是會再回來、再出現的,那它怎麼回來呢?就是透過各種因素條件,在接觸到因跟緣之後,我們所儲存的種子就會再發生出來。它的展現方式,就是「果」,以結果、異熟果的方式展現。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你曾經做善行、造善業,你得到的結果就是快樂;如果是做惡行、造惡業,你得到的結果就是痛苦、不快樂。

「行蘊」有兩個面向,一方面屬於成因,一方面是結果,也就是我們說的果報。

#行蘊作用的心理過程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下,我們整個心理過程,是怎麼發生、怎麼運作的。也就是我們是如何「因為看到什麼」,然後「這又怎麼影響到身體以及心理」,以及如何「儲存到潛意識當中」,我要介紹一下這個過程。

我們還是用披薩做例子。比如說有人給你了一塊披薩,你就看到了這個披薩,首先發生的是:你的眼識看到了披薩。

一,第一剎那:眼睛遇到對境,其實沒見到對境
在這個過程中,當你的眼識看到披薩的時候,僅只是一秒之間,其實已經發生了非常多的事情。就「阿毗達磨」的觀點來看,就只是見到的那一剎那,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多過程,比如當我們的眼睛見到一個對境、見到了披薩,眼睛跟對境遇合的第一剎那,其實你還沒有看到披薩。

二,第二剎那:眼識遇到影相,啟動八識田中習氣
當你看到,其實是到了第二個剎那,那時這個對境已經沒有了,你的眼識遇上的只是一個影像,這時你會認為你看到了披薩。

當我們覺得見到披薩那一刻,在意識之前,你在眼識上就會有一種「哇,好讚、好漂亮的披薩」、「好醜的披薩」或「看起來不怎麼樣的披薩」的狀態;事實上,在你的意識上有感受或概念之前,所謂「好美」、「好醜」這樣一種狀態,就已經在我們的眼識上發生了。

這種發生在眼識上「認為是美、或醜、或不怎麼樣」的狀態,其實還不是你的感受,也不是你的意識、概念層面的,它還不到這個地步,但在這之前就已經發生了——這是怎麼發生的?這其實就是來自於「習性」,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行(行蘊)。

剛剛講到行蘊的作用跟成果,是因為過去你累積過這樣的習性、習慣,這個習性在看到的那一剎那,就在眼識上這麼發生了。

就聲聞乘「有部」的觀念來說,我們過去所有的習性跟習慣,是儲存在我們心相續的續流當中的;而在大乘的「阿毗達磨」來看,是儲存在我們的第八識田當中。

三,第三剎那:習氣引發身心感受,激起概念
再來這一剎那,概念就發生了!

如果是跟身體有關,它就體現在你的感官、身體上面,你的身體就會產生一些感受;如果是跟你的心有關的話,就會產生一些內心的感受、感覺。

四,第四剎那之後:主動造作的概念,完成行為、形成業,再儲存成種子
再下一步,就是很明確的概念了。

剛剛還只是一種「透過在感官或心上的感受,所引發的作用」,但接下來就是真正的概念自己發生了。也就是說,它去分析、去觀察,然後它實際的去經驗到某種結果。

到這裡,行為就完成了,然後它就再次種入到我們的潛意識當中,種下了一種印記,也可以說就是種下了種子。

#直覺有緣、沒緣,來自潛意識裡的印記
再舉個例子,比如你度假時去爬山,突然看到一隻狗,第一剎那,你可能會覺得這隻狗好或不好,就是會有一種好或不好的瞬間感受,然後再感覺到舒服或不舒服,再來你會覺得「這是危險的唷,要小心啊! 」,冒出很多想法。

為什麼會看到狗的第一剎那,就會覺得這隻狗好或不好呢?

原因可能來自過去行蘊的一種印記、一種習氣的累積,也可以說,就是來自我們過去的經驗。

可能你過去被狗咬了,或者是某一些狗曾讓你很痛苦,你過去那些不舒服的記憶跟經驗,就儲存在八識當中,這些經驗都在,只是處於睡眠的狀態,以潛伏的形式存在那裡。當一切都好的時候,你覺得OK,也不會記得有這事;但是當你突然遇到相似情境,就是突然看到狗的時候,你第一剎那就會覺得「這隻狗真醜」,再來你的感受開始有點扭曲、覺得不舒服,然後你的概念就開始拉警報了。

有時我們到某些地方,不知道為什麼,你就是很喜歡這個地方,這很有可能是你過去行蘊的造作,它儲存到你的潛意識第八識中了。

又或者你遇到某些人,一見你就覺得特別有緣份;而另外一些人,你一見就覺得就跟他超沒緣、沒好感,這都是行蘊累積的一種習氣。

我們就在這種行蘊習氣的循環當中,不斷循環著。至於我們要怎麼去打破這樣的循環,或是終止這樣的循環?這就是「阿毗達磨」主要在談的。

這個方法,就是要去開展你的正念,增長你的覺知。

(2020年10月11日亞洲德噶線上佛法課程「阿毗達磨」精髓4-4摘要)
摘自曾昭旭先生的臉書,覺得他寫的這段文字很佛性,分享。



茶之體在澹而其用在虛。澹者,雖冲泡至極淡,而茶味仍在,本質不失之謂也。虛者,雖所處極紛雜,而謙和自若,無所不容之謂也。


妹妹昨天和我說,他體會到為什麼沒有人了。

前幾天她上了明就仁波切的阿毗達磨線上課程,其中拆解事物的部分,對她頗有啟發。因想再多了解一些,她又找了明就仁波切的幾部影片來看。

啟發在於她透過課程的講解,體會到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拆解,無法單一存在的,人也是可以被拆解成許多部分,自然就沒有概念上單一的我,也沒有人了。








一切都是可以拆解的,沒有單一獨立存在的事物,這一部分的講解和練習,有些鬆綁了妹妹對概念和人我的固著,也是給我很大啟發的講解。

只是讓妹妹獲益的部分,比較在於說明沒有單一恆常的事物後,跟著實際去做拆解事物的練習,打中我的部分,在於沒有單一恆常事物的說明後,所做的鏡子禪修。

我聽到這講解時,是在開心禪三階的課堂上,明就仁波切講解完沒有單一恆常可主宰的我背後緣由之後,有讓同學做拆解練習和鏡子禪修,在知見深刻的當下,直接透過禪修讓我們產生體驗,透過講道理,可能會增加一些反思的空間,但是那個禪修引導,對我來說,對將道理轉化成實際的感受和體會,蠻有幫助的。

不過,讓妹妹印象深刻的拆解練習,我上開心禪三階時,聽了並沒太大感覺,反而鏡子禪修,真的頗有受用。

後來妹妹每次問我為什麼沒有人,我都一直和她說自己有感覺的鏡子禪修,以為自己受用的方式,她應該也會受用,壓根兒沒有想到要講自己沒感覺的拆解練習,哪裡知道她對我沒太大印象的拆解事物,反而較有體驗。也算是學到了。

妹妹是一直沒去上開心禪三階的,因為她上了一二階,覺得教學方式不吸引她,就提不起勁去上三階了,誰知道三階的拆解練習,好像挺讓她有體悟的。其實也就是兩天的課程,我是挺興致勃勃的。


以下是妹妹分享我的影片,有教導一些禪修方式,對拆解事物部分講的也挺詳細,妹妹說頗讓她豁然開朗。




以上youtube影片如無法觀看,可點選下方連結。

妹妹推薦的明就仁波切影片
一連遇到幾位好的善知識,讓我在做鏡子禪修時,開始有了一些體會。

不過可能因為內在條件還不夠成熟。包括內心的敞開度不夠,即便信念並不真實,但有一些信念的結,可能日久以來根深柢固,夾帶著情緒,尚未能解開和穿透,然後覺得自己根本沒有什麼定功,也常常有過度思考的習慣。遇事都喜歡用頭腦想清楚。

所以有幸借了善知識的大力和智慧善巧有了一點點體會後,又用頭腦去定義它,以為是用眼睛看到的,也是經過善知識提點,才知道並非如此,或許在這個過程中,是先利用眼睛,再超越眼睛,先利用頭腦,再超越頭腦吧。

默照,自然恢復中。
FB貼文分享。

【2020亞洲德噶線上閉關・開心禪一階 第二堂開示摘要】

主講:詠給・明就仁波切
日期:2020年10月24日下午兩點半(香港/台灣/北京時間)
翻譯:妙融法師

▍ 二十四小時都有覺知,為何不是二十四小時在禪修?

每個人都具有覺知,既然覺知二十四小時都與我們同在,為何我們不是一直都處在禪修的狀態中呢?

儘管我們擁有覺知,但由於沒有認出真正的本質,覺知對我們來說就像是隱藏起來、沒有作用。

好比你擁有全世界最棒的手錶,但你沒認出它是支手錶,以為它只是手鐲,因此,即便你手上戴著它,也不懂得透過它查看時間,它也就無法為你顯示時間 ; 一旦你認出它是手錶後,它就富有價值,能夠發揮作用,幫助你認出時間。

因此認出本具內在的特質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開心禪第一階主要幫助我們認識以及發現本具的覺知,第二階是發現本具的慈悲,而第三階則是認出本具的智慧。透過這些認識,它們的特質才得以展現。

▍ 禪修四種狀況,你是哪一種?

在這裡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的禪修經驗是什麼呢?
1. 總是感到昏沉、想睡
2. 念頭、情緒變得更多
3.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在禪修
4. 我可以和覺知同在

第一種情況:
如果總是感到昏沈、想睡,你就可以運用它們練習睡眠禪修,呆滯模糊、昏沈不清這些感受都包含在睡眠禪修中,當你感到想睡,就和那個睡意在一起,和這種呆滯、昏沉的感覺同在,不用去控制或改變什麼,就只是跟它在一起,如此就能將睡意、昏沈轉化為禪修。

第二種情況:
念頭、情緒變得更多,這時候可以運用念頭和情緒做禪修。事實上,當我們在禪修時,一開始會覺得念頭、情緒變得更多了,其實這是很好的徵兆。就像在混濁的河水中,你看不到河裡的魚和石頭,一旦河水變清澈之後,就能清楚看見河裡所有的東西。透過禪修,我們的心趨向平靜,你自然就會看到很多念頭和情緒。

第三種情況:
不確定自己是否在禪修,那麼就與這樣不確定的感覺同在,只要能夠知道自己的不知道,這就是覺知,你就是在禪修。

最後一種:
若能和覺知同在,非常好。

當你將一切轉化成禪修的助緣,就能夠從痛苦、壓力、緊繃、疼痛等因素中解脫,而得到真正的自由。

如果你想要尋找快樂,於是想逃離痛苦,那麼你得到的快樂就會像股票市場一樣起伏不定。假如在快樂與不快樂中,你都可以感到快樂,那麼就能夠獲得真正恆久的快樂。

▍ 仁波切與老朋友的故事

我在七、八歲時就有了恐慌症,當時我很想抗拒它。那時候,即使我爬到了山頂,恐慌也跟著上山 ; 有時我走進山谷茂密的森林,恐慌也是跟著我。當我試著跟朋友們玩耍的時候,恐慌還是如影隨形地跟我在一起。

於是,我的母親建議我跟父親學習禪修,我從九歲時開始練習,但因為我太想遠離恐慌症,所以當我做聲音禪修時,我就會對恐慌說:「嘿,你滾開,我在禪修。」有時候有用,但有時候恐慌反而變得更劇烈了。

父親告訴我:「不要跟恐慌對抗,你要歡迎恐慌。」於是禪修時我就改變態度,對恐慌說:「歡迎你!」一開始真的有幫助,恐慌的力量減少許多,然而在我內心深處還是想遠離恐慌,雖然我嘴上說歡迎,但事實上我心裡想的是:只要我歡迎你,你就不會再來了。所以內心的動機還是一樣,是種虛假的歡迎,然而即便是虛假的,也是很有幫助。

十三歲那年,我進入了三年的閉關中心,第一個月我感覺非常好,但在那之後,懶惰也跟我到了閉關中心,而且恐慌也比之前更嚴重。

那時我曾經動念要中斷閉關,但離開有點難為情,因為我已昭告天下,但若留下,還有兩年多要度過。

最後我選擇留下,並決定放下對恐慌的抵抗,真正去接受它,讓它成為禪修的助緣。經過幾個星期的禪修後,我和恐慌真的成為了好朋友。儘管如此,有時候我仍會盜汗、心跳變快、脖子感到壓迫,頭痛......等等不舒服的症狀,這些情況發生時,我的內心卻有點歡喜和興奮,我可以看著身體種種現象,恐慌症再也影響不了我。但就在我們真正成為好朋友後,它就離開我了。

雖然我的恐慌朋友走了,但還是會有新的朋友,也就是任何時候都會有其他的困難和痛苦出現,而我們也就能運用這些問題來練習禪修。

在我的人生中,也是經歷著各種起伏,在世俗的層面上,這樣的狀況是必然會發生的,但在我內心深處,卻一直都感受到一種平靜、自信和感恩。

( 2020 明就仁波切 亞洲德噶線上閉關「開心禪一階」第二堂 10月24日 開示摘要)
剛在臉書看到的貼文,覺得挺有些道理的,供對實修有興趣的朋友做著手處的參考。

【觀心,適合現代人】

學法修行,
如果與自己的根器不相符,
那是很難提升的。

僅僅只是說——
觀心的方法,
最適合現在這個時代的人,
因為這一代的人,
屬於「想得很多」的人,
稱之為「觀念型」的人,
持有很多看法、很多觀念。

在經典裡教導——
「身念處」與「受念處」,
適合「奢摩他型」的行者,
適合那些精通禪定的人。

「心念處」及「法念處」,
則適合「觀念型」的行者,
適合那些持有很多看法、很多想法的人。

現在這個時代,
「觀念型」,也就是——
「念頭、想法很多的人」非常多,
適合的禪修方法就是——觀自己的心。

在三十多年前,隆布敦長老曾經預言,
接下來,「觀心」會在市區非常地興盛,
長老強調的是「市區」。

「市區」也就是——我們這一代人,
一整天透過自己的思維、想法在工作,
一整天想這個、想那個,不停地想。

若想打坐讓心寧靜,然後去觀身及觀受,
那永遠都不可能會有寧靜的那一天,
打坐到死,也只是寧靜一會兒,
很快地,又開始散亂了。

因此,心不太平靜、寧靜的人,
大致上可以做得到的禪修的方法,
就是觀自己的心。

隆布敦長老還進一步地對隆波直接教導。
那時候,隆波修行,觀自己的心,
身體被雨淋了,看到「心擔心」,
觀來觀去,心集中了,整個世間全滅去,
身體也消失,就只剩下單一的心。

隆波就去向長老匯報,
長老說:「那時候,心已經入定。」
接著說那是屬於哪一類的禪定。

一旦聽到長老這麼說,
隆波就回答:
「我並沒有在打坐啊!我在觀心。」

長老說:
「觀心,會自動自發地入定。」
長老是這麼回答的。

那是「觀心」,
「觀心」屬於開發智慧,
稱之為「以智慧引領禪定」。
如果正確地開發智慧,
禪定會自行生起。

如果「觀身」,
就必須「以禪定來引領智慧」。
一旦覺性、禪定、智慧越來越細膩,
尤其是非常嫻熟於入定,
就可以在入定時,同步開發智慧,
這稱之為「智慧與禪定同步進行」。

現在這個時代,
要想找到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
因為大部分的人無法入定。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聽錄、摘錄自2020年11月1日直播開示 09:31~13:06
直播完整開示:https://youtu.be/kY_EGeYSgAE

好像有朋友關心我為何現在沒在工作。

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我過去的工作領域和性質,是很助長顛倒夢想並且會將他人與自己拉入顛倒夢想的類型。

好像也要感謝,因為這樣的工作類型和成長環境,讓我在相較於他人相對短的時間裡,感受到了身心的某種不對勁,就是在相對短的時間裡,頻繁感受到壞苦和行苦的威力,和其所造成的持續性地不適。

也讓我開始體會到原來社會某些主流價值所提倡的,家庭所灌輸的,和自己本來的或不知從哪裡吸取來的價值觀是有些不對勁地,也因為發現不對勁和有些此路不通,所以會想要尋找其他的出路吧。然後佛法是我找到的安頓身心的方法之一,接觸後,覺得對我來說還挺有效的。

這一兩年在佛法的修持上,開始有了一點體驗,就我來說,一來只要養得活自己,不會造成他人負擔,我向來習慣性地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目前對佛法有了一些些的體會,覺得感興趣,就想再多做一些摸索,二來若要重操舊業,在目前默照的默的功夫還不足的狀態下,就不想太往輪迴和顛倒夢想的方向鑽,既然暫時沒有金錢上的壓力,就不想這麼做。

之後如果有需要,還是會去工作的,並不是要就此混吃等死耍廢的,只是就目前的人生優先順序來說,就覺得目前先不工作比較好。目前是在過去慣性活在顛倒夢想強烈拉力和習性養成下,一瞥了當下的真相之後,就覺得要安住當下活在當下感受當下,活生生的當下。

臉書剛才看到的小圖,有蠻好的提醒作用的。

剛才看到的FB貼文,覺得是很好的提醒,也是身而為人的我們真的很容易掉入的誤區。

「我」的出現,是因為迷失到念頭裡去了。


內觀禪修FB

身體在呼吸,對嗎?
呼吸的身體,在演示「這是我」嗎?
它不是我。

但是,何時我們的心迷失,
迷失到念頭的世界,
迷失時,去觀身體,就會變成——
「我」正坐著、「我」正呼吸,
就有了「我」。

如果我們的心作為「知者」,
「我」就會消失,就會變成——
心是「觀者」,
而不是「我」在覺知。

正在行、住、坐、臥的身體,
正在呼氣、吸氣的身體,
它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不是「我」。

我們就會慢慢從錯誤的見解中抽身出來,
從「身是我、心是我」的錯誤見解中抽身出來。

色蘊,也就是身體,
受蘊,也就是苦樂的感覺,
想蘊,也就是記憶、界定,
行蘊,也就是造作好、造作壞,
識蘊,也就是跑到眼、耳、鼻、舌、身、心的(心),
包括「知者的心」,也屬於識蘊,
一定要看到所有的這些(蘊),
都不是「我」,
而且沒有一個「我」在何處。

僅有五蘊,沒有「我」,
五蘊本身,也不是「我」,
五蘊裡面,也不是「我」。
如此照見,就可以見法。

如何才能看見它們不是「我」?
我們必須要有「知者的心」,
而不是「我」在知道。


我們就會看到——

身體在行、住、坐、臥,
身體在呼氣、吸氣,
不是「我」在行、住、坐、臥,
不是「我」在呼氣、吸氣。

我們就會從「誤以為有我」的錯誤見解中,
慢慢地抽身出來,
慢慢不停地去清除我們錯誤的見解。

漫畫家蔡志忠前兩天出家了,看了他一張插圖,他曾說,生命的至樂不是美食旅遊或功成名就,而是制心於一處,制身於一境,完成自己的夢想。

我之前有時會想,這些漫畫家畫家或藝術家之類的,應該禪定功夫多半很好吧,我一個看畫的觀眾,都常常因看了畫,感到凡塵俗慮受到洗滌,安寧感湧至,畫家本身是否更是如此?感覺這類性質的工作,和定功的培養挺有相輔相成之效的。

這兩天看了果如法師的一本書「野鴨子飛過去了」,剛看到前面一小段,好像就有些解答了我的疑問。

果如法師是這麼說的:

我要強調,專注與覺照,是兩個不大相同的修行方向!專注,是將心集中於一點,可以修定,專注是先定後慧。覺照,則是清楚身心及周遭的一切狀況,但心不去追逐,也不被擾亂,同時不把自我中心放進去,也不生起是非好壞得失愛憎等二分法的分別取捨的念頭。這就是清淨的覺照。這樣的覺照,就是在修慧,而定就在其中,所以定慧是同步的。若能持之以恆的做這樣的覺照,最後就能見性,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清淨的覺照,乃是在「性」上修,稱性而修,講的是平常心是道,以及道不屬修,當體空寂,不增不減,非得非失,所以是無修之修,當體即是實相的顯現,豈有來去、成壞、久暫可得?

此外,悟不能只停留在性上,必須進一步達到性相一如,體驗到即性即相,即相即性。這就是從空出有、從性起用,所以溪聲山色,莫不熾然說法,一砂一石,也都是實相。

一般人雖不做佛教的修行,但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專注或覺照,尤其是音樂家、美術家、科學家、牙醫、外科醫生等。可惜他們的覺照幾乎都是不清淨的,亦即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並做二分法的分別取向的追逐。但是,他們一旦翻轉過來,對自心有了自覺,能做清淨的覺照,那麼不管正在做任何事,例如鋤田、煮菜、彈琴、打電腦和執行手術,就都是修行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