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感動我的篇章和字句

分享「真正的靜心」一書的一些話,作者阿迪亞香提。


真正的靜心:

靜坐對我來說真的是件很困難的事。我也發現,對許多人來說,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結果到頭來就是,我在各種靜修營與家裡都在靜坐。我很掙扎,非常努力,努力想讓頭腦平靜下來,努力控制我的思緒,也努力保持靜定,但是除了在幾個靜心似乎剛好發生的奇蹟時刻以外,都不是十分成功。由於我在剛開始的時候,對靜坐並非特別有天分,也就是不能控制我的頭腦、進入靜心狀態,因此幾年之後,我覺悟到,我必須尋找另一種靜心方式,因為我所使用的方法顯然無效。就在這時,我開始探索我所謂的真正的靜心。

我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探索,以一種安靜而深入的方式,探索不與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感受、自己所有的人類經驗爭戰是什麼樣子。

身為靈修老師,我遇見過許多已經靜心非常非常多年的人,我從這些人當中最常聽見的一件事就是,儘管靜心了那麼多年,他們卻覺得自己仍未有重大的變化。靜心所帶來的深刻內在轉化,亦即靈性啟示,仍是許多人失之交臂的東西,包括那些靜心多年的資深靜心者。

其實,有一些很好的理由能夠解釋為什麼一些靜心方法無法帶來它所承諾的轉化,包括我一度認真投入的靜心方法。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也因此很容易忽略,那就是我們面對靜心的態度錯了。我們帶著控制與操弄的態度來靜心,而那正是為何我們的靜心讓我們覺得走到了死胡同的原因。控制與操弄,怎麼可能帶領我們進入我們的自然狀態呢?

頭腦的控制與操弄傾向,以及接受訓練的傾向,從一開始就必須徹底拋棄。放下控制與操弄,就是真正的靜心之基礎。聽來有一點好笑,靜心那簡單至極的第一步就是放下控制、放下操弄。

真正的靜心不是為了精通一項技巧,重要的是要放下控制。這就是靜心。其他的任何東西事實上都是一種專注形式。靜心與專注是兩件不同的事。專注是一種訓練,專注其實是我們引導或控制經驗的一種方式,而靜心是放下控制,放下以任何方式控制一己經驗之意圖。在真正的靜心裡,最基本的就是要放下控制,對多數人而言,我們的整個心理結構、心理自我、我們的小我,幾乎全是由控制所構成的。

靜心的一個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超越那個靜心者,亦即超越小我或是頭腦。只要靜心者仍在掌控全局,就幾乎不可能超越頭腦或小我。因此,在真正的靜心裡,修的就是放下靜心者。從靜心最初的一刻開始,就是一份放下控制、允許一切如其所是的邀請。這種修行擺脫了靜心者。如果靜心者有做任何事,那就只是單純地放下控制、放下想要改變任何事的企圖。

當我說靜心者,重要的是要了解,靜心者就是那個正在控制的人,那個在努力做些甚麼的人。在多數的靜心形式裡,靜心者經常涉入的很深。頭腦總是有些事情做,有些事情必須精通,而頭腦非常喜歡有事情可以做,它喜歡去精通一些事情,因為這樣他就可以隨時處於掌控之中,但是從覺醒到我們真實本性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必須超越靜心者,超越那個控制的人。

我並非在說頭腦與思想在究竟上是個問題,我們對頭腦的執著才是個問題。期待從觀念想法裡找到真理,找到平靜,找到讓我們解脫的東西,是一個虛幻不實的追求。當我們放下喜歡思考的頭腦,我們會對智慧洞見敞開。若想接觸這個層次的洞見,就要從放下控制開始,甚至包括頭腦的控制。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靜心方式和讓自己安住於中心的方法。有些人會隨息,有些人會誦咒,有些人會在靜心時進行觀想。我會對人們說,在靜心一開始的時候運用這些技巧是可以的,利用這些技巧讓頭腦回到當下是百分百恰當的。幫我們將注意力匯聚到當下這一刻,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價值。不過,一旦我們的注意力已經來到當下,此刻的邀請就是放下這些技巧,開始探索我們生命存在的自然狀態。

我經常會發現,如果我們一不注意,這些我自己也曾學習過的、有著重要價值的許多古老傳統與技巧,很容易就變成了目標,而非達成目標的手段,人們最後會停滯在一個僅僅是訓練手段的地方,最後他們會經年累月地不斷觀照呼吸再觀照呼吸,直到能夠完美地觀照呼吸,但是終究,靈性的重點並不是觀照呼吸,而是從分離之夢醒來。

我的建議是盡快進入好奇心,看看當我們允許一切如其所是的時候,會發生甚麼事。在這個轉折點,我們將從頭腦的控制過渡至真正的靜心,我知道許多人都忘了做出這樣的轉變,但你可以也應該讓放下控制的轉折點快到來。

在真正的靜心裡,我們會在一開始就放下這種控制,我們不會為小我、為頭腦、為那個控制者和操弄者灌注能量,我們其實是在放下努力,我們會發現,當自己放下努力放下訓練時,從自身經驗看見,有某種生命力進入了意識。那幾乎像是內在的一盞燈點亮了,而且僅僅是因為我們放下了努力與控制。這非常簡單,真的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坐下,讓一切如其原本所是。

我們不可能透過操弄而發現我們本性的這個真相,我們不可能透過努力改變,來超越我所謂的錯誤的身分認同,亦即那小我的身分認同。我們只能從一開始就讓自己安歇於自然狀態裡,藉此允許意識從它對思想與感覺的認同、對身體頭腦和性格的認同當中甦醒過來。


------------------------------------------------------------------------------------------------------------
阿迪亞香提的闡述,我覺得蠻好的,由於我也是個沒辦法將數息、念佛等禪坐做得好的人,所以一開始接觸到明就仁波切的教學方式,就覺得很受用,他的無所緣禪修,鏡子禪修等等,就是不需要禪修,只需要安住在當下,讓我們一開始就可以安歇在自然狀態裡,也讓我們善待而非排斥打壓湧現的念頭情緒等所有人類經驗,這也讓我想要控制的緊繃感得到舒緩。也覺得這些方式,對於滋養洞見閃現的土壤應該是有幫助的。

以上分享給和我有相似狀況的朋友。
我和妹妹差不多是同時接觸佛法的,但是在我對佛法開始產生一些些體會和經驗時,卻覺得妹妹還是在怎麼對自己最有利的各式思維中搖擺,有些可惜。即便他花費了在我來看過量的金錢和大量的時間去接觸和依止他的老師,但是心境上卻是很不安的。

我覺得有一個關鍵點,就如以下影片所說的,在於她在選擇老師和親近的對象時,常被名利心所左右和驅使,她無法節制對世俗好處的貪圖。她依止的兩個老師,一個有接觸藏傳佛教大圓滿,一個恭敬聖嚴法師,然後他們同時也教怎麼透過做法和術數得到錢財和加官晉爵考試順利等等,似乎正合她的心意,讓她覺得得以齊頭並進,同時了悟解脫的智慧又能享有世俗的利益。

我覺得她的心走偏了,總覺得存在這樣動機的人,至少目前還不是學習解脫道的時機,以前每次她問我空性,我都拼命地想怎麼透過自己有限的理解和體會解釋給她聽,近來她每次問我,我卻只想靜默,和她說這不是頭腦能理解的,等貪、嗔、癡、慢、疑、邪見降低到一個水平,也許自然就能有自己的體會了。

我們不見得會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會得到自己創造的,她不斷在追求與滿足世俗的貪嗔癡,卻想要得到解脫,事情不是這樣運作的阿,其實我覺得她對解脫的嚮往,來自於一些大師對解脫境界所描述的美好,所以以為自己要走向解脫才是對的,但其實人天乘的福報對她自身的吸引力是更大的,所以她才不斷想追求人世生活的富裕和滿足吧。她心裡想要的,和那些大師或仁波切教她應該要的起了衝突,她用自己有限的方式去調整,就變成這樣莫衷一是了。解脫道的學習,對現在的她來說,感覺上時機未到,就尊重自己的心,用正當的方式滿足自身的貪嗔癡,可能比較好。

當有一天,她自發性地發現,世俗貪嗔癡的滿足,如鏡花水月般稍縱即逝,原來並無法帶給她恆久的快樂與滿足,出離心就會自發性地萌芽了,這時可能會真正出現學習解脫道的因緣,不然叫沒吃香喝辣過的人,說吃香喝辣沒意思,太不切實際了,他們看人家吃香喝辣,明明就很有意思的樣子。

我覺得學習佛法時,選擇老師和端正自身動機蠻重要的,我自己是蠻幸運的,一開始學佛就上了鄭石岩老師的課,上課之前也是偶有看過他兩三本書,感覺看了書後,心好像會變得乾淨,就覺得是正派的老師可以學看看,想的就是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層次,至少沒有想那些雜七雜八想得到甚麼名利之類的,不過如果我當初開始學佛時,遇到的是讓我覺得不三不四又言行不一的老師,也許會覺得佛法不過爾爾,就此失去興趣也不一定,也就不能受用深邃佛法的好處了,所以真的也是很幸運。

另外,影片中有人提問"與素未謀面的上師相見時痛哭流涕,是否代表與我有特殊緣分,可依止他修行?"

令我想到,去年措尼仁波切來台教授的三天立斷一課程,坐我旁邊的女生是新加坡人,她跑來了台灣上課,也去過香港、馬來西亞上措尼的課程,原因就是她看了措尼的書痛哭流涕,自此覺得措尼是她要追隨的老師,我心裡只覺得這女生很幸運,也很有福報,她依隨內心衝動想要依止的老師,是真正的教正法的老師,有多少人跟隨內心情感衝動,選擇的老師卻並非真正具格的上師呢。



以下這段影片,我覺得蠻可以作為學習佛法、選擇佛法老師的參考,分享給大家。

🔸應該從哪些方面觀察上師?
🔸只有世俗菩提心,但沒有證悟的上師,能給弟子帶來什麼?
🔸如何判斷上師是否具有菩提心?
🔸與素未謀面的上師相見時痛哭流涕,是否代表與我有特殊緣分,可依止他修行?


影片:如何選擇上師?
這次來推薦一下洪仲清的FB專欄。

前陣子看了他的一個影片「別把自我負責與自我處罰混為一談」,覺得還挺受用的,有釐清自己慣性上會有的一些盲點。當方法有用,其實心理會有感覺,就是那種情緒上的疏通感會出現,而不是整個卡在那邊宛如死水,攪著讓人不舒服。

其實他的很多影片都很好,唱作俱佳,有教有樂,網友更是臥虎藏龍,互動時豐富的答案常常也很有趣,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到受益,這種好的臉書專欄,一定要分享一下。

話說佛法和心理學真的是大規模地平衡了我。

洪仲清臉書專欄

洪仲清影片:別把自我負責與自我處罰混為一談
前幾天聽了妹妹說一件事,我大致的感覺是,她好像覺得想要開悟,要先清理脈輪,然後修定功。

話說妹妹工作上的前主任這三年也開始接觸藏傳佛教,接觸的因緣,在於前主任的一個好友曾為達賴喇嘛做過翻譯還是口譯之類的,然後這個翻譯好友介紹了一位修行師父給前主任,前主任接觸後,覺得身體病痛和心靈負擔感好像有好轉,就開始專心跟隨這位法師修行。

前主任也介紹這位法師給妹妹和另一位同事,這位法師有教易經、清理脈輪和開悟班等等,據說班上已經有三個人開悟,並得到老師認可,開悟班一堂課要八千塊,為期一年的樣子,妹妹上過開悟班的一堂體驗課五千塊,覺得老師上課內容,佛書裡面就有,並不見特別,而且花費太過高昂,就沒想要繼續上。

再者他們開悟班的用書,主要有祖古烏金仁波切,妹妹覺得聽這位法師講,還不如聽措尼仁波切講,措尼仁波切是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兒子,她覺得更正統,而且一整天的課程只要一千塊還請吃便當。之前我去報名措尼仁波切來台的六天課程時,有問妹妹想不想上,其實並不抱太大希望,沒想到她竟然對藏傳佛教挺感興趣,藏傳佛教的神祕儀軌很吸引她,上了課後也蠻喜歡措尼仁波切的。雖然她好像聽不太懂措尼仁波切的法教,因為她每次下課就問我老師講的這句話是甚麼意思,那句話又是甚麼意思,但她很喜歡這個老師,上課風趣,又讓她覺得很慈悲。

不過祖古烏金仁波切另一位兒子明就仁波切,來台教三天的開心禪課程時,我也有找妹妹上,上課方式就不吸引她,雖然明就仁波切的教法相對沉靜,沒有措尼這麼活潑,但我心裡是覺得很受用的,尤其是與覺知同在和開放的覺知這方面的教學(台灣的德噶禪修中心,有明就仁波切的錄影帶教學,有興趣可以去上。以我自己來說,他的錄影帶課程比他的親授課程,帶給我的收穫更大,因為他的親授課程,把六天的內容,濃縮到三天講完,對剛接觸到大手印的我來說,了解和體會上有些吃力,錄影帶課程有深化我的體會)。我還打算等明就仁波切明年或後年如果有來台教解脫道,有時間也會想去上。一方面是好奇想長見識,一方面也是做學習的深化。

回到前主任介紹的那位法師,雖然妹妹覺得想要開悟,她不必跟著這位法師學,她有更好的老師可以選擇,不過她對其中的清理脈輪很感興趣,聽妹妹說人體好像有七個脈輪,這法師可以幫忙清理脈輪,疏通一個脈輪五千塊,她或大部分人要先做好一些前行,累積開悟的資糧,清理脈輪是其中之一。

我是不知道清理脈輪對累積開悟的資糧幫助多大,不過我覺得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和行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對累積資糧可能也很不錯,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其中八正道和六度中的每一項都很有深意,是我上課時候聽到的,也是我在學習的,分享給大家。然後我上佛法課時有聽到一句話叫行佛,我們當然還不是佛,但我們可以仿效佛的行誼和慈悲精神,試著往他們的方向去做,只要做得時候是真心的誠心的,不帶著自私的目的,這樣或許不知不覺就發現,竟然得到佛力不可思議的加庇呢。
我覺得以下的說法和釐清,大致來說很好耶,分享。

[關於上師]

師徒關係的建立,奠基在兩個基礎之上:上師的大悲和弟子的虔誠。

上師的大悲是什麼意思?意思是上師的悲憫、慈愛之心。生活中有很多種關愛,例如親子、朋友、夫妻之間的關愛。而上師對於弟子的關愛,對於一個行者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有些弟子時常誤把上師的關愛當成世俗的關愛,這時候就會生起「上師沒有關心我,只關心其他人,都不在乎我」、「上師只對他說法,都不對我說法」等等的想法,當然,對於上師,每個人多少都會各自的看法,但是我們應正確的了解到,在究竟上來說,上師的大悲、關愛,是超越世俗的。

上師的大悲,眷顧的是眾生的痛苦,而這裡痛苦只的是哪一種呢?

佛教當中提到痛苦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是指一般感受上的痛苦,例如病痛、不舒服等等。

「壞苦」指的是改變的苦,就是任何感受上的快樂終究都會消失壞滅的,因此快樂的感覺,本質上也是一種痛苦,這被稱為「壞苦」。

「行苦」,指的是一切現象、萬法的本質就是苦。

上師的大悲,幫助我們消除的是哪一種痛苦呢?

首先,不是感受上的痛苦,不是苦苦;也不是幫助我們得到感受上的快樂,例如得到健康、財富等等有漏的快樂,如果上師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得到感受上的快樂,那其實等於是上師在幫助我們得到壞苦,這是不合理的。

因此,上師的大悲,眷顧的,是消除「行苦」,也就是消除痛苦的根本、種子。

身為弟子的我們,要有這樣正確的認識:上師的大悲,是幫助我們消除「行苦」,而上師之所以給予我們口訣、教授,是為了幫助我們出離輪迴,消除「痛苦」和「痛苦的因」:「業和煩惱」。

我們時常說「加持」,到底什麼是加持?它看似無形,但又能被感受到,似乎又是個能被給予的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加持」像是跟隨在父母親身旁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存在,讓他感到安心,我覺得這就是加持,也無法精確描述,或許就是那個氛圍。

我自己也經歷過很多次,當我生活上遇到了問題時,有機會去拜見一些大師、善知識的時候,本來內心還帶著很多煩惱、痛苦,但見完出來後,發現自然的問題都沒了,內心感到格外的輕鬆,也沒什麼道理,甚至自己也沒有任何期待,就是因為拜見上師的因緣,而讓自己安心。我想這就是加持。

它不是一個實有物,但是卻能深深地影響眾人,當上師充滿慈悲時,弟子耳濡目染,逐漸也會變成一個慈悲的人。這就是「加持」。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太過於唯物、功利,急於看到成效,沒什麼耐心。然而「佛法的加持」,通常沒辦法立竿見影、馬上看到成效,我們太習慣將唯物的功利觀念帶入佛法的修持,這樣是不行的。

改變需要時間,例如不少人今年見到某位上師,可能也沒什麼特別感覺,甚至覺得不耐煩,但是三、五年後,突然又想起這位上師,並且受到一些啟發。

總之,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過度沈溺在外在物質的世界當中,因此觀念上也都偏向於唯物、功利主義。而這些觀念都跟佛法的修持是相互違背的。

以上就是對於「上師瑜伽」的一些解釋。一提到「瑜伽」(相應法)時,時常讓人誤以為是一些儀式、形式,好像一定要做些什麼,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瑜伽的重點在於「心」,是「心」的相應,而不是任何外在形式的作為。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FB
今天FB看到的文。

文:聖嚴法師

雖然說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但必須先釐清: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

在物質上追求快樂、滿足,應該是現代人共同的傾向,否則物質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久?

適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望,就會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人們表面上在追尋快樂,事實上卻也在追尋痛苦,因為所追求的快樂,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而且快樂不會是永久的真實,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說穿了不過是一種幻影。

而且,享受快樂之後,又會回到痛苦的原點。所以,人生不過是從苦到樂、從樂到苦,一個永不間斷的循環而已。只是人們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樂,結果卻永遠陷於痛苦之中。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禪定時有所謂的「禪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種沒有綑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達賴喇嘛之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我們千萬不要誤解達賴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追求物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

----------------------------------------------------------------------------------------------

我是覺得投身為人類這一個物種,業力使然,追求欲樂其實無可厚非,只是要懂得適度和知足,許多糾紛的發生,就是過度膨脹自身慾望,太把自己當一回事,又太不把別人當一回事,因為缺乏全觀,反而害人又害己。

而能如上文所說,看破追求欲樂是一種苦,那更是超越人類業力侷限的一種大智慧了。

聖嚴法師文中提到,達賴喇嘛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我剛學佛時也有看過達賴喇嘛幾本書,大約六七本。記得當時他教禪修的幾本書,看得我頭昏腦脹霧煞煞,才疏學淺實在看不懂,不過他教慈悲的書,寫得普世又淺顯,挺感動我的。

記得書中大意就是說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將心比心,至少不要為了自己的快樂而使別人不快樂,也說到世界是個大型的共同體,大家都是其中一分子,沒人能置身於外,要懂得感謝所擁有的,並且相互合作,看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也感到很平和,就覺得照著做蠻好的。

不過做得時候,由於自身能力有限以及面對人際間各種不同狀況,善巧程度不太夠,然後時進時退的,摸著石頭過河,又是另一種學習和放下的過程了。

有時也覺得,相較於在世俗社會上,做了什麼事或做得是否完美,做的時候是安住在怎樣的存在狀態,可能是更重要的,自己是從一體性出發,還是從分裂的觀點出發去做一件事呢?

另外,關於人類對於欲樂和物質世界的追求,我覺得與神對話2這本書,以下有段話頗可作為參考。

開悟和精神進化真正導致你放下的,是沈溺——你對某些經驗的深切需求,你的驅迫性行爲。

同樣,你對金錢、權勢、安全感、佔有物,和肉體的其他經驗之執著,也會消失。然則對所有這些事物的真誠賞識與珍惜卻不會消失。也不應消失。對生命中的一切事物的賞識與珍惜,乃是對我所創造的歷程之尊崇。鄙棄生命或任何喜悅——即使是最基本、最物質的部分——都是對我——這創造者——的鄙棄。

因爲,當你稱我的造物爲不神聖時,那你怎麽稱呼我?然則當你稱我的造物爲神聖時,你就祝聖了你對它的經驗,也祝聖了我。

我告訴你們:我沒有創造任何可以鄙棄的東西——而正如你們的莎士比亞所說:只要你們的意念不使之邪惡,就沒有任何東西是“邪惡”的。

不過大的方針還是有的,這是大部分已進化的靈魂所同意的。

凡是傷害他人的行爲,不會導致快速進化。

還有另一個大方針:

凡是涉及他人的行爲,都必須獲得其同意或允許,才可實行。

另外,無愛的任何事情,都不是通往神的捷徑。

如果你準備時沒有愛,取用時沒有愛,你都會失去其最精華的部分。
佛的四不能。

弟子問佛:您既神通又慈悲,為何還有人受苦?

佛陀:我雖有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智慧,離不開自身的磨練;
第三,妙法不可說: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能靠實證;
第四,無缘不能度:無缘之人,他是聽不進你的話的。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無缘之人。
李四端這個月在節目「大雲時堂」裡,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做了專訪。

第一次知道張德芬,是因為她翻譯了艾克哈特托勒的一本書"修練當下的力量"。

這個節目裡,張德芬則剖析了自身接觸身心靈的轉變和成長,分享。

第二支影片,是張德芬對薩古魯做的專訪內容。






今天分享明就仁波切的一個影片。

針對疫情需要和由於無法親自授課,他前陣子錄了一系列的線上影片。

今天分享的這支是獨處中的自我發現。

是一支教導大家「怎麼安住在覺知」的影片。

影片中也澄清了許多我們禪修時容易產生的誤解。


想看中文字幕,可以點選youtube影片右下角,我畫上藍色圈圈的圖案。




也可點選影片右下角的標誌,直接前往youtube觀看,觀影效果較好。
前幾天看新聞,一個女生在南投紫南宮旁邊的彩券行買彩券,結果中了頭獎,與另一位中獎人均分獎金31.24億元,一人約得15億多元。

南投紫南宮的財神爺好像很是有名,之前好幾回過年,都看到一些網站上有網友號召,相約大家一起殺去南投紫南宮求錢母。

約莫八九年前,自己也曾跑去金山財神廟拜拜。話說一位朋友說金山財神廟很靈,他之前去拜了後,感覺收入有明顯增加,就想再去拜,當時就找我一起去。車子拐進財神廟的腹地之後,發現沿途人車挺多的,是座香火鼎盛的廟,不過我之前沒拜過財神,不大熟悉要怎麼拜,就問有經驗的朋友,要向財神求多少錢啊。朋友說:沒有限制,只要你敢要財神就敢給。雖然朋友這麼海口,但我覺得錢雖然好用,但只要夠用就也不會太需要。而且我也不敢向神明做這種過度非分的要求阿。

人在求神拜拜的時候,腦海浮現的常是心裡最想要的東西吧,我當時就覺得自己超級沒有智慧,覺得怎麼事情怎麼做都不對,也常常起煩惱。看著神明時就很誠心地說,我什麼都不要,也不要一毛錢,對於生命中的過去和未來,所有我該有的際遇或造的業,就算前途可能艱難或再不好,我都願意付起該負的責任,不去逃避,請你給我智慧去應對這一切吧。

印象中,供桌上的神明拿了一個蒲扇,感覺好像是濟公,說完心願後博杯,很幸運得到應允,財神的心胸也蠻寬大的,來財神廟求智慧,博一次就應允,應允者慣例得到一個漂亮精緻的財寶袋如下圖。

朋友有通靈,他說我在拜的時候,神明有特別跑來我旁邊看看,不知是不是好奇我的心願,就覺得靈異世界也蠻可愛的,也會對人類世界的願望感到想探索。

當時看到供桌上的盤子散著一堆名片,一眼看去好像業務性質比較多,名片就是做保險的,做房產仲介的或開補習班才藝班的,可能這類工作的人,因為各種主動和被動的原因,對財富的需求較為強烈吧。

離開時車子拐出了財神廟的腹地,在金山大馬路上竟然看到法鼓山的標示圖,當時沒去過,有問朋友要不要去看看,朋友覺得佛教團體要不脫離現實,要不就是想出家的,就沒興趣參觀,我就想以後有機會自己再去看看好了。這些年來,數一數也去過三次金山法鼓山了,環境很清幽的正信道場。

再回到樂透,二三年前,我們老家隔壁兩條巷子的彩券行開出頭彩約16億,一人獨得,當時是在報紙上看到,發現開頭獎的彩券行竟在老家附近,想著搞不好是哪個鄰居中的,結果還真的是。哥哥對老家周遭的人比較熟,說就是一個30多歲的男生,挺和氣的,每天早上固定時間就看他出門,感覺上就是踏踏實實的上班族,只是中獎後,他計畫把南部的父母接上來孝養,他本來小家庭住的公寓不夠大,需要換個大房子,就搬家了。

至於中樂透後,湧進大筆財富帶來的是喜事或憾事,可能蠻要看這個鄰居的智慧吧。

以下報導151位上億元中獎人的面相,挺有趣的。

聯合報 / 記者黃筱晴 /即時報導

台灣彩券公司總經理蔡國基指出,經統計151位億元中獎人問卷資料,男性116位、女性35位的面相大不相同。男性多半長相大器,有大眼睛、大嘴巴和大耳朵;女性中獎人則面容小巧,有著小眼睛、小嘴巴和小耳朵。購買頻率方面男女性也展現截然不同的購買習慣,男性中獎人多展現想中大獎的「毅力」,期期買的人最多;女性則較隨性,通常是想到才會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