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感動我的篇章和字句


aappcc wrote:
感覺你對身心靈也蠻有興趣的
有空時
也歡迎來互相切磋喔


aappcc大大,我是對靈修與心靈成長這方面的知識有興趣!感覺您在這方面也投入不少心力在學習,以後有不解的問題再向您請教與討論,先祝福您端午佳節愉快,願您有個充實美麗的假期喔!
你的預言成真了,這個假期真的好充實。

我去上課了,和妹妹一起去上愛與微細身的課程。

學到了一些不錯的東西。

學到透過覺知,來讓脈結和情緒自己打開。

神奇的是,妹妹說她感覺不到情緒,我以為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到情緒耶。

課堂上,措尼仁波切說,很多人在情緒上是麻木的,這時就去感覺那個麻木。

只能說,很多時候,每個人的狀況和癥結點真是不太一樣的。

也是讓我上了一課,很多事不是我自以為的怎麼樣。

過兩天有空寫時,來分享心得。

端午快樂,心情好好,粽子適量就好。




aappcc wrote:
你的預言成真了,這個假期真的好充實。
我去上課了,和妹妹一起去上愛與微細身的課程。
學到了一些不錯的東西。
學到透過覺知,來讓脈結和情緒自己打開。
神奇的是,妹妹說她感覺不到情緒,我以為每個人都可以感覺到情緒耶。
課堂上,措尼仁波切說,很多人在情緒上是麻木的,這時就去感覺那個麻木。
只能說,很多時候,每個人的狀況和癥結點真是不太一樣的。
也是讓我上了一課,很多事不是我自以為的怎麼樣。
過兩天有空寫時,來分享心得。
端午快樂,心情好好,粽子適量就好。



aappcc大大,板凳坐好,期待您的分享心得喔!!
在愛與微細身的課堂上,以下是我概略的理解,我沒有把握理解得都對喔。

好康逗相報一下。


他這次課程主要是講氣、脈,明點。

一來,由於氣的不安亂竄,二來,脈結造成了感受失調。這兩個原因,使我們無法體會到明點。

所以把氣和脈導正過來後,明點就有打開的機會。

在順序上,是先把我們從世俗上不健康的狀態,變成世俗的健康狀態,再把健康的狀態變為覺醒的狀態。


先講脈的部分:

脈是習性所依,我們因為脈結,產生種種的感受。脈包括業力脈和學習脈。

業力脈是過去世的因緣所產生,比較無法改變;學習脈是今世透過各種學習而來,其中包括健康和不健康的學習,是我們較能著力之處。

學習形成的脈結和印記,可以是生活中逐漸形成,也可能是突然的大創傷造成。

好的印記,可以讓事情好好運作;不好的印記,則讓我們用錯誤的方式看待世界,其中有的為自己帶來許多痛苦,有的為他人帶來許多痛苦。

讓我們感到受傷的印記,為自己帶來許多痛苦,因為會讓自己產生很多情緒;一些扭曲的印記和習性,因自己情緒上的感受少,所以不自知,卻成為性格的一部分,帶給周遭人痛苦。

許多人的痛苦,並非因為事實,而是因為印記,他們透過印記感知外面的一切,以致扭曲了狀況。

許多家庭之所以夫妻和親子失和,也是因為受了扭曲的印記影響,是因為彼此有不同的印記,又透過扭曲的印記互動。

我們的習性和印記看起來像我們的本質,但我們的本質其實是佛性,習性只是第二天性。所以要對印記有幽默感,它不是恆常的,是無常的,不是我們真正的本質,只是學習來的習性。

許多人做了偉大的事,是因為他們打開了印記這怪物。打開的印記可以教會我們許多,這是療癒,讓我們能同理別人。

當印記被觸發時,受過訓練的心,可以決定要不要對印記做反應。我們可以針對事實做回應,而不是對印記做反應。

然後,怎麼打開印記呢?要點在於覺知。

當我們有了印記後,遇到類似情況,印記就活躍了起來。措尼仁波切鼓勵我們直接面對印記,他說印記的活躍是自動發生的,不要因此去避免或害怕類似事件,不要用其他活動去掩蓋它,這樣會製造更多印記,逃避也會使我們失去日後嚐試的經驗和機會。

不要壓抑情緒,不要忽視它,不要對治它,就只是覺知它,與它同在,放鬆下來,融入它。

願意感到受苦,願意與那情緒同在,而非透過其他方法覆蓋它。

漸漸地,情緒會開始感覺自己被愛,它會有安全感,

因為我們不使用對治法改變它,它有天感受到這裏很好,我很好,

感受到自己有空間,感受到愛,有一天,它就會打開了。

印記若打開,不要太興奮,它可能會再關掉,這時就再去覺知。

讓印記慢慢孰悉覺知的愛,而不是被打擊,讓印記有信任感。

不是我討厭這個情緒,努力要把情緒打開,而是讓情緒自己願意打開。

措尼仁波切似乎想傳達這個意思。

他當場有用手勢示範覺知情緒的方式。


再來講氣的部分:

關於現代人的氣常常會亂竄,造成失眠和壓力以及焦慮等種種問題。

措尼說現在世上的一切都運作得太快速,使我們的氣不斷往上衝,跑去衝撞胸部、喉輪甚至頂輪。丹田空掉了,人的身體變虛,壓力卻往上跑,頭像冒煙了一樣。氣太快衝擊神經,使得我們急迫不安。

我們動作的速度,可以因氣的要求加快一點,但身體的加速有個限度,氣卻一直要求hurry up,在事件進行的過程中,氣一直對身體施加壓力。

有個現象是,很多時候,我們對工作感到疲倦和崩潰,問題不在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時,氣不斷鞭打自己造成。

他在課堂上讓我們練習兩個方法,讓氣往下走。一個是瓶氣法讓氣下沉到下腹部,另外一個,他說可透過悲心,讓氣感到安定。

而非我們習慣性的因為自我的慾望和恐懼,讓氣一直處於上竄的狀態。

他說,對於氣最好的藥,就是悲心,因為其中沒有自我中心。

他也說,我們的心性是喜歡當下的,但是扭曲的氣因為不安,才會一直想去其他地方。

由於大部分人的氣都是扭曲的,所以先要從世俗的扭曲的氣,調整到世俗的健康的氣,再調整到本質愛的氣。

他好幾次要我們念誦「不依世俗諦,不悟勝義諦」。

他說以不健康的方式過世俗生活的人,除非遇到很好的老師,不然修行上是不容易得力的。

但這樣的機率是很小的,所以先要以健康的態度過世俗生活。

另外,我覺得他說了一個蠻重要的點,就是不要緊抓住當下,這是控制,會阻礙寬廣和開放。

要與當下同在,敞開來,允許當下任何經驗的升起和流動,保持放鬆和清楚的覺。

我們無法控制自然的流動,但可以與它同在,這是慶賀。

最後,知識是二手的,找到好的善知識,方向正確之後,要有深刻的轉化,真的要靠我們自己實修囉。

我覺得他講得蠻好的,也來修一修。
之前上了愛與微細身課程,這兩天主辦單位對外公佈了措尼仁波切的上課內容。

其中有些是我上課時沒注意到,但在這份稿子中得到了一些吸收。

也附上內容,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囉。

---------------------------------------------------------------------------------


盛夏時節,除了炎熱難耐,氣候不穩定亦是夏季常態之一,在開課之際就面臨到熱帶性低氣壓干擾,除了氣象局發佈的豪雨預測外,還差點,發佈颱風警報,主辦單位的LINE和臉書等平台除了接到很多詢問課程現場候補報名外,亦接獲不少學員來訊詢問是否停課事宜,所幸一切在大家的福德因緣俱足之下,天氣很配合的就像印度飯店的蓮蓬頭般,意思意思的下了跟鴿子尿一般的幾滴雨水,清涼了盛夏的炎熱,近 900 位學員在報到時間準時抵達,靜靜在隊伍中等待,依序報到入場。

微細身的第一堂課,仁波切用著一貫幽默又溫暖的語調問候大家時這麼說著 : 在座有很多人已經是多年相見的,希望你們的微細身都是平衡的,希望大家的笑都是發自內心,不是假面的笑,希望藉由這門課程在大家心上都能有一些轉化,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舊有的習性與傷痕都能打開來,透過課程去認識習性,和習性做朋友。

你有怪物嗎?

認為自己沒有怪物的時候,那個怪物才是最可怕的怪物。

你認為你所經驗的一切都是正確的嗎?

你怎麼知道它是正確的?

你又怎麼知道它是不正確的?

誰在經驗呢?

就是我們在經驗這一切。

誰是我呢?

就是你跟我。

經驗者是誰呢?

是由很多東西聚合起來,這些東西包含感官、五根組合而成。

當你的伴侶跟你說了些什麼的時候,你怎麼判斷他說的是健康還是扭曲的呢?

你是指你自己編的那些故事,你自己那些感受和自己貼上的標籤,這兩者之間是有矛盾的。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你必須要回到你原始的家,這個原始的家我稱為本質愛,就是你一切的感覺都很好,沒有問題。

大家知道嗎,我們的感受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來自自己的感受,我們帶著希求與恐懼的這些包袱,傳達出來的就是太過於在意,在這太過在意的核心就是一種自私,很抱歉這麼說。你企圖為了你自己而去調整整個世界,這樣的誤解就會產生痛苦,當外境改變時你的心就碎了,到底有多少成份是屬於外境的?我們要能夠分辨出來,你是要讓他變得更緊還是讓他鬆掉?

你的心會說:放下吧 !

但你的微細身會緊緊的抓著它,在你的感受上還是緊緊抓著那些陳年的東西,必須去感覺你的感受,透過感受聆聽訊息,經過理智的理解,滋養慈心和悲心,放開來,放下執著與自私的在意,對自己的感覺誠實。「誰在乎呢」的修持,本身就是一種慈悲的修持,把緊繃鬆開來。

你戴著什麼顏色的眼鏡呢?

你必須知道自己實際的狀況才能看清真實的狀況。

世俗的習性就像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事物,看見的事物就是有色的,認識到自己世俗的習性,認識到自己戴什麼顏色的鏡片,如果不去改變學習而來的習性,就不可能改變現在的種種狀況,譬如你的家庭、伴侶,這些種種的問題就不可能改變,認識到、打開來就是和諧、喜樂的開始。還有另一種習性形成的方式是突然,如受到驚嚇、創傷,突然發生而造成的。

世界上很多偉大的人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情,是因為他們內在有美麗的怪獸,同時也有很多人有很大的怪物,但沒有成就什麼事情,是因為他還是怪物的奴隸。如果我們有怪物,但你能脫離的話就能變得非常健康,當我們有怪物能從當中解脫就叫療癒,就叫打開。透過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幫助別人、了解別人,印記和習性都是可以改變和開放,大多時候我們都會去指責別人,很少去細究有多少是自己的問題,有時候很多問題不是發生在我們的對象上,是透過自己的習性和印記去判別。有時我們選擇忽略、無視它,但任何一種去忽略的行為都是對你的怪物不慈悲的。

真正的悲心,療癒道

有些事情你不想做或者不想去,但又非去不可非做不可,這時候你的氣會不喜歡這種狀況,它就會製造非常多的情緒,氣的速度就會加快,在這種情況下,你只有兩種方式可以讓你開開心心的去做那件不喜歡的事情,一個是把氣帶回到丹田,另外一個就是生起悲心:就是不管我要去開會還是做些什麼,我都願意去經歷這個痛苦,為了達到最大利益的狀況,所以我願意去承受這個痛苦,如果有這樣的悲心的話,氣就會往下走;當氣往上竄的時候你就會有希求和恐懼,但是在那種真正深刻的悲心裡面它是沒有希求和恐懼的,在這樣的悲心裡面是一種願意去犧牲的心態,所以去做那件事情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去做的,對於氣最好的解藥就是悲心,沒有希求跟恐懼的悲心,這樣的悲心是沒有珍愛自我在裡頭,但這種真正的悲心是很罕見的。我覺得我有悲心,可是我是不想受苦的,悲心會讓我快樂嗎 ? 如果是的話那我就會去做,如果悲心會讓我不快樂的話,那麼就下次再說吧,真正的悲心是願意犠牲,願意為了他人去受苦。請大家兩種都要做,照顧好自己的氣,生起真正的悲心。

握手修持

主要的修持是氣跟握手,但當你碰到本質愛時,你要認出它來,當你認出它的時候,你要鼓勵它,你要鼓勵你的本質愛能夠展現出來。沒有本質愛,虔敬心也很難生起,就像沒有太陽的話就沒有陽光,你覺得很黑暗很空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啓發你,鼓勵你,所有可以激發你、鼓勵你的這些因素都發生了,但你卻沒有被啓發到,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準備好,所以你必須先把你內在的WIFI頻道打開來,透過這樣去啓發自己也啓發別人,如果你能以健康的狀態啓發本質愛,就能鼓舞和啓發別人,這也是悲心的一種行為,是一種無聲的傳導,也可以說它是一種祝福,不需要語言的發生。

仁波切的叮嚀

請大家一定要對自己好,對自己好並不是一種自私,當你能夠對自己好,就能給予其他人更多的東西。照顧好你的微細身,照顧好你的粗略身,照顧好你自己的心,照顧好自己的世界,照顧好你的伴侶,請不要給對方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各位可以跟別人分享微細身的教法,如果你對這個教法是非常清楚理解的話,你可以去分享。如果你自己的微細身根本還在顚倒錯亂的狀態,那去教別人微細身的話就不好,就會傳達錯誤的東西給別人。在分享的時候一定要有著愛,有著歡喜,有著慈悲,請大家要好好過自己的人生,在健康基礎之上,有著健康的微細身、健康的理智心、健康的人生,以這些為基礎去修持更高階佛法的就叫解脫道,沒有療癒就往上走會把腿摔斷的,必須先把腿的肌肉療癒好,當你像老虎一樣強壯時就可以跳了!

請記得要一再一再的修持,同一個教法可以反覆的聽聞,每一次去聽同一個教法的時候都可以嚐到不同的滋味,可能去年你上這個課有些滋味你嚐不到,但是今年來你就嚐到了,然後你今年新嚐到的滋味,它會幫助你更認識去年所嚐到的滋味,這一切都是彼此能夠互相幫助的,要不然的話這些都會變成佛法垃圾,你只是不斷的累積,但是從來不去做修持。

一再一再的重複聽聞是沒問題的,請大家要快樂、要健康!爭執是不值得的,桌子底下的功夫也是不值得的,請把不值得的扭曲的事情都丟了吧,原諒是最好的藥,當你的生活中發生了些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就試著去原諒吧 ! 你甚至可以對自己的創傷說:「我很抱歉」,「我愛你」,很誠懇的去說,甚至是哭也是沒有關係的。
在愛與微細身的課程後,隔一個周末,措尼仁波切舉辦了三天的立斷課程。

官方今天公布了課程稿子,也給大家參考。

這次的立斷課程,我自己是收穫頗豐,打中了很多問題點。

包括常常用頭腦去想覺知去想空性,而非安住在覺知上。

仍舊常常追隨頭腦的念頭,或在當下造作過去的情境。

也常常在當下起好惡、分別和得失心。

就是心念的習性還太強了,難怪空性千呼萬喚不出來。

上佛法課時,有聽到一些我覺得有用的關鍵詞,包括安住在覺照上,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以及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但慢慢才在生活中顯露出和感覺到,原來在日常生活上,這些問題我是屢犯不鮮阿。

開始在生活中,發現那些不如法的部分,來去著手處理。

還是要活在當下的真理中,而非頭腦的幻象中,以此禮敬生命。




官方公布的立斷課程稿

菩提心的滋味

不依世俗諦,不悟勝義諦~佛陀的教言都包含在兩諦當中。

如果你覺得輪迴很快樂,那麼修持佛法並不會幫你脫離輪迴,只能幫你在輪迴裡面比較好一點,要脫離輪迴需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保持開放,不要緊抓著那些已知的概念

微細身的學習是要將顚倒的世俗扭正,但這樣就能解脫了嗎?

當然沒有,但擁有健康的微細身能成為解脫的助緣。

立斷課程主要做的,是以正確世俗的部分為著眼點。

你現在在哪裡呢?
是在顚倒的世俗還是在正確的世俗裡面呢?
正確的世俗到底在哪裡?
手指頭是正世俗嗎?
手臂是正世俗嗎?
頭呢?
坐墊呢?
它們是正世俗嗎?
你們可以感覺到它嗎?
正世俗在哪裡?
話語是正世俗嗎?
花呢?
色身香味觸這些是正世俗嗎?
台灣、中國、美國呢?

這樣看正世俗就愈變愈來愈大,從手開展到整個世界,已經過去的那一切是正世俗嗎?未來還沒到來的那一切是正世俗嗎?

當要你用手指頭指出什麼是正世俗,指的出來嗎?

我是正世俗嗎?

這些正世俗你喜歡嗎?還是不喜歡呢?

請大家保持一個開放的狀態,千萬不要緊抓著已經知道的那些概念,那這樣不就是在讀一本舊的書嗎?

不依世俗諦,不悟勝義諦,如果連世俗都不了悟,怎麼去了悟勝義諦呢?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很抱歉,在輪迴當中就是沒意義,雖然在輪迴當中沒意義,但不代表在輪迴當中沒有美好的事物。這一切沒有究竟的意義,但世俗諦的意義是有的,我們應該喜歡這樣世俗諦的意義嗎?要怎樣認識有意義的世俗呢?

有一個實相是超越世俗的,但這樣一個實相是要用世俗諦去認識它,就像一隻鳥要有一對翅膀一樣互相依靠,動機和發心是很重要的。


生起健康的出離心

我希望大家都有健康的出離心,而不是扭曲的出離心,扭曲的出離心是和怪物有關連的。出離心應該以智慧為友伴,不是來自於創傷的感受。

我希望大家都是想從輪迴當中解脫的,無論是什麼樣的教法,這些教法對於我們的幫助是怎麼樣,完全取決於我們的發心,我們需要生起的是健康的出離心,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正確的世俗到底是什麼,認知到~無論是「投生的我」或是「投生到任何地方」都是沒有意義的,世俗的美好總有一天都會毀壞,對輪迴要有清楚的認識。

太執著痛苦與歡樂的對境的心,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從中出離。離苦得樂的樂,雖然有它世俗上的意義,但在勝義究竟上來說,它其實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樂是超越世俗的樂,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直至生起世俗與勝義的菩提心,才會有意義。


大圓滿的止~明晰、無念、不動搖、不落入妄念的牽動

一切萬法的根本,是我們自己的心,它不是由對境而生起的。心分為~有生起的有相心,與無生起、離一切相的本初心。讓有生起的心,在無生起的廣境中清淨,清淨之後,就成為無生起的心,即是法身。

讓生、住、滅有相的心清淨的修持,即是大圓滿之道。

去了悟「有相的心」之實相,即「大圓滿立斷」。有生、住、滅的心的自性,是變動的,為了讓它不動,心首先要靠禪定止的修持,遠離昏沉、掉舉的過患,遠離樂、明、無念的貪著。

單純念頭的生起是可以的,但不允許思考,保持在明晰當中。止又分為有所依的止與無所依的止,無所依的止是安住在感知對境的主體(能知),心安住在心自己的明晰之上。而有所依的止是安住在感知的對境上(所知)。


領受加持

修行人很容易犯下被禪修所綑縛的過患,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沒希望,不管怎麼做我們都卡在概念心裡面;當我們處在很絕望,怎麼做都不行時,就是祈請上師最好的時候。祈請讓我們脫離始終都沒能脫離凡俗心的這個框框,當認識到的心本質就是空性時,所有的迷惑自然就會消融,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祈請。

讓迷惑顚倒的微細身回到正確的狀態,再以正確的方式去進行大圓滿的修持。

要精進修持,當你們成就法身的時候,要記得化現回來輪迴裡,以自願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上,幫助「措尼」一起照顧「如母有情」的眾生,我相信你們會這麼做 !
在法鼓雜誌看到一篇文章,紀念陳伯璋老師,作者是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全體學生。

陳伯璋老師的告別式,因緣俱足下,我正好也在現場。

現場當時人滿為患,當人在社會上擁有一定地位時,告別式大概總是這樣的。

場外還常常滿佈許多花籃,和一個大看板寫著許多董事長總經理和校長等等的致哀。

當時很讓我感動的,是那些二十歲或出頭左右學生的態度和那份真情流露。

那是社會地位權勢和名利換不來的真心。

這些學生並不是出家人,三三兩兩地來,或是他歷來各校任教時,歷屆受過他指導的學生吧。

其中師與生的關係,總覺得有值得著墨之處,看了讓人動容。

想分享這一篇文章。



緬懷陳伯璋老師

一段真善美智的奇遇
◎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全體學生

陳伯璋老師告別式那天,許多團體及師生都到了,會場內外水泄不通,但我們並沒感覺到這位低調和藹的長者,已悄然離我們遠行。

慢活,是老師常提醒我們的生活態度。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學程新生報到時,當年擔任學院學群長的老師勉勵我們「慢學」。一開始有同學不解:「我們一直以來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快速學習,怎麼是慢學呢?當然是快快修足學分、快快畢業呀!」

現在,我們或許懂了。在知道老師一生學習與奉獻的歷程,這麼豐富多樣,成就貢獻如此多,從老師的談吐行誼和生命態度裡,我們看到了「慢活」的實踐。那種慢,是一種踏實與認真的體會,是一種和諧前進、不趕進度、不囫圇吞棗的學習及體驗。而生命的過程,不就是一連串學習和實踐的歷程?原來「慢」,不是做得少,而是在每個當下,如實走過。

對我們來說,老師就像是一位沒有血緣的父親,給了我們最多包容。他有自己的觀點,但課堂上總是涵融每位同學的看法,並進一步給予引導。

除了讓學生保有自己的觀點,還讓我們以不同視角與觀察,來做多向的交流及融合,讓大家省思的面向更深化、更具多元性。「因為不設限,所以更精彩。」這樣的學習,讓我們感到非常享受,收穫豐富。

除了課堂上的教導,在課堂外,老師的身教也是令我們印象深刻。還記得校際師生交流、各校學術交流會時,老師展現的敦厚風範、控場能力,以及不疾不徐的穩重,讓許多同學成為老師的「粉絲」。

老師在最後一堂「文化與生命美學」課程裡,緩緩向我們道出美的人文涵養,是至善、是深層內心的覺醒,是一種觸動內心價值就能感受到的生命態度。而美與善的結合,離不開宗教,因為透過宗教,生命容易安頓,產生幸福感。

與伯璋老師這一期相遇,是幸福的,是一段真、善、美、智的奇遇。或許與老師的永別讓人感到不真實,因為他早已將一生的涵養,點滴浸潤在我們的心中,所以,老師其實一直都在,也會一直都在……

謝謝樓主分享的好文
aappcc wrote:
世界每一個片刻都在...(恕刪)

bababa0909 wrote:
謝謝樓主分享的好文...(恕刪)


也謝謝你願意欣賞這些好文。

給我們都一個讚。
這個周末兩天,我去參加詠給明就仁波切的開心禪第一階DVD禪修了。

本來對看DVD上課抱持狐疑的態度。

但明就的教學竟然非常生動有趣,而且實用,現場大家總是被他舉的那些例子小故事和演戲天份逗的笑聲不斷,做到了深入淺出,倒是可以感受這些教學背後,支撐的底蘊是既深又廣的。現場也安排了個引言人,對他的每一段教學,做個整理和當下兩三次的現場練習。

課程是免費的,真的很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喔,我們這次有4\5的同學都是第一次來,八月十八和十九號還有一班,若對修行感興趣,來參加絕對不枉此行的。

這兩天上課內容,以覺知貫穿所有禪修項目,連義工背心都大大印了兩個字:覺知。

上課內容包括無所緣禪修,色相禪修,聲音禪修,走路禪修,身體感覺禪修,睡眠禪修,疼痛禪修,默念禪修,念頭禪修和情緒禪修。他會教導這些禪修的要點和可能遇到的狀況與問題,然後基本重點,都在於從事這些活動時,如何抱持覺知。

其中,我特別喜歡做無所緣禪修,就是不要禪修,安住於心的本來狀態,不要走失,覺得這樣子很輕鬆。

也喜歡做走路禪修,覺得在走路時抱持覺知相對容易。
然後他在說疼痛禪修時,覺得簡直就是我的經驗談,因為傷膝的關係,感覺駕輕就熟。

然後這陣子也開始喜歡做默念禪修,在心裡念阿彌陀佛,把覺知安放在阿彌陀佛佛號上,讓阿彌陀佛清淨的文字輪洗滌亂七八糟的心念,尚可增長覺知。要很謝謝阿彌陀佛的幫忙。

其他有些禪修,就還抓不太到要領,要再酌磨酌磨,也許做無所緣禪修為主,其他加減為輔就可以了。

就再實際經驗看看。

有一個很有趣的是,課堂上有教,在說話的時候抱持覺知。就覺得這點其實還蠻重要的。

然後想提醒一個重點,就是用頭腦去理解和思考覺知,和實際地去覺知是不一樣的,這是我發現自己和課堂上許多人都會犯的,還是要實際去覺知,生命才會新鮮起來啦。


以下是開心禪一階的報名:

🚩因應參加人數踴躍的需求暑期"8/18-19加碼開班"開心禪第一階課程

歡迎大家廣為宣傳給尚未體驗開心禪的朋友,暑假來體驗"開心禪"的心清涼暑

🆕開心禪第一階課程~7/14週六中午12:30開放報名

【活動日期】2018年8月18-19日(星期六、日) 上午9點至下午6 點

【活動地點】台灣德噶禪修中心
(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三段87號9樓之1;國鼎大樓)

【報名網址】https://goo.gl/WverQB
*7/14中午12:30開放報名

【課程對象】一般社會大眾,不拘任何宗教信仰。

【課程內容】在《開心禪第一階:平靜你的心》,我們將認識到覺知本身就是滿 足內在的源泉,學習運用任何經驗,痛苦的感受或是負面的念頭,來達到心靈的平靜。將禪修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轉化問題及負面情緒。

【報名須知💡】必須能完整參加兩天課程者,方可報名!
【主辦單位】台灣德噶禪修中心(協會)

【電話】02-2269-5749
⏩活動詳情請參閱報名網址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