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感動我的篇章和字句

工商服務時間。

一個愛書朋友分享的資訊。



博客來曬書特賣 5/3 - 7/11

核算起來,等於每本書打4~5折。

而且書都算滿不錯的,挖到寶的機率不低!

推薦給大家~

http://www.books.com.tw/web/summersale/?loc=M_003_001


艾克哈特.托勒的著作<當下的覺醒>,其中提到怎麼有智慧地運用思考。

覺得傳達的很有深意。



無論你如何詮釋「你的生命」,或他人的生命、行為,你對任何情況的意見或看法,也都不過就是一種見解,是諸多可能的看法之一,最多也不過就是一堆思緒。

但「真實」是一個整體的存在,這裡面所有事物是交織的,沒有一件可以獨自存在。思考碎裂了「真實」,將它切成了無數的概念碎片。

會思考的心智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工具,但是當你沒有認識到它只是覺識的一小部份,而讓它完全掌控你的生命時,它反而會是局限的。


                                    ~艾克哈特.托勒


思考若非植基於覺性,將變得自私與功能障礙。沒有智慧的聰明是非常危險,且具有毀滅性的,然而,這卻是目前大多數人類的狀態。

思維會以科學與科技的形式不斷地擴大,本質上這無所謂好壞,然而,當有太多是出於缺乏覺性的思考時,也可以變得具有毀滅性。


                                    ~艾克哈特.托勒


也許你曾經發現自己正凝視天空或傾聽他人說話,但腦中不起一絲意見,你的感知如水晶般清澈,不為念頭之雲所遮蔽。

真理遠比心智所能理解的更為全面。思維是無法涵蓋真理的,最多只能指向真理。譬如思維可以說「萬物在本質上是一體的」,但它只是指標,並非一個明白的解釋,想要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得在內心真正「感受」這句話所指涉的真理。


                                    ~艾克哈特.托勒


智慧並非思考下的產物。智慧是深刻的「了知」,它消除了概念化思維所形成的阻礙,於是你認清了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獨立存在。在覺性之中,專注讓感知者與被感知物件合而為一。


                                    ~艾克哈特.托勒


「臨在」的當下,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是活的,你不需要思考。然而,在此狀態中,如果為了某些實際的需要你必須思考,心智就在那兒,仍可運作,而且可以完美地運作,因為更大的本初智性——真正的你——在啟用著心智,並透過心智來表現其自身。


                                    ~艾克哈特.托勒


掌握生命與控制它是對立的,你要與更廣闊的覺識合而為一,讓「它」採取行動、發表言論、完成工作。


                                    ~艾克哈特.托勒
覺得這篇文章淺顯易懂,很適合我們修觀用。



◆【放鬆】——修觀的基本原則

修行就是「觀」,禪觀也是觀;不管是大、小乘,不論次第禪觀或話頭、默照,統統都是觀。「觀」是基礎的修行原則。

什麼時候「觀」?有的人認為打坐、盤腿,就是在觀心、觀鼻,其實修觀並不是那麼狹隘。除了大家熟知的慈悲觀、因緣觀、五停心觀、數息觀,樹葉、花草、水、雨、陽光和霧,甚至是颳颱風,都可以觀!

任何景物與對象,都可當成「觀」的體驗主體,這就叫做「即景觀心」,也稱為「即景修觀」。修觀的原則,就是「放鬆」身心;之後,無論看什麼、觀什麼,都會覺得另有意境,與平時的感受不同。

明朝憨山大師有一次坐在茅蓬前一座臨溪的小橋上聽溪水,他一直聽一直聽,聽得忘掉了自己,就這樣聽溪聽了一夜。他忘掉時間而入了定。當他和溪水的聲音合而為一,身體的負擔就消失了,心的妄念也不存在,和環境沒有對立,坐在那裡不會累,能夠一直坐下去。

一心一意只是聽溪,不理會身體的反應,這是修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從耳根入三昧。並非刻意去聽,那樣會愈聽愈煩,甚至會耳鳴,因為聽得太過用力。聽的時候,耳根是不費力的,是聲音自然而然進入耳朵;就好像經過一間餐館,沒有特意要去聞食物的香氣,可是食物的味道卻自然飄進我們的嗅覺之中。聽聲音也是如此。

練習「聽溪禪」的時候,可以十五分鐘為一單位。不分別聲音的旋律、大小、遠近,以平等心、平常心來聽。開始的時候只知道是水聲,但是漸漸地,不再在意那是水聲,而是有一種聲音在耳朵裡不斷、不斷地持續下去……這個時候,心會愈來愈安定,進而達到身心統一、內外統一。

◇資料來源:《如何導覽法鼓山》聖嚴法師/著
最近正在練習

1.不斷地覺知念頭
2.輕鬆看待念頭,接納念頭,而非慣性地抓住它或討厭它
3.在念頭來去時,持續地覺知當下的行為
4.試著把覺知持續貼在當下在做的事情上

以此長養覺知。

也看了一本措尼仁波切的弟弟,詠給明就仁波切的書<請練習,好嗎?>

其中教導了無所緣的禪修和有所緣的禪修。教導方式簡明易懂。

覺得這樣的練習還不錯。


我喜歡作者的以下幾段話,也做個分享。

當年我想要留在父親的靜修處跟他待在一起時才八歲,但內心深處已經極為想要學習禪修的技巧。當時我正被恐懼與焦慮壓得喘不過氣來,它們如影隨形的跟著我。當我靦腆的跟父親訴說我內心的困擾時,父親告訴我,那些川流不息的念頭與情緒,只是我們內在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他說,在每個當下,我們都有機會與永恆的覺知連結;永恆的覺知不因為我們生活狀況的改變,而受到任何一丁點的影響。

當他第一次為我介紹永恆的覺知時,它似乎完美得令人難以置信。我非常尊敬我的父親,所以我從不曾對他想要給予我的教導有任何的懷疑,但我還是被塞滿內心的念頭和感覺所俘虜。我完全相信,活生生的體驗到全然的覺知的可能,但我不相信我可以做得到。

回首前塵往事,我可以看到當時最大的障礙就是:我以為禪修可以幫助我除掉不喜歡自己的那部分。我真心期待禪修可以帶領我達到快樂平和的心境,而恐懼害怕從此再也無法碰觸到我。然而父親指引我的方式卻出乎我意料之外──他要我知道解脫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迎上前去;全然覺醒的道路就在於用完全以及無條件 的愛去體驗每一個當下,不管它是快樂的或是痛苦的。

只要對豐富多彩的當下隨緣敞開自己,我們就會體驗到每個念頭、每個感覺,而這個體驗本身就是自心光明本質的展現。就覺知而言,沒有哪個念頭或情緒比較好或是比較壞,它們都是自心無限潛能的顯現。

你甚至很有可能覺得要隨意自在或單純放鬆都 完全不可能。果真如此,那也很完美,只要與掙扎同在,只要與挫折同在,只要清楚明白當下任何的示現。永遠地記在心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從你身上把永恆的覺知掠奪而去,它無時無刻都與你在一起。

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以覺知去擁抱每一個經驗,把心胸完全敞開 於當下。一但我們做到了,就可以把這種開闊的心態帶到與他人的交往中。



也附上本書末,另一段我覺得很美妙的話。

不論你們在何處、不管在做些什麼,時不時停頓並鬆弛你的心。你不必改變任何相關經驗,就讓念頭和覺受自由來去,任感官敞開,並與你的體驗為友,看你是否能夠注意到一直與你同在的寬廣覺性。任何你曾想要的事物,就在當下此處的覺性中。

最近看到一句話

「要做個一雙腳踩在自己鞋子裡的人」

以前聽過很多類似的話,我以為自己懂,朦朦朧朧以為就是這樣。

回想起來並不真懂。

現在才開始有點切身體會到它的意義。


他的意思是要回歸覺性,並以覺性結合個人的天賦才能,活出自身特有的生命。

活在當下的意思,並非在每個當下縱欲享樂,或以自我中心的態度,活在貪嗔癡的輪迴裡。

而是覺醒於當下,並以覺性回返人間,活出這人性化的生命,在世間做出應有的發揮和貢獻。

也就是由戀世,走向出世,進而入世。活出「在世而不屬世」的人生。

這是目前的感想。


順帶提到我所看到的貪心和少欲知足

最近和兩個朋友吃晚餐時,甲點了香菇蒸雞肉,乙點了紅燒牛腩。

甲本來喜孜孜,說好久沒來吃這家店,很懷念它的香菇雞。

吃了後說雞肉蒸太軟,應該點乙的紅燒牛腩。

我也點香菇雞,雞肉稍軟,但其實瑕不掩瑜,整體味道還是不錯的。

結果乙朋友紅燒牛腩吃到一半,說紅燒牛腩偏鹹,她應該點清淡的香菇雞才對。

我不好意思說她們兩個真的是名符其實的吃著碗裡,看著碗外。


吃完飯隔天周末,我去誠品逛逛,正好看到音樂家米拉拉在誠品舉辦發表會。

其實她的發表會挺精彩的,她的作品揮灑烈愛,將於六月底在國家音樂廳登場。

她提到自己在愛情上是飛蛾撲火的類型,她說到自己愛情經驗上遇到的男人。

引用了張愛玲的一段話,總括這些男人給她的感覺: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總的來說,做個一雙腳踩在自己鞋子裡的人,好像並不這麼容易。


昨天在讀<看著你的心>這本書時,看到作者是這麼著說少欲知足。

甚麼是少欲?

少欲主要是對治過度的貪求心態。

我們所渴求的已超過我們所需要的,但是我們卻還是拼命地追求,超量地向外追求,

這就是過度的貪欲,甚而為了得到想要的,而產生了種種造作之心。

所以需要少欲,減少自己向外攀附的各種貪求心念。

甚麼是知足?

知足並不是甚麼都不需要了,或者因為我知足,所以甚麼都可以放下不必做了。

知足的意思,是在你能力範圍內要盡力地去做,之後無論你獲得甚麼樣的成果,

在那個當下,內心生起知足感恩和接受的心:我所能夠得到的,我所努力的就是這樣。

更進一層,大概就是聖嚴法師所說的「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這是大自在,因為已解脫了自我中心的執著和貪求,進而能夠盡形壽,獻生命,為無為。


<看著你的心>這本書也提到,

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少欲知足的心態的話,將常常陷入一種過度追求的狀態,

對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滿足,一直在渴求所需要的,也希求擁有比實際需求還要更多的東西。

因為缺乏正確的心態,一生將常常陷入煩惱、痛苦和擔憂的情境。

如果人生想要過得快樂,需要對少欲知足的心態,擁有正確的認知。


而最殊勝的知足,就是認證貪婪的本質。

書中的口訣:

空性之中無貪婪,迷亂力故貪婪起,

不迷而觀貪婪者,觀兮守護莫散亂。

貪婪盡矣成空性,空中自然無散住,

彼即貪婪清淨也,較彼更勝知足無。



切身體悟這一點,便是最殊勝的知足了。


aappcc wrote:
甚麼是知足?
知足並不是甚麼都不需要了,或者因為我知足,所以甚麼都可以放下不必做了。
知足的意思,是在你能力範圍內要盡力地去做,之後無論你獲得甚麼樣的成果,
在那個當下,內心生起知足感恩和接受的心:我所能夠得到的,我所努力的就是這樣。
更進一層,大概就是聖嚴法師所說的「但問耕耘,不問收穫」。
這是大自在,因為已解脫了自我中心的執著和貪求,進而能夠盡形壽,獻生命,為無為。
<看著你的心>這本書也提到,
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少欲知足的心態的話,將常常陷入一種過度追求的狀態,
對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滿足,一直在渴求所需要的,也希求擁有比實際需求還要更多的東西。
因為缺乏正確的心態,一生將常常陷入煩惱、痛苦和擔憂的情境。
如果人生想要過得快樂,需要對少欲知足的心態,擁有正確的認知。
而最殊勝的知足,就是認證貪婪的本質。
書中的口訣:
空性之中無貪婪,迷亂力故貪婪起,
不迷而觀貪婪者,觀兮守護莫散亂。
貪婪盡矣成空性,空中自然無散住,
彼即貪婪清淨也,較彼更勝知足無。
切身體悟這一點,便是最殊勝的知足了。


很喜歡aappcc大大您今天分享的文章

人性的貪欲就如同黑洞一樣,深不見底,當你一直往深淵看時,深淵也同樣也在注視著你,無法知足守份的人,最後的結局就是被深淵所吞沒,但這世界很微妙,知足守份的人身邊往往會安排一個狼性侵略的人,而富有侵略性的人,你會發現他身邊總會有著默默無悔付出的人,人世間很多事情是說不清也理不開的結,你想知足常樂,但背後總有人推你向前行,這世界就像是一張緜緜密密的蜘蛛網,任憑你再如何超我與遺世獨立,終究是逃不過網內業力的牽扯,所以有時會覺得,身而為人,即使道理都明白了,最難的,還是成為真實的自己。


身不由己,我想這應該也是芸芸眾生多數的感受與現狀

海倫大大,我想請問你幾個問題,如有冒犯,還請見諒。


1.
知足守份的人身邊往往會安排一個狼性侵略的人,而富有侵略性的人,你會發現他身邊總會有著默默無悔付出的人。

真的是這樣子嗎?你說的這種組合,是否只是諸多可能組合的一種,也可以常常看到其他類型的組合,譬如知足者相互珍惜的美好。

而你所說的這種情況,這個知足者會和侵略型的人相應,是否自身有些盲點可以進一步釐清?

或者他可以透過智慧的增長,而更善巧地和侵略型的人相處?

2.你想知足常樂,但背後總有人推你向前行,這世界就像是一張緜緜密密的蜘蛛網,任憑你再如何超我與遺世獨立,終究是逃不過網內業力的牽扯。

你的知足常樂,是知足慾望少所以就不用太努力,或讓自己必須前行嗎?

我還蠻喜歡<看著你的心>的作者分享的知足,想再分享一次。

知足並不是甚麼都不需要了,或者因為我知足,所以甚麼都可以放下不必做了。
知足的意思,是在你能力範圍內要盡力地去做,之後無論你獲得甚麼樣的成果,
在那個當下,內心生起知足感恩和接受的心:我所能夠得到的,我所努力的就是這樣。


3.任憑你再如何超我與遺世獨立,終究是逃不過網內業力的牽扯,所以有時會覺得,身而為人,即使道理都明白了,最難的,還是成為真實的自己。


你覺得什麼是成為真實的自己?超我與遺世獨立就是成為真實的自己嗎?

戀世-->出世-->入世



回應你的話,多是從我覺得有智慧的人身上得到的啟發,也和你分享。

一同學習共同進步。





aappcc wrote:
知足守份的人身邊往往會安排一個狼性侵略的人,而富有侵略性的人,你會發現他身邊總會有著默默無悔付出的人。
真的是這樣子嗎?你說的這種組合,是否只是諸多可能組合的一種,也可以常常看到其他類型的組合,譬如知足者相互珍惜的美好。
而你所說的這種情況,這個知足者會和侵略型的人相應,是否自身有些盲點可以進一步釐清?
或者他可以透過智慧的增長,而更善巧地和侵略型的人相處?


aappcc大大
這方面說起來我覺得會有點複雜,但是我來試著說說並簡化我的觀點好了,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廣大的叢林,裡面有千百種人性,但是叢林裡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每個人都要求生存,而在弱肉強食的叢林環境裡,即使你是草食性動物,安分守己,但仍不免會被強權肉食者所侵吞,除非你自己是足夠強大的草食性動物,如大象,引申到人類世界裡,即是單純與複雜
對於知足常樂、安分守己的人通常不會主動去涉獵複雜的人事,也不會與他人爭奪利益,會盡量讓自己的生活處在所謂歲月靜好的框架裡,也就是所謂的單純,但是,這個世界並不如我們想像的簡單,即使你不侵略他人,也不接觸複雜的事物,仍無法阻斷這些複雜的人事來到你的生命之中,因為只要仍存在這個圈子裡,自體若不夠強大,最後只能為強者所奴役,這樣的關係從廣泛的社會階層至單一的家庭之間,始終存在這種權力關係的角力與對應,當然也會存在著珍惜關係(通常家人這兩者都有),只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生存,小單元的團體一定會有人發展成為較具侵略積極性的人格特質,以維持他自己團體的生存,人人常說的歲月靜好,其實是因為身旁有人負重前行

如果說最經典的例子,應該是日本女星宮澤X惠與她母親的例子,但是我們外在所看到的,與實際上宮澤對於人生的領悟大相逕庭,宮澤曾說過很感謝她母親,她說她母親教會她很多作人處世的道理,且粹練激發出她生命中龐大的潛在能量,讓宮澤不單是宮澤,而將她自我生命能量揮灑到極致,成為完美出色的藝術家。

這樣的深層關係令人省思,但不是所有這樣的關係最後都能有美好的結局。








aappcc wrote:
2.你想知足常樂,但背後總有人推你向前行,這世界就像是一張緜緜密密的蜘蛛網,任憑你再如何超我與遺世獨立,終究是逃不過網內業力的牽扯。
你的知足常樂,是知足慾望少所以就不用太努力,或讓自己必須前行嗎?
我還蠻喜歡<看著你的心>的作者分享的知足,想再分享一次。
知足並不是甚麼都不需要了,或者因為我知足,所以甚麼都可以放下不必做了。
知足的意思,是在你能力範圍內要盡力地去做,之後無論你獲得甚麼樣的成果,
在那個當下,內心生起知足感恩和接受的心:我所能夠得到的,我所努力的就是這樣。


我的知足常樂,並不代表不需要努力,而以最通俗的說法,大部分人光是對於幸福與金錢的定義就不同了,有人認為錢夠用就能擁有一定程度上的幸福,但夠用是到甚麼程度?我想就連最親密的夫妻關係,彼此對於幸福程度上的要求就不會一樣了,所以當你認為已經可以放緩生活腳步,追尋另外的人生目標時,你身邊的人也許不認為如此,或是基於他們的需求,會要求你必續更上一層樓。





aappcc wrote:
3.任憑你再如何超我與遺世獨立,終究是逃不過網內業力的牽扯,所以有時會覺得,身而為人,即使道理都明白了,最難的,還是成為真實的自己。
你覺得什麼是成為真實的自己?超我與遺世獨立就是成為真實的自己嗎?
戀世-->出世-->入世
回應你的話,多是從我覺得有智慧的人身上得到的啟發,也和你分享。
一同學習共同進步。


我認為真實的自己,必須先建立在擁有決定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之下,才有辦法作真實的自己,但是,這並不容易,因為生命之中有太多的牽扯,包括家庭之間,朋友之間或是工作之間,都很難讓我們能真正聽從內在的聲音而去實踐自己的理想。


與aappcc大大彼此交流,獲益匪淺,謝謝您願意與我討論,讓我有機會更深入思考來與您對話。
海倫大大

你說的做自己,好像是偏向有一個我,可以做生命的偏好和取捨。

我在這裡說的做自己,重點並不在於滿足自己的小我。

而是體會到無我,而以入世的方式,實踐無條件的愛。


什麼是滿足自己的小我,以下兩者皆是。


其一:
一個人想滿足自身或親人或愛人的野心和慾望,所以對於世俗名利及相關事物汲汲營營。

或為了見容於團體,對會帶來利益和好處的人討好巴結及委曲求全。

其二:
因為不想涉入俗世人事的複雜,而放下自己的世俗責任不管。

或透過家人的犧牲和承擔,來滿足自己的出脫塵世。

以上兩者都只是處於滿足小我層次的狀態。


所謂做真實的自己,並非滿足自己身體念頭和情緒的貪嗔癡,這是滿足假我,不是做真實的自己。

我說的做自己,是體會到無我,無我的佛性得到開展,自然而然會肯做事肯承擔,但原因並非是滿足自己的私慾去做,而是因為對人對己對生命的愛去做。這個愛是大愛喔。

小我和大愛的動機完全不一樣,帶來的結果和成長也往往差異日顯。


至於對於人或家人最大的愛,所謂有能力的愛,是培育對方的信心和潛能,並在幫助對方自立的前提下,在能力範圍內以愛心和善巧提攜對方的獨立性和成長可能性。

但仍要尊重對方的選擇,對方的人生,最大的責任和權利在他自己身上。

卻不是溺愛對方或滿足對方不當的野心和慾望,造成對方的依賴和心理失能。

造成彼此關係的失衡或不當需索。

甚麼時候或事情要說好,甚麼時候該拒絕,要有判斷的智慧,否則是害了對方也害了自已。

我覺得對方基於私心的貪嗔癡,盡量不可餵養,對方正向的信心和愛人的能力,有機會要強化它。

當然自己要心理韌性夠,願意放下與對方間的得失和利益計較,比較能夠如實做到。

自己先做到自立,然後有機會則樂意幫助對方成長。


而我在這邊所說的入世:從戀世,再出世,再到入世的這個入世。

比較接近無條件的愛的體現,是「菩薩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當然這並不容易,先要有無生法忍的體證,不然最低限度也要以六度波羅蜜趨近於此。

會比較能夠開展開來。


也謝謝妳幫我做的腦力激盪和進一步釐清,嘿嘿。


今天看了一本書<鑽石切割師>

書中提到恐懼。

唐問:我要如何克服這種恐懼?

古儒吉平靜地說:首先,你要學習觀照,觀照你的恐懼。恐懼來襲的時候,你會發生什麼情況?你的胸部會生起一個覺受。觀照這個覺受,深入這個覺受。你知道嗎?心智中的每一種情緒,都會在身體上製造一個相對應的覺受;當你觀照身體的覺受時,被觀照的覺受就得到釋放並因此消失,心智就會變得清明了。

如果觀照恐懼很困難,你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做到,那麼你可以試另一個方法----歸屬感。你屬於神、屬於這個宇宙、屬於某一個力量。知道「神在照顧我,神性在照顧我」這種歸屬感會是處理恐懼較為簡單的方法。

如果歸屬感也建立不起來,那就要看到萬事萬物的無常。你身邊的每一樣事物都在改變,你無法抓住任何事物。萬物來來去去。你的情緒會改變、行為會改變,圍繞著你的世界也在改變。看到萬事萬物的無常,你就會從這一份明白裡獲得力量,恐懼就會消失。

古儒吉解釋道:恐懼來自你對人事物的執著,來自你的執著和不願意放下。你這一生中,沒有一件事是可以執著的。有朝一日,你必須對一切說再見,絕絕對對的每一個人事物,包括你自己的身體在內。這一份覺知就足以在你的內在引發一股龐大的力量。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