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Sony發表RX100VI 首度搭載24-200mm鏡頭 變身超小型旅遊機!

goodpig wrote:
像是Nikon DL的18-50就非常夢幻

別再夢了

這東西根本全世界都沒有出現過

畫出一個大餅會讓很多人流口水是沒錯

但比較實務的人很快就會知道那畢竟是畫出來的

一點用都沒有...


看到一篇講得還不錯

https://www.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18637

有人覺得像 DL 24-85 及 DL 24-500 的同級競爭產品多的是,Nikon 可乾脆「一撃即中」直接推出 DL18-50 超廣角 DC,至少做到「人無我有」之效,「個勢可以即刻番嚟」。「一撃即中」出 DL18-50 可做到「以小搏大」之效,小編相信 Nikon 亦會知道。不過,「高桿杆比率」亦即代表高風險,尤其沒有「前人經驗」的產品是否好賣更是未知之數,要做到「世界第一」,所花的心血可能就類似「90 分跟 100 分的分別」:「看似 10 分之遙,投資或風險隨時有 10 倍之差」!要「有勇有謀」,才得以向付錢的股東和投資者交代。

---

連造鏡工藝超強的相機大廠Canon、每年一堆DC機海戰術下

卻好像從沒看過1/2.3"、1/1.7"、1" DC有過類似焦段?

這就不禁讓人疑惑是物理上有難度?還是真的預期銷量不高?

畢竟單眼鏡頭出那麼齊全的廠商,肯定有各焦段鏡頭的銷量數據可以參考
SKAP wrote:
這就不禁讓人疑惑是物理上有難度?還是真的預期銷量不高?...(恕刪)


我覺得單純的只是不想打到自家的產品罷了
不然廣角鏡頭就變得少人買了
C家很聰明的
都不太會打自家產品的
頂多某些功能比較強
但一定也有些功能被奄掉來平衡
不像S家常常都以下犯上的XD
再著真假設如果C家真的出18端的DC的話
我猜99%不會是一吋感光元件
大概就只會是1/2.3、1/1.7吧

而Nikon的DL1850可能也是這原因.不想打自家產品
當時好像是說因地震的關係感光元件產能短缺
所以開發中止.但真是這樣?
現在已經過那麼久了.產能也早就恢復了吧
S家的RX100系列那時還不是一直在賣
我還是希望以後 有24-120/f1.8~2.8 + 4K 60P 這個規格出來
SKAP wrote:
連造鏡工藝超強的相機大廠Canon、每年一堆DC機海戰術下

卻好像從沒看過1/2.3"、1/1.7"、1" DC有過類似焦段?

這就不禁讓人疑惑是物理上有難度?還是真的預期銷量不高?

畢竟單眼鏡頭出那麼齊全的廠商,肯定有各焦段鏡頭的銷量數據可以參考...(恕刪)

廠商推出產品,最基本原則就是要增加或維持利潤,絕不會只是要做名聲、做好看、做被按讚的...而已。(廢話)

偶而看似有"打名聲的犧牲品"問世,那也是為了整條產品線長遠的利益布局,所謂"犧牲是為了換取更大的利益"謀劃。

有時我們外行看似應該推出的產品,可廠商偏偏長期不做,這除了你上面那段藍字的不解之外,好像也有我們自己的一廂情願成分在裏頭,易言之、只是我們自己想當然耳的觀念在作祟而已。

比如有人用01文章的網友反應來判斷市場需求,雖也算出言有據,但忒也"樣本數太低與欠缺精準"了,這麼兒戲似的"樣本",連代表台灣市場需求偏好的指標意義都不足,何況人家做相機都是要賣給全世界的。以01網站文章裡網友的反應為依據、去推論全球市場需求偏好?這種見解,連兒戲等級都談不上,遑論以此質疑挑戰廠商既定決策的正確性了。

不管哪家相機廠,產品銷售對象都是全球。而各洲各地區的需求偏好未必相同,我們對台灣本地的需求都未必了解透徹、對台灣之外的長期統計數據更是完全無知,有時當然很難理解相機廠"葫蘆裡到底在玩甚麼把戲"。

我也覺得高變焦比較重要
隨身帶一台小型機就能拍遠處很不錯


SKAP wrote:
連造鏡工藝超強的相機大廠Canon、每年一堆DC機海戰術下
卻好像從沒看過1/2.3"、1/1.7"、1" DC有過類似焦段?
這就不禁讓人疑惑是物理上有難度?還是真的預期銷量不高?
畢竟單眼鏡頭出那麼齊全的廠商,肯定有各焦段鏡頭的銷量數據可以參考

當初dl 18-50有實機給媒體測試了
其實不是不可行的
據說是當時1吋感光來源sony泰國停水缺料
導致dl系列全部難產
想知道6代上市後,5代會降價多少
chingyun8245 wrote:
當初dl 18-50有實機給媒體測試了
其實不是不可行的
據說是當時1吋感光來源sony泰國停水缺料
導致dl系列全部難產

1.試作機就好比每年展場上各大廠推出的概念機一樣

像好幾年前SONY、三星、松下都有展出自家大尺寸OLED TV

但結果到最後沒一家量產


2.Nikon DL系列不是用SONY感光元件,而是另一家廠商

Nikon自己的1"微單系列也不是用SONY的,所以Nikon 1很早就有相位對焦

而SONY自家一直到RX100M5才有,且不賣給其他家(就是Canon、松下)

另外同年度Canon、松下都照樣出新的1"機種,都是SONY感光元件

證明SONY感光元件供貨並沒有問題,各廠拿來生產1"新機也都正常

gelinma wrote:
小鏡頭的廣角比望遠難做吧?
做得越廣
鏡筒直徑可能再大一圈
小機身配又粗又長的大鏡頭也滿怪的
收合也是難解的問題

我猜的...(恕刪)


沒有所謂的廣角比望遠難做這回事

但規劃產品時候必須思考,低於24MM的鏡頭用於攝影時候,一但移動鏡頭,邊角的變形就會被用戶討厭(注意喔~我說的是錄影)

假如你配上20 - 100的鏡頭,很多用戶就會錄影出很怪的影片,然後怪廠商修不好

或許你希望20MM拿來拍照就好,但20MM你拿來錄影幾次,你大概會乖乖選擇24MM回去

其實低於20MM的適用場景沒有很多,做一台滿足大家旅遊用的相機,我毫不遲疑覺得24-200會是客戶最需要的焦段(假如跟20-100來比)

大多數攝影師不會去101樓下說要拍整棟101,而會選擇300公尺以上的距離來拍

16 - 24MM超廣角當然有適用的時候,但用24MM搭配panorama等方式就可以取代90%的需求了不是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