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話說去年年組了 i9 7900x 之後,搭配以前買的 Watercool HeatKiller IV pro 與 360、280 冷排各一組,在加壓 1.25v oc 4.6G(關閉 speedstep) 的狀況下雖然可以在待機時把 cpu 表面溫度壓制在 42℃ 左右,但是核心溫度最高卻可以達 60℃ 左右,心裡一直覺得不踏實,看到 De8auer 開蓋的影片更是讓人心癢癢

在決定開蓋後,想說順便把原來海盜 760T 的機殼換成更大號的 (是的,我是大艦巨砲主義 ),原先鎖定的是海盜 900D,但是逛著逛著,發現聯力也針對水冷狂熱 user 出了一個大機殼 - PC-V3000,在比對兩者內部的空間規劃後,我決定選擇了 PC-V3000,因為 PC-V3000 有強化玻璃側蓋

再來是最主要的水冷組件部份,小弟自從買水冷套件以來,一直是 EK 控,因為 EK 做的東西看起來挺舒服的,包裝也很漂亮 (誤),這次水冷環路相關從冷頭、水泵、水箱、冷排、水箱、出水頭、水管到風扇,無一不是選擇 EK


終於在領年終後把這些東西都買齊了,另外也為了上 EK-FB ASUS ROG R6E RGB Monoblock 這顆冷頭,把主機板換成了 Asus ROG Rampage VI Apex,另外也加了 Intel Optane SSD 900p 480G
以下是這次採購的組件一覽圖
EK 大集合,裡面有 EK-FB ASUS ROG R6E RGB Monoblock、EK 360、420、480 冷排各一、EK XTOP Dual DDC 3.2 PWM、EK X3-250 水箱、EK-FC Terminal X3S(SLI 用橋接器)、EK Blank Serial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EK 水管、Rampage VI Apex(替換原有的 TUF X299 MK1)跟 ROG 信仰 SLI HB bridge,SSD 900p 忘了入鏡 QQ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聯力 PC-V3000,好機殼,但是官網上一張冷排安裝的示意圖有問題,讓我多買了一個 360 冷排 QQ
45° 正面,前方長條狀孔內有一 RGB LED 燈條,可惜不能接主機板上的 Aura Sync,只能用隨附的搖控器控制。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機殼頂部,具有 HDMI、USB3.0*2、USB-C 及 MIC、耳機孔,HDMI 是有點雞肋,不如多給兩組 USB3.0 孔,電源燈與硬碟作動燈號位於電源按鈕小孔內,沒有 reset 鍵。濾網為磁吸式,可以輕易的拆下清洗。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玻璃蓋側,家裡燈光不好照相,機殼又黑,有點後悔沒拿單眼出來拍 QQ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內部空間可裝 E-ATX 的板子,前方有三顆 12cm 風扇,官網示意圖說可裝 360 冷排,但是實測後,冷排長度最大只能到 380mm,但是市售 360 冷排長度大都在 400mm 左右,最後我換裝了一個 EK 的 280 冷排。另外,如果上方的冷排裝到 420 的話,前方冷排就不能裝太厚的,以免干涉。下方空間可裝到 480 冷排沒有問題,照片右方為 3.5" hdd 支架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另一個側邊內部,此側艙為安裝電源供應器之處,左方有一 3.5" hdd 支架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配件,有各式螺絲、硬碟制震橡膠墊與機殼前方 LED 燈條的遙控器等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後方上半部,風扇為 12cm。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後方下半部,左側為安裝電源供應器的空間,右方可安裝 480 冷排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以上為聯力 PC-V3000 的簡介。


接下來是 i9 7900x 的開蓋前後,開蓋工具是 ROCKIT 99
開蓋前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開蓋後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用這個工具開蓋意外的簡單,不過先用吹風機把 CPU 吹熱會比較好開,開蓋後把旁邊黑色的殘膠清乾淨後,上液金散熱膏後再重新封蓋,我是用 704 黑色絕緣膠在四個角落點一下而已,另外 youtube 上有些人會建議把 cpu die 旁的電容塗透明指甲油,以防止液金散熱膏流下來造成短路,另外也不要把液金散熱膏那根注射管直接在 cpu die 上塗,以防止一下子流太多出來不好處理。我封完蓋後才發現忘了照塗液金的照片 QQ

安裝配件及上水,顯卡是兩張老 Maxwell 核心的 Titan X,也上了 EK 的冷頭與強化背板,因為還夠用就沒換 Pascal 了,繼續等下一代的新核心,水路是單回路循環,個人比較偏好這種方式,也因此用了雙水泵,以防止水阻過大,Optane SSD 900p 還是被顯卡的出水頭擋住。因為零件到貨有點 delay,急著裝機就沒怎麼整線與規畫水路的整法,等之後換顯卡再來搞了 QQ
右邊是 EK 的 280 冷排,因為來不及買 EK 的 14cm 風扇,臨時找了兩顆 ThermalRight 的風扇頂著用。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最後花了這麼多錢,當然不能只有視覺效果,最終目的還是要壓制 i9 7900x 的溫度 XD
結果不負我所望,一樣參數下的超頻至 4.6G,待機溫度不到 40℃,最重要的是,原本內部核心溫度跟表面溫度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現在幾乎沒有差距,跟原本比起來只能說 intel 真是省過頭了,不過意外的是自己塗液金的結果比印象中 5930k 的水冷溫度還低,另外也因為用了 monoblock,讓原本很難散熱的 VRM 也一起享受水冷了,用 TUF x299 MK1 時,VRM 在待機時大約就在 60℃ 左右(原廠散熱片),換成 R6A+monoblock 後,VRM 溫度在待機下比 cpu 高不了幾度,只是 monoblock 要針對主機板設計,一般只有高階板才會有對應的 monoblock QQ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因為 3dmark 可以畫出很漂亮的溫度變化曲線,所以就用 3dmark firestrike 來做測試了 XD
這是開蓋前,在舊機殼用 360 冷排 + 280 冷排的測試,cpu 溫度最高約達 90℃ 左右,CPU 溫度也大多高於 GPU 溫度。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這是開蓋後,在新機殼用 420+480+280 三個冷排,cpu 溫度最高僅 55℃,測試中也大都低於 GPU 溫度。
全 EK 組件水冷+聯力 PC-V3000裝機紀錄與 i9 7900x 開蓋溫度小測


整體而言,這次的改裝讓自己相當滿意,只差在被聯力官網的圖誤導,害我多屯了一個 360 冷排 QQ
其他不管是溫度或噪音上的表現應該都在水準上,只是我的整線與水路佈法太過於雜亂了 QQ


另外,Asus 的 DIMM.2 也是好物,我另外裝了一根 intel 600p,DIMM.2 讓我可以不用榨乾近乎老花的眼力,輕輕鬆鬆就可以拆裝 M.2 SSD,可惜目前似乎只有 ROG 系列的板子才有,希望有機會可以下放到其他主機板。
主機板24p電源上方兩條是顯卡電源嗎?
看起來很清爽啊!只是24p電源線上方兩條可以改走其他位置會更清爽!

rax116688 wrote:
主機板24p電源上...(恕刪)


這兩條是主機板的 8p 電源線
xexxo wrote:
這兩條是主機板的 8...(恕刪)

看到嚕!到時候會在主板上方,不過同一個出口一起出來會不會比較沒那麼搶眼?
另外…現在一片硬管的天下…看到太空管有種懷念的感覺啊~

rax116688 wrote:
看到嚕!到時候會在...(恕刪)


因為要趕在過年前裝好,佈線時沒怎麼想就裝下去了 QQ

rax116688 wrote:
另外…現在一片硬管...(恕刪)


其實有在考慮玩硬管,就是不太有時間搞這個,也不想假他人之手來弄
大大開蓋器哪買的大約多少錢錢,目前也有兩台是水中的2066。
xexxo wrote:
話說去年年組了 i9...(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