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簡測】您的主機板內建USB 3.1 Front Panel Header 要怎麼發揮功能呢? (圖多,不喜勿入)

近期的主機板除了USB 3.0 19pin內接接頭,漸漸地有些主機板廠商
考慮整體頻寬,減少了USB 2.0內接接頭,卻出現了新一代的接頭,
就是USB 3.1 Front Panel Header,較常見於ASUS主機板。



少數機殼廠商,如聯立或是Cooler Master有提供對應的機殼接頭去
串接。目前多數機殼並無法使用這個接頭,看著它荒廢,覺得心有不
甘,上網查了一下,目前這種接頭有兩種型態可串接,基於白老鼠心
態就去海外購物網站把它買回來,很可惜的是目前國內購物網站很落
伍,幾乎都沒相關商品可選購,還停留在USB 3.0 Type A Front Panel
轉接盒。


以下為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針對USB 3.1 Front Panel Header接頭,一種直接拉出,附上Type C
擋板,可接於機殼後置背板(UC-037),網路有人巧手改裝,可直接裝在
機殼前方來使用,很抱歉,小弟手拙不會弄。





另一種是轉為與19pin的USB 3.0接頭串接(UC-052),小弟很好奇它與
USB 3.0串接後是否能維持USB 3.1 Gen2速率?還是降到USB 3.1 Gen1速
率?恰好小弟的Corsair 900D 19pin USB 3.0接頭閒置?就買一組來試試。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X299-Deluxe BIOS 0802
CPU: i9-7900X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60 Pro 512GB
測試碟: Samsung 850 Pro 512GB 裝在Akitio SK2-U31AS USB 3.1 Gen2外接盒。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x64 1709

以下測試方式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透過外接盒與主機板內建ASM3142的Type C接頭串接,
第二種方式是透過USB 3.1 Front Panel Header轉Type C擋板串接(UC-037),
第三種方式是透過USB 3.1 Front Panel Header轉19pin USB 3.0接頭串接(UC-052)。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平均讀取速率518MB/s、平均寫入速率487MB/s。




UC-037接頭,平均讀取速率520MB/s、平均寫入速率485MB/s。




UC-052接頭,平均讀取速率428MB/s、平均寫入速率417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設為Compress 100%(Incompressoble),
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1GB~32GB全測一輪。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AS SSD設定檔案大小為1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循序讀寫速率分別為524/449 MB/s。




UC-037接頭,循序讀寫速率分別為524/493 MB/s。




Copy Benchmark測試結果。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ISO傳輸率325MB/s,程式傳輸率191MB/s。


UC-037接頭,ISO傳輸率999MB/s,程式傳輸率702MB/s。


Compress Benchmark測試曲線。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CrystalDisk v5.5.0採Default,測試50MiB、500MiB、1GiB、4GiB、8GiB及32GiB。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NetworkDLS - DiskMark測試結果。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平均讀取速率338MB/s、平均寫入速率313MB/s。


UC-037接頭,平均讀取速率350MB/s、平均寫入速率335MB/s。


UC-052接頭,平均讀取速率261MB/s、平均寫入速率262MB/s。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分項。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平均讀取速率522MB/s、平均寫入速率481MB/s。




UC-037接頭,平均讀取速率521MB/s、平均寫入速率481MB/s。




UC-052接頭,平均讀取速率432MB/s、平均寫入速率419MB/s。




Random讀寫測試分項。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Extra讀寫測試分項。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
50MB、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UC-037接頭。




UC-052接頭。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381MB/s、平均寫入速率292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368MB/s、平均寫入速率91MB/s。


UC-037接頭。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368MB/s、平均寫入速率342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371MB/s、平均寫入速率337MB/s。


UC-052接頭。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288MB/s、平均寫入速率283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307MB/s、平均寫入速率277MB/s。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結果。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讀取速率544MB/s、平均寫入速率493MB/s。


UC-037接頭,讀取速率545MB/s、平均寫入速率501MB/s。


UC-052接頭,讀取速率439MB/s、平均寫入速率204MB/s。



PCMark 7測試。

主機板內建Type C 接頭,得分5530;原始得分數為6393。


UC-037接頭,得分5571;原始得分數為6558。


UC-052接頭,得分5377;原始得分數為5421。



PCMark 8測試

主機板內建Type C,接頭分數4975、頻寬269MB/s。


UC-037接頭,分數4976、頻寬269MB/s。


UC-052接頭,分數4949、頻寬237MB/s。




簡單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如果您的機殼Type C接頭是屬於USB 3.1 Gen2或是覺得USB 3.1
Gen2接頭不夠用,建議一定要接在主機板上的 USB 3.1 Front Panel
Header或是像UC-05這類的Type C轉接擋板來使用,當然如果您的手
夠巧,會自行DIY機殼前置面板孔,國內購物網站就可以買到聯立的
相關機殼升級線組,只是它的售價不斐,就看您覺得需不需要了。

經過前述測試,可以發現將USB 3.1 Front Panel Header與19 pin
的USB 3.0接頭串接後,真的就只會降到USB 3.1 Gen1(或USB 3.0)
速率了,因此像UC-07這類的轉接頭,較適用於機殼仍有多餘的USB
3.0接頭可串接環境下,當然,您也不要奢望這樣可以直接升級USB
3.1 Gen2速度,畢竟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啊。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