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Apple 在今年 10 月的特別活動中,發表搭載全新 M1 Pro 與 M1 Max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 14 與 MacBook Pro 16 筆記型電腦,除了針對筆電外觀進行全面的翻新,包含 SDXC 記憶卡插槽、HDMI 連接埠、MagSafe 3 充電埠等實用性的配置也再次回歸,更進一步升級具備 ProMotion 自動適應更新頻率的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與 1080p 解析度的 FaceTime 視訊鏡頭。此外,先前讓不少使用者感覺『雞肋』的 TouchBar 觸控列,也在這次全新的 MacBook Pro 系列筆電上正式走入歷史,以各位熟悉的實體按鍵回歸。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全新的 Apple MacBook Pro 16 同樣為全金屬機殼設計,這次我收到的是銀色配色款式,對於用慣太空灰款式的我,倒是有種新鮮感,在螢幕上蓋的 Apple Logo 同樣採用鏡面設計,並且在尺寸上也加大許多。

筆電前端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筆電尾端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在筆電前端同樣具備便於開啟螢幕上蓋的凹槽設計,能夠單手開啟螢幕上蓋一直是 MacBook 標準的設計,機身尾端也與沿用先前隱藏式轉軸配置。

右側 I/O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左側 I/O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Apple 這次將不少使用者敲碗許久的 MagSafe 3 充電埠、SDXC 記憶卡插槽與 HDMI 連接埠重返 MacBook Pro 系列筆電上,並保留三個 USB-C Thunderbolt 4 連接埠,以及 3.5mm 音源插孔配置,為了就是要將 MacBook Pro 系列與現行的 MacBook Pro 13 與 MacBook Air 做出明顯的差異,對於不少使用者來說,擁有完整的 I/O 埠比起要選購哪一款 USB-C HUB 來得便利許多,還不用害怕忘記攜帶配件出門。

筆電 D 件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喇叭孔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筆電底蓋則同樣具備四個圓形的防滑橡膠墊,尺寸也比先前的 MacBook Pro 16 大上一些且高度也較高,主要是用來加強筆電的散熱效果,在底蓋的左右兩側也可以看到底部的喇叭開孔,雖然開孔不像先前的 MacBook Pro 16 來得長,但搭配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訊與六揚聲系統,整體的聲音效果還是相當夠水準。

顯示器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螢幕解析度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顯示器規格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Apple MacBook Pro 16 搭載實際為 16.2 吋的顯示器,為 Liquid Retina XDR 規格等級的顯示器,原生解析度為 3456 x 2234 254ppi,並具備 P3 廣色域、原彩顯示技術與 ProMotion 自適應螢幕更新率(最高 120Hz)功能,顯示器最高可達全螢幕 1000nits 持續亮度,與 1600 nits 峰值亮度。

4K 照片播放(一)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4K 照片播放(二)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4K 照片播放(三)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4K 照片播放(四)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最初看到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時,就會有種明顯的升級感,窄邊框設計帶來的寬廣視野真的為瀏覽體驗加了不少分數,顯示器的色彩部分,Liquid Retina XDR 等級顯示器,帶來的是亮度明顯的增加,加上色彩的層次與細節更加,以及對比度上也有些許的增強。像我平常在編修照片或是觀看 Apple TV+、Netflix 或 Disney+ 的 4K HDR 格式的影片時,在整體的觀看體驗上就會有明顯的差異。倒不是說先前的 Retina 顯示器已經過時,而是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又針對色彩、顏色與對比度進行優化。


在今年 iPhone 13 Pro 系列登場的全新 ProMotion 自適應螢幕更新率功能,說實話這次導入在 MacBook Pro 系列上,也是滿讓我有點意外,實際用前代的 MacBook Pro 16 與全新的 MacBook Pro 16 M1 Max 來進行網頁瀏覽,可以看到具備 ProMotion 的全新 MacBook Pro 16 M1 Max 在畫面移動的較為流暢。

FaceTime 視訊鏡頭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Safari 視窗模式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Safari 全螢幕模式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Chrome 視窗模式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Chrome 全螢幕模式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而從 Apple 在發表會推出全新的 MacBook Pro 系列後,因窄邊框設計導致的 FaceTime 視訊鏡頭『瀏海』就備受全世界消費者不斷的討論,說實話在第一眼看到這個像是從 iPhone 移植過來的設計,確實讓我莞爾一笑。而在拿到實機進行體驗時,這個『瀏海』設計確實也成功的成為視覺焦點,至於各位擔心是否會影響到整體的視覺效果,我先說對我來說其實影響不大,因為在實際使用時,視覺焦點主要會在螢幕的正中央與左右兩側,要連續盯著上方的瀏海看,除非你正在進行視訊會議或通話時才有可能,但在這個情境下,就是在使用 FaceTime 這項工具,而不是為了看它的美醜。

我也實際使用 Safari 與 Google Chrome 來進行試用,其實當應用程式在視窗模式時,即使用手動的方式將視窗拉到螢幕的邊界,也不會被上方的瀏海影響,因為上方的工具列高度是固定的,換句話說你可以將工具列下緣當作視窗上方的邊界,不管各位怎樣往上拉都無法作動。而在全螢幕模式下,上方的工具列會自動隱藏並反黑,也不會對視覺上有所影響,不過最後還是建議各位,如果你真的對上方的瀏海不是很舒服,建議可以把桌布換成深色系列,就有遮蔽的效果...

Apple TV+ 視窗模式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Apple TV+ 全螢幕模式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在 Apple TV+ 應用程式中,其實整個瀏覽的體驗與其它應用程式差不多,在全螢幕模式下,基本上目前的影片大多都會以 16:9 的比例進行放映,上下的黑邊正好成為最佳遮蔽的工具。在實際使用後,我真的對於上方『瀏海』設計並沒有太大的厭惡,因為正面直視它的機會實在太少,對我在實際使用的視覺影響真的微乎其微,提供給各位參考囉!

筆電 C 件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Touch ID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巧控鍵盤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力度觸控板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鍵盤則是全新 MacBook Pro 改變滿多的地方,首先最明顯的當然就是從 2016 年在 MacBook Pro 上登場的 Touch Bar 觸控列正式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 12 個全高功能鍵,而巧控鍵盤也加入了機械式按鍵的敲擊回饋感,我自己與前代的 MacBook Pro 16 巧控鍵盤相比,敲擊的手感更好且回饋感更為明確,但要說是機械式按鍵敲擊回饋感,似乎有點過於誇大。而鍵盤右上角的 Touch ID 這次也改為觸感圓圈的設計,讓指紋辨識變得更為快速。

巧控鍵盤下方的力度觸控板,延續先前大尺寸操作範圍的設計,支援用力長按、加速器、感壓繪圖,以及多點觸控手勢等操作功能,實際使用上與前代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前後代 MacBook Pro 16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側面對比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收邊設計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不免俗的這次我也準備了目前使用的 Apple MacBook Pro 16(2019),以及全新的 MacBook Pro 16 M1 Max 來進行比較,在外觀上可以看到的是螢幕上蓋的 Apple Logo,MacBook Pro 16 M1 Max 稍微大了一些。此外,在機身厚度上不論是螢幕上蓋或機身本體,也是 MacBook Pro M1 Max 要稍微厚上一些,並且在收邊的處理上,也變得更為圓滑較沒有銳利的割手感。

筆電前端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筆電尾端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右側 I/O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左側 I/O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從筆電側面來看就可以知道 Apple 這次為 MacBook Pro 系列改變了過往的設計策略,尤其是在筆電厚度上確實與前代的 MacBook Pro 16 有滿明顯的差異,主要是為了增加筆電的散熱效能藉以維持在硬體高負載的情況下能維持穩定性,同時也稍稍強化了內建揚聲器的音效表現。當然,不可否認 Apple 這次將 Magsafe 3 充電插頭、HDMI 與 SDXC 記憶卡插槽重返 MacBook Pro,也是讓人開心的設計,除了可少帶 USB-C HUB 外,更重要的是對於專業使用者在傳輸檔案或外接螢幕上更為便利。

顯示器比較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顯示器邊框比較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內建的顯示器部分,除了 Liquid Retina XDR 與 Retina 顯示器的差別外,由於全新的 MacBook Pro 16 M1 Max 採用了窄邊框的設計,因此在尺寸上也稍微多了 0.2 吋,看字面上的意義似乎沒有特別的感覺,當擺放在一起對比時,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視覺上的大小差異。

筆電 C 件比較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M1 Max 巧控鍵盤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巧控鍵盤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力度觸控板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在巧控鍵盤部分,最明顯的就是 Touch Bar 觸控列與全高功能鍵的差別,當然右上角的 Touch ID 設計也大不相同,至於下方的力度觸控板,說實話是完全沒有差異,包含操作範圍的大小與支援的功能性也是完全相同,在實際使用上不會有不習慣的情況發生。此外,眼尖的朋友應該也發現這次 MacBook Pro 的鍵盤底部有做了黑色的塗層,能大幅減少鍵盤背光漏光的問題,同時也能減少入塵的情況。

MacBook Pro 16 M1 Max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acBook Pro 16 2019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而大家也很關心的筆電重量部分,MacBook Pro 16 M1 Max 經實測後的重量為 2.131Kg,而前代的 MacBook Pro 16 經實際測量的重量為 1.952Kg,約有 179g 的差異,加上筆電本身厚度,在攜帶上的還是有滿明顯的差異。

USB-C 電源轉接器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收納式插頭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USB-C 插槽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USB-C to MagSafe 3 連接線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隨機附上 140W USB-C 電源轉接器,必附上與 iMac 24 M1 相同的編織款電源連接線,採用 USB-C to Magsafe 3 的插頭。

電源轉接器比較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USB-C 埠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轉接器規格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M1 Max 電源轉接器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電源轉接器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與前代所使用的 96W USB-C 電源轉接器相比,140W USB-C 電源轉接器在體積上稍微大了一些,兩款電源轉接器均採用可拆卸且收納的插頭配置,在實際重量測試中,96W 電源轉接器為 298g,而 140W USB-C 電源轉接器則僅有 273g,以實際的攜帶性來說,我還是比較偏愛 96W 電源轉接器的方形設計。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agsafe 3 充電埠回歸也算是 Apple MacBook Pro 系列筆電最讓人期待之處,充電插頭前方的充電指示燈,也讓我有一種回到過去的復古感,編織材質線材不易纏繞打結,對於攜帶與使用性來說也有很大的幫助,而 Magsafe 3 的磁吸裝置,在拔起時需要花費比較大的力氣才行,雖說對能減少因線材拉扯而讓筆電摔傷的狀況,但還是希望在兩者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至於在這一週的體驗時間中,對於 MacBook Pro 16 M1 Max 的電持續航力表現,我也以我平常的使用習慣來跟各位分享,先說我平時使用的工作內容與時間分配,在一整天 8 小時的工作中,約有 4 小時會開啟 Safari 瀏覽與寫稿、開啟 YouTube 觀看影片,另外會有 4 小時開啟 Adobe Lightroom 進行 RAW 格式照片的編修與轉檔作業,顯示器的亮度設定在 75%,連接 AirPods Pro 來聆聽聲音,在這樣的使用情境下,在一整天下 8 小時的工作後,剩餘電量約在 40% 上下,或許是因為全新鋰電池的關係,比起我現在使用的 MacBook Pro 16 2019 款式約僅剩下 25% 左右的電量還是有點差距。

MBPR 16 M1 Max 讀入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M1 Max 轉檔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讀入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轉檔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在實際工作時的效能表現上,我則是用平常工作使用的 Adobe Lightroom 分別在 MacBook Pro 16 2019 與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上進行測試,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在選擇 44 張 RAW 檔約 1GB 檔案大小時,MacBook Pro 16 M1 Max 所花的時間為 22 秒 6,至於 MacBook Pro 16 2019 所需的時間為 27 秒 2,其實在讀入速度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接著我將這 44 張 RAW 格式的照片檔,轉存為 JPG 格式的影像檔案,在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上,僅需花費 32 秒 6 的時間就可完成轉檔的作業,而在 MacBook Pro 16 2019 上,則需花費 1 分 14 秒 7 的時間才能完成轉檔,在轉檔作業時間上約有 1 倍的差異,這真的減少我很多在等待處理照片的時間,雖說能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完成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效能表現,但能直接將時間縮減到一半真的對於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MBPR 16 M1 Max 4K 影片轉檔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M1 Max 4K 轉檔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4K 影片轉檔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4K 轉檔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緊接著我則是用 Final Cut Pro 來進行 4K 影片的轉檔測試,影片長度約 13 分鐘,檔案大小則約 46.77GB,在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上的轉檔時間為 2 分鐘 49 秒 2,至於在 MacBook Pro 16 2019 上的轉檔時間則為 5 分鐘 24 秒 4 的時間,與上方測試 RAW 格式檔案的照片相同,在轉檔的處理時間上約減少了一半,這對於許多影音創作者來說算是幅度相當大的進步。

MBPR 16 M1 Max 8K 影片轉檔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M1 Max 8K 轉檔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8K 影片轉檔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MBPR 16 2019 8K 轉檔時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當然,在兩款 MacBook Pro 16 均支援 8K 影片剪輯的情況下,我也使用一段長度約 3 分鐘 21 秒的 8K 格式檔案來進行轉檔時間的測試,檔案大小則約為 42.42GB,可以看到在 MacBook Pro 16 M1 Max 包含轉檔與渲染所需花費的時間為 3 分鐘 6 秒 7 的時間,而在 MacBook Pro 16 2019 所需花費的時間則為 6 分鐘 38 秒 4 的作業時間,中間一樣有一半以上的作業時間差距。

此外,不論是進行 4K 或 8K 影片轉檔,其實搭載 M1 Max 的 MacBook Pro 16 均不會有過熱或是散熱風扇太過大聲的情況發生,同時,MacBook Pro 16 M1 Max 版本的機種,我自己在進行 8K 影片剪輯時,最多開啟 8 個影片軌進行處理,是沒有出現轉彩球的情況,這點也跟各位進行分享。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一週體驗|完整回歸專業級使用需求!
總結一下,這週使用這款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的心得,首先在外型上,帶有濃厚復古風格的 MacBook Pro 16 M1 Max 除了變厚變重外,基本上 Apple 已經把 MacBook Pro 系列定位在專業使用者市場,因此與先前的輕薄便攜設計相比,更看重效能與散熱等表現,這也不難看到 Apple 將專業使用者常用的 SDXC 記憶卡插槽,以及 HDMI 連接埠全部回歸到全新的 MacBook Pro 16 系列機身上,能夠大幅增加工作效率,對於專業使用者來說絕對是好事一樁。

將顯示器進一步升級至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並導入窄邊框設計、ProMotion 自適應螢幕更新率等功能,讓 MacBook Pro 16 M1 Max 在整體瀏覽的體驗,與前代相比就有明顯的升級感,至於大家在意的『瀏海』我自己覺得對於實際使用的影響真的不大,即便真的在整體的美觀杜尚有待加強,但與高規的顯示器相比還是有種瑕不掩瑜之感。此外,全新的 MacBook Pro 16 M1 Max 也更新了巧控鍵盤與 Touch ID 等設計,這都是為了讓使用者能有更完善的使用體驗,雖然我覺得 Touch Bar 走入歷史真的有點可惜,但畢竟使用率真的太低且會影響電池續航力,還是有其改變的必要。

最後,不免俗的要給各位觀望全新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系列筆電的朋友一些入手建議,M1 Max 晶片的效能表現是真的相當強大,但這也反應在售價上,基本款是就要價 104,900 元,如果你主要收入來源是靠影音創作、3D 繪圖設計等專業工作來謀生的話,我是建議直接選購 M1 Max 的機種,你或許不會有後悔的空間。至於如果各位並非主要依靠專業工作來謀生,但又想要 16.2 吋大型顯示器的筆電,我的建議是選擇 M1 Pro 系列機種,將其他的預算投入在記憶體或硬碟會是更好的選擇。


▋回文抽獎活動


最後做個問卷小調查,『各位希望看到全新 Apple MacBook Pro 系列與 Windows 筆電的比較文章嗎?』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並且分享你對 Apple MacBook Pro M1 系列筆電的看法,完成留言後即獲得抽獎資格,我們會抽出 3 名得獎者,獲得『UAG AirPods Pro 保護殼(恕不挑款式)』。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2/30(週四)23:59 止,請各位把握時間參與活動,活動結束後會進行抽獎,並在文章後更新得獎者。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會員名稱
UAG AirPods Pro 保護殼(恕不挑款式) lung1684
UAG AirPods Pro 保護殼(恕不挑款式) Polonaise
UAG AirPods Pro 保護殼(恕不挑款式) hiroshi9
抽獎實況影片:
我只是把錢變成我喜歡的樣子!錯了嗎?!
重量的部分不管是單位還是差值都都錯了唷...
也不是一台筆電的重量吧
Bryan.S
真是抱歉!錯誤的地方已經修正,造成誤會請見諒!
有哪台輕薄筆電是 179g 的,請推薦…

而大家也很關心的筆電重量部分,MacBook Pro 16 M1 Max 經實測後的重量為 2.131Kg,而前代的 MacBook Pro 16 經實際測量的重量為 1.952Kg,約有 719Kg 的差異,約莫是一台 13 吋輕薄筆電的重量,在攜帶上的還是有滿明顯的差異。
Bryan.S
錯誤的地方已經修正,請見諒!
非生產力工具又要全接頭應該使選到PRO就行了。
不過即便如此應該處於效能過剩的狀態。

MBA 2013 繼續撐~
「人類永遠無法自歷史的教訓中學得任何教訓。」
Apple MacBook Pro 16 M1 Max 果然強悍,自己本身是 Apple MacBook Pro M1 的用戶,相當認同且欣賞蘋果出色的表現
好貴...
深不可測之下一位
幾萬塊的東西~~ 還好啦~~ 用個幾年就丟了
Bryan.S wrote:
Apple 在今年 10...(恕刪)


這台XDR面板使用10 bit面板
支援10億色也是一個很大的重點
Bryan.S wrote:
Apple 在今年 10...(恕刪)




用 MacBook Pro M1 Pro 14吋一週多一點的時間
也很滿意,有興趣可以來看文章唷
文章連結:MacBook Pro M1 Pro 14吋
Bryan.S
感謝大大分享使用心得!
opowerocow
感謝Bryan大分享16吋,當時也心癢癢但...預算有限
Bryan.S wrote:
Apple 在今年 10...(恕刪)


這次蘋果還真是下了重本了
到處都有廣告文 🤣
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與廢文及討戰文。黑名單只是在裝瞎懲罰自己而已 
Bryan.S
感謝大大批評指教!
Bryan.S wrote:
MacBook Pro 16



MacBook Pro 16 M1 Max 經實測後的重量為 2.131Kg,而前代的 MacBook Pro 16 經實際測量的重量為 1.952Kg,約有 719Kg 的差異,約莫是一台 13 吋輕薄筆電的重量,在攜帶上的還是有滿明顯的差異。



差值驚人,還是你是臂力超人
Bryan.S
我這邊看已經是 179g 了…[大哭][大哭]
concord
目前是 179Kg ,多了個 K 差一千倍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