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osaur6x6 wrote:
新聞上就說了台北市...(恕刪)


我如果是建商,不希望都更太快

區域新房物件太多,會打壞行情

台北市一堆人都是住公寓而已

供需問題
maxwu123 wrote:


我如果是建商,也...(恕刪)


你好聰明
一語點醒夢中人………………
maxwu123 wrote:
我如果是建商,也不...(恕刪)
除非立法,強制超過60%住戶同意就可執行都更

問題是通過後誰要接手?

建商?沒錢賺,不碰!

政府?去哪裡編預算來執行?

然後用納稅人的錢幫你家都更,房屋漲價好處你來收割?


etjan64 wrote:
除非立法,強制超過60...(恕刪)


哪個案件的都更

有用到納稅人的錢??

願聞其詳

我住台北市老公寓而已
我意思是 政府介入都更除了法源根據

有任何的補助獎勵嗎?這部分需不需要用到國庫的錢?

還是政府就扮演 媒介 的角色,法律障礙排除了,

讓建商跟住戶去談單純些?

我也住台北市舊華廈,從以前到現在,

都更就跟中樂透一樣,有聽過,就是沒在自己身上發生過。

etjan64 wrote:
我意思是 政府介入...(恕刪)


補助獎勵??? 放寬土地區分的容積率吧?我非專業

華廈不太可能都更

大概老公寓四層樓的機率比較大

我認為不能再有這種思維

有去先進國家看過都知道,台北市很醜

人家都是 越蓋越高 然後棟距變大 向上發展

還是那句話,我是建商不希望太快都更,因為區域內新房一推,會打壞行情
其實沒有什麼不太可能,只要地點夠好就會有人去媒合,因為有利可圖。

反而面馬路第一排華廈 跟巷弄裡公寓哪個地目利潤高?絕對是前者?

還要看整合後單位面積是不是夠大夠完整?

戶數多寡,同意比例有多高?

容積獎勵是必須的,沒這個誘因那大概完全玩不起來了。

另外就算台北市出現大批的新房,價格帶就在那裡,土地容積也不會變大。

價格破壞發生的機率也很小吧。

我也在想怎麼改善台北市的醜?至少可以先從小地方做起

例如招牌這種問題可以挑一區試辦,統一乾淨 尺寸大小顏色都有規範

日本京都就是一例,歐洲也少有過度鮮豔明亮的浮誇招牌,連屋瓦顏色都統一

有改變發生,就會讓人家有誘因繼續做下去。





其實,都更往往是政府賺錢,因為可以發放本來就不存在的空間,
把面積往上疊,政府取得更換後的持份土地,地主則是持份變少,但居住的空間可以變多!
所以,基本上都更阻礙反而是各大建商以及持份較大的地主。
我們常常說釘子戶,釘子戶,其實,就是因為這些人取得的權利往往少於中間的掮客、持分相
對多的地主,當利益都被這些人瓜分完了,這些釘子戶可能要到後半段才知道有這個案件,你
如果不加入,就被打成釘子戶,這些人真的丁嗎?只要把所有明的暗的攤開來說,誰願意當丁
子戶?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大地主或掮客在早前談條件的時候,直接先HOLD所謂的轉移容積,讓地主
(或掮客)只要再多付一點點的小錢買個畸零地,就可以得到2倍、3倍甚至可能多達10倍以上的
利溢,這部分有些建商談好了之後,還會跟後段談合約的弱勢釘子戶講嗎?
舊屋重建本來就難
要找地方暫住,很多人都有困難
房價高,就更難了
就算好不容易有譜了
想到蓋好的新屋
房屋稅,地價稅都翻倍
誰敢都更
君不見,現在的新屋連管理費都很嚇人
除非要牟利
不然想不到都更的誘因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