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台北市中正國中,可以寄戶籍的嗎?


zazard wrote:
認同阿
台灣社會普遍喜歡王永慶或是郭台銘這種例子 什麼書讀得少 最後還是會成功
這種人太少了 怎麼不說張忠謀一路人生勝利?
個人不特別名校迷思,但也不覺得去打壓人家或說是書呆子會讓自己比較優秀
或許名校有死讀書的人 但個人看到更多是思考邏離更好 更有效率的人
和聰明的人在一起 你的眼界也會相對變大
個人大學讀私校 考研究所的過程中 我必須說我很多同學也是很認真的
每天早上圖書館開了就去讀書一直到關門
不過最後考出來的結果也是差強人意 我自己也是
直到我重考過程中 不斷思考問題出在哪才發現
基本上考得差 很多時候是把精力用錯地方了
我們(指跟我同溫層)習慣不斷的解題,背了各種公式
這樣的方法多半也只能幫你考上國立後段或是私立的研究所 因為題目多半比較沒有鑑別度
而國立前段的考題 通常我們看到得當下會覺得很難 因為都是課本或是考古題沒出現過得題型
但當你真正理解原理時,不管什麼題目你都還是可以依循脈絡去解題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會一值重複出現在榜單正取上的原因
考試入取率一直都不是機率問題
只有分成懂和不懂的人,如此而已
進入社會後也是一樣


你講這段我全都認同,但最後一句小弟見解是完全不是這回事,

台灣教育失敗就是失敗在這,升學管道是用考試來決定,到頭來,好學校收到的學生只是比較會解題考試而已,確實蠻可笑,

出了社會後,也沒分甚麼懂不懂業務、工作內容、能力多強,而是腦袋有多靈光,手段人脈有多強,

有時公司最懂的員工一輩子就是做那個位子升不上去,

這也是為何大家畢業多年後,常常班上最會念書的那些絕對混的不會差,但混得最好的通常都不是最會念書那些,

而這些都還沒講那些家裡有一塊的二代,人家根本不用拼就在你頭頂上了,

這棟樓講的是學區,即便再好再頂級的學區,基本上會擔心這種問題的都還是普通一般普通家庭而已,

畢竟公立學校人人可念,有錢人都是去念私校,雙語,外僑,小孩起跑點跟路線就已經贏了大半,

就像以前念書時,有些同學就是不愛念書只愛搗蛋,但她家就是有錢,

即便在台灣成績多爛讀的學校多差,送出國後也是念到碩士,有的就在國外移民定居,

回台灣的有的靠長輩介紹到大公司上班,有的在自己家公司上班,

考試錄取率確實不是機率問題,但有人就是可以根本不跟你玩機率,更根本不用董甚麼讀書,出社會混的就是比人強,

人生而就是不公平,能為下一代做的只是讓他有個比較好的環境罷了。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herblee wrote:
還有,寄戶籍可能沒用, 有些轉到祖父母也進不來
因為有排次序
幾年前就要遷進去
國小唸台北市的優先
父母同戶籍的優先

要看名額是不是滿了, 滿了就要排次序, 寄戶籍比父母同戶籍,會被排在後面 ...(恕刪)

其實讀景美、景興國中就不錯了

一樣老師認真,讀書風氣好

考上第一志願比例比中正、金華低的原因

只是因為中正、金華外來的高手太多了

Wisley4409 wrote:
老實說我覺得這種言論還蠻阿Q的
你知道光建中跟附中考上醫科人數就差多少嗎?
(因為醫科比較有成績代表性)

至於什麼"念研究所後也可能發現 同一個實驗室 你明明台大直升上來的 卻沒比中字輩來的聰明 做實驗也沒比中字輩的厲害"
這種幻想式的情境就更不用說了
同樣唸完大學四年 "平均"的差距只會更大
我記得當年大四考預官 我們系40個全上 某中字輩大學全校只上榜10來個 後面私立幾乎都個位數
不過有句話我是贊同 翻身的機會很多 只是不可能毫無代價輕鬆翻身
...(恕刪)

醫科考進去是只要把可課本內容"都唸完了, 填答案都沒出錯,和標準答案一樣"
但是要畢業是另外一回事
能不能背出開刀程序,背出要避開那些神經血管? 和實際開刀, 手巧不巧, 傷口縫得好不好?是兩回事!
但是研究所做的又和大學部不大一樣

研究所不是講義文獻照單全收
不是把課程內容,授課老師的意念全都反映在考卷上即可

修的課常常是一些"工具學", 例如統計學,邏輯, 理則學,是得到一堆Data之後的運用,而不是基礎理學(學Data本身的常識)

就算同一個導師, 和研究所同學可能做完全不同的題目
所以在做文獻探討完全是不同的科目, 教科書是不同的, 引用的Journal也完全不同
研究所是把前人的 Textbook ,相關的Journal 讀得滾瓜爛熟,只做Review paper單"文獻探討"就能得到好成績嗎 ?
不是, 重點是 實驗能不能做出來, 論文能不能寫出來
常常是沒有前例可以遵循, 指導教授也沒辦法告訴你, 無法照單全收, 而是要不斷嘗試, 實驗錯了表示假說是錯的, 要重新找一條路
常常是推翻前人所做過的實驗, 而不是照單全收

反映出來的不一定是考試成績,考預官 也是一種考試, 和研究所實驗是兩回事

孫浩彧 wrote:
其實讀景美、景興國中就不錯了
一樣老師認真,讀書風氣好
考上第一志願比例比中正、金華低的原因
只是因為中正、金華外來的高手太多了
...(恕刪)

是的, 轉戶籍在小學就發生了
東門國小(日本時代的總督府小學校)和中正國中的學區重疊
東門國小老師就問了小學一年級新生, 住在外縣市或學區外的請舉手, 結果大概有一半的學生舉手
檯面上都說要唸學區內的學校, 檯面下從小學就轉戶籍了
國中入學時看來是父母同戶籍, 由小學就住在學區, 無法發覺是由小學就轉戶籍了
106年可以參考這邊
http://www.doe.gov.taipei/ct.asp?xItem=319128150&ctNode=33541&mp=104001

現在中正國中已經很好進了,106 是 105/12/31 前遷入即可入學
不像以前要多年前就要遷入戶籍才能入學
請教一下
如果已經提早遷戶籍
但是最後還是進不了
又不想去改分發學校
可以申請想去的未額滿學校嗎?

bdp2600 wrote:
請教一下如果已經提...(恕刪)


今年中正的改分發學校有螢橋、古亭、弘道、懷生及南門

當學校額滿時,依錄取原則,設籍較晚,且未具有優先入學條件者,
將進行改分發至鄰近學校就讀,不需遷移戶籍,依教育局所核定之改分發學校,自行選擇一所學校就讀。


如果這五所都沒有一所滿意,可能要自行將戶籍遷至想入讀未額滿學校的學區
...tune不合,frequency不搭...
freerider4248 wrote:
今年中正的改分發學校...(恕刪)


感謝說明
入籍中正
還不如入籍師大附中國中部

john090501 wrote:
入籍中正
還不如入籍師大附中國中部


師大附中國中部
106.9.12 (具權狀)
94.12.19 (父母雙方與學生共同設籍)


中正國中
106.10.31(父母雙方與學生共同設籍)

師大附中國中部不是寄戶籍就可以的,要有房屋權狀
沒房屋權狀你就是要出生就戶籍在那裏才有機會
師大附中國中部就連有房屋權狀的額滿日還是比中正國中早額滿

相較之下中正寄戶籍就可以,一般人比較有機會

其實現在有錢人都直接送私中或送出國
明星學校的入學門檻已經比以前降低很多
基本上只有最頂尖的私校純粹為了升學免強還可以念
太多私校都是學店
尤其少子化
孩子在中後段的私校絕對不會變得更乖
只會變得更壞
因為中後段私校怕學生流失
犯任何過錯霸凌都不會記過不會處罰,只怕學生轉學流失
公立學校老師的素質遠遠高過大部分前中後段的私校
私校裡一大堆都是沒有合格教師證的
像新竹某間雙語國際學校國中高中部
還有直接用私立大學生畢業隔天直接當正式老師而且還很多
台北市縱使東X高中,也不是全部都是合格老師
更不用講新北和基隆地區的私校
台北市排名內的公立國中高中師資設備都非常非常好
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ps:對學校教育系統了解的人會知道,台北市公立市立國中高中一個處室的預算,甚至會超越大多數私校一整個會計年度的行政和教學預算,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