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近期打算購屋,想聽聽各位前輩的建議

vocawu wrote:
小弟基隆人,但已離開...(恕刪)

小弟認為 七堵火車站周圍500 公尺內都是100% 符合你.
5樓以下的公寓,500萬有找,說不定400就有! 小學兩所,國中一所,高中一所.
火車站,公車站,菜市場,五分鐘內全有.
就是房子已三四十年,留50到100萬可整修如新.

無敵爐石 wrote:
房貸是分期付款的概念,怎麼會用全寬限期去算哩?
920萬,100% 貸款,10年 120 期, 1.65% 每個月要繳 83000
10年共繳 996000,利息一共76萬.
你存到1棟920萬的房子.

租屋 是用零存整付的概念,
每個月 必須存 83000, 扣掉 20000房租 = 63000
63000 存 1% , 10年後 你有 790萬
你存到790萬....(恕刪)


你的說法對於不會投資的人是滿合用的,但有投資概念的人,會再加入一個機會成本的考量。

以現在不是富二代的年輕人買了房,先前存的錢就全部被頭期款和裝潢、家具消耗殆盡了,然後接下來的20年就是當房奴繳房貸。繳完後,自己的人生也去了大半,屆齡中年失業危機,甚至被迫提早退休,但只存到一間能遮風避雨,但無法產生現金流量的不動產,甚至開始討錢維修的老屋。

當然啦,也不是租房就能夠穩穩財富自由,存滿退休金提早退休。只是做這個選擇的人,多了掌握機會的選擇罷了。比如說,全世界金融海嘯重演,已經被房貸綁死的人,就只能看著遍地優質的資產標的正在跳樓大拍賣,但卻沒有資金承接。而且資產的定義,有一項很重要,就是要能帶來現金流入,不動產不只有漲跌的問題,還有維護成本、利息損失、折舊會發生。

人生沒有最佳解答,只能盡量做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能夠保持財務操作靈活性的規劃,會是重要的。
機會成本.....可能將300萬變成 600萬,也可能300萬變成30萬

金融海嘯發生....若有資產...
1 拿資產跟銀行借貸
2 與銀行協商將已經還款的金額再貸出

真的不太懂樓上的邏輯....我個人贊成買房...

abelli wrote:
機會成本........(恕刪)


借錢投資為操作之大忌...

想有棲身之所,又要財務自由,在這世道之下確實不容易,所以保有選擇的機會,也才有翻身的機會。
prozacist wrote:
但有投資概念的人,會再加入一個機會成本的考量...(恕刪)

個人覺得 prozacist大大 說得頗有道理。

甚麼是機會成本? 我來試著解釋看看,請多多包涵。

常常接到富邦銀行來電,推銷高利息的優惠存款。接多了自然知道那是要放6年不動。
但我通常都把用不到的幾百萬放在劵商處,而不去存優惠存款。這或許就是有考慮到"機會成本"。

就算非常少的利息放在劵商,但是說不定就有那麼一兩次會突然有大行情能用到。
優惠存款有2.5%,但是可能因此漏掉了 0~>10% 的獲利機會。
譬如2/6日的那次選擇權賣方風暴。保證金充足的不會中途被斷頭,讓原本賺錢的反而變成大虧。相同情況之下,一來一往就差了一輩子的財富。

至於買房用光了手上的餘錢。會不會喪失機會成本,我想每個人情形都不同。
要我的話,500萬之內的現金在手,能創造的利潤絕對大於房貸利息很多。所以除非超過500萬之外的現金,否則真的捨不得就這樣投下去,讓資金好幾年都不能運用。

這大概就是 prozacist大大 說的機會成本吧。


看了幾位前輩的回文,深覺獲益良多.

人生真的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個人是低薪的上班族(連賴院長說的勞工月收入平均有5萬我都不到)
但是在租金越來越貴x房東大都很OOO的情況下,只要現在的月租金能完全支付月房貸,我就會想買下來做為自己人生中第一個窩
這樣至少是自己的.
happywork01 wrote:
個人覺得 prozacist...(恕刪)


絕大多數人只想要穩定、確定的答案,房子買下去,過20年繳完房貸,就確定自己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住所(雖然結果最後也有可能是在安養中心度過餘生)。低風險就造成低獲利,這很好理解。而在投資的領域中,高風險和高獲利永遠是高度正相關的,但解讀上,一般人認為是因為標的具有高度風險,所以投資者會要求要有高獲利才願意投資。那買房聽大家說起來這麼穩賺不賠,好像很好賺,卻又低風險,這是什麼魔法?

不過風險的定義,卻很少人真正去理解。大部分人能認同的解讀大概是,風險指的是發生不好的事情的"機率"。所以發生壞事機率越高的標的,它能帶來的報酬率越高? 以股票來說,買一間跌破票面值,打入全額交割股,隨時有倒閉"風險"的公司,期待它忽然間起死回生,那或許之後可以有數十倍的漲幅,最好的例子就是DRAM慘業,但我那4張5387,就真的變壁紙了。而如果套用在房地產,那就是要在汐止狂淹水,土石流不斷的那幾年買進,然後員山子分洪弄好後,忽然間不再淹水,再搭上南軟、內科的順風車水漲船高。

以上,是用賭博的觀點去看待所謂的風險,據此而做的"理性"操作。但其實從投資的角度,風險也可以視為價格上下的"波動"。風險高,代表波動大,低風險,則是價格漲跌區間不大。所以用這觀點去追求高獲利,首先就是要選一個波動大的標的,而不是一個有化為烏有機會存在,吃歸零膏的標的。

再回頭看房地產,低風險、高獲利的現象,其實是種錯覺。一般人對於融資買股票,皆視為高風險的危險行徑。那和銀行貸款,三成自有資金貸七成然後繳房貸,也是一種融資投資的行為,而且槓桿倍數頗高,對散戶來說,金額更是相當巨大,是你絕對不敢投進股市的資金規模。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因為你和銀行融資做了財務槓桿承擔了風險,獲利自然會放大,而房貸年限(融資期間),大部分人都非常長,中間這投資標的不只有房價漲跌風險,還會有各種維持成本、稅金、房貸利息、折舊,以及其他不可預期的支出可能產生(比如說買到海砂屋的修繕費用),這些都要扣掉後,才是不動產真實的利潤。萬一發生火災,甚至地震房子垮了,你遭受的損失,也將超乎你能承受的。只是一般人會覺得,發生這些的機率很低。但以穩健投資的觀點,會讓你一無所有,甚至房子倒了沒錢重建,還要背房貸負債的操作,絕對不是低風險的。而且挑房子,尤其是要挑到未來可以漲好幾倍房價的房子,比起評估經濟大環境,掌握投資機會,在有指數ETF的現在,我是覺得挑房子比較難,更需要專業。

另外,即便背房貸20年,安穩的繳清後,房價也上漲了一倍,事實上在通膨怪獸面前,就好比在荒野中,遇到一頭飢腸轆轆的獵豹的兩個人,比的不是誰能夠殺死獵豹而存活,而是比那一個人跑得比較快 XD

PS 但很奇怪,大部分人都只想尋找一個,可以坐在原地不動的方式,去應對獵豹的威脅。
首先 風險 泛指某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

買房是一種選擇

租房 手上保有資金,進行投資獲利 是一種選擇

天下間沒有穩賺不賠 也沒有甚麼低風險高利潤的

但若說買房喪失了許多投資機會成本,而採租房

我只能說人生不是只有"賺錢"這個選項












台灣的中下階層真可憐
就算是理智知道這樣做不利, 但恐懼與安心感還是會趨使大家去這樣做

就像前幾年, 有過勞保破產的議題
一堆中下階層的老人家, 就算知道勞保不太可能倒, 但看著新聞就恐慌了
放棄也許可領個30年以上的年金制, 急著把勞保的錢一次領回, 結果清寒者過得更清寒 ...

買房這件事也一樣 ...
明知未來的趨勢, 明知自己沒有那麼厚的本錢, 但也一樣, 看著房地產新聞就恐慌了
一樣去貸款個30年, 讓自己的下半輩子, 甚至兒女也要幫忙還房貸
一樣清寒者過得更清寒 ...

就好像無法逃脫的命運一樣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