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械 電子 半導體 工具機 生技產業都大幅領先大陸

尤其工具機 台灣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市場 僅次於日本 德國。半導體更是執世界牛耳 連美國都甘拜下風

台灣小小一個島更是世界的汽車零組件產業重鎮
特斯拉 70%的零件都來自台灣






目前鴻海 台積電 台達電 台塑 都紛紛加入電動車的開發
我相信 以台灣的實力 在未來的電動車領域 一定會崛起一批世界一流的品牌
M7之後的汽車體質不好,沒設計感,感覺敷衍上市,那個車機連結HTC超級難用。

但我覺得跟已故董事長生病有關,生病無暇再照顧公司,一個企業的型態會跟著領導者的風格而走。起初M7-2008年剛上市的時候算是成熟的產品,我們跑市場的很多人買當客貨車,取代QRV與SPACE GEAR與ZACE的產品缺口,尤其賣衣服的也很多人使用M7
wiabc
要是嚴董還在整個裕隆集團都會被納智傑和華創拖垮...
lisungyu
不管luxgen最後成功還是失敗,還是必須要尊敬嚴董在自有品牌的努力,就像國產疫苗一樣,明知道短期內做不出好東西,(正常情況)沒人買單,但為了長遠,國家的長遠,還是必須投下去
nihaotw2013 wrote:
台灣機械 電子 半導...(恕刪)


我以為是不省油的關係
nihaotw2013 wrote:
台灣機械 電子

而台灣唯一的自主品牌納智捷,世界第一輛智慧型汽車卻在大陸銷售慘遭滑鐵盧 失敗收場 (恕刪)

沒這麼複雜,納智捷的賣點是360度環景,當大陸自主汽車品牌也都有360度環景之後,雖然功能不一定有納智捷那麼好,在大陸就玩不下去了!

後來台灣國產車也都有360度環景,雖然功能同樣沒納智捷那麼好,但台灣也照樣很難玩下去了!
-----------------------
liulisisuo
判斷力簡直為零,這一看就是膨風的臺灣人寫的,把臺灣吹上天。
JackKao38
感謝大陸人給台灣人忠告
韓國車都賣到全球前五大了,你還在瞧不起韓國車,明明起步時間是差不多的,為什麼韓國車能夠成功,台灣卻失敗呢?
Diego11599
補助沒意外應該是比韓國多,早期裕隆集團跟政黨關係良好,加上政府當時是利用價格來支持國產車,韓國也是價格來支持,但是多了一條如果要進來韓國的市場必須跟當地的廠牌合作,所以早期韓國車才會一堆雙生車
JackKao38
韓國人買國產超便宜,台灣人買國產車比進口還貴,所以說...當自己是盤子
汽車的重點核心技術在哪!!??
360度環景??電動椅??車用音響??
裕隆是當初台灣政府扶持的汽車廠
長期接受政府補貼扶持
一個不知長進只會躲在溫室的企業
永遠只想"組裝"的企業
想成功可能需要的是奇蹟吧

好攝之徒 『凱倫』 wrote:
我以為是不省油的關係
pmet
有好的工具機產業,有好的齒輪製造商但是沒有造車的domain know how 一樣是造不好車的。
nihaotw2013
有好的工具機 才能造出好的車子
別光說拉屎均,台灣很多品牌或是工廠這樣,老一代的發達後,卻墨守成規,沒有進步在現今就是退步,然後沒落。。。。。。看太多了
nihaotw2013
納智捷 htc 都這樣失去市場 很可惜
Glen Chang
結論:台灣企業並不是不會永續經營,而是不懂永續經營,寧願自己掌權然後在自己弄垮它也爽,無法去接受現實的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nihaotw2013 wrote:

台灣和日本一樣 憑自身實力 深耕整條產業鏈 獨立自主發展策略
有一堆世界級的產業鏈 愛信精機 日本电装



從大方向來看
裕隆生產的產品,只有飛羚系列才是它自主生產的產品
其他都是合作代工組裝(裕日、中華)
所以本質上,裕隆只有代工能力。
甚至到華擎也只發展出了周邊的產品,真正核心的部分並沒有太大突出的表現。
(主要是現有的自家產品都已不用華擎引擎,至於新引擎MT2.0T仍未應用在現有車款上,所以可以看出來目前仍有某層面上的困難需要克服)
sangelay
台灣零組件很強,但是真正核心的技術一直依賴其他國家(從引進日產之後,就無心去發展引擎了
nihaotw2013
利潤太低不屑做 ,所以他們現在羨慕台積電 ,當初也嫌棄代工利潤低
樓主真是鄉愿。不好好的檢討Luxgen這十年下來

納智捷爲啥兵敗中國大陸市場了,反而提出了

"原因就是大陸仔請歐洲人幫他們設計車子 面子搞的好 外表做的好看 內在卻稀爛 跟南韓人做汽車設計師都是歐洲人,一樣罵屎表面光
大陸仔另一個套路買歐洲的牌子 來充門面 ,實際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這完全不是一個正確的思路,這種言論只是一種

狡辯、詭辯 對Luxgen 所犯下的錯誤和

其真實在汽車工業科技的技術上落後視而不見

事實上納智捷爲啥兵敗全世界市場<是全世界市場

是因為裕隆汽車工業集團成立超過60年了卻沒有紮紮實實的

投入如下幾個基本汽車工業核心技術儲備

例如
大型整車風洞(至少到大客車級都可以驗)
大型試車賽道
大型實體車載資通訊研究場域
車聯網智慧號誌研究場域
車聯網自動駕車輛控制系統可行性模型驗證

當初Luxgen高層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就冒然

的去中國大陸建立工廠還設立研發中心

情勢的誤判和技術力的研發投入不足

Luxgen 沒有提高全車零件的自產率,

至少一部汽車最重要的

引擎、底盤、變速箱、行車電腦及電系控制總成

要全部在台灣生產,短期可以以購買國外成熟設計

的方式在台生產,長期都必需以在地團隊自行研發的產品

就以十年後的今天 Luxgen URX為例子

還是在沿用20年前法國MATRA的設計的貨客兩用底盤

當初的品牌名稱中的genius也未見對

ADAS的本土自主創新研發,

所以到了今時今日Luxgen的車本質上來說

就是車台原始設計是買法國的

變速箱是買日本的

ADAS是買西班牙的

車控主機和LCD是買中國大陸的

平平都是汽車廠為何Luxgen就是沒有

研發核心技術自製能力(引擎/底盤/變速箱/車體)

核心技術永遠都是品牌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如果現階段還沒有,那就踏踏實實搞研發、

鑽研技術,把消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目前Luxgen的形象離這個要求是還有一定的距離的。

Luxgen 目前只有承認技術差距 、直接面對差距、努力縮小差距

最後才能迎頭趕上。

就要知道只有真實的自主掌握汽車

工業的基礎科學技術再從中找出可以突破的地方集中資源

去攻克它成為技術賣點,引擎、底盤、變速箱、行車電腦及電系控制總成

要全部的技術都要均衡的投入資源研發,不要再有技術點

被他人或他國在技術上卡脖子。

故嚴董有宏願、有理想這是小弟十分佩服的,

但是沒有用人、識人之明,也沒有大毅力、大魄力

去好好投入汽車工業基礎科學技術的研究

而整個集團內官官相護欺上暪下相互內鬥,置消費者的需求不顧。

是之所以雖然Luxgen 一路來還是有很多海鐵克人努力的提昇品質,

但是設計細節的缺陷,一些讓消費者不能理解的行銷和產品策略

讓我們看到了國產汽車工業的自主研發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就像是URX 5+1多用途樂活款 <---"多用途""樂活""福祉車"不能成為實力不濟的

遮羞布,相信國內的消費者更多是希望擁有一個貨真"價"實的國產車。
kenny0408
就如同以前的台朔汽車最後也是以結束收場,說穿了以台灣多數的製造業似乎都是走向代工而沒有真正想要研發自主品牌的規劃,即使有部份品牌卻也是不懂得深耕台灣...現在就只能仰賴鴻海的電動車是否能發光發熱了~
abcchen
寫得太好~~引擎/底盤/變速箱/車體 車廠四寶一個都沒有 就要外國人買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