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是台灣機車車主最常DIY保養的項目之一,
但是機油產品百百種,造成選購上的困難,
當然網路也有許多機油知識教學,但是內容大多艱深難懂,
反而讓車主產生誤解。

所以我想用討論幾個最常見的問題讓車手車主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機油,
當然自己在這裡班門弄斧,如果有錯煩請指正。

1.汽車機油適合用在機車上嗎?

答案是:『絕大多數的汽車機油都可以用在機車上』

常見的錯誤認知是機車引擎轉速高、溫度高,所以要用專用機油。

其實機車引擎百百種,也有水冷、也有低轉速的引擎,
反過來汽車也有600cc的小引擎,轉速拉起來也不見得低,
而高溫、高轉速的引擎主要影響到機油壽命,所以是要提早更換機油。


例如Honda的官方建議機油更換里程數
『新手車主』的機油入門

空冷式引擎因為溫度高,機油壽命較短必須在3000km內更換
125cc~250cc水冷引擎更換里程數直接翻倍到6000km。
251cc以上的水冷引擎轉速則是10000公里換機油。
(但是以上『正常操作』下的更換里程數,如果你常時間惡劣操作,
例如大油門拉轉數,或是載重行駛,官方都會建議提早更換機油)

所以『大多數汽車機油』都可以用在機車上,
但是請注意『大多數』這三個字...

API規範中,有Energy Conserving或是Resource Conserving是不建議使用在機車上的

『新手車主』的機油入門

什麼是Energy Conserving或是Resource Conserving等級機油?

傳統機油的添加劑都會參有鋅和鏻,它們可以附著在金屬上形成保護層,減少摩擦延長引擎壽命。
但是鋅和鏻會破壞環境,所以API從1996年的SH等級開始限制鋅和鏻的含量。

『新手車主』的機油入門

從SM等級開始,機油的鋅含量若低於900ppm,就會給Energy Conserving認證,
到了SN等級,鋅含量低於800mmp會給Resource Conserving認證
--------------
2018/1/6 修正錯誤,Resource Conserving認證還是維持900mmp
--------------

『新手車主』的機油入門


由於鋅和鏻含量變少,油廠為了維持足夠的保護性會換上新的添加劑,
主要『鉬』,但是鉬會造成濕式離合器打滑...
所以很多機車車廠再都會註明禁止使用Energy Conserving或Resource Conserving...

但是也不是有鉬就一定會造成離合器打滑,少量的鉬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為了解決車主的困擾,日本JASO就規劃出T903規範,定義出MB、MA、MA2三種機油摩擦力等級讓車主去選擇,
反正和引擎共用潤滑油的濕式離合器盡量用MA或是MA2等級比較沒問題。

接下來就有爭議了,
那採用乾式離合器的速可達或是離合器和引擎分離的機車就可以用Energy Conserving或是Resource Conserving機油嗎?



很可惜『答案是不行!!』

因為鉬不見得能彌補短少的鋅和鏻產生足夠的保護性,
最好的例子就是2006年保時捷就發布公告禁止使用Energy Conserving或Resource Conserving機油,
因為已經發生好幾起引擎嚴重磨損的案例。

同樣的幾家機車廠商也禁止使用在他們的速可達上,
像是SUZUKI就禁止在他們速可達
『新手車主』的機油入門
『新手車主』的機油入門

而Honda NSS300的車主手冊也是註明禁止使用Energy Conserving或Resource Conserving機油
『新手車主』的機油入門


所以...不論是乾式或是濕式離合器,
Energy Conserving或Resource Conserving認證的汽車機油不要使用在機車上...
(其實老汽車也非常不建議使用)

但是接下來又產生另外一個問題,不是每個機油都會做API認證,
其實API是美國石油協會,歐洲、亞洲的機油不見得會去做認證,
(很多歐洲或是東南亞生產的機油只有註明Meet,也就是廠商自認符合API規格,其實沒花錢送到美國檢驗)

偏偏歐洲的ACEA認證並沒有規範鋅和鏻的含量,所以我們無法得知歐洲製機油鋅和鏻含量...

還好有個彌補的辦法,就是看看機油瓶說明有沒有符合保時捷的Porsche A40規範,
因為Porsche A40規範要求鋅含量必須有1100ppm以上,
所以符合Porsche A40規範的機油鋅含量絕對是足夠的!

所以做個簡單整理:
1.不要用Energy Conserving或Resource Conserving認證的汽車機油
2.盡量選擇符合Porsche A40規範的汽車機油
3.或是找API SG、SJ、SL等級的機油


未完...
機車與汽車的機油
基本上沒甚麼不同

只是機車引擎轉速高 機油劣化快
所以要比較常換油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2.該怎麼選擇機油黏度?

機油的黏度,往往車主最先也是最常看的機油特性。

但是該怎麼去辨識和選擇機油黏度?

可以從HTHS(高溫高剪切)和動力黏度這兩項來選擇。

先簡單解釋一下如何辨識複合級機油的黏度,
一個是低溫黏度,SAE J300檢測方式是在40℃溫度下檢視機油的黏度(mPa.s)
會用『W』來標示,有0W、10W、15W和20W還有少見的25w五種等級。
低溫黏度主要是對應天氣溫度

其實在台灣,可以完全忽視低溫黏度,
常見的10W也甚至可以在-15~-20℃運作,連合歡山下雪都不用怕了,更何況是平地?

所以要選擇機油,要看『高溫黏度』...
高溫黏度是在100℃檢視機油的動力黏度(cSt)和黏度(mPa.s)

那我們先從HTHS開始,
所謂的HTHS就是High Temperature High Shear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高溫高剪切,
也就是剪切黏度,也就是物體在摩擦或是擠壓時,機油不會破裂或是分開的黏度。

講白了,就是大家常講的『油膜的強度』



依照SAE標準,不同等級有不同的HTHS



其中問題最大的就是XW-20機油,SAE標準最低HTHS值只有2.6 mPa.s,
但是日本JASO協會的T903規範,要求機車機油的HTHS至少要有2.9 mPa.s以上!


所以除非有標示出HTHS有超過2.9 mPa.s,不然我非常不建議採用XW-20的機油。
(而且XW-20的汽車機油幾乎都有Energy Conserving或Resource Conserving認證)

事實上,目前也還沒有XW-20的機車專用機油,Honda的機油標準也是訂在10W-30,
而其他車商還是建議使用40、50黏度的機油。

而HTHS值也不是越高就越好,HTHS值過高會造成動力下滑、油耗增加等問題,
一般來說3.5 mPa.s的HTHS就能產生足夠的保護性。

另外,也不是黏度越高HTHS就越高,
SAE只是規定HTHS最低標準,不代表HTHS的高低...

例如Mobil 1 5W-50的HTHS值有4.3 mPa.s,
但是AMSOIL MC4 4T Performance 10w40的HTHS值也有4.4 mPa.s!

所以請查看油廠公佈的實際HTHS(如果沒公佈,就是暗指剛好在SAE標準的下限)



再來就是動力黏度(cSt)...

依照美國PQIA公佈的實驗數據,機油最佳的動力黏度是10-11cSt之間,
可保持最佳潤滑、減少油耗和動力衰退...



再比對SAE標準,30黏度的機油在100℃的動力黏度落在9.3~12.5cSt之間,


所以...30黏度就夠了嗎?

其實不一定啦...要看引擎散熱設計,
很多人會在機車上加裝油溫表檢測機油溫度,
事實上量測的油溫不見得是真正的工作溫度,因為測溫計大多安裝在油溫最低的油底殼位置。

以125機車引擎來說,只要100cc-150cc的機油量就足夠潤滑引擎,
剩下的機油都在引擎油底殼降溫,
然後機油幫浦抽送引擎各處,其中當然是燃燒室溫度最高,
活塞或是汽缸壁的機油油溫可能會衝到120℃以上...
最後再回到油底殼降溫...

所以油溫高低要看引擎的散熱設計,
當然水冷引擎降溫效果最好(還要看水道設計,有些只是半水冷...)
氣冷引擎就要看怎麼導熱,一般來說速可達因為有風扇可做強制散熱,
溫度控制會比氣冷的檔車更好一些,

所以氣冷檔車的油溫會非常高,原廠會建議用40或是50的黏度,

或者油廠也會推出氣冷專用機油,例如哈雷專用機油就有以下幾種
REPSOL 4T V-TWIN 20W50
RED LINE Motorcycle 20W50
Mobil 1 V-Twin 20W50
Motul Twin Syn 4T 20W50
MOTOREX LEGEND 20W50
Eurol Twinlube-3 20W50

除了極少數10W40或是20W40機油,哈雷專用機油幾乎都是20W-50。
另外像是杜卡迪氣冷款式也是建議用15W50...

為什麼?雖然SAE規範50黏度在100℃的動力黏度在16.3~21.9cSt之間,
但是油溫超過120-130℃,動力黏度可能會下滑到12cSt以下,
剛好是最佳的動力黏度...
(反過來說Honda敢用10W-30機油,可見他們對引擎散熱非常有一套)

所以?怎麼選黏度呢?

『請看原廠手冊!』

對...講那麼多廢話其實還是看原廠建議黏度是最標準的...
因為引擎產生的油溫有多高,只有原廠最清楚。

如果自己評估是在惡劣環境操作(高轉速、長距離、高負重),可以再提高一級黏度試試
(例如10W-40換成10W-50)

未完...
好文

我都用 Shell Rotella T6 的柴油機油
雖然是設計給大卡車, 重型機具用的

大家都覺得我瘋了
不過拿認證過來一看 有 JASO MA/DH2



感謝分享


1515151515151
樓主用客觀的數據說明了一切
期待樓主再次分享好文

感謝分享
好文,推!

我們家汽機車都屬天天用狀況,汽車一萬公里換(約二個月),機車二千公里換(約四個月)。


adad1980 wrote:
機油是台灣機車車主最常DIY保養的項目之一,


adad1980 wrote:
2.該怎麼選擇機油黏度?


不能不推一下的 好文!
3.礦物油不能用嗎?

接下來就是頗有爭議的項目了...
礦物油和合成油哪個比較好我想這點不用多說...

問題在於礦物油是否真的『夠用』,滿足引擎的性能和保護性需求?
說實話這沒有定論,以下也只是純粹的個人想法,

20年前的我是很討厭礦物油的,
因為性能表現和保護力真的不好,
也都會盡量用全合成機油。

一直到了我買的SMAX155,因為是跟親戚買的,
想說保養給他做算是關照一下,
問題他的機油都是MIP、FK這種台灣神油,
所以我一開始是堅持用原廠YAMALUBE,
親戚似乎有點不爽,另外訂了一批福士20W-50機油,
(換到好跟我收350...)


而福士20W-50這瓶礦物的確讓我有點驚豔,
除了高速拉轉有點悶之外...
整體表現都比半合成YAMALUBE 4R來的好,
我甚至用這瓶油環了北半島和南半島各一次(我是南投人)

為何?我想可能是礦物油製程改善有關,
早期的礦物油是溶劑提煉礦物油,是API Group I等級,
以前礦物油的飽和度差,機油分子結構較為脆弱,也容易氧化、產生酸性物質...
所以以前說1000公里換機油不能說是錯誤的...




現在為了環保,開始改用氫解的方式提煉礦物油,
這樣才能提煉出低硫的礦物油,也就是API Group II等級。

除了可以提煉出低硫礦物油之外,重點是可以讓礦物油的飽和度達到90%,
氫解後的礦物油飽和度提升結構更加紮實,
感覺上,雖然還是不如全合成油,但是礦物油用在通勤很足夠,
20W50的礦物油也應該足以應付長途(30km以上不熄火)的用途。

再加上API到了SL等級之後,對於消泡性、高溫積碳之抑制、
油泥與清漆之抑制、機件腐蝕與防銹之抑制都有很嚴苛的標準...

所以只要不是破萬轉的仿賽車或是渦輪增加引擎...
『一般的車輛』礦物油都能提供足夠的保護性。


其中和全合成油感覺上的差異,還是引擎拉轉順暢度,
也就是說比起保護性,全合成油引擎動力帶來心理上舒暢感更棒。
再加上水貨價格相當低廉,礦物油不是好不好,而是划不划算的問題了...


講到這裡,或許會有人不認同,說我就是加礦物油所以搞壞引擎。
引擎都油泥之類或是吃機油的...

但是真的是礦物油的問題嗎?

我在網路上看到引擎大修的案例,很多都是引擎或是下面的吊架有一層厚厚的油垢,
也就是說引擎墊片或是油封已經破裂...












破損的引擎墊片或油封,除了造成滲油,相對的也會把外來的水氣、沙塵吸入引擎內部,
機油被汙染會迅速劣化,最後損壞引擎,遇到這情況你什麼神油都一樣...
所以發現引擎開始滲油不要拖請趕快處理

另外一種就是引擎零件就是瑕疵品,這點培林發生問題最嚴重,
不知為何現在網路會有『機油太差會損壞培林』的說法,
其實這跟機油無關,純粹是用到不良的培林,
別說台灣、大陸製的培林,現在連日本製的培林不良率也越來越高...

如果真的是礦物油造成培林損壞,那我敢保證絕對是世界大戰等級的全球大亂,
因為汽機車、工業用引擎所使用的潤滑油(機油),礦物油就佔了超過7成...
那會造成全球引擎大故障,會讓人類社會運作停擺的...
所以這類以訛傳訛的謠言就不要亂傳了。


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