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能直接描述聲音的強度嗎?與很多人理解的不同,「分貝」和「米」、「秒」、「攝氏度」等物理量並不相同,它並不是一個直接描述聲音強度的物理量。聲音是一種振動波,通過空氣傳播被我們聽到,本質上就是空氣分子的振動傳到了耳朵裏,引發鼓膜的振動。所以,聲音的大小,其實反映的是這種振動的強度。由於空氣振動會引起大氣壓強的變化,所以確切地說,我們應該用壓強變化的程度來描述一個聲音的大小,這就是「聲壓」的概念,它的單位是Pa(帕斯卡)。比如:1米外步槍射擊的聲音大約是7000Pa;10米外開過的汽車大約是0.2Pa。
用聲壓來描述聲音強度雖然準確,但卻有很明顯的問題:聲壓的變化範圍非常大,不同聲音的聲壓可能相差成百上千倍。比如上面兩個例子:雖然步槍的聲音確實比汽車聲要大,但要說大出幾萬倍,這無論如何也與我們的日常感覺有出入。
因此,物理學上使用了「分貝」的概念。對於聲音,「分貝」是這樣定義的:我們將某一個聲壓值定義為「標準值」(0分貝),這是一個固定的值;任何一個聲音,都和這個標準值相除,取結果的對數(以10為底),再乘以20,這樣算出來的就是這個聲音的分貝。寫成公式就是:GdB 為分貝;V0 為聲壓標準值;V1 為聲壓測量值。
對於上面的兩個例子,步槍射擊的聲音換算過來就是171分貝,汽車開過的聲音是80分貝,這樣不僅方便計算,而且比較符合一般人的聽覺感受。
這裏涉及到了一個作為「標準值」的聲音。當我們計算在氣體介質中傳播的聲音時,采用的標準值是2×10^-5 Pa(20μPa),這是人耳在1000Hz這個頻率下能聽到的最小的聲音,大致相當於3米外的一只蚊子在飛,這就是物理上對「0分貝」的定義。事實上,很多人聽不到這樣弱的聲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如果一個人能聽到的最小聲音在25分貝以下,就屬於正常聽力。
「分貝」並不僅僅用來描述聲音強弱,它還被運用在電子學等其它物理領域,比如用來描述信號的增益衰減、信噪比等等。用來表示聲音強弱時,「分貝」被寫成dB(SPL),其中dB是decibel(分貝)的縮寫,SPL是Sound Pressure Level(聲壓位準)的縮寫。
「分貝」並不反映聲音的絕對響度,它是以某一個聲音為基準,描述聲音響度的相對關系。科學一點說,它把一個指數增長的物理量轉換成了線性增長的物理量,便於計算。「0分貝」並不代表「沒有聲音」,它只是一般認為人類能聽到的最小聲音而已。完全有可能有比0分貝還弱的聲音(比如4米外的一只蚊子),那就是負分貝了。上面提到的2×10^-5 Pa,是用於計算「在空氣或其它氣體中傳播的聲音」時使用的標準值。當計算通過水下等液體介質傳播的聲音時,就要采用不同的標準值(1×10^-6 Pa,1μPa)。這意味著,如果有同樣分貝的空氣中的聲音和水下的聲音,它們各自代表的聲壓強度是不一樣的。雖然「分貝」是另一個單位「貝爾」(Bel)的十分之一,但「貝爾」這個單位很少使用,因為人們發現在大部分應用場合,「貝爾」這個單位偏大,「分貝」比它更加合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