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迷幻不是我的迷幻:迷幻音樂傲慢、虛妄的先來後到 ( 友善轉貼 )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psychedelic-music

你的迷幻不是我的迷幻:迷幻音樂傲慢、虛妄的先來後到


日期 2022/04/12
文字 /因奉
圖片 /Pexels
編輯 /蘇曉凡
核稿 /李尤、梁雯晶



你的迷幻不是我的迷幻:迷幻音樂傲慢、虛妄的先來後到 ( 友善轉貼 )


【新版音樂地圖】
音樂板塊不斷挪移、變形,擠壓出新的陸地。沒有要嚷嚷著指示你該怎麼開圖,只是提醒一下路邊有些值得駐足的新芽。

R傳訊來問:「欸有沒有迷幻一點的歌啊?」雖然近期與音樂產業工作者相談,最後時常以某種近乎乾嘔的心靈枯竭坐收,誰羨慕誰的人類圖裡誰的電池量多一些,誰能多工、誰能從中抽身。但我畢竟不以放歌為業,對推薦歌曲這件事的排斥感還沒有麻到全身。再說,幫人排個介紹性質的歌單,多少帶點優異感:音樂愛好者,誰不以那一點優異為食。

雖然知道對方所求為何,但第一時間還是略帶戲謔地,列了一個本格派的迷幻搖滾歌單: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Föllakzoid、幾何學模樣、YURAYURA帝國⋯⋯,嘗試挑戰對方的聽覺。果不其然,下手重了些,遂做出一些調整,保留幾首柔和的歌曲,增加更多甜美迷濛的dream pop名曲,才再奉上第二份歌單。

近年很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你的迷幻不是我的迷幻。前幾年德州起家的樂團Cigarette After Sex,在演算法和Taylor Swift的助威之下竄紅,連續兩年來台演出,酥麻的床邊呢喃讓很多人第一次見識到dream pop的魅力。疫情之牆尚未高築,海外樂團還能登島的最後幾年,Cosmo Pyke、FKJ先後由同一個策展單位邀請來台,也有友人用「很迷幻」來形容對這兩組的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lE_BfQ67s



到底迷幻二字怎麼用才夠迷幻?紛爭很小但卻很多,多到幾年前做小白兔通訊紙本雜誌的時候,有一期的搖滾樂專題,我在迷幻搖滾的極短篇說明裡挑釁寫下:

「創作者試圖用音樂將在幻覺中感受到的影像表達出來,演出通常會搭配強烈的燈光視覺,經常變成莫名的長篇演奏。近年的新迷幻則試圖將蹬鞋、psytrance、車庫、噪音實驗通通收納其中,以各地的迷幻音樂祭為復興主軸。即使如此,仍然不是所有糊成一片的聲音都可被稱之為迷幻搖滾。」

那時還引起一些微型討論,包括當時編輯團隊所下的其他聳動樂種標籤——在所有人事物都靠得太緊的茶壺裡,每個人都沸過那麼幾次。

比起它的源頭,六、七○年代受到藥物以及東方啟靈文化影響的搖滾樂,迷幻如今像是矽谷工程師慣用稀釋過的微劑量LSD(一種強烈的致幻劑),有種何處皆然的態勢。從音樂創作到元宇宙、網路迷因等娛樂創作,都與用不用藥不再有必然關聯。

迷幻音樂是樂種大集合

受限於自己的搖滾脈絡,我對迷幻有著狹隘而嚴格的想像。而事實是,迷幻既能做為大集合名詞,同時也是泛用的形容詞。

從英倫舊金山起家的老迷幻搖滾,到80年代的新迷幻(neo psychedelia),再到夢幻流行(dream pop)、瞪鞋(編按:shoegaze,這一流派於1990年代的英國獨立音樂圈爆發,這些樂團不追求主流搖滾曲風,反而專注於小眾樂風的細節。樂團表演時多低頭專注看著腳下的效果器,就像看著自己的鞋子,因此得名)等小眾類型,甚至包括我不甚熟悉的迷幻嘻哈。這些音樂風貌全然不同,但如今被統包在迷幻音樂裡,似乎也有幾分道理在。

前幾年在歐美小小興起的迷幻復興潮,到處都在辦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中型迷幻音樂節,利物浦迷幻音樂節的主辦人Craig Pennington就曾經說過,他希望能夠打破迷幻既往的疆界,在邀團及策展上更有想像空間。

而迷幻在用於形容樂種之前,已經是個有畫面的形容詞:「把視覺跟聽覺連結在一塊。」



前幾年,從加州發跡的Ty Segall再到澳洲King Gizzard & Lizard Wizard,都抹上了濃厚的車庫搖滾色彩。這夥人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年出專輯不用錢,五張、六張都有可能,找到一個悅耳的吉他riff就逕自發展成歌,都是上述迷幻音樂祭的常客。

而歐陸方面則不可不提英國廠牌Rocket Recordings,手上頭牌即是全團匿名覆面的GOAT,把巫毒跟民俗結合在音樂裡,將舞蹈、吉他嗡鳴與人聲喊唱的三千大千世界搬演上了世界最大的Glastonbury音樂節。

台灣迷幻樂團新秀:鯨魚號、COLD DEW
台灣的迷幻音樂接受度雖然各有高低,但大抵Spiritualized和The Flaming Lips那樣宏大的壯闊史詩與輕柔細語搭配甜美旋律的一派仍然是最大公約數,也是台北咖啡廳不時播放,讓大家心領神會的共通語言。

而說起樂團,在前幾年一群瞪鞋樂團相繼休息之後,如今的新銳代表或許是鯨魚號,其新作《Lost In Transition》名稱直觀的聯想到同名電影《愛情,不用翻譯》,瞪鞋搖滾始祖My Bloody Valentine的Kevin Shields負責該片的四首配樂,十足的瞪鞋電影!鯨魚號保留了吉他的躁底,但讓樂曲的進行更加輕快有活力,張弛有度,隱約可見日系瞪團斑斕的色彩。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3oOktjoTcMVAzHX0lVJ59f

按這裡檢視網頁

另外一路的代表或許可以說是COLD DEW,以寒露節氣為名,骨幹裡有起了毛邊的台味吉他,原本過了柔焦濾鏡的樂句,越來越緩越來越沉,尖銳迷離的吉他即興兼具慵懶的藍調氣息,既是鄭進一、伍佰以降的台語流行歌,也可以跟迷幻搖滾最初期的結構做聯想。

舉杯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迷幻,同時再補上一句:
如今小有所成的I Mean Us則是保有迷幻兩面性的代表,
雖然沒有長幅奇幻的濕壁彩畫,但不時可聞狂躁的車庫吉他,
也有幻夢如天頂星體的歌曲,2021年專輯最末曲〈9〉真的值得一試,望周知。


Bazzar 也有一篇專訪

https://www.harpersbazaar.com/tw/culture/filmandmusic/g25217351/cigarettes-after-sex-greg-gonzalez/
【專訪】Cigarettes After Sex成軍十周年!解碼樂團靈魂主唱Greg Gonzalez創作秘密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文章關鍵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