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史麥塔納(Smetana)"我的祖國"(Ma Vlasr)版本問題?


jimmywu97 wrote:
有人說 捷克愛樂那張效果不好,其實以現場演奏錄音而言,已經很好了,現場演奏的氣氛補捉的很好,一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樂器音色變化也可以察覺,IMHO: 莫爾島河開頭一冷一熱的兩支木管分得出差別的就不錯...(恕刪)


這套的錄音細節少的多了 對照1971年那版就聽得出差別 它的收藏價值是在紀念性 就以詮釋來講也不是庫貝利克最佳 感覺有點心神不寧 千頭萬緒 或是排練不足 充忙上場等等 其實《我的祖國》鑑賞重點 是要聽能表現出作者史麥塔納那種對祖國吶喊式的悲憤情緒 結果網路上一堆人聽來聽去都在聽《莫爾道河》 都在講《莫爾道河》 只會講《莫爾道河》

但其實這作品鑑賞重點是在第一首 《高堡》中的那連續兩段高潮段落 要說只會聽《莫爾道河》的話 那也應該是重點擺在結尾才是 只是沒辦法 台灣的音響玩家古典樂鑑賞力普遍不足 只會聽聲音 聽音效 喇叭擺位 五聲到七聲道的 搞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聽什麼 也不過就幾分鐘的曲子 聽都聽不完 音樂才開始沒幾分鐘就昏昏欲睡 試問一個人聽音樂聽到都睡著了 還跟人談什麼音響音質的器材鑑定的 豈不是很好笑
pariah.T wrote:
這套的錄音細節少的...(恕刪)
建議上Amazon看購買者的評語,每個人的設備都不一樣,大多數人共同的看法錯不了,
我有5,6個版本,十多年來這個是我要聽時想到的第壹張

這演奏開始的第一樂章(巍峨的城堡),開頭柔美又帶感情的豎琴比其他演奏平舖直述感人多了

也可以看看youtube video,對照一下自己音響發出的樂器聲音是否清楚 (譬如莫爾島河開頭長笛和豎笛的追奏)
底下有各段樂曲簡介
http://anita4016.pixnet.net/blog/post/49764386-史梅塔納%3A莫爾道河

當然音樂是主觀的,Really nothing right or wrong, just enjoy what you like.

如果你喜歡這套曲目,同時也喜歡鋼琴音樂的話,我推薦一張比較特殊的鋼琴四手聯彈版本,
Petr Jirikovsky、Daniel Wiesner (鋼琴)
Studio MATOUS發行
記得這張是音響名人劉仁陽的推薦片,錄音效果自然是不在話下,但這張唱片是在1995年發行,
年代已經有點久遠,可能要靠點運氣才買得到。



jknk wrote:
如果你喜歡這套曲目...(恕刪)



我還是建議不要只會聽 莫爾道河
各位要想我古典樂多厲害的人 怎麼會不知道一般人程度到哪 及對於古典樂有什麼想法 說到底 莫爾道河是因為旋律簡單好記大部分的人熟悉才去聽 變成說一些人在講這部作品的時候都只會拿這個來說 包括在古典樂板看了那麼多年也是差不多情況 舉例來講像第五首「塔波爾」主題 就是來自歌劇 Libuše的終曲 這個我就真從沒聽過有人在講 而這部歌劇 全世界聽過的有多少 能一次聽完的又有多少 所以說音樂藝術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要有能力才能欣賞 而這種能力就是所謂的天賦 各位要不信有很多機會可以自行測試 網路資源隨手可得 這歌劇要一次聽完你覺得你做得嗎? 那我若要跟你說 我聽這些作品根本輕輕鬆鬆你信不信?
jswang0530 wrote:
我後來有買了龐貝力克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的版本,
這版本好嗎?
有沒有公認最好的版本?


最近比較有時間,開始整理LP,CD(以前聽完為求方便,都隨手放,久了...你知道的)剛好到史梅塔納,我也很好奇Kubelik到底錄了幾次,經過網路資料蒐集(也因此發現這篇討論),整理如下:
1)1952-Mercury(mono) -芝加哥
2)1959-Decca-維也納愛樂
3)1971-DG-波士頓
4)1984-Orfeo-巴伐利亞廣播
5)1990-Supraphon-捷克愛樂
6)1991-Denon-捷克愛樂

除了第6.Denon沒有,個人覺得3.DG-波士頓錄音和演繹最佳

您購得的是5.Supraphon-捷克愛樂,是Kubelik在相隔四十幾年後受邀重回故鄉,在自己發起的音樂會中,演出和當年一樣的曲目「我的祖國」,那種澎湃洶湧情緒可想而知,但難免會讓局外人的我們有種"灑狗血"錯覺,錄音方面,Live的總是咳嗽聲效果最棒(是真的!特別聽約百張各廠牌.指揮及樂團),這裡的第一樂章,女觀眾位置在右邊前幾排,第三樂章,男觀眾位置在左邊很...後面(哈哈~~不懂音樂,只能聽這些有的沒的,見笑了)

給您參考了~~~
jswang0530 wrote:
一直很喜愛這首歌曲,(恕刪)


這樓好神, 我的祖國我就在spotify聽而已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這樓好神, 我的祖國(恕刪)


買這些片子(LP和CD)時,還沒有spotify,所以"買"是唯一的選擇!!但話說回來,現在要"買"實體恐怕也不容易,只能說時代在變;相對的,現在"方便取得"應該是比較幸福吧!
首先,Gramophone史上一百大錄音,在我的祖國是給了Talich在1954年與捷克愛樂的單聲道錄音。
日本唱片藝術300是多次頒給了Kubelik在1971年與波士頓的錄音。這個錄音個人感覺是較含蓄冷靜,沒啥出錯,很好的錄音室排練下的版本。
庫貝利克在1990年跟捷克愛樂的錄音,有日本究極百大給予殊榮。前面有人說錄音不好,個人反而覺得不會,各聲部或獨奏等細節很清楚,至少比1971年的清楚很多,相隔20年,新的錄音技術還是有差,1971年聲音比較糊,音場比較封閉。
另外,現場表演的收放更自如,我不覺得什麼指揮心不在焉,你看福特萬格勒的貝九現場,樂器聲部也是不一致,庫貝利克1990年至少明顯感覺得出感情放得很開,比1971年更奔放,相形之下,1971年好似冷靜計算下的感情。1990年就是回家後很自然自在地歌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