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雜談

不論從故事架構, 拍攝手法和各種聲畫技術, 演員表現, 到道具的考證和製作, 這部電影都是走在頂尖的, 到現在也是, 也是我最愛的戰爭片(以史實戰役為背景的類別), 暫時還沒有能超越它的.
至於而那T34改的虎一, 雖然在畫面上還是可以從履帶的外觀看出來是蘇系改的, 但個人覺得這對電影影響也不大.
另一部有虎一的電影, FURY 中的用了真的虎一, 氣勢很好, 但就嘆息出場太短...(當然我也不希望拍太長以至有什麼損傷)
而其他俄羅斯製作的電影, 也有虎一登場, 出場也較長, 但整體是慘不忍賭(長時間觀的一架你知道不是虎一的虎一...)
倒是懷念, Battle of bulge 中那德國軍官指著M47S(?)巴頓戰車說, 這是我們最新的虎二戰車....(忘了他是說King Tiger還是Tiger II了), 再有趣的是對戰的是用M24 CHAFEE 去裝M4 SHERMAN....
分享一下

這部紀錄片旁白就是史蒂芬史匹柏

有這五個導演 才有機會拍出這麼棒的雷恩大兵

mike-mike wrote:
倒是懷念, Battle of bulge 中那德國軍官指著M47S(?)巴頓戰車說, 這是我們最新的虎二戰車....(忘了他是說King Tiger還是Tiger II了), 再有趣的是對戰的是用M24 CHAFEE 去裝M4 SHERMAN.......(恕刪)

在1965年電影「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中,德軍虎二式戰車由上世紀五〇年代美國M47 Patton主戰車飾演。


電影前段Kohler將軍向Martin Hessler上校介紹德軍寄望扭轉戰局的各種新式武器時,對著M47虎二式模型說「The new seventy-ton King Tiger tank」。


虎二式戰車的制式名稱為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B Tiger II (Sd.Kfz. 182)。其非官方名稱Königstiger因德語König直譯為英語king之故,在美軍譯為「虎王」(King Tiger);在大英國協則譯為「皇家虎」(Royal Tiger)。但就德語語義而言,Königstiger其實意謂體型最大的虎,專指「孟加拉虎」(事實上西伯利亞虎體型更大)。

M4 Sherman中戰車則由二次大戰末期的美國M24 Chaffee輕戰車飾演。在突出部之役中,M24僅美軍第740戰車營D連兩輛參戰,且這兩輛還是從預定由M5A1 Stuart輕戰車換裝為M24的第744戰車營配額中緊急抽調。


M24在1944年十二月投入歐洲戰場,曾在實戰中擊毀德軍虎一式戰車。1945年2月25日,隸屬美軍機械化第四騎兵偵察營(4th Cavalry Reconnaissance Squadron, Mechanized)的M24戰車群於德國西部杜塞道夫(Düsseldorf)南方十八公里的多爾馬根(Dormagen)擊毀德軍胡梅爾重戰車連(schwere Panzer-Kompanie Hummel)所屬的兩輛虎式戰車。其運用的戰術為憑藉高速機動,迂迴至敵戰車側後方攻擊該處較薄弱的裝甲。
這部片真的不知道看了幾遍,但每次轉台看到都還是會看下去
還記得以前上軍訓課時教官最喜歡播的就是這一部電影
redshoulder wrote:
1998年电影“抢救...(恕刪)

這套戲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寫實,完全有別於以往戰爭片那種虛假甚至浪漫主義的拍法,真實的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受到的衝擊。
redshoulder wrote:
在1965年電影「坦(恕刪)


感謝, 這迂迴戰法以前只能在書中看到, 近年在FURY一片中得以重現, 當時也是很感動的.
pcyen1313 wrote:
赫然發覺:『畫面怎麼搖晃得這麽厲害?可能是20年前穩定器沒有這麽發達的緣故吧。』


之前看影評介詔,有提到是導演故意讓畫面搖晃的~
0瑩月0 wrote:
之前看影評介詔,有提(恕刪)
這種拍攝手法,的確是故意的,而且畫面有些顆粒感也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導演希望讓觀影者,能有回到當年大戰的感覺。
這部電影,只能說是經典中的經典:我從DVD、BD到4k都有,真的是百看不厭,光是第一場搶灘,在劇院大尺寸螢幕上觀看,就是超級臨場感的震撼。
應該認真看過的人都會受到影片內容感動之外,還有很強烈的視覺、聽覺的震撼感才是。
moschen wrote:
這種拍攝手法,的確是故意的,而且畫面有些顆粒感也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導演希望讓觀影者,能有回到當年大戰的感覺。...(恕刪)

電影拍攝技法與呈現的色調感覺,多由各種攝影、沖印、數位處理技術達成。


序幕搶灘登陸場景的拍攝手法模仿隨軍記者的手持攝影機,以複製實境紀錄片的臨場感。手持攝影機造成畫面晃動的效果則藉攝影機外加搖晃機構(image shaker)達成,並非新技術;且亦用於導演Steven Spielberg的前作:1987年的「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

彩色正片沖印採特藝羅馬(Technicolor Rome)公司Ernesto Novelli Rimo在上世紀八〇年代研發的專利ENR略漂白(bleach bypass)技術以增加不飽和度,產生銳利對比與顆粒感。
redshoulder wrote:
1998年電影「搶救(恕刪)


此文不錯,

五分奉上。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