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後的心情調適經驗分享



【17】

金剛經第九章介紹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果(四個等級)羅漢的修行方法,而種種修行方法跟下圍棋或是其他賽事一樣,都必須從最低階的比賽開始練起,然後一階一階慢慢往上爬,只有克服這一階的難關與挑戰,才能爬上更高的一階,沒有速成僥倖的方法;佛陀講經的對象是跟隨他多年的大比丘眾,擁有一定的佛學知識與修行基礎,一些佛學專有名詞難免讓我們這些門外漢望而生畏;或許我們不像得道高僧,對佛法有很深刻的理解,但我們可以從最入門的修行做起,慢慢怯除心中的貪、嗔、癡三毒,往心靈的清靜無為方向努力。

貪,不單只是貪圖名利富貴,或者滿足物質與身體上的種種慾望,甚至可以廣義推及到求取一段感情;當心中的慾念生起,煩惱就隨之而來,因為總會想費力爭取,得到了,往往想索取更多,得不到,會想要發洩心中的妒恨;之前常讀到類似新聞:兄弟分家爭產反目、求取明牌摃龜的信徒焚燒神像,或者是男女情事爭風吃醋等種種脫序的傻眼行為,不往往都起因於一個貪字?

嗔,就是發脾氣,老闆分派不合理的工作、沒加薪啦,小孩不聽話啦,馬路上開車遇到三寶啦,廢死爭議、同志結婚,犯罪者沒有得到應有懲罰啦……,在社會價值觀日漸多元、網路訊息流傳無遠弗屆的今日,有太多太多值得發怒的事件;但發脾氣除了讓自己心情更鬱卒之外,對解決問題或者改善社會亂象有任何正面的幫助嗎?

有些人或許不貪圖榮華錢財,修養也很好不隨便發脾氣,但有點個人的嗜好─讀書啦、聽音樂啦、種花賞鳥啦、運動啦、拍照啦、打橋牌啦……,甚至到了癡迷的地步,沒有空閒時間啦,一天不流點汗、覺得渾身不對勁啦,天氣不好不能出門啦,橋牌打錯手順、KO賽被淘汰啦……,有了癡心便會產生妄想,被興趣嗜好給制約了,所以佛經上常說貪、嗔、癡是三毒,起心動念之後,煩惱也跟著源源而來,會阻礙修行達到清靜無為的大智慧境界。

要如何克服這樣的迷思呢?

我中學時曾聽過一個相聲段子在討論記性與忘性,講到記性越好的人煩惱也一定越多,舉例說明A跟B借了十萬元之後,忘了這碼事,A過得挺快活的,問題是借錢給A的B沒法忘記這碼事呀,演員在台上開玩笑說:「你看吧~記性越好的人煩惱越多,誰記得誰痛苦囉!」雖說是戲謔之詞,其實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忘記』與『放下』,往往是卸除身上重擔的良方,讓我們可以在往西天取經的途上,走更遠的路。

金剛經第九章的四果羅漢又能修行到何等境界呢?
祝你們一家平安幸福喜樂
csho101 wrote:
太太結婚幾年內連續...(恕刪)

一種淡淡的哀傷 wrote:
祝你們一家平安幸福...(恕刪)


謝謝您的祝福

經歷的許多之後 才理解平安平淡平凡

就是最大的幸福



【18】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初果羅漢,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鼻子聞到的、嘴裡嚐到的、身體心裡感受的,不管美或醜、悅耳或刺耳、香或臭、甜或苦,喜怒哀樂的一切,對須陀洹來說都是一樣、沒有區別的,從我們凡夫的角度來說,就是『平常心』,不管順逆枯榮、成敗輸贏、榮辱得失,世間的一切都只是過眼煙雲而已。

當然佛法能從印度傳來中土,歷經二千餘年而不衰,絕不可能只是一門玄虛的學問,而在於佛法的精神往往可以真實地理解人們的苦難,進而讓人深信佛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無窮煩惱:

現代人晚婚、生活壓力大,不孕的比例越來越高,註生娘娘廟宇常常香火鼎盛,供桌上擺滿了求子心切的夫妻所帶來的一些簡單供品,可能是香花、餅乾、水果……,所求不外是能順利懷孕生子,甚至希望生男或生女、還希望寶寶健康、聰明、可愛,長大要孝順父母、功名利祿一股腦願望全都麻煩註生娘娘成全,供品是如此廉價(祭拜完後可能還拿回家自己吃掉),而所求的慾望卻是如此巨大,無怪乎『通靈少女』裡有一段台詞是如此鮮明刻畫此等場景─在神壇宮廟的諸天神佛面前,反而可以看到人心最赤裸裸的黑暗面。

滿心期盼順利懷孕之後,又不知有多少比例的小baby在前三個月就莫名停止了心跳,我們常勸旁人要看開一點,不要鑽牛角尖,但未曾親身經歷過的人真有足夠的同理心去理解那種曾經擁有過又失去的痛苦嗎?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南懷瑾先生著作「金剛經說甚麼」的說明:『二果羅漢,只有一次回轉人間,名義上講再來一次,等於沒有來。甚麼道理呢﹖有許多人生死到了,過去的業債已經完了,有時候來入胎一下,在胎兒階段就流產了,這一生債算是還夠了。這是真的啊!講的很實在,聽起來好像匪夷所思。有許多人跟父母的因緣很好,但是時間很短,緣分已了,他也不須要再來,你應該替他高興,他已經是有成就了的人,只不過欠你這麼一點親情之債,但是你也欠他眼淚啊!你為他傷心哭過一場,帳也完了,就可以了啦!這是二果斯陀含。』

能夠寬慰人心,明白只有自己振作起來才能度過悲傷的這一頁,翻啟新的篇章,如同通靈少女完結篇主角小真的結語─『我終於理解真正的超能力,並不是通靈驅魔、超渡祭改,而是面對生命中的種種無常,還能夠坦然的微笑。夢,終究會醒,但奇妙的是,當你失去越多東西的時候,反而越能夠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勇敢迎接新的一天。』或許這才是隱含在深奧佛經專有名詞底下的佛法真諦。

【19】

三果羅漢—『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三果羅漢,帳也算清了、債也還完了,還會再回到人間嗎?

依照之前二果羅漢的境界,斯陀含已經修完人間所有的學分、功德圓滿,去西天極樂世界享清福去了,三果羅漢阿那含照字面上的解讀是:名義上是不用再來人間了,但實際上還是要來的;南懷瑾先生在他的『金剛經說甚麼』把這樣的現象描述成「再來人」,並且說了一則明代大儒王陽明的故事:

五十歲那年,王陽明已是名滿天下的高官,有一回他抵達鎮江,前往金山寺遊玩,一路走來,只覺景色依稀相識,來到金山寺一間破舊的關房(和尚閉關修煉的地方)屋門緊鎖,門上還貼有封條,就要求打開門進去看看;知事和尚解釋說:這是五十年前圓寂老僧的肉身舍利(不腐金身)所在,閉門後即從未開啟,所以無法進入觀看。王陽明藉著權勢堅決要求開門,知事和尚迫於無奈只好聽命。開門一看,圓寂老僧依然端坐在蒲團上栩栩如生,寶相莊嚴。牆上寫有一首偈語:『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原來老僧圓寂時,已察知過去未來之事,所以特意留下偈語,提醒王陽明不要忘了自己本來面目。

但我心中一直有點疑問:不是已經功德圓滿、不用再受輪迴之苦,為什麼還要再來人間受苦呢?直到我自己的親身體驗:

「我把之前與我無緣孩子的超音波照片都收放在一個小鐵盒中擱置於書桌案頭,每天早晨在桌前念誦一卷佛經,兩年來出門遠行、或是回家過節,總會帶著鐵盒同行,好像這樣孩子就可以依舊跟在我身邊到處去玩、經歷我過的生活;佛祖保佑:兩年後真的讓我有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

有一天我如常地餵兩個月大的baby喝奶,喝到一半時,他又開始在我身上不安分地扭動起來不肯繼續喝奶,眼睛似乎聚焦在半空中的某件物事上,我只是單純地出於好奇問他在看甚麼,他竟然清晰地說出『哥哥』兩個字,我心中感到無比驚駭再問他說:「你不想再喝奶是因為要留給哥哥喝?」baby竟然開心地咧嘴笑了,彷彿我終於理解他的簡單含意。」

二千五百年前的佛經早就清楚描述,生命可以用『能量』的方式存在,金剛經第九章—『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已經回到天上當小天使的三果羅漢阿那含,你以為他不會再返回人間,但實際上他卻真切地還會再來。

宗教?迷信?還是超過現代人理解範圍的真正科學呢?


【20】

那最高階的四果阿羅漢又可以達到何種境界呢?佛陀在金剛經裡告訴我們:『實無有法,名阿羅漢。』實在沒辦法說明那是甚麼境界,就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概念,任何一位高僧如果宣稱自己已經悟道、修成正果,那肯定是騙人的妖僧,因為真正得道的人,早已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看破紅塵俗事,又哪裡會有『修成正果』的想法呢?

所以佛陀的學生須菩提補充說明:『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們凡夫俗子不可能像羅漢有如此高的定力與修為,但如果可以減少自己的慾望、簡化生活,多些同理心,一點一滴地拔除內心深處貪、嗔、癡的壞念頭,至少也可以往正確的修行方向緩步前行了。

*

台灣遍布各式寺廟道觀宮宇,去國外旅遊也常參訪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古早社會,人們願意耗費如此多心力物力與資源,建造與宗教信仰相關的建築,顯見心靈寄託的重要性;建築宏偉的佛寺、莊嚴的法會道場、或是慈眉善目的觀音佛像,往往會有莫可名狀的能量,讓人油然而生肅穆之心,甚至不自覺地流下淚來。那我們是否應該選擇在清淨的寺院才好靜心修行呢?

佛陀在金剛經第十章的說法是:『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否?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金剛經中常有這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類似語句,到底佛陀的意思是甚麼呢?

曾聽過『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講法,遠觀一座山,山勢雄奇、巍峨挺拔,山頂雲霧繚繞,宛若仙境,起了一探究竟的想法;及至一步一腳印從山腳往山頂攀行,沿途或鳥語花香、草木扶疏,讓人覺得神清氣爽,或因體力不濟、狂風暴雨驟至而寸步難行,雖然身處山中,卻被眼前的意象迷惑,看不到山,這時山就不是山了;等到攻克山頂、返回原處,自己親身經歷體驗過山的美好或醜惡的一切,終於體悟原來這就是山哪!回頭一看,山仍在原處,絲毫未曾改變,山還是山啊!

『山』其實只是一種譬喻,求學、當兵、工作、婚姻、旅行、各種不同層級的橋賽,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的種種,唯有自己真真切切走過一回才能體會其中甘苦;修行也是如此,想去莊嚴寺廟聽佛經做功德、或者是天天早上在家裡念一卷佛經都無所謂,只要能讓自己心靈平靜、產生善念的方法都是好的,不必拘泥形式;如果只是裝模作樣,心裡想的還是榮華富貴、升官發財,即便身在莊嚴的處所,仍然是『即非莊嚴』,同樣一樁事,不同心念、不同境界,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接下來佛陀會告訴我們一個具體的修行方法,會是甚麼呢?


【21】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淨土、淨信、清淨心,在金剛經中不斷重複出現『淨』這個詞語,強調這是非常純粹美好、不含任何雜質的最高境界,有一段禪語流傳頗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住』是甚麼意思呢?住在一間房子裡就是『住』,看到美好的事物,想擁有、想親近、很在乎、有了牽掛,那也是『住』;房子貸款得繳,所得稅要花一大筆錢,上班老闆好煩、想趕緊下班回家陪老婆吃飯,一『住』到這些事情裡,煩惱如水龍頭打開嘩啦啦不斷流出,所以佛陀說:甚麼都別管、甚麼都不在乎,這樣才能有清淨心,到達大澈大悟的境界。

那或許會想問:佛陀自己不也在講經說法,『住』在弘揚佛法上嗎?這不是跟『應無所住』矛盾嗎?

金剛經第二章:『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第三章:『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佛陀早已修成正果,也告訴大家最上乘的『應無所住』修行方法,連佛陀的大弟子須菩提都無法會意,所以佛陀發菩薩心花了49年時間不斷講經說法,希望世間一切眾生都能從俗世解脫。

這讓我聯想到天龍八部裡鳩摩智的結局─

「鳩摩智半晌不語,又暗一運氣,確知數十年艱辛修為已廢於一旦;他原是大智大慧之人,佛學修為亦十分睿深,只因練了武功,好勝之心日盛,向佛之心日淡,至有今日之事。他坐在污泥之中,猛地省起:『如來教導佛子,第一是要去貪、去愛、去取、去纏,方有解脫之望,我卻無一能去,名韁利鎖,將我緊緊繫住,今日武功盡失,焉知不是釋尊點化,叫我改邪歸正,得以清淨解脫?』他回顧數十年來的作為,額頭汗水涔涔而下,又是慚愧,又是傷心。」

鳩摩智微微笑道:「世外閒人,豈能再為這等俗事縈懷?老衲今後行止無定,隨遇而安,心安樂處,便是身安樂處。」說著拉住眾鄉農留下的繩索,試了一試,知道上端是縛在一塊大石之上,便慢慢攀援爬了上去。

這一來,鳩摩智大徹大悟,終於真正成了一代高僧,此後廣譯天竺佛家經論為藏文,弘揚佛法,度人無數。」

心安樂處,便是身安樂處;當心裡『住』滿武學或者其他荒謬雜蕪的事情,哪有可能得到清靜的時刻呢?只有當心裡甚麼都不住了,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脫,佛法是如此精妙,咱們這等芸芸眾生只能自行鑽研體悟了。
csho101 wrote:
依照之前二果羅漢的境界,斯陀含已經修完人間所有的學分、功德圓滿,去西天極樂世界享清福去了...(恕刪)

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究竟圓滿,也不是去那邊享福的,是換個地方移民到那繼續修學修行。宇宙究竟有多少個佛國淨土?《佛說無量壽經》中有提到,世自在王如來講到有二百一十億個佛國淨土,一一展現給法藏比丘(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阿彌陀佛)參考...


可以參考南懷瑾老師在《文殊師利問疾品 第五卷》所講的:
我們往生那一個國土不過是留學深造而已,你往生佛土算是成佛了嗎?不算的,成佛在於了心,心解脫。往生以後,受到佛法僧的教化,拿到真實的學位而成就,我這麼講是個比方。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是為了「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要你自己調伏一切愛見心的習氣煩惱而成佛。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2/321748.html

vu84vu wrote:
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究...(恕刪)


謝謝您的說明 , 我才疏學淺 , 對佛法也沒有甚麼深入研究 , 只是單純分享自己想法 , 讓您見笑了


【22】

講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觀念後,佛陀跟弟子須菩提有一段如下對話:「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否?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大雄寶殿、彰化八卦山、敦煌石窟、四川樂山,四處可見偌大的佛像,或許是大佛會讓人產生莊嚴敬畏之心,也或許是建造佛像的信眾希望法力與佛身大小成正比,蓋的佛像越大,可以帶給他們更多的庇佑;在西遊記中觔斗雲一翻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再怎麼翻騰挪攪,依然翻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當然這只是文學性的譬喻,用來形容佛身的無邊無際,那金剛經這段接續對話用意為何呢?

科學尚未發達的古早年代,多數人終其一生就待在一個小小村落裡生老病死,及至今日,電視電影甚至虛擬實境科技發明,得以引領我們去觀看遊覽過往難以企及之處;甚至親身去世界各地旅遊,飽覽巴黎鐵塔、羅浮宮、瑞士湖光山色等風光;但當我們剛有過一次愉快盡興的旅行,回到原本日常的繁瑣工作崗位,難免心生喟嘆,迫不及待想再去下一次的旅行;或者我們多數人唸著自己不怎麼喜歡的科系、為了五斗米做著自己厭惡的工作,哀怨自己的靈魂被禁錮在軀殼中,哪兒也去不成。

佛陀則告訴我們,當看破俗世的一切,有了清淨心,自然就不會被身邊的煩惱困住,當心思是自由的,可以翱翔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沒有甚麼可以羈絆住我們,唯一能羈絆住我們的,其實只有我們自己;當心靈掙脫牢籠枷鎖,再也不受到身體的限制,如同鳩摩智大徹大悟之後的解脫─『心安樂處,便是身安樂處』,看出去的景色不同,世界與視界就變得無限寬廣了。



【23】

好啦,佛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我啥事也不做、啥事也不在乎,天天窩在家中當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老爺或是上網打電動的阿宅,不問世事總稱得上清靜無為的境界了吧;你逍遙快活,可把煩惱扔給身邊的人囉;金剛經開宗明義第一章講得很清楚:『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即便是佛陀本人要填飽肚子,都得親力親為,不接受弟子或信眾的供養,何況是我們這些平凡人呢。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是悟道的最高境界,並非凡夫一蹴可幾,而必須按部就班慢慢修練,所以佛陀鼓勵我們設定一個正確目標,然後努力朝那個方向前進,那佛陀給我們的目標是甚麼呢?

封侯拜相或是爭權奪利?很奇怪的,擁有的名利富貴的越多,煩惱反而越多,張榮發這位台灣大富豪,誰會料到往生後部份子女為了爭奪家產不惜對簿公堂?華南王子與新光公主的富二代聯姻,不知羨煞多少小老百姓,怎會想到短短兩年便恩斷義絕形同陌路?擁有兩百億身價的美福集團,黃姓親兄弟骨肉相殘,三人淪為槍下亡魂,又令多少人唏噓不已?享盡榮華富貴就可以追求心靈上的平靜?這顯然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

佛陀在金剛經第十一章給我們平凡老百姓建議的初步目標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施比受有福,所以佛陀鼓勵我們盡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台東陳樹菊女士以賣菜所得捐助貧苦學童,以及高雄賠本賣十元自助餐幫助辛苦勞工的莊朱玉女善心阿嬤都是人間行菩薩道的典範;如果行無餘力,沒辦法以財布施的方式幫助他人也沒關係,可以把金剛經中的道理告訴旁人,讓佛法廣為流傳,得到心靈上的平靜與解脫,也是很有意義。

那金剛經中常提到的『四句偈』究竟是哪四句呢?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305/36419221/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