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傑作機[53]: Polikarpov I-16 Type 10

第五十三彈:Polikarpov I-16 Type 10 (Поликарпов И-1б Tип 10)。這架飛機經歷不詳,以戰術編號2409可推論為廿四中隊9號機,服役期間可能介於1940年六月至1942年五月之間。本機相關紀錄不明,亦無照片佐證。推測可能是因某文獻提及本機曾參與1940年9月13日壁山空戰,使後世捕風捉影,進而創造出這架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國空軍I-16的模型範本。
二次大戰傑作機[53]: Polikarpov I-16 Type 10

操作Curtiss Hawk III (霍克三)的廿四中隊在1938年四月由五大隊抽離成為獨立中隊,同時配發少量I-16。蘇聯軍援的I-16 Type 10雖也在此時間點開始進入中國戰場,但當時廿四中隊配發舊式Type 5抑或新式Type 10則未明。同年九月底該中隊劃歸四大隊運作。

1939年7月29日廿四中隊於四川重慶梁山基地(今梁平機場)再接收七架I-16,並以I-15 bis與I-16混編。此時廿四中隊的I-16僅以飛機序號75xx (P-75xx)作為識別,直到1940年六月間才首見冠以中隊編號的24xx戰術編號。

1940年9月13日,日本帝國海軍三菱A6M2a零式一號艦上戰鬥機一型機群在重慶郊區壁山村上空與中國空軍I-15 bis及I-16機群展開首次實戰。此壁山空戰中,中國空軍的I-16包括廿四中隊楊夢青上尉中隊長(陣亡)的2415、祝瑞瑜的2405、佟明波的2414、劉孟晉的2424、伍國培的2422、蔡名永的713、周廷熊的703、于學熾的2407;另有廿二中隊中尉分隊長龔業悌的7533。紀錄上未見2409。翌月操作I-15 bis的廿一中隊柳哲生轉調廿四中隊擔任中隊長。

壁山空戰為零式艦上戰鬥機嶄露頭角的首役,參見二次大戰傑作機[19]: 三菱A6M2a零式一號艦上戰鬥機一型

1941年一、二月間三大隊及四大隊相繼赴新疆哈密接收蘇聯軍援新機:三大隊配發17架I-153、四大隊配發20架I-153與35架I-16 Type 10。四大隊各中隊以兩機型混編,僅廿四中隊全以I-16 Type 10編成。此時中國空軍稱I-16 Type 10為伊16三型,與一型(Type 5)及二型(Type 5後期型)區分。I-16 Type 5後期型具有後繼衍生型Type 10的部份外形特徵,可與前期型明顯區別,因此在部份文獻中稱為Type 6;但這並非蘇聯空軍制式稱謂,之後卻以訛傳訛。擔任廿四中隊中隊長的柳哲生則未以伊16三型締造戰果。

1942年四月下旬起,四大隊所轄廿二、廿三、廿四中隊陸續以部份飛行員派赴現今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府喀拉蚩換裝美製Republic P-43A Lancer,計畫與同年底開始交機的Vultee P-66 Vanguard共同汰換現有俄製戰鬥機。詳見中國戰場的Republic P-43 Lancer
中華民國空軍的I-16與蘇聯航空志願隊

1937年8月20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締結後,蘇聯開始軍售中國,並組織蘇聯航空志願隊在同年十月間赴中國助戰。這不啻為當時中國空軍的一劑極效強心針。

自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導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空軍除八一四筧橋空戰等零星捷報外,在日軍航空兵力質與量的優勢下軍力幾遭全殲。至同年十一月中旬止,中國空軍只剩下卅架飛機,其中戰鬥機僅剩十架。同時期日本陸海軍部署於中國戰場的飛機則達七百架之譜。

蘇聯軍援的飛機除Tupolev SB、TB系列轟炸機外,戰鬥機中雙翼構型Polikarpov I-15 bis容或稍顯落伍,但單翼構型Polikarpov I-16與日本帝國海軍新銳三菱A5M九六式艦上戰鬥機相比毫不遜色。但當時中國低劣的燃油與維保品質,常使其性能無法發揮;飛行員整體素質與日軍亦無法相比。


大概是民族情感作祟,經歷此開戰初期艱辛過程的中國飛行員依然在戰後指責蘇聯以老舊不堪飛機援助中國、蘇聯志願飛行員怯戰而以中國飛行員打頭陣云云。但蘇聯航空志願隊在1938年八月間指稱中國飛行員怯戰的回報,倒是使中蘇雙方高層間就此問題及後續軍援進行過協商交涉。

1939年十一月底國府發動冬季攻勢伊始,中國共產黨即策動第二戰區閻錫山所部陸續叛變投共以擴大勢力,直接影響晉南地區對日軍的攻勢,史稱晉西事變。此波國共摩擦造成國府與蘇聯關係惡化,以致蘇聯在1940年夏季撤回全數志願飛行員,但飛機仍留置且持續遞交;直到1941年4月13日簽訂日蘇中立條約後才終止。

中國空軍四大隊於1937年9月21日即受航空委員會命令將所有Curtiss Hawk III (霍克三)移交五大隊準備換裝俄製新機,但蘇聯I-15 bis及I-16戰鬥機直到十一月上旬才由蘇聯飛行員陸續飛抵指定的中國境內基地,或將部件運至指定基地組裝。中國空軍驅逐機司令(轄三、四、五大隊)兼四大隊(志航大隊)大隊長高志航上校於十一月中旬由南京防務抽調,率四大隊十五名成員赴蘭州接收購置的I-16。隨後十六架I-16由其率領飛往南京,但途中六架因天候不佳而迷航迫降,餘機轉降陝西安康。之後九架折返蘭州整備後再次輾轉前往南京,航程中於河南周家口補給後因大雨滂沱無法起飛。11月21日放晴後遇日軍十架三菱G3M2九六式二號陸上攻擊機空襲,高志航上校因座機發動機無法啟動而受轟炸陣亡,其座機也成為中國空軍首架作戰損失的I-16。

就在高志航上校殉職的同日,前一日方由蘭州輾轉飛抵南京的蘇聯航空志願隊部份成員就以七架I-16攔截來襲的廿架日本帝國海軍機群,擊落一架轟炸機與兩架九六式艦戰,自身無損失。此役蘇聯航空志願隊首次投入戰鬥即獲得3:0戰果,使中國政府雀躍不已,在同年十二月中旬又再與蘇聯交涉擴大軍援規模。自此蘇聯航空志願隊名聲逐漸響亮,卓越戰果亦曾登上西方世界新聞版面。蘇聯航空志願隊一路參與南京保衛戰、南昌保衛戰、武漢空戰、重慶防空作戰、湘桂作戰,貢獻卓著。但這段蘇聯助戰歷史卻在戰後的台灣因反共抗俄而遭全面抹殺。

四大隊除高志航上校的大隊部外,所轄的廿一中隊為中國空軍在1937年底開始換裝I-16的首支中隊,在當時也是唯一一支操作I-16的中隊。翌年元月廿六中隊由南京抽離後始換裝I-16。四大隊在高志航上校殉職後,大隊長一職由廿一中隊中隊長李桂丹上尉接任,大隊部亦轉操作I-15 bis。廿一中隊於1938年二月初與操作I-15 bis的廿二中隊及三大隊同時完成戰備,負責防衛南京陷落後的臨時首都武漢。

1938年2月18日,日本帝國海軍以15架鹿屋海軍航空隊九六式陸攻空襲武漢,並以11架第十二與第十三航空隊九六式艦戰護衛。此編隊前後為中國空軍廿三中隊8架I-15 bis (中隊長呂基淳上尉)、廿二中隊11架I-15 bis (四大隊大隊長李桂丹上尉、中隊長劉志漢上尉)、廿一中隊10架I-16 (中隊長董明德上尉)攔截。

是役中國空軍損失慘重,四大隊大隊長李桂丹上尉、廿三中隊中隊長呂基淳上尉等五名飛行員遭擊落陣亡;飛機損失逾8架。蘇聯志願飛行員則有兩名陣亡。日軍損失四名飛行員,包括護航戰鬥機群領隊十二空金子隆司大尉。金子大尉的九六式艦戰可能遭駕駛I-15 bis的蘇聯航空志願隊Georgii Nefyodovich Zakharov上尉與駕駛I-16的中國飛行員(可能為廿一中隊中隊長董明德上尉)聯手擊損,迫降於中方陣線後自戕。其座機則完整俘獲後復原為可飛狀態,但由Zakharov上尉飛返蘇聯途中因發動機故障墜毀。然而大部份中方文獻絕口不提蘇聯飛行員曾參與二一八空戰的事實,部份亦將金子大尉的殞命歸功於駕駛I-15 bis的廿二中隊張光明少尉。

Zakharov後來擔任蘇聯第一航空軍第303戰鬥航空師少將師長的座機可參見二次大戰傑作機[29]: Yakovlev Yak-3

第二次中日戰爭初期中國空軍的紀錄極為混亂,雙方戰果呈報亦頗浮濫,因此使用機型、數量與擊落紀錄直到今日都仍混沌不明,大多只能根據片斷資料拼湊推論。

以2102號霍克三已締造1.33架戰果的廿一中隊柳哲生中尉,在二一八空戰以戰術編號2105 (廿一中隊五號機)、中國空軍序號P-5360的I-16自力擊落一架、協力擊落一架九六式艦戰,獲得1.25架戰果;並以此功勳獲頒一星星序獎章。他在同年5月31日及6月26日亦各自力擊落一架。總計他以I-16擊落3.25架日機,其中2.25架為九六式艦戰。


柳哲生中尉的2105號座機為I-16 Type 5,具平移滑動式封閉型座艙罩、管式瞄準具、淚滴形排氣通孔等特徵。以1937年底接機的時間點而言,高志航上校率四大隊成員於蘭州接收的應亦同為I-16 Type 5。

廿一中隊之後在1938年九月受命將所屬I-16轉予同大隊廿二中隊,並赴蘭州換裝I-15 bis。柳哲生即在1939年五月至翌年七月於重慶防空作戰期間,以I-15 bis擊落六架日機。


筧橋中央航空學校體系四大隊的柳哲生在1940年中即已獲頒九星星序獎章(代表官方確認擊落九架敵機),為中國空軍戰績之最。但由蔣宋美齡安排赴美念軍校回國後卻無法融入新建空軍體系。戰後來台無端捲入1961年二月發生的瑠公圳分屍案而提前退伍,後創立百樂乳業改賣冰淇淋。柳哲生少將於1991年2月18日於加拿大辭世,恰為其締造個人I-16擊落日機首次戰果的二一八空戰五十三週年。
中華民國空軍操作的I-16 Type 5、10、17外形細節

Polikarpov I-16 Type 5是系列衍生型中實質上的最初量產型,於1937-1939年間生產。此衍生型搭載700匹馬力等級Shvetsov M-25A九缸空冷式發動機(即授權生產的Wright R-1820-F3),各汽缸的獨立排氣管連接至發動機整流罩上的八個淚滴形通孔,因此其中一通孔必須同時容納兩排氣管。標準構型是將發動機上方兩排氣管連接左上方通孔,例如模型所示的佈局。


以發動機室佈局而言,似乎也可將任何相鄰的兩排氣管連接至最近的通孔。然而諸如右上方通孔容納兩排氣管的佈局方式其實非常罕見。照片中前景三架為I-16 Type 5,發動機整流罩具典型的黑色塗裝,但僅有最前架排氣管佈局不同。後三架則為Type 17。


I-16 Type 5的主要特徵包括兩主翼搭載各一挺7.62 mm ShKAS機槍、副翼(主翼後緣控制面)由翼端延伸至近翼根、封閉型座艙罩以滑軌水平移動開闔、具OP-1管式瞄準具。




Type 5在極後期量產型改換固定式開放型座艙前擋(上),並在最終數個量產批改換PAK-1反射式瞄準具(下)。




此兩項座艙部位的結構裝備更動皆為後繼主要改款Type 10的標準構型。除此之外,Type 10的構型變更尚包括副翼縮短、換裝750匹馬力等級M-25V發動機、發動機上方加裝兩挺7.62 mm ShKAS機槍、增加滑油冷卻器進氣口。故其發動機整流罩與Type 5構型相較在正面有明顯不同。整流罩側面排氣通孔亦由較長的淚滴形改為較扁的橢圓形,減少廢氣隨氣流溢入開放型座艙的機會。同時通孔數目也由八個減至六個(取消最底部的左右兩處),並延續至後繼所有衍生型。



所以在外觀上Type 5 (前)與Type 10 (後)最主要的特徵差異就是發動機整流罩,包括正面上方機槍射口、正面下方進氣口、側面排氣通孔形狀與數目。而Type 10及後繼衍生型裝備的M-25/M-63系列發動機均為九汽缸及獨立排氣管,但皆僅有六個排氣通孔,因此其中三個通孔必須同時容納兩排氣管。標準構型是左上、左下、右下三個通孔容納兩排氣管,但偶有左上、左下、右上或其它佈局者。


不論如何,由I-16系列衍生型發動機室排氣管佈局觀察,通常就只有一支排氣管指向右上方通孔。



1937年8月20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締結後,蘇聯開始軍售中國,並組織蘇聯航空志願隊在同年十月間赴中國助戰。自此至1941年初為止,中華民國空軍購置的I-16主要為Type 5、Type 10、Type 17三款。其中Type 17即Type 10將主翼搭載的7.62 mm ShKAS機槍更換為20 mm ShVAK機砲者。



以下中國空軍I-16照片中,由正面平滑的發動機整流罩、管式瞄準具、座艙罩滑軌、淚滴形通孔等特徵可判斷為Type 5。









反射式瞄準具與橢圓形通孔則為Type 10或Type 17特徵。


而1939年由新疆民眾捐獻的I-16機群以發動機整流罩正面上方具機槍射口、橢圓形排氣通孔、開放型座艙、反射式瞄準具、主翼搭載機槍等特徵可判斷為Type 10。




繼Type 10之後的主要改款Type 24則是I-16系列衍生型在1940年間的標準構型,主要更動包含換裝900匹馬力等級M-63發動機、螺旋槳轂由錐形改為半圓形、機身尾端滑橇改為尾輪、座艙右側新增開啟口等。

redshoulder wrote:
第五十三彈:Polikarpov...(恕刪)

搶頭香!!!

看好文順便坐沙發,謝分享~

果然是怎麼找都找不到這架2409的來歷...
o_0~~~
Scott-pan wrote:
搶頭香!!! 看好...(恕刪)


我還是排第二耶!

終於等到R大的I-16文了!

我的長谷川I-16還躺在盒子裡,當初還說不知是我先做好還是這期先出,想到就臉紅啦!

結果過年試做時撞牆不斷,就迷航到剛彈的世界...這不是背叛,只是不小心跳到平行世界去了,軍模與科幻兩個世界裡的我都還是我!

感謝R大把考據都做好了!

其實我早已經針對改套的關鍵部分開始試作:

1.已買了精密手鑽來試鑽改套的透明風擋,以便裝入瞄準鏡 -- 此部分已成功。

2.再嘗試將原版排氣管刮除以便加裝改套排氣管,並修改排氣孔形狀,發現只能去買較精密的丸刃雕刻刀來施作 -- 此部分還在努力 。

3.也買了蝕刻片手鋸嘗試鋸除type 24的下排氣罩連機身部分,但機身塑件稍厚,以致用到手鋸變形,只得再買正規的模型手鋸。

4.針對type 24的下排氣罩後方襟翼部分,改套說明type 5是無襟翼的,故須研究如何用補土鋪平type 24的刻線並重刻正確的線條、重塑正確的曲面 -- 這部分對我難度甚大,還在研究,一方面須收集正確的線圖,二方面須有補土雕塑刻線的功力,這兩部分我都還得努力。

5.而要將type 24座艙改成type 5,也一樣必須將左側小門的刻線補平,並將風擋兩側滑軌刻出來,還須確認風擋內的艙面是否有兩個圓形開口 -- 這也還在努力中。

6.風擋後滑接合飛行員靠枕部分座艙的部分,type 24座艙較後斜,我還須用補土補回至type 5較垂直的狀態....這個就更難了!

7.須將type 24排氣罩正面滑油進氣口磨除並補平。

8.將type 24螺旋槳及鼻罩換成type 5的,這個改套都有了。

9.尾輪改成尾橇,改套也有現成的。

10.關於國軍塗裝的綠色為何?排氣罩是漆成消光黑還是跟機身一樣是綠色?看過很多照片及彩圖,還真的都有耶!令人莫衷一是!搞得我好亂喔!

... 以下族繁不及備載...

在上下班的空檔中,以模型界幼幼班的無知,不斷收集資料、研究、嘗試並買適合工具,在過年、清明幾個連假的忙碌中,不斷撞牆,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還沒真正動工!

這寫來已經像是懺悔文了!

但我還沒放棄!感覺這懺悔文一出,應該就解了一些心結,可以再披荊斬棘上路了!

可以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嗎?

mithrandir01 wrote:
排氣罩是漆成消光黑還是跟機身一樣是綠色?看過很多照片及彩圖,還真的都有耶!令人莫衷一是!搞得我好亂喔!...(恕刪)

Polikarpov I-16 Type 5的發動機整流罩常漆為黑色,為此首款量產衍生型的一項特徵。




關於此特徵,軍史研究者Gordon [1]認為是位於莫斯科的第39號工廠(Zavod 39)生產I-16時未依循蘇聯空軍塗裝規範所致。後續軍史研究者Maslov [2]與Cheung [3]亦沿用此說法再予補充。前者聲稱蘇聯空軍對此大為不滿,要求改漆為綠色,但部份部隊仍持續使用黑色;後者聲稱中華民國空軍在輸入I-16時要求將發動機整流罩漆為與機身相同的綠色。

然而根據Maslov [2]所列舉的I-16逐年生產數量表,第39號工廠僅在1934年生產50架、1935及1936年各生產4架,自此即不再生產I-16。而I-16各衍生型自1935年起幾全由位於下諾夫哥羅德(Nizhny Novgorod,又稱Gorky)的第21號工廠(Zavod 21)獨家生產,總產量八千餘架。依照此生產推移,第39號工廠生產的I-16僅限於預量產型Type 4,自然與1936年上半年開始生產的Type 5的黑色發動機整流罩無關。若有違反塗裝規範情事,理應為第21號工廠,而非第39號工廠。

關於I-16 Type 5的黑色發動機整流罩,較可信的說法是當初為模仿德國空軍黑色發動機整流罩塗裝而輸入大批德國塗料,但消耗完畢後即不再使用。

I-16 Type 4外形最顯著特徵為發動機整流罩不具排氣通孔。中華民國空軍並未輸入此預量產衍生型。


由照片證據顯示中華民國空軍的I-16 Type 5發動機整流罩亦多為黑色,顯見Cheung [3]的說法值得商榷。






本模型2409號機雖無照片證據,但各式復原圖與模型卻都一致呈現為I-16 Type 10,且具黑色發動機整流罩。實際上I-16 Type 10應無此塗裝特徵。

參考文獻:
[1] Yefim Gordon, Polikarpov’s I-16 Fighter - Red Star Vol. 3, Midland Publishing, 2002
[2] Mikhail Maslov, Polikarpov I-15, I-16 and I-153 Aces (Aircraft of the Aces Book 95), Osprey Publishing, 2013
[3] Raymond Cheung, Ac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 (Aircraft of the Aces Book 126), Osprey Publishing, 2015
太感謝R大了!

真的是神人啊!

不是拍馬逢迎!因為我花了一些時間上網查,還是找不出關鍵論述及證據!

有R大這番考證,我已無任何障礙,只剩自己下功夫了!

再次感謝!
感謝R大大熱心分享 , 真是良師益友, 惠我良多.
歷史上首次對日本本土的空襲

依國民政府擬定的空軍對敵國內地襲擊計畫,1938年5月19日午夜,兩架中華民國空軍美製Martin Model 139WC轟炸機(Martin B-10B外銷中國版)由二大隊十四中隊中隊長徐煥昇上尉(編號1403)以及八大隊十九中隊副中隊長佟彥博中尉(編號1404)率領,從浙江寧波櫟社機場起飛;翌日凌晨在九州的長崎、福岡、久留米及佐賀縣城市等地空投傳單,並安然返航。






B-10為美國陸軍航空兵團首架正式採用的全金屬單翼構型轟炸機,1934年六月開始服役。其原型機在1932年七月試飛時,航速較當時美國陸軍現役驅逐機Boeing P-12還快,為戰略轟炸至上論時期的典型產物。


中華民國空軍在1937年二月及八月購置兩批合計九架B-10B外銷版Model 139WC轟炸機,稱為馬丁機。首批六架配備八大隊卅中隊,在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後用以攻擊上海週邊的日本帝國海軍第三艦隊與地面據點,但一無戰果;1937年10月22日即因戰損及飛行事故消耗殆盡,卅中隊亦隨之裁撤。


投擲傳單的則屬次批三架Model 139WC-2中的兩架,配備二大隊十四中隊。十四中隊前身為國際志願隊(外員隊),1937年十月在漢口組織,翌年元月更名。該中隊由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應蔣介石委員長之命,召募美德法荷共七名外籍志願飛行員暨四名外籍地勤員成軍,操作經陳納德管道購入的伏爾梯(Vultee V-11)、諾斯羅普(Northrop Gamma 2EC)、馬丁等美製轟炸機。但這些外籍傭兵僅聽令於陳納德,因而引發國府疑慮。由於外員對國府要求轟炸日本的構想意願不強且索價過高,1938年2月17日由國府授意委員長侍從室專機飛行員徐煥昇上尉設計奪機後,強制將外員全數遣散。同年底十四中隊改替為卅中隊,改隸八大隊。

此款轟炸機戰鬥續航力達兩千公里,足以涵蓋寧波至北九州往返航程。各機可攜掛一千公斤炸彈,但僅只兩架出擊,對日本能造成的實質損害微乎其微。不如就藉人道名義,空投傳單讓日本百姓對本土暴露於中國空襲的威脅有所體認。

這兩架Model 139WC-2也是中華民國空軍最後兩架馬丁機。1938年7月5日由南昌前往轟炸上海任務回程中,1404因燃油告罄迫降於安徽宿松;1403落地後轉飛漢口,翌日再轉飛洛陽準備往北平蘆溝橋投擲傳單紀念七七事變週年,但在洛陽落地時右翼觸地損毀。

徐煥昇後官拜空軍二級上將,1963-1967年任中華民國空軍第四任總司令,退伍後任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1984年辭世。


佟彥博在1942年八月任二大隊少校大隊長,1943年1月4日因Lockheed A-29A Hudson輕轟炸機飛行訓練事故殉職。
好文,感謝大大發文分享,謝謝。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