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這間位於日本東京目黑區的單體住宅,鑲嵌在輪廓方正的200平方米(約60坪)基地上,周邊是櫛比鱗次的二、三樓高屋舍,以一棟接一棟的緊湊感駢闐而立著。從街上瞻看屋子,格柵、白牆、垂直水平線條構成澹雅不爭妍的美,但相較鄰屋,其韻味獨好非盡然為造型所賜,而是留白下,那股從容與通透的氣息。

住宅量體稠穰相疊的環境中,這幢屋子的正立面用退縮創造留白,在無房簷亦無圍欄下,形成一個屬家的小廣場,也藉此緩解原先臨路的壓力。進屋後,三個樓層沿著玻璃盒子般的明亮中庭展開,草木疏密有致栽植其中,灝潔天光由頂灑落,居處室內也能覺察時序流轉嬗遞下,場域為晨昏四季打磨的靜美韻味。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oshiyuki Yano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oshiyuki Yano

以中庭結合玻璃立面,涵養迤邐綿延的景深

設計之初,屋主便希望住宅能闢築中庭,但基地過小或呈不規則的畸零形狀時,傳統作法就必須進行調整。本案為五口之家,年輕屋主夫婦和三個孩子長年旅居海外,因此對生活的空間尺度,遠要比標準日式住宅要來得寬敞,尤其收藏的大型家具和陳設都不若傳統日式物件體裁玲瓏巧緻,因此一個能承載這些家具家飾的生活容器實為必須。

據此,主責本案的Naf Architect & Design建築事務所,在屋中央闢築了一處9疊大小、約30平方米的封閉式中庭(註:『疊』為榻榻米墊的計算量詞),四方則被三層高的牆面所匝遶;環顧此佈局其實和傳統中庭型態並無二致,但要說別開蹊徑之處,則是對著中庭的四道立面全以白色結構搭配清玻璃來築造。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oshiyuki Yank

事實上9疊尺度不算大,若周邊再被三層高厚牆實壁封起,不難想像置身其中恐如坐井觀天,有著壓迫和蹇促不安之感,因此轉以清透的材料皮層來詮釋,將能夠虛化實體立面箍住空間的意象。如此手法讓水平軸線得以拓延到室內,既鬆開了封閉環境的束縛感,也涵養出迤邐條暢的視覺景深。此外,為了深化空間的延續效果,中庭內的橫樑、戶外梯以及家具都和室內保持一致的語彙,讓內外空間彼此滲透延續;至於屋頂還懸吊了四個雨水儲集設備,可用來灌溉中庭的喬木與灌木。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oshiyuki Yano

鄰屋近逼下,讓生活空間向內營造

環顧整個基地,除了存在與鄰屋棟距褊狹的問題,另個缺點則是臨路的壓力。因此建築量體臨路一側的立面做了2.5米退縮,輔以無圍欄設計,為住宅騰出了緩衝的路肩區塊;就住宅機能來看,退縮後的空間屬於開放式前院,也能為地面層車庫起一個便於車輛進出的作用。對此,Naf Architect & Design解釋,「由於住宅有緩解北面臨路壓力的需求,因此設計上做了退縮,並將庭院的機能整合在中庭空間。」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etsuya Ito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oshiyuki Yano

至於室內三個樓層規劃上,由於鄰屋近逼,屋側與屋後均難以受光,因此平面佈局沿著日照充裕的中庭虛空間展開,輔以機能面需要滿足寬敞的客餐廳、供海外親人所住的客房、瑜伽房等等,因此除了一樓門廊以及二、三樓露台之外,樓層幾乎被所有房間給填滿了。所以配置這些空間時,也依據不同分區單元所需的開放和隱蔽性質來歸納,像是一樓前區為車庫,後方中庭則是戶外用餐空間和燒烤臺;至於二樓的客餐廳則是迎著中庭的透明玻璃而設,同時所有廊道亦沿著落地窗規劃,讓家庭成員在室內行走時,也能時時翫味中庭那一方懌懷悅人的景。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oshiyuki Yano
【自地自建】鄰屋近逼、棟距窄?用9坪大中庭涵養內景、迎灝潔日光
@Toshiyuki Yano

設計單位|Naf Architect & Design
空間攝影|Toshiyuki Yano, Tetsuya Ito
建築、室內設計案投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
邊城X wrote:
這間位於日本東京黑目(恕刪)

室內很好看 充滿自然光線的建築
10年前的台南碧波飛早就有類似設計了~~
以台灣的建築工法與技術水準來說~我只擔心那個中庭玻璃頂會漏水而已~因為只要有一點點濕氣,一兩年後就會開始有青苔或髒髒的水痕~整個感覺就不對了~

贊同下面大大說的~除非你每天生活無時不刻都很優雅、自在、從容~不然,光是上上下下就抓狂了~

還有,可惜沒有看到房間的照片~畢竟房間大小、夠不夠用會決定這樣的開放空間是不是太浪費~

當然,整體感覺是好的!!!
gogotaiwan wrote:
以台灣的建築工法與技(恕刪)


深表同感,想想家裡乾濕分離的玻璃幾年後的水痕和邊角滲水的模樣就知道這建築幾年後的模樣了.........
而且這麼多片玻璃...灰塵、濕氣、反潮誰擦?
蓋得起的人可能沒差..花錢找清潔公司或打掃阿姨整理吧?
第一次聽到東京有黑目區
1F 大門、車庫門的打開方式個人覺得很特別,這樣的設計在機能性或是美觀上有特殊的考量嗎?
各種建築的設計都要配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峇里島的房子放到台灣冬天能住人嗎?

台灣很多屋主忘了一件事,房子是要維護的。多少房子蓋好以後就再也沒有沖洗粉刷過了。

照片,照騙。不要被騙了。第三和第四兩張直幅照片,同是一個中庭光線就差很多了。
還真不習慣沒看到鐵窗 鐵皮 外牆髒汙 地面廢棄物 路邊沒停滿車跟路霸
1.
是目黑區啦!

2.
看南部有沒可能~
台灣北部都會區超級貴!~
以台灣人霸氣的做法
只崇尚--全部蓋好蓋滿!
.....而且事後還要二次施工,再多"長出"兩層
不然哪夠用




不過這房子真的好美!
有品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