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解釋,為什麼DAC接到電腦的那條線線材能改變音質?

MiPiace wrote:
啊~真是非常感謝你...(恕刪)

承上

喇叭的靈敏度假設是 88db, 用1w 的推力,在一米的距離得到的音壓是 88db
88dB 已經很大聲了,如果空間夠大,也許用 2W, 推出 88db +3db = 91db 的音壓
我想 2W推出91 dB 在一般集合住宅應該是非常大聲了。
2W 時電壓是:
VxV/8 = 2, 得到 V = 4v
綜擴電壓放大 70倍,算出擴大機輸入電壓要衰減到:
4v/70 = 0.057 v = 57mv

marantz NA11 的output level 非平衡/平衡 2.3v/4.6v
以非平衡算,DAC 輸入到綜擴前級音量需衰減 2.3v/0.057v = 40.25倍 = -32 dB
如果推算正確,一般晚上放鬆心情聆聽時,綜擴的音量衰減約為 -32db = 40倍

57mv 的輸入訊號非常小,很怕干擾,所以我才說這個擴大機對雜訊的要求非常嚴格。
PC 的接地雜訊如果經由usb cable 傳進來,有感的機會應該是不小。
所以要考慮走 pc USB 是不是好途徑,會不會走光纖,隔離掉接地干擾會好一點。

也許接品質好的 CDP 類比輸出或旗艦手機的類比輸出比較看看,不是要用,只是比較。

希望我沒推算錯,如果有錯,請用力指正不必客氣。

NA11 規格:


iping507 wrote:
高手在民間啦希望諸...(恕刪)

謝謝,
不敢當,真的不是高手。
我是拿diy 單端管機的經驗來看系統,但高功率晶體擴大機有完全不同的特性,我所知還是很有限。
推論有錯誤還是不足的地方,還是敬請指正。
MiPiace wrote:
承上喇叭的靈敏度假...(恕刪)


我的綜擴放大倍數應該和其他的差距不大,DAC或CD Player輸出也不會差太多,算是常見的規格。

你說的光纖,手機我有試過,手機iPhone7Plus 接原廠Lighting to USB(for Camera)+USB聲音沒有Macbook Pro(2008)好,光纖和USB都從Macbook Pro來比,USB比較好,Macbook Pro(2008)和Macbook Pro(2017)比我覺得差不多,不過這些變因都很多,沒辦法作有意義的結果。

一般是認為傳聲音是同軸比光纖好,USB有機會比同軸好,HDMI有機會比USB好。

另外你說的管機,我以前管機是用小黑線也覺得很好聽,當時玩管機重點是先是放在變壓器,後來是管子,從沒打電源線的主意。

系統到一定程度升級周邊才有意義,整個系統會凸顯weakest link,我認為花10-20%買線是比較合理的分配,如果10萬的系統,花個1-2萬買3條線(訊號線,電源線,喇叭線),我還能接受。
MiPiace wrote:
以後談換什麼東西能不能聽出來,應該要先把設備攤出來看。有些還真的會很敏感。有些會很不敏感。

非常同意,畢竟音響系統有太多環節可以影響聲音,往往聲音變了,我們以為原因是A,但其實是B,更複雜的可能是A+B才導致改變,A+C卻沒差,所以會有同一樣東西在甲的系統上有差,在乙的系統上卻沒差的現象。

資訊愈詳細愈有助於判斷,不然容易變成雞同鴨講。
Antus wrote:
一般是認為傳聲音是同軸比光纖好,USB有機會比同軸好,HDMI有機會比USB好。...(恕刪)


同軸是單端(single end)訊號

USB/HDMI/SATA是差動訊號,簡單說就是多了一條訊號電壓線,兩條電壓線身處一模一樣的雜訊環境(共模),最後輸出時把兩條訊號電壓相減(差模)就把一模一樣的雜訊給減掉,抗EMI能力高可提高傳輸速度。這種差動(差分,差模)原理普遍使用在音響器材跟高速傳輸上。

USB有一對差分,同時間只能收或發(但可以分時),SATA收發各一對可雙向(雙工),HDMI四對。但這只是工作模式,信號優劣難說,因為這些規格都還在演化。對應音樂會好會不好也很難說~~~

(以上憑記憶,可能有錯)

以為論USB線優劣,會有人先把差動訊號利用來探討「不會比較好」或「比較好」。
反而一堆「看似」電子學理論,難理解在講什麼?
Antus wrote:
我的綜擴放大倍數應該和其他的差距不大,DAC或CD Player輸出也不會差太多,算是常見的規格。
一般是認為傳聲音是同軸比光纖好,USB有機會比同軸好,HDMI有機會比USB好。..(恕刪)

150W 的綜擴,是很常見沒錯。
只是你這一台,輸入靈敏度比較低,所以算出來電壓放大還是比較高。
放大率高,聽感會不一樣,有好有壞,只是放大率高,系統的要求應該是要比較高。

同軸比光纖好,我不認為,光纖只是把同軸訊號加一級光轉換轉成光的訊號而已。傳輸方式是一樣的。
同軸或光纖傳送,不同的失真,真正決定的也許是 jitter,但那個 jitter 嚴重,實在也看不出來,真正要比,也許是實際試聽。個人是有光纖就用光纖,不會花去太多時間去比同軸,如果聽不太出來,光纖的隔離效果好,我會選擇光纖。

usb 跟同軸,完全沒辦法比,完全不一樣的架構。同軸或光纖,主導串流的是 PC. usb架構時,pc 主要負責丟封包,串流由usb 裝備製造出來。真的要比,還是實際視聽。
一般的傳說是光纖比較乾,那也許剛好,我偏向選乾的,乾的有時可以是乾淨造成的代名詞。聲音豐富,有時反而可能是失真產生諧波造成的聽感。不過最好還是實際試聽比較,我mac mini 接 DAC, 怎麼聽,光纖都沒比較差,所以一直都是接光纖。
功率增加一倍時,音壓增加約3dB
MiPiace wrote:

150W 的綜擴...(恕刪)

MAC mini 很多可以玩的,換線電,換SSD,改風扇,灌軟體等等,可以都試試。
Fabio_Lin wrote:
功率增加一倍時,音...(恕刪)



應該是電壓加倍,才增加6db
功率加倍,應該是 3db
這個換算,一開始很難搞清楚。搞清楚後還是會弄錯。已訂正。

Antus wrote:
MAC mini ...(恕刪)


說的心癢癢的,很想買台2010有DVD版的中古機,拿來灌DAPHILE玩玩。
只是,它風扇怎麼改?

之前考慮買J1900無風扇的板子來組ITX小主機配CD ROM,來玩MSUICA NAS ,
只是一直找不到好看的主機殼。

不好意思,歪樓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