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解釋,為什麼DAC接到電腦的那條線線材能改變音質?

MiPiace wrote:
usb 線數位訊號是...(恕刪)

 同意!
數位的重點在符合規格、協定,不然一切都是多餘的,有餘力還不如去改善類比部分還比較有效。
搞不好不用實體線路,改用無線網路才是最不受影響的方式⋯
不過到時候要討論的會不會是空氣清淨機或冷氣機對數位訊號傳輸的影響⋯⋯
我好奇認為USB線沒差的,真的有實驗過嗎?

一般認為數位線沒差的人(包括我以前也是),最直覺的想法就是電腦拷貝檔案,A copy到B,兩個檔案一模一樣,沒錯,在這樣的情況下,線沒有差別,丟出來的封包,接收端有撿查碼確認無誤後存下來,等下一包。

但是,如果USB線是用在串流(Streaming in real time)那就不一樣了,我自己實驗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USB線表現(behave)像類比線,和類比線有類似的聽感。(ex. 純銀聽起來溫潤清楚,鍍銀偏亮,銅中性等等)

USB DAC有分同步和非同步,我實驗結果是非同步也有差,但差異較小。

我的器材:
USB Cable:
銅線數條 A to B: Belkin, 不知名Certified線,UGreen等
鍍銀線: Wireworld Ultraviolet 7 USB 2.0 Audio Cable A to B
純銀線: KIMBER - SILVER B-BUS USB CABLE

測試用的DAC:
Marantz NA11(測試時用原廠電源線)

Antus wrote:
我好奇認為USB線...(恕刪)


很好奇你的擴大機是不是功率很大港?調音量是用那里調?音量調多大?
如果連換電源缐聲音都會變,那是不是推斷 ”不同的usb 線傳遞GND雜訊的效果也不同” 還比你的推斷來得合理。
不管你usb 傳輸是同步非同步,底層一樣是封包,而不是串流,串流是DAC 用自己的時脈重新建立送出來的。usb 傳送大量資料,不是iso 封包,就是BULK 封包,跟Ethernet 用UDP 封包類似。只是Ethernet 不存在共同GND的干擾。要達到pc 直接串流,那就選用s/pdif 同軸或光纖吧。

何不試看看直接pc 接光纖到DAC, 既是真正的用 PC 直接送串流,還避免了接地干擾。或拿其他音源如CDP 或走ethernet或甚至iPhone + usb kit 比較看看效果如何。先嘗試不同線材之前,是不是先決定系統最理想的架構如何還比較重要?或至少更了解目前架構的性能。

PC 能夠選擇同步或非同步,而且還效果不同,感覺很難理解。因為usb 影音設備都標準化了,除非我沒看完整,不然應該都是 ISO 傳輸,如果不是ISO,那應該是Bulk 傳輸,pc 應該是需要安裝 driver才能執行bulk音效傳輸。

Isochronous 的原義是同等時間(台灣翻譯成非同步是完全錯誤的)pc 送 ISO 封包的優先度比 bulk (巨量)封包高,因為要保證影音資料準時送達,所以用 iso(非同步)是比較合理的。


Antus wrote:
我好奇認為USB線...(恕刪)

覺得你的系統可能存在一些盲點,
方便的話列出擴大機、最好喇叭也列出來。
還有調音量的方式
DAC 到 擴大機是一般的梅花AV 端子還是平衡線

不方便列出品名的話簡單列出:
1. 音量控制方式
2. AV 缐或 平衡缐
3. 綜擴還是後級擴大機,輸入靈敏度,輸出功率
4. 喇叭 ?dB, ?歐姆
MiPiace wrote:
很好奇你的擴大機是...(恕刪)


我的擴大機是Simaudio Moon i7, 用綜擴調大小聲,其實就是很一般的設備,我聽的音量也正常,但是USB線和電源線的差異,這個不用AB test,直接聽都能聽的出來.

科學的東西常常是先從實驗中發現有某個現象,再去想其中可能的原理,而不是連實驗都沒有,就直接認定結果.

舉例,現在對金屬的相關知識很多是實驗出來的,不是理論推演的,假如有人將一條銅線加熱,再慢慢冷卻,表面上看起來一模一樣,但是發現這條線會變的很柔軟,另一個人沒做實驗,用想的直接說不可能,是心裡因素,銅就是銅,哪有比較軟的銅和比較硬的銅,那就扯不完了.

人的耳朵,聽到聲音是,一個很奇特轉變。音響更是一種奇特的科學發明。
想想,從黑膠物理的振動、電磁、電流、電磁又轉變成喇叭振動、空氣的振動到耳膜、再到神經電流,再到腦中。
能量的轉變有多少次。

現在的數位音樂。模擬類比頻率,用數位01紀錄,再還原成類比頻率電流、電磁、再物理振動。
任何一個不同,就是不同結果。

以前玩鼓時,打在鼓皮中心、週旁2/3 就是不同聲。

所以,質疑用不同線,產生不同聲音,不管是類比,還是數位,都有可能。
如同,RIPPER CD,每台CD ROM讀取結果都不同,HDCD用44.1K讀取,和利用軟體把20BIT/44.1K轉成24BI/96K,
同一首歌,聲音就不同了。

以前每台CD PLAYER ,就算使用讀寫頭、DAC相同,電路設計不同,放出來聲音就不同。
以前,光碟讀取44.1K,光纖、同軸出來,就是44.1K,現在,還有一堆昇頻,
先變2倍88.2K或差補成96K、192K,再送給DAC解碼。聲音會相同才奇怪。

有的的USB DAC,還強調可直接變調音。

其實,USB線材會對USB DAC聲音造成影響,大家談的都是事實,但這影響原因來自於那、影響了什麼而已。
只是,聲音受限於感覺,不易形容。

如果以HDMI線來解釋,對於傳送影視訊號的影響,簡單的說,就是,訊號有無完整送達、解析度是否能達到1080P、2K、4K
傳送過程中,會不會掉訊號或受干擾,造成螢光幕出現雪花、顏色是否偏掉、對比過大或小、亮度不正常。

Antus wrote:
我的擴大機是Simaudio...(恕刪)

啊~
真是非常感謝你提供的資訊。
我應該弄通了一些原因。
你說換電源缐會改變聲音,我現在信了
換usb 缐會變,我也信了。
但是原因,你用猜的,應該猜錯,我用電路架構去分析,我想你應該聽聽我比較合理的解釋。

你的綜擴,真的比較極端。
靈敏度490mV, 真的很小。功率 150W/8歐,真的超大的。
最大輸出時 150W = VxV/R = VxV/8 得到 VxV = 1200, V = 34.6V
0.49v 放大到 34.6V, 你的擴大機電壓放大倍數 34.6/0.49 =70 = 37db, 很大的值
先説結論: 你的系統對雜訊要求很高,需要一個電源接地都很乾淨的環境。
整個系統做任何改變,如果雜訊改變了,你也許真的聽得出來。

先談到這裡,留給大家也想想看,很好的例子。
以後談換什麼東西能不能聽出來,應該要先把設備攤出來看。有些還真的會很敏感。有些會很不敏感。
我的系統聽不出來,也合理,我的是另一邊的極端,非常耐雜訊。
兩個極端,聽感差異很大,好壞就不評論。
待續......
我真的很有興趣,你這樣的音響組合到底可以出好聲到什麼地步??用最好的理論知識調整的音響不靠很撈錢的周邊線材.
MiPiace wrote:
最簡單可以出好聲的組...(恕刪)
正反兩方的支持者,請避免在不受控制的試聽過程中尋求結論。

MiPiace wrote:
待續......(恕刪)

高手在民間啦
希望諸如MiPiace這樣的高手能繼續發文來破解音響界的很多迷思
受教了,感謝!!!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