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脂肪,是敵還是友? (台師大運動科學研究所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研究團隊)

飽和脂肪,是敵還是友? (台師大運動科學研究所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研究團隊)

本文出處:運動與大腦學術科普應用平台

相信只要提到健康,大家一定會把健康跟營養均衡畫上等號,營養對於人體強健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但健康的飲食其實也深深影響我們的大腦!雖然大腦只佔我們體重的2%,但每天卻需要消耗總能量的20%。在大腦的組成分中,脂肪酸就佔了60%,所以攝取好的脂肪對大腦運作尤為重要。好的含脂食物可優化我們的執行與認知能力,同時也能穩定情緒與增進腦部健康。

飽和脂肪 真的只對人體有害無益嗎?

現今人們健康意識抬頭,對於飽和脂肪敬而遠之,因為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與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也稱為壞膽固醇)升高有關,而一但LDL濃度偏高,就容易在血管壁造成堆積、阻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如果完全不攝取,又會對我們人體有什麼影響呢?

維海默.斯特凡森 (Vilhjalmur Stefansson) 是加拿大的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冒險家。20世紀初,他為了近距離觀察加拿大極地因紐特人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實際與麥肯奇河因紐特人同住,並刻意按照當地飲食,幾乎只吃肉類和魚類。一年之後,當維海默告別因紐特人時,他的健康狀況維持地非常良好。

飽和脂肪,是敵還是友? (台師大運動科學研究所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研究團隊)

同年,維海默又到北美探訪當地的印第安人,他效法前次經驗,同樣採行當地的飲食方式,只是這次他沒那麼幸運了。因為,北印第安人獵獲的大多是乾瘦的兔子,兔肉雖然含有充足的蛋白質能補充營養,但長期下來卻出現頭痛、腹瀉甚至全身無力等不適,而這種身體的異樣,往往要等到吃了較肥大的獵物之後,身體狀況才會慢慢改善,而這種情況在每次只吃瘦兔肉時就會一再發生。聰明的維海默結合這兩次的親身經驗,很快就找到了關鍵原因:肉類脂肪含量的多寡。之後即提出「兔子飢餓症」(Rabbit Starvation)。科學一點的名稱就叫「蛋白質中毒」[1]。

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是一種營養素,對於生命的維持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來源是動物油(豬油與牛油)、牛奶、起司、椰子油與棕櫚油[2]。飽和脂肪不僅能提供熱量,更是人體細胞膜合成的重要元素,能幫助合成雌/雄性荷爾蒙、腎上腺素等的物質,更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更好。近幾年的研究也逐漸推翻飽和脂肪是壞油脂的刻板印象,研究結果發現,飽和脂肪攝入與全因死亡率或中風之間並無存在顯著關聯,並在2014年針對32項研究(共計659,298人)發現飽和脂肪攝入量與心臟病之間無顯著關聯[3]。飽和脂肪中的椰子油更成為近幾年火紅的油脂,根據文獻記載,它還與預防老年痴呆症有關[4],其中的作用機制為:

椰子油含62~70%中鏈脂肪酸(MCFA)。MCFA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容易被肝臟吸收和代謝,並可轉化為酮。(酮體:是大腦中一種重要的替代能源,因而可改善記憶障礙。)
椰子油被列為營養豐富的「功能食品」,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椰子油可能對治療肥胖,血脂異常,LDL升高,胰島素抵抗和高血壓具有益處。
椰子油中發現的酚類化合物和激素(細胞分裂素)可能有助於預防澱粉樣蛋白b肽的聚集,可能是抑制誘發阿茲海默症發病的重要關鍵。
綜合上述可知,飽和脂肪並非大家所想的這麼可怕。國民健康署指出,男、女體重分別以70、55公斤之靜態工作者,建議每日脂肪攝取量上限,男性為70公克與女性55公克,飽和脂肪攝取量上限,男性為23公克與女性18公克[5]。

文獻:運動與大腦學術科普應用平台

文:李雅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碩士
◎ 打造一個讓你做回孩子的幸福遊樂園 ◎ ◎ 永遠溫暖你的避風港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