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源起於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宮古島民前往琉球王國進貢返程中,因天候因素漂流到台灣東南部的八瑤灣海岸,闖入排灣族的領域,雙方因語言及文化的隔閡產生衝突,有54人遭原住民殺害。三年後日本藉此事,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登陸社寮,遭牡丹社、高士佛社原住民據石門天險抵抗,此即「牡丹社事件」。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邇來熱播「斯卡羅」劇集,以1867年於臺灣恒春半島發生羅發號事件為主題。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整合各族群,以智慧化解紛爭。最後與美國領事李仙得達成共識,台灣首次簽署國際和平條約「南岬之盟」,紛爭始告落幕。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明治維新後日本力圖「脫亞入歐」走向亞洲強權,羅發號事件後在八瑤灣發生牡丹社事件,造成日本兼併琉球,牽連遠至甲午戰後日本殖民臺灣、拓殖南洋,最後走向軍國主義始篇。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欣賞「斯卡羅」一劇後,來場「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騎走南台灣「石門古戰場、琉球藩民墓、龜山步道、福安宮、射寮棉仔家、安營紀念碑、石門雀榕樹、恒春古城」等歷史景點,看電視也能增長知識。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1871年距離「南岬之盟」不到五年,一艘琉球宮古島的船隻在現今港仔村海灣遇難,54位琉球船民上岸地點,在文史解說員帶領下,傾聽事件歷史,體會不同民族因溝通不良發生的悲劇。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此照攝於疫情前的文史參訪活動)

滿州鄉港仔大沙漠,舊稱八瑤灣(九棚灣),是牡丹社事件中宮古島船隻漂流抵達處。遙想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 充滿歷史紀錄。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在高士村據高遠眺九棚灣,若日軍只為懲兇,直接從太平洋向八瑤灣上方高士佛社,發動攻擊即可達成目地。反而從臺灣海峽登陸瑯嶠灣,其目地是攻下恒春半島,迫使清朝談和。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為什麼陸軍中將西鄉從道要繞過恒春半島?在日本政府政治化操作下,選擇攻打當地最強大的牡丹社後就能迫使其他部族臣服,也有李仙得策畫指導的背景。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當地耆老逐漸過世後,已經沒有人知道日軍進攻時舊「高士佛社」在哪?據說日軍殺進高士佛社前族人全部逃走,舊址變成禁忌之地。現有高士村是輾轉遷徙的居住地。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高士部落因受莫拉克風災侵襲影響,舊部落遭地層滑動感脅,在世界展望會協助下建永久屋,共有47戶美觀的家屋,命名「高士佛部落」,讓族人可以安全的居住,展開新的生活。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遊客翻山越嶺來到高士部落,原始自然的景觀,清新潔淨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高士部落日治時代曾建神社,後於2015年重建、2016年落成,興建神社事件曾引發不同史觀立場的論戰。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1871年琉球宮古島人到納貢返航途中漂流到八瑤灣,先被兩名漢人騙去錢財,後被排灣族高士佛社收留。但宮古島人因疑慮畏懼而計畫逃亡,高士佛社族人在發現不告而別,疑其為海盜間諜,因而發動族人追擊,連帶牡丹社排灣族也搜捕可疑的侵略者。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剛好一百五十年過去,琉球與高士佛二地後人已淡化仇恨彼此和解,部落重建神社,採用象徵和平的白色鳥居而非一般傳統鳥居。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轉騎至離日軍登陸地瑯嶠灣最近的景點是車城福安宮。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車城舊名「柴城」,鄭成功時期命部將到此開墾發展成聚落。清朝時因移民漸多,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便以柴木作成柵欄堵住缺口,當地居民便稱為「柴城」,後改為車城。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福安宮前身是(明朝永曆年)焚燒字紙用的「敬聖亭」,也是全台灣及東南亞最大的土地公廟。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因來台的移民漸多,便將故鄉的「福德正神」恭迎建廟奉祀。福安宮是在地信仰中心,也是屏鵝公路旁熱門的觀光景點。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停車場旁有棟「香客大樓」,建築外型延續廟殿的風格,可提供香客在福安宮過夜。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福安宮與北部的烘爐地南山福德宮、中部南投的紫南宮,並稱台灣三大土地公廟。來到南台灣是不能不來走走的景點之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左側牆堵鑲嵌著「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此碑係清同治年間美船羅發號事件後,台灣總兵劉明燈勒石紀念,也是「斯卡羅」文物之一,極具歷史意義。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清同治年間美國商船「羅發號」觸礁,逃生者乘舢板登陸於琅嶠(恒春),悉數被害,僅華籍水手倖獲逃生,引發國際抗議事件。時任臺灣鎮總兵劉明燈進駐至琅嶠,並締結「南岬之盟」,保證協助海難人員求生。劉明燈總兵於車城庄福德廟(今福安宮)此碑稱「劉提督碑」。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非假日仍有不少香客到福安宮拜拜,祈求土地公保佑平安。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一樓裝飾的金碧輝煌,供奉土地公像全身掛滿著金牌,曾受清乾隆皇帝褒封賞賜王冠與官袍。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廟內有三面古匾,高掛正殿左、右壁上,值得一看。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古匾有光緒、同治、咸豐年間,充滿濃濃歷史感。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福安宮最現代化是有部「神明點鈔機」的金爐。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四層樓高的八角形金爐,信眾將金紙放在爐口,金爐會自動將金紙一張張抓起,吸進壚內,奇景令人稱奇。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廟後方各種攤商聚集,販售車城名產洋蔥、紅仁鴨蛋、皮蛋等。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產製於四重溪一帶的「紅仁鴨蛋」因蛋黃顆粒大、金黃油滑、不鹹,價格經濟實惠,來到車城別忘了帶些回家作為伴手禮。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車城芋粿」是福安宮廟前知名小吃,芋粿用在來米磨成米漿做成粿再放在蒸籠內,以柴火炊煮完成。還有客家風味點心,草仔粿、粄仔、發糕、紅龜糕等人氣十足。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廟口綠豆蒜也是遊客必嚐的特色小吃。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據說原來只有賣綠豆蒜,夏天時有學生建議加碎冰,再淋黑糖汁,從此銷路大開,每天賣光光…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綠豆蒜後來加粉條,增加飽足感。吃前先攪拌,讓粉條、碎冰相互交溶,就可以開動了!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福安宮後方沿海道路(屏153縣道)出發,沿途有豐富潮間生態,可直通海生館。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屏153縣道沿岸設有「黃金海岸觀光自行車道」,沿車道騎行,落日時分欣賞夕陽最讚。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153縣道又稱核子事故疏散道路,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讓鄰近鄉鎮有充足時間疏散。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最受矚目是跨越四重溪、保力溪的2座景觀橋,以接近景點「福安宮」、「龜山」為名,分別取名「福安大橋」、「龜山大橋」。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景觀橋設計成斜張橋橋體,外型吸睛,成為車城重要地標。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夜間燈光投射在景觀橋上美不勝收。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福安大橋下是四重溪出海口,1874年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大軍登陸地點。騎臨此地,遙想攻擊牡丹社前從此踏上台灣土地 !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橋旁是侵台日軍駐地龜山半島,由於山形似海龜從海面爬上岸,再轉身入海之狀而得名。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龜山大橋旁有條隱藏版秘境步道 – 龜山步道,從高處眺望日軍登陸地點及視野超讚的海景。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龜山位在墾丁國家公園西北方,階梯旁有解說牌,步道終點是龜山頂,繞一圈經觀景台、軍事碉堡、坑道。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步道就像郊山一樣好走,開始是上坡路,約15分鐘就能登到山頂。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經過石階步道,再來是木棧道,清晨來走像漫步森林浴一樣。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龜山古早是沈在海底,經由地殼隆起呈現珊瑚礁岩地形。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來到岔路,可往迎曦亭,或坑道休息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觀景平台遠眺,「斯卡羅」提及的客家聚落保力與射寮、統埔等村莊,也凸顯龜山地形的重要性。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步道盡頭一片藍天大海,最美的望海視野在此。紅色外觀歐風建築是海生館學員生宿舍。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海拔僅72公尺的龜山頂,就能欣賞無敵海景。往下看,是剛經過的龜山大橋及福安大橋。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為什麼日軍選擇在瑯嶠灣登陸?與羅發號事件期間,李仙得多次從府城搭船至此偵察海灣,在此上岸進入社寮。李仙得在牡丹社事件前投靠日軍,並由社寮頭人「棉仔」擔任通譯等工作。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日軍登陸後大軍原駐紮在兩條河流間的海岸,因逢雨季積水,改移至現今海生館停車場位置安營,並成立指揮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站穩腳跟後日軍兵分三路沿四重溪攻擊牡丹社、高士佛社等部族,加上李仙得情報引導,擁有現代武器的日軍擊潰牡丹社、高士佛社等部族。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返程經過舊軍事堡壘,入內探險參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走進坑道,有進入軍事基地的感覺。坑道是二戰末期為防止美軍從龜山半島登陸,便依山勢建造地下化堡壘。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透過砲口清楚看見遠方海生館、甚至後灣景色一覽無遺。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龜山步道全程來回約1.5公里,步程約40分鐘,建議停留享受秘境美景。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略騎小段來到海生館,內有「龜山安營紀念碑」。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海生館停車場緊鄰剛去過的龜山頂。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停車場中豎立一座「明治七年討番軍本營地紀念碑」。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1874年5月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千餘人,於車城社寮海岸登陸,原海岸的蕃薯園架帳篷多頂,但夜半開始大雨如注,宿營變為水鄉,營內彈藥、糧食皆泡水,第二天轉移到龜山下高地,建造大本營。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6月日軍已征服原住民,仍無撤軍之意,清廷提出抗議,經英美等國調停,且日軍患傳染病死亡者己達半數以上,終於達成和議。清廷承認日本出兵為「保民義舉」,日軍於年底撤離,臨走立碑紀念。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當年興建海生館時,刻意保留紀念碑現地,原碑記歷經破損,複刻新建石碑,提醒國人莫忘此役…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後灣地名是位於「龜山之後」而得名,距離墾丁大街有20分鐘車程,因稍遠使得後灣少了人潮擁擠,有一種遺世獨立之美。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海生館是後灣最知名景點,臨海沙灘叫白沙灣,是遊客戲水逐浪的好地方。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後灣原是鮮為人知的小漁村,因為電影「海角七號」取景,成為影迷朝聖場景的景點。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電影拍攝場景已變動,但海岸邊風景依舊美麗。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有涼亭、休憩區,夕陽西下時戀人靜靜看海,或步上「鵲橋」後灣橋,讓人忘卻塵囂。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離開後灣騎到日軍登陸的射寮村。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射寮」的名稱由來不一,昔日移民帶來故鄉神像,建屋寮供奉,感謝神明庇佑,故稱「謝寮」,後來誤寫為「射寮」,沿用至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射寮村信仰中心是龜山大橋旁的代巡宮,主祀五府千歲。創建於乾隆二十五年,恰巧見證了射寮村由移民建立起的歷史。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代巡宮也是「海角七號」景點之一,電影中喜宴在此拍攝!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清領時期射寮是瑯嶠地區的貿易港,由馬卡道族與閩南人所生後代被稱作「土生仔」,因掌握天然海灣,成為與澎湖等地貿易的重要港口。「斯卡羅」劇中主要角色「水仔」,就是社寮的頭人,以其優異的語言能力與智慧,在各股勢力中艱難討生活。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射寮村現存唯一古厝,是歷經羅發號與牡丹社事件關鍵人物「棉仔」的家。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屋宅外名牌確認屋主姓張,「棉仔」漢名是張光清。日軍透過李仙得情報指引,選擇在射寮登陸也有關連。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射寮棉仔在羅發號事件時擔任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的嚮導,與李仙得在家門口拍攝照片。當時棉仔的家為茅草屋的建築,此張照片可能是台灣史上第一張照片。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牡丹社事件期間拍攝的建築已為紅磚屋,依此照發現古厝仍保存至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張家古宅至今超過百年以上歷史,外牆以咕咾石、紅磚砌築,極具古意。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對照事件中留存舊照片發現,會晤西鄉從道的部落頭目拍攝地點就在棉仔家。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古宅可見到馬卡道圖騰,足以說明棉仔的出身,父親為漢人,母親為馬卡道人,是「土生仔混血」,可見清朝視瑯嶠為「化外之地」偏安的心態。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離開射寮,經台26道來到車城橋。日軍從瑯嶠灣登陸,西鄉從道親率重兵沿四重溪而上,直攻牡丹社群。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車城派出所轉進199縣道,環島車友騎往旭海到台東的路線之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車城地區最高學府-車城國中。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沿著統埔路往山上騎行,能到達知名溫泉鄉四重溪,由四重溪往上騎,會抵達事件中牡丹社與日軍激戰的石門古戰場。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統領埔一路到牡丹鄉,沿途都能見證台灣近代歷史重要場域。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統領埔即今日統埔村,當時客家保力聚落因人口漸增,加上統領埔有水源,適合開墾種植,想向「斯卡羅」租種,而一旁的柴城與社寮也要向原住民租借此地。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時至今日,當年各方人馬爭搶水源及旱地的統埔,已種植一望無際的洋蔥田。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初建於日治時代的恒邑鎮安宮,是村民的信仰中心。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遠遠可見,廟頂有巨大紅臉關公像,為統埔最耀眼的地標。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鎮安宮主祀關聖帝君,有八卦形的關聖帝君廟。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統埔村內有牡丹社事件的「琉球五十四藩民墓」。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琉球藩民墓已整修成紀念園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走入小路望見田野中,有水泥矮牆圍起一座墓園,就是琉球藩民墓。同治十年因遇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部,上陸後遭遇不幸的五十四名琉球百姓,就埋葬在這裡。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墓園整理一新,原碑仍留存。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事件中因語言與文化隔閡導致與高士佛社的誤解,僅12人在保力庄庄民的協助下獲救,遇害琉球人民在保力及統埔庄庄民協助下,原葬在雙溪口,後在日軍登陸後,移葬至統埔(今琉球藩民墓)。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當年遇害者人頭遭原住民帶走,原墓碑留下協助處理的保力以及統埔庄庄民姓名。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紀念碑上有遇難者姓名及頭銜,大多數宮古島的官員,或在地士族與商人。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發現清酒及錢幣,仍有琉球後人到此參拜先人。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日本出兵台灣,事件後許多遺蹟都遭破壞,唯有遇害者墓園及紀念碑幾經整修,墓塚依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至於遠在那霸護國寺的「臺灣遭害者之墓」,則埋葬遇害宮古島人的頭顱。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琉球藩民墓的墓碑刻著:「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墓碑的「大日本」一度遭到泥土塗抹, 如今清除土垢,重現歷史原貌。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牡丹社事件因語言及文化隔閡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不可抹滅,錯誤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續機出發,來到三軍聯訓基地門口,從此進入四重溪溫泉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三角公園」有旗開得勝的大型阿兵哥棋盤,適合帶小朋友來拍照打卡。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三軍聯訓基地門口,小小兵棋盤,創意十足。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Q版人偶化身迷你軍棋,除了三軍軍種外,也有憲兵保衛將帥(指揮官)。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四重溪溫泉自日治時代開發,與北投、陽明山、關子嶺並列為台灣四大名泉。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溫泉村附近溫泉旅館很多,有歷史性質的溫泉旅館,也有平民化旅宿。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溫泉有露天也有湯屋,騎車看古蹟也能放鬆身心。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車城鄉溫泉村,當地廟宇「福泉宮」,取名也與溫泉息息相關。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溫泉老街疫情期間少了車水馬龍泡溫泉的旅客,更顯老街的落莫。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泡完溫泉,吃羊肉爐,怯寒補氣。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先泡湯再吃火鍋。在地羊肉加大把洋蔥最對味。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羊肉帶皮帶筋,略有中藥,無腥味,湯頭微甜,還能續湯,南瓜與芋頭煮爛好吃。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吃完羊肉爐再出發,路徑荒涼加大上坡,已經接近石門古戰場了。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半山腰看見白色紀念塔,那是舊稱「西鄉都督遺蹟記念碑」。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拐個彎來到日本入侵臺灣的主戰場-石門古戰場。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騎抵古戰場,要看紀念碑先走這大大的坡。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登高遠眺,日軍進攻路線清楚可見,紀念碑前盡覽石門風光,昔日的兵戎相爭的戰場,如今只見遠山與田野。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統治台灣後在古戰場豎立「西鄉都督遺跡記念碑」。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後又豎立「征蕃役戰死病歿忠魂碑」以紀念事件中戰死或病死的547位日軍。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台灣光復後去掉「西鄉都督遺蹟記念碑」碑文,改刻「澄清海宇還我河山」。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忠魂碑上原有字體被更換,碑石遭到破壞,僅存基座。原有碑石倒在一旁。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離開紀念碑,騎往坡度更高的牡丹鄉境。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前方兩山對峙,形成峽谷地形,因而稱「石門」。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石門附近地貌如昔,百年來的台灣歷史已經滄桑變化。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走上步道,參觀石門古戰場紀念館。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牡丹鄉整建原有兵舍,讓遊客參觀解說,了解日軍侵略台灣的歷史。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首先介紹牡丹社事件主要景點:石門古戰場、琉球藩民墓、龜山步道、福安宮、安營紀念碑、恆春古城等歷史景點位置。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戰役日軍的攻擊方向與兵力佈署。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看著解說牌,印証課本裡日軍攻台與原住民激戰的歷史。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相隔百年,戰場地形改變,呈現主要戰場原有及現地情況…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最後有互動學習牆,讓遊客重溫,回憶過往歷史。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正確解答在此。看看您可以答對幾題?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當時二軍沿四重溪谷激戰,石門有天然隘口,居高臨下形成易守難攻的位置。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遙想二側山谷上牡丹社與高士佛社族人,在山頂叢林奮力抵抗前所未有的強大外患。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最後日軍派出精銳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戰情逆轉,排灣族在裝備、人力劣勢下被迫撤兵,牡丹社首領阿祿古父子身亡。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不啻有紀念館,也有近年剛完成的紀念公園。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石門古戰場與琉球藩民墓兩者密不可分,路旁有事件過程的彩繪壁畫,提醒後人莫忘和平的可貴。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牡丹鄉公所與派出所、圖書館、衛生所相鄰。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牡丹社」的排灣語為Sinvaudjan(割除葛藤之意),在夏天開花期遍野開滿牡丹花,因而取其特色而命名。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牡丹國中,牡丹鄉的最高學府。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鄉公所對面山丘是雙溪口,又稱「鄧天保交易所」。琉球人在逃離高士佛社後在此被追上,因言語不通,雙方的關係變成敵人,發生不幸慘案。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石門國小位在全台最南端的原住民鄉鎮牡丹鄉石門村。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石門國小學生數約百人(六個年級及幼兒園),校門有超大拼貼抗日壁畫,小朋友自傲先人守土有責之壯烈,倍覺肅然起敬。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國小校門對面有顆大雀榕,在鄧天保交易所被害的琉球人的頭顱,當年就吊掛在樹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牡丹社人隨後將頭顱帶回牡丹社,擺放於頭顱架上當做飾品。早年原住民獵取人頭懸掛顯示族人的威猛,讓別的族人不敢欺侮。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老一輩石門人有禁忌,不准孩子放學後到這雀榕旁玩耍。雀榕樹下用國徽的十二道光芒來鎮煞,減少陰森之氣氛。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騎遊了一天,戰役場景在車城及牡丹山區,騎累了,在部落廚房聞到飯菜香,享受原民風味餐,原味大不同。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天然野薑花拌米飯吃了滿嘴生香,滿足視覺與味覺。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主菜是山上種的山菜與野味,道道都是好味道…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排灣族農業生產以小米、地瓜與芋頭為主。狩獵所得之肉類提供肉類蛋白質。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山豬肉有肥油是夏日裡最下飯的一道菜。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能在戶外餐桌吃著熱騰騰的飯菜,美食佐美景,這頓飯讓人好難忘。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排灣族傳統食物「奇拿富」是山上版的粽子。月桃葉內包小米,餡料有肥肉、花生、芋頭、地瓜,將部落美味都包進來。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原住民家有貴客來訪時,以奇拿富接待代表最高敬意。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野菜方面種類繁多,山蘇、過貓等時令鮮菜,以最簡單煎蛋、熱炒上桌,保留原有美味。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熱湯是一大鍋山苦瓜燉排骨。所有菜色強身保胃,難怪原住民個個身強體健。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日軍戰後在龜山建督府及兵舍準備久駐,侵台野心暴露無遺。朝廷大驚,李鴻章調淮軍主力來台助戰,戰場情勢逆轉。中日二國在1874年10月簽訂北京專約,清國不言賠償兵費,以五十萬兩白銀用以「撫卹」與「購買道路房屋」,在保存顏面的情況下息事罷兵。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清廷急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於光緒元年奏准在瑯嶠築城設縣,並改名「恒春」。並於打狗興建旗后砲台與二鯤鯓仿西洋式砲台(億載金城),以增強海防。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斯卡羅」仍在熱播中,「牡丹社事件」清朝向世界宣告擁有臺灣主權,承認日本出兵征戰是「保民義舉」後,讓明治政府宣示琉球群島變成「沖繩縣」,清朝也無法抗議。之後甲午戰敗割讓台灣,更是「牡丹社事件」造成後患。騎走歷史場域,莫忘和平的重要。
從斯卡羅到牡丹社事件史蹟騎遊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謝謝,好詳盡的文章, 讓我們風景歷史饗宴一次滿足
effo wrote:
謝謝,好詳盡的文章,(恕刪)

+++++++++++++++
您好:
謝謝回文,頭香,加五分,感謝您…
用力騎 wrote:
牡丹社事件源起於清同(恕刪)


真的是圖文並茂阿...雖然上述的地方很多我都還沒去過,但未來有機會,我因該還是會去走一走的
好詳細
感覺不錯
有美景有美食還有重要的歷史事件
用力騎 wrote:
牡丹社事件源起於清同(恕刪)

可以輕鬆觀光郊遊的地方
步道廟宇蠻多的
都沒再戴口罩的?
很有深度的歷史文化旅遊
高士佛部落真想一探究竟


今天才剛帶孩子們來這上課XD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