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臺灣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中,「一府」就是臺南府城,說明臺南是全臺最早開發的城市,街頭巷尾人文資源豐富。今天踏訪臺南永康,不是參觀國家級景點,而是往街底巷弄找尋知名度不高歷史景點與美食,讓大家看到多樣性古蹟的府城。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區舊稱永康鄉,1993年5月升格為永康市,2010年縣市合併改制為市轄區至今。永康是臺南市繁華的精華地帶,現人口數為23.5萬,為臺南市人口最多的轄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工商業與交通發達導致永康人口與都市化快速成長,讓人最有印象是名臊一時的「永保安康」車票,小小車票,它聯繫著人與人間最真誠的祝福,也是對家人最幸福的符號!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很多人不知道永康與收復臺灣的延平郡王鄭成功父子有關,鄭成功收復臺灣不久就因病逝世,葬於永康區鹽洲里,接任者長子鄭經亦在永康墜馬而亡,永康二王廟為全臺唯一祭拜鄭經的廟,父子均葬於永康。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清康熙年間清廷以禮葬明室遺臣鄭成功父子為藉口,將永康鄭氏墳墓遷移到鄭氏故鄉褔建南安縣。時至今日永康有明末整軍經武的人文歷史景點已為人淡忘,值得一遊歷史景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區雖有車站,刻意從臺南車站出發,從不一樣的方向踏遊永康。來到臺南車站下火車抬頭看到鐵軌改建的月台,身為六都中最資深且唯一未改建的臺南車站,光看月台與斑駁屋頂就足以証明它的年分與味道。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臺南車站是臺灣少數建於清代舊城範圍內的車站。現今臺南車站已列為國定古蹟,遊客來到臺南一遊,下車就遇見古蹟…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老臺南人記憶中的車站是圓拱門設計,屋簷浮雕、牛眼窗裝飾,是台灣最有歐式風情的老車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臺南車站為解決當時乘車外宿的不便,站內提供乘客住宿服務,是當時臺灣唯一設有旅館的車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現今配合「車站活化、風華再現」整修工程進行,將重現「懷舊餐廳、鐵道旅館」的府城車站新風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站前廣場有鄭成功銅像,明末年間鄭成功率南明水師在鹿耳門一帶登陸力退荷軍,從此臺南一帶是國姓爺主力部隊屯墾重鎮,有新營、林鳳營、左鎮等,奠定臺南「府城」的歷史定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有段日子沒來到臺南市,組好小折,離開車站右轉,沿著北門路直騎,開始「踏訪永保安康的 的鄭氏傳奇」之旅,也品嚐永康美味餐點小吃。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人行道上詳細地圖及指標,騎走在臺南市區不會迷路。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臺南公園創建於日治時代,是臺南市最古老的公園,政府來台後改名中山公園,再正名為臺南公園。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臺南公園森林綠蔭,大王椰道對映藍天,散步或休閒其中,饒有趣味。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公園最美麗一角是燕潭,昔日臺南十二勝蹟之一,因常有燕子在水上飛翔得名。燕潭最顯眼的,莫過於念慈亭,宮殿涼亭是台紡董事長與統一企業創辦人,為感念母親所建的涼亭。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燕潭旁有昔日大北門遺址界碑,為臺灣府城大北門(拱辰門)遺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府城古城門過去發揮圍阻,與防衛台南府城的功能,在現代都市中已喪失原有的功能。僅留下城門老照片,記錄過去,供人憑弔的歷史價值。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臺南二中旁是北門陸橋,是騎往永康方向,也是開元路起點。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路是台20線之一,從開元陸橋起至開元橋連接北門路與永康中山南路,全長約1.5公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路聯絡大橋、永康,與北門路及大同路共編為臺南市道路編號25。開元路所在為臺南市北區,人口超過十三萬人,在臺南市排第四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路上有開元國小、開元天橋、開元派山所,還有歷史悠久的開元市場。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跟我同年次的開元市場源起於市區規模最大開元寺,為附近富台新村的民生補給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市場外觀整修中,內部正常營業,門口有「五大名攤」的廣告。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市場榮獲四星級市場評比,在南部傳統市場非常不容易。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市場將青菜與生食、肉類攤位分開,標示明確的攤位編號,賣的菜色很多。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上二樓不必走樓梯,有電動手扶梯直上二樓,果然是榮獲四星級評比認証的市場。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動線清楚的開元市場一點忙亂的感覺都沒有,雖然沒有冷氣,與一般綜合市場大不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路略騎一小段,發現一大塊綠地,原來是原臺南美國學校,目前只剩下圍牆殘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圍牆內是一大片草坪,可能是原美國學校的操場,是市區少見全綠地振興公園。市府原有意改建停車場,在民意反對下仍保留這片開闊平整的綠地空間。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圍牆上解說板講述原臺南美國學校起源,由美軍顧問團在一九五三年創立,二年後在開元路興建校舍,校名「臺南美國小學」後改名為Jonathan M. Wanwright High School,校名是紀念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溫賴特將軍,學制從小學至高中都有,隨著美軍撤離台灣,於一九七六年關閉,校園也處於荒廢狀態。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原臺南美國學校內建有美軍眷舍,非常先進的眷舍有壁爐及抽水馬桶,在美援時代的臺灣相當少見。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出騎到台南怎能不從早餐吃起,台南人元氣早餐必須是虱目肚或魚丸湯、牛肉湯配肉燥飯或菜粽、肉粽配味噌湯,街頭經常看到經典早餐招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路邊有一排鐵皮屋,早上開店就有熟門熟路的老顧客來報到,因為沒有招牌,索性就叫「開元路無名虱目魚 ‧ 肉燥飯」。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醒目標示是昔日「富台新村」招牌,無名虱目魚、肉燥飯後面是「富台新村」拆除後改建的國宅大樓。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新村門牌上是臺南市第10任林文雄市長署名。(1985年)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無名早餐店用餐環境簡單,先找到座位再點餐即可。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餐桌上每人就是一碗肉燥飯加虱目魚料理的標準組合,平凡的早餐卻有無限澎湃鮮味!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早餐以虱目魚、肉燥飯為主,有魚肚、魚丸、魚皮多種組合,沒有寫在上面的私房魚腸要在凌晨五點多開店時才有機會吃到。經典魚皮更是限量,不到十點就賣完了 !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在「騎遊臺南府城廟口小吃」中品嚐過第三代虱目魚丸店的超值魚丸湯套餐,來到開元路無名虱目魚店,二者各有擅場,每樣都有到位,可看出臺南店家用心。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餐檯上新鮮食材有透明壓克力罩罩住,蠻注重衛生的。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小店生意真紅火,餐點經常賣光待補,據說養殖場在土城、將軍、鯤鯓等地,都是產地直送的新鮮食材。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因為魚皮已賣完,錯過「魚皮、魚肚、魚丸」的經典三合湯,一次享受虱目魚不同部位的好滋味。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魚肚幼嫩可口,刻意交待挑比較不肥的,老闆大氣加薑絲提味,帶出魚肉鮮甜的湯頭,不枉費一早坐火車特地來吃早餐。魚丸口感頗紮實,彌補沒吃到魚皮的遺憾!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肉燥幾乎是肥肉,醬汁不會太鹹,粒粒分明的米飯,喜歡還能外帶肉燥油。因為中午還要吃永康肉粿及牛肉湯,肉燥飯點小碗的就夠了。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檢查魚肚沒有發現魚刺,愛吃乾煎魚肚也能現煎。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虱目魚肚加魚丸,搭上大骨湯,很快就喝光,坐餐檯前的好處是加湯很快。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加湯沒有給很多,清甜感只剩半碗,與隔壁土魠魚羹的甜膩,完全不一樣的味道。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不止內用生意好,也能外帶魚肚湯。還是現吃比較好吃吧?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無名虱目魚、肉燥飯無刺鮮嫩可口,一口飯一口湯,當台南人真是幸福…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吃完早餐騎往開元路命名起源開元寺,開元路上沒有開元寺,需在路口左轉北園街。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寺是北區著名廟宇,另創辦幼稚園、慈愛醫院,中式宮殿建築的慈愛醫院古色古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慈愛醫院與成大醫院合作,有老人養護中心及護理之家。病患可以到開元寺散步上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寺是目前台南市規模最大的佛寺,民國七十四年公告為二級古蹟。更是台灣最早創設的官方寺院。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寺未與開元路相臨,而是坐落於北園街內。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因古時候的寺廟大都建在山間叢林裡,故將進出寺廟的大門叫做「山門」。門前是白象與獅子分別是「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的座騎。對應佛教「青獅獻瑞,白象呈祥」之意。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山門正門的匾額是「登三摩地」。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前廊有繪彩畫、泥塑、浮雕,均為佛教勸世人行善的故事。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走入山門歷史悠久廟宇,立刻感染古蹟的莊嚴。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廟庭右方有碑亭,建寺歷史碑記俱在其中。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寺原為鄭經明永曆34年選擇於洲仔尾地區,建造園亭,稱為「北園別館」。清康熙29年總鎮王化行、臺廈道王效宗鑑於臺灣未有佛寺,供議改建為海會寺。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乾隆四十二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整修該寺,並奠基該寺的格局,並留下碑記。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咸豐九年重修時,名稱改為開元寺。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寺內有多位名家作品,如詩作、彩繪、木雕、畫作、石碑等,都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門聯上有林朝英的竹葉體楹聯。此為下聯,所寫之字為「煉性當知養性高」。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林朝英被譽為「清代臺灣唯一藝術家」,除藝術家的身分,也是府城知名富商,樂善好施,曾獨資贊助臺灣縣文廟的興建。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林朝英擅長鵝群體草書及運用竹葉體行楷,將奇秀豪放的筆意鎔鑄於繪畫之中。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竹葉體書法意境深遠,為怕遊客看不懂,解說板上有字體解說。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元寺彌勒殿。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進入彌勒殿要先脫鞋以示尊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嘉慶元年為慶祝皇帝登基,鎮總兵哈當阿親題「彈指優曇」匾,至今猶高掛殿堂之上。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歷史悠久的廟寺抬頭都是光緒、咸豐年間的文物。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開山寺與鄭經其母董夫人有淵源,開山堂供有延平郡王鄭成功神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重返開元路,開元路到底來到崑山高中。此地為崑山里於七十一年以崑山工專校名命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柴頭港溪上過崑山橋,來到中山南路,已進入永康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早期稱為「埔羌頭」,在台語中,「埔」是平地的意思,「羌」是鹿的一種,體積較小,「頭」是靠海邊或水邊的岬角,「埔羌頭」即是靠近海邊平地有鹿群的地方。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路旁是國立臺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臺南高工,歷史悠久,校地為臺南市全高職面積最大。臺南高工培養基本工業技術人才,為唯一有飛機修護科之國立職校。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沿中山南路騎走,來到五王里。六十年代,受五王廟販厝業者要求,里名為五王村。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只有五王、二王,二個有「王」的里,附近有全臺唯一「二王廟」之故。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唯一軍事院校是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昔日的「砲兵飛彈學校」已遷至關廟區,只留下椰林房舍供老兵回憶。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昔日國軍砲兵幹部都曾在此受訓,難忘校歌中:「砲聲隆隆,飛彈昇空,這是國軍新砲兵」…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砲校遷移後原址開發成「永康創意園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創意園區」慢慢蓋起高樓,保留營區內老樹及建物,兼顧開發與生態的平衡。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砲校對面有家軍用品店,以前在砲校受訓服裝與配件都能在此找到。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軍警用品社有台南唯一生存遊戲的店家。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軍警用品社旁是「二王廟」山門,離二王廟就不遠了。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里附近都是樓房,最高建物是維冠建設蓋的集合式大樓。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有二棟「維冠大樓」,另一棟在2016年初高雄美濃大地震中倒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廟主祀鄭府二王爺,座落於大樓林立的永康二王里,是全臺唯一主祀鄭經的廟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沿革史註記二王廟前身為一小草祠,是鄭經於二王崙墜馬逝世後建立。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廟之由來除了紀念鄭經的說法之外,還有紀念鄭成功之弟的說法。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廟多次改建,咸豐七年立有「重修二王廟碑記」。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日治時期的二王廟只是一間小廟。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廟前有前總統李登輝及司法院長林洋港分任省主席時賜匾。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廟內少見的八角型藻井。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廟除供奉鄭府二王爺與關聖帝君外,還供奉開臺聖王、鄭府三千歲等神明。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二王廟自建廟至今已歷三百多年,開基二王爺鄭經神像,仍著明代衣冠,以示不忘明朝江山。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鄭經在歷史上留下沈迷酒色的惡名,其實他有文學詩賦,著有「東壁樓集」,又擅長騎射,禮敬明朝宗室,繼位十九年,雖然雄據臺灣仍自號「延平王世子」,遙奉明朝為正朔,抗清失敗後就不再有「反清復明」大志。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鄭經對台灣的發展貢獻不小,主政期間重用大臣陳永華總制以行宰相之職,將漢官制引入台灣。在教育方面,建文廟,除祭祀至聖孔子外,更立太學,將漢人之四書五經及科舉制度植入台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離開二王廟,騎走二王路,過中山高走永華路往大灣地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沿永華路來到永大路二段與國光五街交叉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路口是2016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發生高雄美濃大地震時,永康區災情最嚴重維冠金龍大樓倒塌現場。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原本雄偉大樓在天搖地動中,整棟大樓全數往永大路二段方向倒塌,躺平在馬路上。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時至今日在相關人等完成刑事審理後,民事求償及災後重建也已啟動。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新建的維冠大樓將重建四十八戶,為地下三層、地上十五層,高強度RC結構的住宅大樓。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外觀工程接近完工,象徵災後悲傷及灰暗的景象已成為過去,受災戶將有充滿生命力的新開始。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這一帶叫「大灣」,最有名是花生糖。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大灣音同臺灣,地名由來是平埔族臺灣社離開安平後所定居的村莊。明鄭時,漢人來此租田耕種,唯取以台灣全島之名,改同音的「大」代替,稱大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路旁像檳榔攤的小店就是純手工製作的大灣花生糖,絕無分店,大灣人都知道位置在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先請試吃,有花生糖跟芝麻糖,口感鬆軟不硬,不會太甜,花生跟麥芽糖的香氣很協調。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待壓製後待切分的花生糖。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壓製花生糖的工具是壓機,經反覆壓製就成為美味的花生糖。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切塊前需磨利切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切壓成塊就能包裝待售。壓製過的花生糖,花生味道更濃郁,更有古早味。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對面小巷直騎,來到三王廟「隱藏版」肉粿,也是永康大灣名產之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早上七點半開始煎肉粿,從早到中午都有不少食客排隊!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肉粿已搬到新址,鐵皮屋裡與阿龍素食一起,也能帶吃素食的朋友一起來!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臺南的肉粿跟屏東的粿仔是完全不一樣的。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煎台上的肉粿擺滿滿,老闆與助手煎粿的手都沒停過!大煎鍋不斷的煎煎煎,將原本白晳微透的粿仔,披上焦脆略香的外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有不少名人介紹過三王廟肉粿,其實生意一直很好,固定公休週二,遇國定假日取消。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來吃肉粿的人很多,小店面幾張桌子,排隊是很正常的。假日的人潮就可想而知了!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一樣找位子坐,先拿號碼牌,老闆會叫號碼,再問你要大份、小份是否加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起鍋的肉粿,大氣淋上魚肉醬汁,酥軟的粿仔要配上這味才好吃。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吃素食會改淋上不一樣醬汁。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雖然客人很多,老闆不會弄錯點的數量與桌次,應該是長久以來積累的經驗吧?小碗的份量適合女生吃,等一下還要吃牛肉湯,我吃小碗的。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小小肉粿看起來不會很膩,外皮都煎的脆脆的,搭醬汁吃不會很油,是南部鄉下鐵厝裡才能吃到傳統小吃!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阿龍素食攤生意也不惡,南部人說的「逗市」,雖然賣的食材不同,卻相輔相成,彼此生意都很好!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不管是肉粿或是素食,全部加在一起就是傳統台南古早味!超讚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離開三王廟肉粿,來到中山北路永康基督長老教會。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1893年教會來到永康,1896年建築小厝代為禮拜堂。1903年興建土塊厝禮拜堂。1935年在現址興建新型禮拜堂。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保生宮創立於清同治十二年,多次重建始有現況。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保生宮的「憨番扛廟角」是彩繪的,與常見的塑像憨番不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民國61年再次重建廟宇,當時配合中山堂興建,購地興建成為今日之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殿內擲茭後可求取文昌筆。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正殿供奉保生大帝「三主公」之金身為百年古物。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右側廂房奉祀金光飽綻之青公獅。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傳說曾救駕有功受冊封為「翰林千歲」,因略通醫理遂恭請與保生大帝同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保生宮旁鎖具店是永康之光大導演魏德聖的家,可惜今日沒有開業,打把紀念鎖成殘念。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路中山北路是最熱鬧的市街。永康區無現有自行車道,但鄰近市區與新市之臺南科學園區,區內有永康車站、大橋車站及幾所大專院校,對未來發展更有幫助。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派出所前是中山南、北路交界處。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派出所對面是永康區公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日治時代「埔羌頭庄」隸屬台南州台南辦務署管轄。二戰後將「永康庄」改名為「永康鄉」,曾經是臺南縣人口最多的鄉鎮。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區公所對面是永康公有零售市場。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傳統市場環境有別市區市場,不止環境乾淨,還有濃濃的傳統人情味。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市場旁是永康歷史最悠久的永康國小。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國小前身是日治民前3年成立埔姜頭公學校 (四年制,設於保生宮內)。成排大王椰林足以說明永康國小是百年學校。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街直騎就有永康知名牛肉湯店。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台南市為什麼牛肉湯有名?因為鄰近善化肉品市場取材新鮮方便,所以在台南市經常看到牛肉湯店。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中午要品嚐知名牛肉湯,肉鮮味美是遊客必嚐的美食之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牛肉湯店有冷氣,雖然已過中午仍有用餐人潮。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牛肉湯好喝聞名府城,熬煮的湯頭就是重點,每一家牛肉湯店都有自己的配方。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調味料有豆瓣醬、沙茶醬、辣椒、薑絲、醬油等,喜歡什麼樣的口味就隨意自取…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剛剛吃了花生糖及肉粿,只能嚐嚐最經典的牛肉湯。其他牛肉美食就下次再來了。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點了微笑牛肉湯、配碗肉燥飯,很簡單的出遊午餐。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知名牛豬肉燥飯,一拌開就有濃厚的牛油味,與一般肉燥飯不同,很讚!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新鮮生牛肉放在大碗裡,用滾燙的牛肉高湯沖下,鮮紅牛肉如化學變化般泛熟,一碗鮮嫩的牛肉湯上桌,這就是台南人喝牛肉湯的吃法。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微笑牛肉湯,有點半筋半肉的感覺,肉片的厚度也夠。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離開前還能外帶牛肉乾。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吃完牛肉湯,往177號道(中山路)往北騎,前往永康車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人才輩出,東方女孩蔡幸娟就讀永康國中時以一首「夏之旅」,開始走進民歌歌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天主教法蒂瑪聖母堂位在車水馬龍的中山路上。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法瑪蒂」是葡萄牙的地名,也是聖母瑪麗亞曾經顯靈的地方。為了紀念聖母瑪利亞,永康天主堂就以「法瑪蒂」做為聖堂名稱,創設於1964年。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此地為埔園里,原為永康上中里埔以種植埔仔、 麻園作物得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埔園里中正廟。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光看外觀以為是祭祀蔣中正總統的廟宇,仔細一看發現大不同。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登上二樓發現是傳統神明廟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原來中正廟是林、洪、廖三位千歲府,在永康處處都有驚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埔園里一帶以農田為主,卻有幢樓高28層的超大華廈,據說在永康交流道上就能看見麗池大樓,像是召喚永康人回家的燈塔一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麗池大樓旁是永康兩個車站之一的永康車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車站外是一張超大話題車票,「永保安康」即永康站至保安的紀念車票。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車站內保留支線鐵道,昔日從高雄港運送原料至統一企業、大成長城公司廠區,因已無貨運功能,均保留軌道,已不再行駛。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騎過平交道來到統一企業、大成長城企業總部。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原台南家政專科學校舊稱台南家專或台南女子大學,已升格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以紫色為代表色糸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校徽由三隻鳳凰展現形象,象徵「三人行必有我師」,與校訓「學思相長」相呼應,意喻學成後,有如鳳凰蛻變,得以彼此攜手互助,展翅高飛。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前身是純女校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是專攻家政領域的女子大學。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近年開始收男生,全國唯一、堅持最後的女子大學已走入歷史中。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騎逛一圈後發現校地不大,校舍建築密集,校園角落充滿綠意。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校園一角有台南家專時期留下來的校舍與燭台造型噴水池,是最後「女校」歷史回憶。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騎抵中山南路鹽行天后宮。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鹽行天后宮廟埕是傳統菜市場,匯集人氣也方便週邊居民。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鹽行天后宮前身是「洲仔尾天后宮」,該廟原本在洲仔尾地區,過去曾經在臺江內海旁,闢有鹽場而得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洲仔尾因而繁榮,使得週邊出現鹽行、渡船頭等新興聚落。天后宮即在此背景下,創立於洲仔尾。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天后宮的媽祖神像據說是隨鄭經來臺的媽祖,洲仔尾據說有鄭經別墅與陳永華花園,媽祖神像被奉祀在陳永華花園中。陳永華後代離臺後,媽祖神像仍在花園內,為附近居民所信奉。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拜殿前有忠孝節義,惕勵後人。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廟內木作工藝均由國寶級大師興建。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傳統門神與天后宮側門繪有宮女彩繪。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離開鹽行天后宮來到鹽行里國聖街,右轉就能抵達「鄭成功墓址紀念碑」。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座落於工業區中,沒有帶路,恐怕會找不到。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高掛嶄新紅布條還有塑像,最近墓址剛完成修築工程。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是鄭成功、鄭經父子墓遺址。清康熙三十九年,清廷以禮葬明室遺臣鄭成功父子為藉口,其實是為了不讓當時的臺灣住民想念鄭成功,把在臺灣的鄭氏歷代墳墓,統統遷移到鄭氏故鄉泉州府南安縣,現在洲仔尾僅殘存鄭成功墓址。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為民國六十九年建設,時任省主席、內政部長、台南縣長、永康鄉長都在碑上留名。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1624年荷蘭佔據臺灣,那年鄭成功出生在日本九洲平戶。1661年4月1日鄭成功率領25000名官兵登陸鹿耳門,次年4月30日荷蘭守軍投降,收復台灣僅四個多月後,鄭成功逝世於台灣城(現安平古堡亦稱王城)。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歷史的巧合証明鄭成功一生為台灣而生,也為台灣而死。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豐功偉業,令台灣世代將他奉尊為開台聖王,留下永遠的鄭氏傳奇讓後人追思。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離開鄭成功墓址紀念碑轉騎來到奇美醫院,下高架橋就抵達永康另一個大橋車站。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大橋車站名取在地古地名「大橋」。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車站位於永康陸橋下方,附近高樓林立,因客源眾多,雖僅停靠區間車,運量仍居臺南市境內第三大站(僅次於臺南、新營),業績領先。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永康沒有大江大山的天然景觀,卻有充滿人文的歷史景點。一日永康單車行,踏訪「永保安康」的鄭氏傳奇,宛如研讀臺灣三百年近代史,品嚐永康在地美食,讓騎車不再索然無趣。
踏 訪 「 永 保 安 康 」 的 鄭 氏 傳 奇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用力騎 wrote:
臺灣諺語「一府二鹿三...(恕刪)

趴趴走,拍拍照,
就騎大大能這麼用心。

看完照片,台南的寺廟古蹟,文化城當頒給他。
好吃的當地美味,也是一絕,
謝謝騎大的分享^_^
ericlsii wrote:
趴趴走,拍拍照,就騎(恕刪)

++++++++++++++++++++++++
您好:

謝謝回文,一直有出遊的計畫也是很難得的,想去許多地方看看,看看台灣許多不知名的角落,風土人情都是很讚的體驗,當然吃不一樣的美食也在計畫內,大魚大肉是不可能,只能小吃來品嚐。

祝好
小弟身為在地台南永康人,看到這些照片都是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景色,
但對背景知識了解卻少之甚少,
離鄉背井數年,在mobile看到這麼精采的景點介紹,不得不推~
用力騎 wrote:
臺灣諺語「一府二鹿三...(恕刪)


用力大,你是屏東人還是台南人啊?
林壓 wrote:
用力大,你是屏東人還(恕刪)

+++++++++++++++++++++++++++++++++++++++++
你好:
常往台南跑,有時我也搞不清楚了…
正在寫善化的遊記,又一篇台南,完工再分享…
台灣也蠻大的,光台南都寫不完…

祝好
加分
Benson1024 wrote:
小弟身為在地台南永康(恕刪)

++++++++++++++++++++++++++++++++++
你好:
之前騎寫台南三座木造老車站就寫過保安,還有後壁、林鳳營,那時經過永康就很想寫個「永保安康」最終回,如今終於如願,很讚。
永康有很多故事,光是二鄭就很有傳奇性,專程騎走一回,更有走過台灣近代史的感覺

下一篇寫善化,到時再分享…

祝好
每次看到哥的遊記必定進來點讚加分
有吃有玩,猶如身歷其境
台南也住過一年,我租住在永康奇美醫院那附近
不過週邊景點連開元寺也都沒去探訪過,自覺汗顏
katoh050033 wrote:
每次看到哥的遊記必定(恕刪)

+++++++++++++++++++++++++++++++++++++
你好:

開元寺蠻有特色的佛寺,出家人各司其職,廟景很有特色,奇美醫院在台灣近代時也留下一筆(319),再遊善化,不會您也住過吧?

臺 南 善 化 采 風 - 行 善 之 旅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