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Gusto RCR TEAM Edition Pro (Shimano Ultegra R8000)

第一次看到男車友開箱文可以蓋這麼高的樓.....
快要跟隔壁空姐開箱那樓一樣高了....

各位車友前輩們行行好,樓主買新車開心分享....
要祝賀的就留言添塊磚.....
看不慣高士特的,看到標題就別點進來....
買都買了,總不能賠錢出售吧.....
各位前輩就別掃樓主的興了...

怨念聚合體 wrote:
你沒看懂我在說什麼...(恕刪)


車架的製造本來就不是什麼高端技術的東西
有時候MIT比較好是一種意識形態 好不好是用才知道
MIT也是一堆爛東西
說穿了 討不討厭Gusto其實是個人喜好問題 本來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當然 我個人完全支持抵制頂新
不過我還是覺得 車架這麼重要的核心零件 完全可以當成單一商品的
這樣標示真的滿糟糕的
有人會說 這樣是合法的 我不知道有沒有合法
但很多大牌真的不會做這種事 哪裡製造就貼哪裡
印尼 越南 泰國 製造 根本就稀鬆平常
ddar白馬 wrote:
前後煞車,兩者手感差太多,這個可以用走線技術去克服。
成車,因為後剎車的管線比較長,線阻比較大。
加上現在的公路車,大多走內線,線阻又比較大。
後煞車的手感,不佳,不如前煞車.....這個是必然的。

處理方式,圖片中,車頭的後煞車管線比較長,稍微剪短。
車頭左右轉動到底,管線長度不干涉,沒有拉扯即可。
多餘的長度,讓手感更差而已。
如果還不滿意,使用注油煞車管,配合平滑煞車線,效果就很好了。


謝謝大大建議,這幾天感覺後剎車有變比較鬆了,可能是磨合

dean720721 wrote:
就事論事~~

車子不錯樓主開箱很開心
要酸要噴頂新沒差
但請勿作人身跟詛咒攻擊
看PTT很搖頭
竟然還有人說騎了就不要出事...
至少高士特這車他們自身選手也在騎~
有出現嚴重安全性問題嗎?

至於
說魏應充是被與論跟檢調栽贓入獄的~
老實說我不太信~
舉頭三尺有神明~
白沙屯媽祖都不屑他了~你說他沒罪? 我不信~


我現在才發現單車界還蠻恐怖的。品牌護衛隊不只支持自己還會貶低別人,意識形態很嚴重,有夠兇,而且品牌愈大的愈嚴重。

開心的還是比較重要,或是把時間拿去騎車。

======

我是建議捷安特信徒不用擔心,捷安特最貴的到26萬元都有,在高階領域還是很領先。目前二三線車廠在台灣主推還是以5萬以下的消費級市場為主,因為台灣人收入不高,高階市場幾乎被捷安特吃下,二線廠高階車款的大都拚外銷。

但也不能忽視中國的碳纖技術一直在發展,不管各位願不願意相信,往後台灣二線品牌跟大陸品牌,還會繼續蠶食五萬元以下的市場。捷安特如果要固守五萬元以下的市場,技術下放是必要的,行銷上也必須加把勁讓人明白車子好在哪裡。

大家都知道一分錢一分貨,如果一台車綜合有6萬元的價值,任何車廠(包含捷安特)就不可能賣5萬元。我確定10萬元的捷安特絕對全面性的比二線廠的5萬元好,但5萬元的捷安特有全面性比5萬元的二線廠好嗎? 我不這麼認為,至少絕不會是全面的。 全面優勢就不會有一樣價格,這是市場定律。

產品優勢都必須由品牌自己來捍衛,否則後起品牌不斷以數字來挑戰,什麼都不做那流失掉一些顧客也是理所當然。以T800 vs T1000來說,捷安特只要出個benchmark說明自己的T800車架比他牌T1000好,就是很好的宣傳利器。

光靠沒有公信力的信徒跳出來說些空話,甚至搞詛咒,都只會幫倒忙而已,讓人更肚爛品牌的顧客素養很差。

與其聽信信徒的空話,我還寧願相信這一類專業的試車手講出來的話
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5214.html

(說真的如果某品牌的護衛隊素質那麼差,下一台我可能賭氣買AXMAN/ASTER/MERIDA也不想跟你們蛇鼠一窩。有這種想法的應該不會只有我)

=================================

魏應充有罪是確定的,混油案二審已定讞代表證據確鑿,要付出他應付的代價。其實能夠關到這麼高層不容易,很多董事長都會設好重重防火線讓經理人去背黑鍋,本次判決代表檢調搜查的勝利。飼料油案則還在審。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Gusto是魏應州跟他兒子魏宏帆創辦的,而黑心油事件是負責台灣市場的魏應充主導,不該混為一談,就算要論罪也要講證據,沒有法治觀念的話就沒什麼好談的了。
Freshness wrote:
謝謝大大建議,這幾天...(恕刪)


小弟也是前几楼帮楼主添砖的,没想到这栋楼盖这么高是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言论,失去开箱与骑行经验分享的原意。
01单车版其实也没落很久了!
还是为大大理应对应与中性的态度来让单车回归最单纯的活动点讚。

Freshness wrote:
謝謝大大建議,這幾...(恕刪)


自己去google tour 五通剛性測試,
國外用固定儀器去測車架性能,並公布所有測試機制跟過程,
這種才有公信力可言,你po的所謂專業車手是該雜誌的編輯之一,
不是甚麼專業車手,那種葉佩雯根本沒有參考價值!
26萬的車和5萬的車比哈哈1111111111111


wrote:


問題處理好了,自刪。
fgasfgasg wrote:
其實我聽不懂大大你的邏輯,或許你也搞不清楚我個人(及其他跟我看法一樣的車友)無法接受這種做法的理由。
這樣說好了...

就你舉的例子,日立冷氣機與TOYOTA,
它們不能標榜日本製,只能標為台製,
這是因為日本製比台製比價值或工藝水準高,
所以標著台製,但是內部核心組件是日本製,消費者可以接受,不認為被騙,

但是高仕特卻是相反的,
標榜台製,核心組件(車架)卻是價值或工藝水準低一階的中國製,
所以很多人無法接受,
儘管它"完全合法"(所以我才說,這是鑽法規漏洞)

幾年前,福特FIESTA國產產能不足時,第一批車主買車後發現全車幾乎都是德製零件,
每個人都高呼賺到了,沒人覺得自己受騙,
如果當時換成都用中國長安福特的零件呢?
就是這個道理而已。


顯然你還是搞不懂。 "只能標示為台製",跟日本水準高低無關,這是法律的規定。"鑽法律漏洞"這五個字也不是給你這樣用,這五個字的意思是:做了一件法律沒有說可以做、但也沒有說不能做的事情。

依現行的法律,廠商在台灣組裝加工後的附加價值比率達成品的35%即可印上台灣製,所有廠商都是如此依法行事。

法律也不可能照你那奇怪的想法去歧視特定國家。同一台車,不管是歐洲車架or非洲車架or中國車架,當其加工後的附加價值達到就須標示為台灣製。再重聲一次,這是法律的規定,不是你想的鑽漏洞,就算是你親人開的公司也一樣得遵守法律。

好,接下來我應該幫你說了,現行產地標示法規對你的價值觀而言還不夠完善,這才是你應該表達的,你希望的是政府規範腳踏車應該「車架產地&組裝產地」分別標示

如果你已經成年,你可以馬上為你的價值觀盡一份力,去找立委請他們修法,我也支持車架與組裝產地分開標示。但在這之前,請不要含血噴人抹黑廠商鑽法律漏洞,沒有廠商鑽漏洞,只有沒法治觀念的刁民在強詞奪理。

我也很清楚很多車友會肚爛是因為:「Gusto使用中國車架卻大大行銷MIT(台灣組裝),它們應該跟其他使用中國車架的台灣廠商一樣低調不應該去強調MIT。只有使用台灣車架的廠商才應該宣稱MIT。」。有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應該做的不是抹黑廠商,而是去請立委修法,不要讓錯誤的觀念一直以訛傳訛。

現在中國的碳纖維技術愈來愈進步了,除了一些二線廠商已經開始大量使用中國碳架,連中國品牌的成車都來台灣試水溫,這是個趨勢。與其懊惱地無所作為、到處抹黑合法廠商,還不如去建議修法。

如果解釋到這樣你還是不懂的話,那就當我沒說了。但這樣的話我想捷安特也躲不過你的嘴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1699793
我是香港人,我不是專業車手,也不是業內人仕,事實上,我是退休人仕。
我的車友都騎Specialized, Canyon, Cannondale 等品牌的車,他們說歐美品牌騎起來比較有信心,其實他們的車組件大部份也是台灣,大陸生產的。
我騎的是美利達的鋁架車Scultura 400,輪組是淘寶買的手編輪,龍頭,坐墊,腳踏都換過,不是淘寶就是台灣品牌(相信全都是大陸製造),簡言之,就是一部台灣+大陸的併裝車。
儘管如此,我和車友騎車也不比他們騎得慢,下坡也衝到6Xkm/hr,我對我的車有信心,不怕它突然支解。
我上個月買的新車是Aster 007,台灣二線品牌,估計也是大陸生產,但我真的不在乎。我的香港車友完全沒聽過這品牌,對他們而言,這品牌和大陸品牌沒差別。
但我對這二台車的質量均十分滿意,騎得開心,不覺得比朋友的車差,也不感到羞恥,我計劃9月騎007西進武嶺。
說那麼多,其實想說的只是我不在乎MIT, MIC, MIHK, MIUSA, 只要認真研究,不難找到質量好又便宜的東西,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名牌當然有它貴的道理,但不代表便宜東西便一定不好。在外國,相對於歐美品牌,捷安特算是便宜品牌,在台灣,相對於捷安特,Aster, Gusto等算是便宜品牌。買Aster 007之前,我也看了不少文,沒看到這什麼具體案例說Aster, Gusto這些品牌質量有什麼問題,碳布是假貨,車架斷裂之類的(MASI 前义斷裂倒有一例)。
在01大家還是專注討論分享車子質量設計罷,黑心企業在時事版討論就好。
德國福斯汽車也曾數據造假,維格鳳梨酥也改過有效日期,難道這些相關企業也應全數倒閉嗎? 冤有頭,債有主,要討公道便直接找魏家人,頂新相關企業數以千萬員工是無辜的,他們只是認真地上班,做好自己的工作,為什麼要奪去他們的年終獎金,他們的工作機會。遷怒他人無補於事。抵制頂新難道魏家人會沒錢花,沒飯吃嗎? 先受苦的是頂新的員工,像是和黑心油完全無關的Gusto員工。
我都是香港人,我認為食物安全係零容忍,大家都有親友,你們真想你們老婆兒子食黑心食品嗎?有些黑心食品有致癌物質,你真想的放入口嗎?現實上好難証明單一食品致癌風險,但我想不少網友都有親友患癌經驗。所以罷買頂新集團,沒有什麼問題,至于罷買高士特亦是合情合理。但我相信樓主買高士特時亦冇考慮到這些因素,只從外觀價值因素去決定。如果市民齊心罷買黑心食品,亦台胞之福。至于高士特倒閉令人失業,我相信只有市場減少需求,令該業內人失業。因為市場唔買A品牌,轉B品牌,令B品牌需求增加,自然增加人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