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比較了一下目前市面硬碟價格:

單碟1TB 的 RAID-0 測試分享

● 平均 1TB 價錢來說,是 3TB 最划算,2TB 次之,1TB 最不划算。

● 考慮到 RAID-0 並沒有容錯機制,如果以後硬碟健康度下降,需要儘快買新硬碟把資料備份出來。而市面目前最大只有 4TB 單顆。

● 2TB 兩顆(總容量 4TB),比 4TB 單顆,還便宜一點。

綜合以上考量:
所以決定採用 2TB * 2 顆來組 RAID-0。

謎之聲:其實是口袋銀兩沒有那麼多啦。


進入正題:

手機拍的簡單開箱圖片(畫質差傷眼請見諒,隨便看看)

單碟1TB 的 RAID-0 測試分享

單碟1TB 的 RAID-0 測試分享

※ 一定要有的疊疊樂

選擇 TOSHIBA 是因為之前有買過一顆 3TB 的,用的感覺還不錯。低溫、速度快。


單碟1TB 的 RAID-0 測試分享

現在單碟 1TB 的硬碟真的很快,單顆就有 150~180MB/s 的速度

組成 RAID-0,速度如上圖

註:4K 隨機讀寫的速度,沒法經由 RAID 來加速。RAID 只能加快連續讀寫的速度。


可與單顆 SSD 的速度比較看看:

單碟1TB 的 RAID-0 測試分享
單碟1TB 的 RAID-0 測試分享

上圖:M5S 單顆的速度


比較可以發現,連續讀寫方面,相差不遠。

硬碟 RAID-0 寫入速度,甚至比單顆 SSD 還快。
(視 SSD 種類而定,與 M5S 相比是比較快)


心得:

這還只是「2顆」 硬碟 組 RAID-0 而已

可以想像若有 3顆、4顆、5顆.....組出來的速度嗎?

肯定遠遠超越單顆 SSD 了(僅連續讀寫的部份)

*************************************************

如何建立 RAID 磁碟陣列:

至於組 RAID 會不會很複雜?

如果主機板不支援組那麼多數量,怎麼辦?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去用主機板的,或者用磁碟陣列卡什麼的,自找麻煩。

作業系統本身就有支援「軟體 RAID」(Soft RAID)

輕鬆又愜意,設定僅需 10秒內搞定。而且相容度、穩定性最高。

單碟1TB 的 RAID-0 測試分享

一開始插入空白硬碟,Windows 會要求分割和格式化

選擇:
GPT 分割系統

然後把每顆新空白硬碟轉為:動態磁碟

對準其中一顆空白硬碟,分割為 等量 (RAID-0)磁區

就搞定了,其餘的硬碟,組成陣列時會一併格式化


如果要組 RAID-5,分割時則選 RAID-5 的

Win7 / Win8 有內建支援 RAID-5 軟體RAID。

XP 預設只支援 RAID-0、1,需要破解,才能支援 RAID-5。

******************************************

關於 RAID 的種類:

RAID-5 比較好(最少需3顆,最大無限制),有容錯機制。允許可以同時有一顆硬碟損壞,抽出換新的,可以重建修復陣列,恢復陣列健康度。

RAID-0 沒有容錯,壞一顆整個陣列資料全毀。

RAID-5 和 RAID-0 都沒有顆數限制,唯一限制是主機板上 SATA槽 數量。

每多一顆硬碟,平均速度可增加 0.7~0.9 倍。

會比買 SSD 大容量來的划算。

當然硬碟 RAID 無論怎麼組,4K 隨機讀寫速度也無法增加,不可能與 SSD 相提並論。

但對於需要連續讀寫大檔的情況,非常有幫助。比如影片剪接,映像檔載入、掛載....之類的。

這類的用途,因為需要龐大的儲存空間,買 SSD 來用,經濟上是會有矛盾衝突的。


我個人選擇 RAID-0 是經濟方面的限制。

建議口袋充裕的話,可以用 3TB 硬碟 組 RAID-5, 4顆 或 5顆,比較理想。

而且 RAID-5 有容錯機制,健康度出現警告時,不用全部資料拷貝,僅需把有問題那顆硬碟抽換掉,重建即可恢復健康度。

Windows 的 軟體 RAID,若不熟悉,或會怕,擔心它的可靠性。建議可用 VirtualBox 虛擬機,先去模擬一遍:抽出舊硬碟,加載新硬碟,那個過程。增加、移除 虛擬硬碟檔 即可。重建也非常方便,沒有困難性可言。滑鼠點一點而已。

模擬過後,就會對操作方法,和它的可靠性,有新的了解。

註:windows 的軟體 RAID,只能用於 資料碟,無法用於系統碟。好像也有方法可以用在系統碟,但不建議。用於系統碟,風險太大。只用在資料碟的話,安全可靠。


總結:

單碟 1TB 的硬碟,速度真不是蓋的。組成 RAID 就更強大了。容量經濟實惠。

若有大容量的需求,且又想要速度快,RAID 就是窮人的救星。可以考慮看看。
很用心的文章 ,可是我已經老了 RAID_0 ,有點捨近求遠
中容量SSD加普通硬碟RAID_1 比較經濟實惠效果好

h7878220 wrote:
中容量SSD加普通硬碟RAID_1 比較經濟實惠效果好...(恕刪)


可是這樣寫入速度,不是會被硬碟給拖累嗎....

只有讀取速度可以維持 SSD 的速度。


不過確實是經濟實惠的 SSD 即時同步備份 的好方案。

若不常在寫入,又需要安全可靠性,是不錯的選擇

********************************************

補充說明一下,我為何用 2TB * 2顆 組 RAID-0:

2TB * 2顆 = 5,380 元(總容量 4TB)

4TB 單顆 = 5,600 元(總容量 4TB)

價錢:比買單顆 4TB 還便宜

速度:
2TB * 2顆(RAID-0)連續讀寫 >> 單顆 4TB
是 2倍的速度!


可靠性方面:理論上無差別

單顆 4TB 壞掉 = 壞掉

2TB * 2顆 RAID-0,壞其中一顆 = 壞掉

沒有容錯機制,基本上就沒有可靠性能言,所以無差別。


RAID 費用:無,軟體 RAID 不用錢。

RAID 造成的困難度:幾乎可忽略,軟體 RAID 10秒內搞定。


耗電量:
2顆硬碟的耗電量,自然是一顆硬碟的兩倍。

不過硬碟耗電量並不大,尤其現在新款的省電型,估計在 5W~10W 左右。(閒置~讀寫)


所以除了耗電量比較差以外,比買單顆 4TB 好處更多。

尤其常在大量傳輸影片(比如剪接影片)、掛載映像檔(比如掛載虛擬硬碟).....等用途,速度可以更快。
fedora wrote:
可靠性方面:理論上無差別

單顆 4TB 壞掉 = 壞掉

2TB * 2顆 RAID-0,壞其中一顆 = 壞掉

沒有容錯機制,基本上就沒有可靠性能言,所以無差別。



請容我更正一下這句話
假設4T跟2T的損壞率皆為1/10(隨便寫的,這樣比較好算
那買4T爆的機率是1/10
但是2T有兩顆 因此損壞狀況有C2取2跟C2取1兩種
因此損壞率變成(9/10)*(1/10)*2+(1/10)*(1/10)
爆的機率為19/100
接近兩倍
並不相同
如果相同大家都拿1T來四顆RAID0了....
[email protected] Silver Arrow P5Q-E 8G DDR2 800 EALS*2+FAEX*1(RAID5) 4850 690 II

fedora wrote:
可是這樣寫入速度,不是會被硬碟給拖累嗎....

只有讀取速度可以維持 SSD 的速度。...(恕刪)


不會 現在win7 & win8 在CAHE機制已經很進步了
而且 現在大多數的人也很少做大量資料的移動跟寫入
有這種需求的大多是商用 而且會更執著於大容量的SSD

至於我 早就對這類的方案 不那麼執著了
問一下,聽說單碟1TB的比較不適合做系統碟?
說什麼檔案移動很快,但是巡軌時間很久

像我換了他們新的號稱單碟1TB的硬碟
開機時間比以前的時間還要久很多...
s9209122222 wrote:問一下,聽說單碟1TB的比較不適合做系統

不會
如果以這種理論,只能買舊的已經過保固的大容量硬碟,或是選其它容量低於1TB的的硬碟了。

尋軌時間長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容量越來越大,轉速卻無法相當提升。
而有些則是因為現在的OS在開機載入的資料量跟工作都遠大於舊有的OS

這個部分,換成SSD or 混合式的HDD都可以改善

或是改用WD 萬轉 迅猛龍也可以
s9209122222 wrote:
問一下,聽說單碟1T...(恕刪)


應該沒有那種事吧

seektime 平均搜尋時間(數字愈低愈快)

可以用一套軟體叫: "HD TUNE" 的去測

新款硬碟的 seektime 絕對會比舊款硬碟快。

如果測出來,「新硬碟」 是比 「舊硬碟」 慢的,
那可能買的那顆新硬碟,不是 單碟1TB 的....


原理說明:







※ 圖片取自網路

硬碟的碟片,尺寸是「固定大小」的,即直徑 3.5" 英吋

所謂的:單碟 1TB、單碟 500GB

是因為碟片上的「磁性塗佈」,「密度」不同

並非:單碟 1TB 比較大片。沒有比較大片,是一樣尺寸的。


密度,比喻就像:

濃縮果汁,和 5% 含量果汁,那種差別

濃縮果汁,密度大,喝一口大滿足

5%含量果汁,密度小,像在喝白開水


因為碟片的尺寸是固定的,磁頭轉一圈,跑的 "距離"(圓周長度) 也是相同的!

單碟 1TB 的 「密度」,是 單碟 500GB 「密度」的 2倍

換句話說:

單碟 1TB,磁頭跑一圈

單碟 500GB,磁頭跑一圈

同樣都是 7200 轉來講

前者能夠讀寫的資料量,是後者的2倍。


結論:

因為:碟片尺寸大小一樣,轉速一樣。

就是說:無論新舊硬碟,磁頭跑一圈的 距離 與 時間 都是一樣的。

更白話的說:磁頭是無法加速的,除非換成 1萬轉,或者 5.25" 的大碟片。

那剩下決定速度的關鍵就是:碟片的「磁性塗佈」密度。


正確的說:不只碟片「磁性塗佈」,還有磁頭的感應能力度也要升級強化。

就像:CD、DVD、藍光光碟

尺寸完全一樣,馬達轉速也是一樣,但容量和速度卻不一樣

差別在光碟片上塗料不同(密度不同),雷射讀取頭精準度不同。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原本用seagate的ST31000524AS裝windows 7開機進入windows的時間不用很久
不過因為有壞軌的狀況所以換成ST1000DM003-9YN162來用
結果進入windows的時候停留在歡迎畫面的時間變久了
之後換成ST2000DM001-1CH164後也一樣

這會跟電腦其他的配備舊了有關係嗎?像是主機板?
有的時候是排線影響
有的時候是因為你電腦裡面有其他裝置快要壞掉了

我之前也是這樣 換了SSD也是一樣卡在那個地方
後來發現是把有一台無法自動退片的光碟機拔掉後 就可以閃進桌面畫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