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孫一 wrote:
當然是i7

像我個人的i7-2600K
目前超頻4.7G在常態使用

效能方面沒有一顆新i5贏的過
更別說你的i7-4790了...(恕刪)

前一代的i7通常仍強過新一代的i5,不過隔了三四代就不必然如此。

Handbrake(x264)轉檔(單位:每秒可轉幾張),原時脈比較,但兩者都可以超頻:

http://www.anandtech.com/bench/product/287?vs=1544

Whistle Blow wrote:
前一代的i7通常仍...(恕刪)

呵呵
你那是我的2600K最弱狀態

你知道我可以超頻嗎
你根本沒看我內文吧

我4.7G常態使用喔

而且新一代的i5都沒辦法大超
你是超頻不過我的
想OC? 先看你的溫度吧
生涯ただ一度のキス  ただ一度の恋
鈴木孫一 wrote:
你知道我可以超頻嗎
你根本沒看我內文吧
我4.7G常態使用喔
...(恕刪)

當然看了,所以我提到兩者都可以超頻,你有看我的內文嗎?

以預設頻率的x264轉檔速度領先幅度(~28%, ~50%),六代i5不用超到極限,x264轉檔還是可以領先4.7GHz的i7-2600K。如果是用上兩者都有的Quick Sync Video硬壓線路,不管是壓縮速度、畫質、可支援的最高解析度,那第二代落後更大。

Whistle Blow wrote:
當然看了,所以我提...(恕刪)


只會用說的


請你找數據

任何一代i5可以超越i7-2600K 4.7G的測試拜託

i7-6700K的預設都打不敗i7-2600K超頻後了
你i5真的不要天真想贏2600K
生涯ただ一度のキス  ただ一度の恋
j155697 wrote:
如果是比多工效能的...(恕刪)


主要需求是玩遊戲的話
i7>i5

如果是比多工效能的話
i7 i5差距不大

超線程技術主要是針對單一軟體能更好利用多核心
要跑很多軟體主要看實體核心而已



鈴木孫一 wrote:
呵呵你那是我的2600K...(恕刪)

最弱....你在弱什麼嘛XDD 又不是在練功。


那叫最初,最原始,最原廠的設定,叫做預設值,超頻伴隨著風險,散熱加壓也會隨著不同體質需要做調整。

可以看出預設值I5 6500K已經有30~50%的差距了,況且I7 2600K需要比較的應該是同樣是I7的4790K跟6700K,相應起來同頻性能也有30~50%的差距了,說Intel擠牙膏是真的,但擠了好幾代也是擠出了不少效能差距了哈哈。

不可否認I7 2700K是一代好U,但是硬是要用超頻數據跟人家比沒有意義,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超頻也不是每顆體質都一樣,大起大落的。
Whistle Blow wrote:
前一代的i7通常仍...(恕刪)


所以預設時脈i5-6600K>i7-2600k

請問那兩個分數是什麼意思

單核效能跟多工效能嗎
若考慮效能但不擔心新規格的擴充性(USB 3.1、DDR4之類),選i7-4790K

若考慮新規格較優擴充沒問題,選i5-6600(新一代晶片組)
依照你的需求,換顯卡才是正解


但是如果堅持要延用顯卡的話

依照原po的問題:i5-6600跟i7-4790選擇?

絕對是選i7

而且能買到4790k的話更好,光是預設時脈4Ghz就很超值了


然後如果有玩單機大作,例如GTA V

換i7有感,因為現在都有對多執行緒進行優化


大包o wrote:
請問那兩個分數是什麼意思
單核效能跟多工效能嗎...(恕刪)

都是Handbrake轉檔(x264),單位是每秒可轉幾張,分別是一般般的品質轉檔跟高解析度轉檔。

鈴木孫一 wrote:
請你找數據
任何一代i5可以超越i7-2600K 4.7G的測試拜託
...(恕刪)

以下提供[email protected]以及[email protected]的數據.....

x264 HD Benchmark 4.0, [email protected]:

http://www.xbitlabs.com/articles/cpu/display/core-i7-3820_7.html


x264 HD Benchmark 4.0, [email protected]:


http://www.vortez.net/articles_pages/intel_skylake_core_i5_6600k_core_i7_6700k,8.html

如果讓我推,我也會推預算若能上i7,就上i7,i7-2600K/i7-2700K都是一代好物,內部用來串連L3快取/處理器核心/內顯+媒體處理器/Uncore的全新Ring Bus架構,更是幫後面的世代打下基礎,Intel選擇不犧牲4C8T跟L3快取,先把屬於基本功的架構基礎打好,接下來只等製程水到渠成,內顯3D效能自然會跟上(堆電晶體及持續改良),在跟上前,先用內建媒體處理器及其應用跟獨顯互補/跟對手內顯差異化;對手則是為了內顯效能,選擇閹割L3快取以及限縮處理器功能到2M4T,之後卻加不回來了,結果就是內顯跟處理器核心只能透過外部相對慢速的記憶體溝通(因此搭高速雙通道記憶體對APU很重要),不能像SNB/IVB/Haswell/Broadwell/Skylake一樣,在處理器內部透過Ring Bus跟L3快取就可以彼此交換資料/資料共享。

只是廉頗畢竟會老,每一代效能若進步5%~10%,跨四代累積下來也很可觀,加上從Haswell加入的AVX-2指令集,此外,內建的媒體處理器功能也與時俱進,例如六代不只延續4K H.264硬解跟硬壓能力,也已經支援4K HEVC的硬解跟硬壓。

Sandy Bridge開始加入的Ring Bus架構示意圖: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